疫情防控的核心主力:疫苗与中和抗体
2020年君实生物专题研究:公司研发管线梳理、中和抗体的主要优势及研发情况

2020年君实生物专题研究:公司研发管线梳理、中和抗体的主要优势及研发情况内容目录前言:市场对于君实生物的预期差在哪里? (6)预期差一:市场或许低估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整体成长潜力,但作为“最年轻”的Biotech之一,公司在研发方面已屡次拿下多个“第一”,且其研发方向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6)预期差二: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潜能尚未被充分认识,公司作为先驱者担起抗疫大梁的同时享受蓝海市场 (6)一、公司基本概况:专注于生物药的尖端Biotech领跑者 (8)1.1创新驱动高速成长,专注生物药孕育首个国产PD-1单抗 (8)1.2管理层人才汇集,视野国际化,奠定公司创新基础 (8)1.3稳健股价催化剂:特瑞普利单抗及新冠中和抗体JS016 (10)1.4 PD-1单抗落地引领公司进入收获期,营利在望 (11)二、全球步入创新生物药大时代,肿瘤免疫疗法迎来巅峰期 (13)2.1不断突破核心壁垒,全球生物药正在逐步释放能量,重磅品种不断增多 (13)2.2肿瘤药热度持续走高,免疫疗法趋势明显 (14)三、研发管线梳理:以创新为本,厚积薄发 (17)3.1以抗肿瘤为主、自身免疫与心血管为辅开发全球高需求大品种 (17)3.2 PD-(L)1:IO开创性品种,公司率先杀入国内百亿市场 (19)3.3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药王品种,竞争虽大,空间更广 (32)3.4 PCSK9:新一代最热门的降血脂药物,市场空间可达90亿 (36)3.5 BTLA:First-in-Class品种,或与PD-1产生双免协同效应 (38)3.6 IL-17 单抗:比阿达木单抗更优效的银屑病药物,国内市场认知不足 (40)四、中和抗体:携手礼来开发真正的百亿空间新冠“特效药” (45)4.1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在疫苗之前全球急需一款“特效药” (45)4.2新冠治疗及预防手段众多,其中中和抗体最符合“紧急特效药”的属性: (46)4.3什么是中和抗体?为什么要用中和抗体? (49)4.4中和抗体的主要优势:研发快,可快速应对突发的大规模流行感染。
疾控大学习5.免疫接种(选修课)习题答案

疾控大学习4.免疫接种(选修课)(系统答题序号和选项是随机变化的,需要要看清楚)《免疫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一)单选题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通常结合哪些技术来进行工作?(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2.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底线原则是什么?(逐级数据推送)3.以下哪个功能是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核心功能?(疫情数据分析与预警)4.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用于哪个方面的监测?(传染病疫情)5.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在疫情监测中,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智能疫情报告与风险提醒)(二)多选题1.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包括:(ACD)A.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免疫监视2.以下描述中,哪项属于疫苗接种的例子?(BC)B.取白喉毒素致敏的动物的血清,注射给感染白喉毒素的患者,从而防止白喉毒素的有害影响C.给一个人接种牛痘预防天花3.以下哪项是对免疫记忆的恰当的定义?(AB)A.抑制或者清除病原的过程B.个体在经过初次感染清除病原后,识别该病原的淋巴细胞,以及针对该病原的特异性抗体仍然持续存在,从而对二次感染起预防作用4.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有哪些?(ABCD)A.疫苗种类、疫苗质量及免疫程序B.公众沟通及疫苗犹豫C.宿主的年龄及身体状态D.病原体(三)判断题1.巨噬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错)2.序贯免疫是指既通过自然感染又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了免疫。
(错)3.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对)4.适应性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对)5.抗原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错)《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输》(一)单选题1.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疫苗损耗?(疫苗召回)2.疾控系统内常规逐级供应疫苗时,发货单位应选择哪种出库类型?(供应出库)3.下面哪种出库类型仅发生在接种单位?(使用出库)4.关于疫苗供应,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疾控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直接供应疫苗)5.关于疫苗配送,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必须自行配送疫苗)6.下面哪种入库类型提示疫苗账物不符,需进一步查找问题?(盘盈入库)(二)多选题1.关于疫苗全程电子追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A.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B.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C.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如实记录疫苗流通信息和接种信息D.国家药监局会同卫生部门制定统一的疫苗追溯标准和规范2.下面哪些情况下疫苗需要报废处理?(ABC)A.超过有效期的疫苗B.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C.包装无法识别的疫苗3.疾控机构常用的入库类型有哪些?(ABC)A.盘盈入库B.采购入库C.供应入库4.接收疫苗时需要查验下面哪些材料?(BCD)B.加盖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印章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或电子文件C.疫苗种类、数量、有效期等D.本次运输、储存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或电子文档(三)判断题1.疫苗冷链设备应每天至少记录一次温度(错)2.疫苗应整齐摆放在冰箱内部或冰箱门架上(错)3.疫苗短时间的运输情况下,可在冷链外进行(错)4.疫苗运输时需间隔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错)5.疫苗可以暂时存放在保存其他药品的冰箱中(错)《预防接种信息化与接种率监测》(一)多选题1.免疫规划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ABCDE)A.控制乃至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标B.有效的组织实施系统C.科学的免疫策略和技术措施D.高水平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E.有效的接种率和针对疾病监测系统2疾控机构要在提高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等哪几个方面做好能力建设。
从消灭天花实践探讨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

从消灭天花实践探讨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灾难,我国是受传染病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不仅病种复杂、发病人数众多,而且流行广泛,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在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成功的消灭了烈性传染病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入最后阶段,实现无脊灰状态,其他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由于受多种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传染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新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免疫预防在传染病控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给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本文结合商洛消灭天花的实践,对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1 消灭天花是传染病免疫预防的伟大创举1.1 天花给商洛人民带来的灾难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传播。
早在公元前10000年人类就出现了天花,在4世纪中国文献中就有天花的描述[1]。
商洛是受天花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疫史资料记载,民国六年至十四年(1917~1925),商县白杨店乡各村天花流行,终年不止,染病者众。
民国十三年(1924),柞水县社川河一带天花流行,儿童死亡甚多,童子沟杜宗林一家3名儿童患天花死亡。
民国十四年(1925),商县李家塬村天花流行,发病40余例,死亡38例,有一家三口均死于天花;商南县龙窝保第一甲时有人口70人,半月内有20余人死于天花,3家绝户。
民国二十一年(1932),镇安县城及柴坪天花流行,仅柴坪纸坊沟病死40余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商县龙驹寨天花流行,多人死亡。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洛南、商南天花流行,多人死亡;镇安县城天花流行,儿童死亡甚多。
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商县天花流行,发病4000余例,病死300余例。
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镇安县杏坪、凤镇李家砭一带天花流行,60余名儿童死于天花,幸存者多留麻面;杏坪及桑树街天花复发,水利沟一家4名儿童病死。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重庆狂犬中和抗体检测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一、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
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曾逾1900人。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
整个80年代,全国狂犬病疫情在高位波动,年报告死亡数均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死亡数达5537人。
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在连续8年快速下降后,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7年达到高峰,当年全国报告死亡数达3300人。
在第三次疫情高峰前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包括落实人间狂犬病防控措施、建立狂犬病多部门防控机制、强化犬只管理和动物狂犬病防治,以及加强人用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质量监管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
自2008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2014年报告发病数已降至1000例以下,较2007年的峰值下降了72%。
历史上我国所有省份均报告过人间狂犬病病例,近年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但其他省份也时有疫情报告。
1996-2008年,除西藏和青海外,其余29省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为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和安徽,报告病例占全国总数的86.9%。
2007年以来,狂犬病波及地区数呈下降趋势,但速度相对缓慢。
2007年全国23省共993个县(区)报告病例,2014年仍有567个县(区)报告病例。
2007年后,多数省份狂犬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疫情较重的省份下降显著,但疫情有向北和向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河北、山西、云南、陕西、海南、重庆等既往报告发病数较少的省份曾一度出现疫情上升。
2012年后,各省疫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我国每个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夏秋季高发,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8月。
2005-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特征存在差异,纬度越高季节性越明显,病例发病的时间相对集中。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观察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结合 )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收的脊灰疫苗接种婴儿1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儿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对照组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观察组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
比较两组婴儿免疫前后的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
结果:免疫前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比较,P>0.05;免疫后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免疫前,观察组I型和II型、III型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基础免疫的婴儿I型、II型的抗体水平稍低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应在婴儿4岁时加服1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增强脊灰的免疫保护作用。
关键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基础免疫;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这种病毒会对人的神经造成侵袭,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因为呼吸肌麻痹的情况死亡,对年龄<5岁的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极大[1]。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预防作用明显,而目前常用的免疫接种疫苗较多,包括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基础免疫等,为了解不同疫苗免疫接种对婴儿的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本文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收的不同脊灰疫苗接种婴儿10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婴儿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收的脊灰疫苗接种婴儿1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儿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新冠疫苗核心免疫原的专利分析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S-2P 专利风险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0序言冠状病毒的表面规则排列着长长的凸起物,由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S蛋白)构成,也是感染细胞的关键蛋白。
以mRNA巨头莫德纳(Moderna)为代表的药厂研发的新冠疫苗,就是利用mRNA技术在人自身细胞内制造稳定且免疫原性强的刺突蛋白,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病毒,从而激发免疫反应。
但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极不稳定,华人科学家王年爽利用结构生物学,找到了两个可以稳定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刺突蛋白的脯氨酸突变K986P和V987P(以下简称S-2P技术) [1]。
这一突破性成果,也为他和团队在《SCIENCE》首发解析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打下了基础[2]。
主流报刊在评论王年爽及其发现的S-2P等技术时说的“没有王年爽美国预防新冠未必这么爽”也进一步说明了这项技术的重要程度。
面对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迫切需要疫苗来进行控制。
截至202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已记录了超过214个COVID-19候选疫苗,其中有51种进入临床评估,III期试验13项及在某些地区有几种疫苗被授权紧急使用[3]。
全球进展最快的莫德纳(Moderna)、辉瑞(Pfizer)的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的mRNA疫苗;牛津/阿斯利康与强生的腺病毒疫苗;Novavax的蛋白亚单位疫苗也都采用了氨基酸突变的S蛋白作为免疫原。
多项研究表明S蛋白可能是疫苗或抗体最好的单一靶点,但S蛋白不稳定,容易从融合前构象转变为融合后构象,脱落带有包含免疫主导表位的亚基。
所以稳定S蛋白很重要,而S-2P已然成为稳定S蛋白的利刃。
我国现在五条技术路线同步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疫苗。
笔者分析已经公布的疫苗信息,排除灭活疫苗,发现绝大多数都选择了S蛋白或其RBD结构域作为核心免疫原,由于S-2P在稳定S蛋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梳理、分析了S-2P技术的专利布局、权属关系以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重点关注我国目前研发的候选疫苗是否涉及到S-2P技术的知识产权风险,为合理利用该技术发展新冠病毒疫苗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基因工程疫苗是否存在专利风险提供分析框架。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34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与防控措施张迎超(河南省新野县畜牧局473500)摘要:近年来,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PED)暴发和传播已给我国乃至全球的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PED发生的特点是传播快、流行广和仔猪致死率高。
PED已是我国养殖企业疫病防控的主要病毒性疾病之一。
虽疫苗在防控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防控依然难度很大,这与毒株变异、新毒株的出现具有较大关系。
因此,未来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依然困难重重,需要养殖企业通过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原料控制、疫苗免疫等多重管理全面防控,提高养殖企业的防控能力。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流行;防控措施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一年四季多发,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
该病最早发现于英格兰,随后在比利时、荷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家均有病毒分离及疫情。
1976年于我国首次发现,在2010年初开始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暴发,给我国养殖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本文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原、流行及防控措施等方面阐述,以期为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1病原学PED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状形,直径约95~190nm。
核酸为单股线状正链RNA。
该病毒血清型单一,目前部分猪场已发现变异毒株型。
PED能在干燥的饲料中生存7d,在受潮的饲料中能存活28d。
低温下PED对酸性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力,4℃时病毒能在pH4~9环境中稳定存在[1]。
PED致病性强,微量病毒即可造成猪群传染。
对聚维酮碘、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均敏感。
疫苗免疫不能完全控制病毒感染,但能减少带毒和排毒,减轻患病猪只临床症状。
2流行病学PEDV通过母猪乳汁、粪便、尿液、饮水、污染饲料、呼吸道等途径进行病原感染和传播。
感染阶段涵盖各个阶段猪群,尤以哺乳仔猪7日龄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保育仔猪感染后极易与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德尔塔病毒混合感染,加重病情。
3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预防控制单选题1.下列哪项指标描述的是构成比例关系:AA累积发病率B死亡率C发病密度D婴儿死亡率2.下列哪项指标用于描述疾病或事件发生的速度:CA累积发病率B病死率C发病密度D婴儿死亡率3.对某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C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4.患病率指标来自:A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急诊病例资料5.现况调查中应用的主要分析指标是:CA累积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发病密度6.某市居民肺癌年死亡率为0.5‰,其中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9‰,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08‰,则该市居民肺癌死亡中归因于吸烟的比例:DA 0.42‰B91% C 80% D 0.84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C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8.婚宴聚餐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曲线:AA点源模式B持续同源模式C增殖模式D不确定9.幼儿园发生水痘暴发的流行曲线:CA点源模式B持续同源模式C增殖模式D不确定10.沙门菌污染某品牌花生酱引发食物中毒的流行曲线:BA点源模式B持续同源模式C增殖模式D不确定11.某水厂多批次桶装水污染诺如病毒导致胃肠炎暴发流行曲线:BA点源模式B持续同源模式C增殖模式D不确定12.下图为某校学生诺如病毒(潜伏期最短12小时,中位值33小时)胃肠炎暴发流行病曲线,该校食堂供应早餐和午餐,请推断可疑餐次:DA10月31日早餐B10月31日午餐C11月1日早餐D11月1日午餐13.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某县7所学校同时发生点源模式暴发疫情:AA求同法B求异法C剩余法D类推法14.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副伤寒暴发学校的病例均为住校生,该校的走读生和教工均无人发病:BA求同法B求异法C剩余法D类推法15.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勘探队队员发生6例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科技部部署五大新冠疫苗技术路线
从科技部部署看,主要路线都有布局,各路线优缺点共存,我们预计最终会有2-3条路线脱颖而出。
类型 腺病毒载体疫苗
国内新冠疫苗在研五大技术路线
原理
优点
缺点
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 1)安全、高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
搭载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进入受试者 2)生产工艺能够很快放大;
核心观点
投资要点
新冠疫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中和抗体或成有效补充:WHO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28日), 全球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达到26个,临床前项目多达139个,从技术路线看,核酸和重 组疫苗占据半壁江山,各路线都有优缺点;国内也在多路线并进,龙头疫苗企业积极布局,其中康希 诺/军事医学研究院(腺病毒载体疫苗)、科兴(灭活疫苗)、北生所(灭活疫苗)、武汉所(灭活疫 苗)、智飞/中微所(重组蛋白疫苗)、沃森/艾博生物(mRNA疫苗)、复星/BioNTech(mRNA疫 苗)、康泰/艾棣维欣(DNA疫苗)进展相对较快;海外企业Moderna/NIAID(mRNA)、牛津大学 /AZ(腺病毒载体)、Inovio(DNA)、BioNtech/辉瑞(mRNA)进展较快。目前君实生物、礼来和 再生元都在布局中和抗体等前沿治疗药物,预计新冠疫苗仍是疫情防控的“胜负手”,中和抗体将是 有效补充。
现有疫苗临床数据较为良好,战胜新冠疫情曙光来临:部分进展较快的项目公布了初期临床数据, 我们选择2个腺病毒载体疫苗、2个灭活疫苗及2个mRNA疫苗的数据进行分析,总体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数据良好,部分疫苗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WHO统计,截止7月28日,已有6款疫苗登记 III期临床试验,分别为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科兴(灭活)、武汉所(灭活)、北生所(灭 活)、Moderna(mRNA)和BioNTech(mRNA),国内占比50%,预计年底前三期数据将逐渐公 布。中和抗体方面,再生元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进入临床3期,君实生物JS016和礼来的LY-CoV555目 前处于I期临床。战胜疫情的曙光逐渐来临,国内疫苗和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的地位凸显。
重组蛋白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新冠病毒 最有可能作为抗原的S蛋白,把它注射 到人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成分确定,生物安全性较高,开发流程 成熟、可规模化生产
抗原性受到所选用表达系统和佐剂的影 响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网络,药智网,西南证券整理
3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灭活疫苗:体液免疫为主,需加强接种,生产过程要求高
体内,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3)能够表达更高量的蛋白,表达的时
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间久。
需要克服“预存免疫”
mRNA疫苗 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 开发速度快,同一平台可展开对不同病 1)无成功先例,递送技术要求高;
核酸疫苗
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 原的疫苗开发,能够爆发的流行病快速 2)运输环节对冷链要求较高;
灭活疫苗主要成分是已经失活的病原微生物,注射后通过其表面抗原引发免疫响应。 优势:研发、制备、生产及质量评估流程成熟,安全性好,稳定性好。已上市灭活疫苗产品丰富,
如甲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具有较好市场接受基础。 免疫特性:灭活疫主要引起体液免疫,有少数研究报道灭活疫苗也能够引起可检测到的细胞免疫。 灭活疫苗的主要缺点:接种次数相对较多,免疫维持时间相对较短,P3实验室要求高,产能扩张慢。 灭活新冠疫苗布局企业:主要是国内企业,如北生所、科兴、武汉所、医科院等机构,进度较快;
达到保护作用。
全条件下进行,产能会受到限制。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已批准上市 的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携带新 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刺激人体产生针 对两种病毒的抗体。
接种程序少,免疫相对全面,能引毒性复强的风险; 2)对生产环境的生物安全性要求高; 3)研发、生产周期较长。
1
核心观点
政府有望推动新冠疫苗迅速放量,受益企业业绩弹性大:参照2009甲流HIN1疫苗的国家采购收 储,预计此次新冠疫苗也将以国家采购为主,假设每人份30、40、50、60、70元估算,预计国内企 业新冠疫苗在国内、国外市场潜在空间合计超过500亿,有望为国内疫苗企业带来250亿元以上的利 润弹性,成功获批新冠疫苗的企业有望角逐受益。我们判断众多疫苗中,预计进度领先的2到3条路线 有望成为优选,建议关注进度靠前、临床数据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的项目和研发企业。同时考虑到 本次疫情史无前例,届时相关企业的产能问题也会成为放量弹性的依据,我们判断部分有产能空余的 疫苗企业将有望以CMO形式会承担合同生产,也建议关注相关产能建设较为突出的企业。 建议关注 康泰生物(300601):和艾棣维欣合作的DNA疫苗进入临床I期,自主研发项目预计在临床前 智飞生物(300122):和中微所合作的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II期 君实生物(688180/1877.HK):中和抗体JS016进入I期临床 复星医药(600196):和BioNTech合作的mRNA疫苗国内进入I期临床 华兰生物(002007):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康希诺( 688185/6815.HK ):腺病毒载体疫苗II期临床完成,数据良好,III期临床即将开始 沃森生物(300142):和艾博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进入临床I期 西藏药业(600211):和斯微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冠昊生物(300238):参股ZY Therapeutics布局mRNA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风险提示:疫苗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疫苗研发失败、疫苗价格过低、放量不及预期。
DNA疫苗 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响应
3)DNA疫苗的潜在基因整合风险。
灭活疫苗
由完整病毒组成,其致病性丧失仍然保
1)接种次数相对较多;
持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免疫原性,接种后 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安全性好, 2)免疫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病毒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稳定性好,有市场基础
2)目前活病毒培养要求在P3级生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