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色彩中央美院壁画系四工——任得智精讲
任率英论画

性和 周围环境 、 道具 ( 如服饰 甲胄、 器、 诸 兵 战 马等等) 使其既符 合主题 要求 , , 又具有必要的
历史真实性 。 如没有掌 握 丰富 的资料 , 假 缺乏
这 方面 的生 活知识 ,尽管技巧 很高 , 会因为 也
个 内容 , 尽量 熟悉故事 中 人物形象、 性格和环境
生活和资料
生 活是 艺 术的 源 泉 , 作现 代 生 活的 画 创 要 有生 活体验 , 映古代历史的画 也要对 当时 反 的生 活有较 深的了解, 尤其是画 古代 历史刀马
人物 , 必须对 古人 及其生 活有一定 的研究 和理
考据 等材 料结合 起来 进行艺 术创造 。 当然 , 平
要避 开顺字。 图所忌 讳的还不止 以上 这六个 构
看。 这种画法常用来画人物特 写。 所画的 《 我 巾
帼英雄》 荀灌娘》 岳云》 、《 、《 等均采用此种构 图方 法。 的附~ 点道具 , 有 可以突 出人物的特
点, 如我画 《 梁红玉 》时特意画上战鼓 , 更显出
用掩蔽法, 前面突 出主将 , 画得大些 , 并可 利用
任率 英
长坂坡
6  ̄0 c 7 15m
纸 本设 色
18年 90
款识 : 英。 率
钤 印: 任率 英 ( 七 十翁 ( ) 白) 朱
如 一见” 我们应 重视直接 的生活体验 , , 古画论
《 画学讲 义》 上说 : 多读古书以审其制 度 , “ 多 看 古画以辨 其装束” 可见 , 。 古代的历史书籍 、 文 学作品 以及古代 绘画、 曲等 艺术 , 有研 戏 都
究 、 考的 价值 。历代史传之 类的书籍 虽然夹 参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篇一: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教案全一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目录第一讲陶器 (2)第二讲瓷器 (5)第三讲青铜器 (7)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9)第五讲陶塑 (11)第六讲石雕 (13)第七讲彩塑 (14)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17)第九讲古代壁画 (19)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22)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24)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25)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28)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30)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32)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34)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37)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39)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 (42)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 (45)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47)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64)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人教社2024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教学课件中国近代美术

基础模块---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近代美术
赏名作
名称:地书(局部) 作者:徐冰 年代:2012年
思考与练习
许多博物馆都建有数字博物馆或官方 网站。请查阅相关资料,网上参观一座博 物馆,寻找其中的近现代美术作品,并思 考在跨学科、跨媒介的艺发展背景之下, 今后的美术创作还可能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并与同学们交流。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实 地参观调研。
赏名作
名称:李印泉像(局部) 作者:徐悲鸿 类别:纸本设色 年代:1943年 现藏位置:徐悲鸿纪念馆
赏名作
名称:水上鱼鹰 作者:林风眠 类别:纸本水墨设色 年代:1961年 现藏位置:中国美术馆
基础模块---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近代美术
张大千、潘天寿等画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艺术养料,推动中国美术进一步发展。 张大千对敦煌美术情有独钟,他历时近三年在敦煌石窟临习壁画、装饰图案等,探究中国绘画的历史 根源。他主张从中国美术的内部探索中国画变革创新的道路。 潘天寿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强调中西绘画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的艺术高峰,中西艺术应拉开距离,保 持各自的艺术特色。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画引进西画的技法,或者是西画引进中国画的技法,目的都是增 加各自的高度。
思考与练习
想一想美术作品能够发挥 哪些社会功能,你如何理解中 国美术“文以载道”的传统。
基础模块---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近代美术
三、多样化的艺术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和思想解放为艺术 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艺术家既立足本民族 的优秀传统,又放眼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国 美术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挖掘人性的真善美。艺 术思潮活跃、题材丰富、表现方式和风格多样,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
表现形式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第二课 表现形式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由点、线、面、色彩、 空间等造型元素以及重复、对比、均衡等形 式原理构成。呈现初不同的视觉效果与风格 特点。
❖ 常见的美术表现形式有中国画、油画、版画、 雕塑等。
刘开渠在写实
工 农
雕塑的基础上,
红 军
地道战(油画)1951罗工柳
根据冀中军民真实的 战斗经历创作。 采用了舞台追光效果, 既突出了画面的中心, 又通过人物视觉方向 和动态拓展了空间。 画面中虚实及明暗的 强烈反差,被整体的 暖色调统一为和谐的 画面。
初踏黄金路(版画) 李焕民
画面中的人物、动物 形象形成了视觉上连 续的点,由此形成的 S线构图“
就本课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谢一篇 300字左右的欣赏笔记。
拓展: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美术作品, 尝试对其进行欣赏和评述。
艰 中 国 画 ) 王 迎 春
杨 力 舟
狼 牙 山 五 壮 士 ( 油 画 ) 詹 建 俊
鲁 迅 像 ( 版 画 ) 赵 延 年
简介的构图,犀利的刀法,强烈的黑白对比,生动刻画出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形象。
作业:
继承中国传统雕
( 雕
塑简练、单纯及
塑 )
线画的表现方法,
形成了独特的风
1956
刘 格。作品融中西
开 渠
雕塑手法于一炉,
手法写实,造型
简练、准确、生
动。
遵义会议(油画)沈尧伊 ❖ 作品以不同形象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空间营造、人
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艺术地在线了遵义会议的场景
强夺泸定桥(油画)李宗津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4320

钟离权度吕洞宾
·试一试:浏览教材P29-31页,归纳宗教
壁画的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题材: 表现形式(手法):
分布地区:
功能用途:
宗教壁画
内容题材:佛传及“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
游戏人间”的神话故事;
表现形式(手法):多绘画,主次分明、疏密
有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人物等级化、色彩由 单一走向丰富,刻画细腻、场面宏大;
分布地区: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
功能用途:成教化、助人轮的社会教育作用。
·探究、交流(分组讨论)
1、古人为何要装饰墓室? 2、欣赏宗教壁画代表作,阅读教材有关 内容,理解西方宗教题材在中国古代壁画 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
1、古人为何要装饰墓室?
①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兴起的厚葬风气; ②记述主人生平; ③宗教观念; ④ P26页:朝廷儒家忠孝治国之道。
第 112 窟 反 弹 琵 琶 画 像 中 唐
你认为画面色彩安排怎样?人物表情怎样?
三清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 ,(三清:元始天尊、 太上道君、太上老君;朝元:指360个值日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 始天尊)
朝元图 元
三清殿 朝元图 元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 ,(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 君、太上老君;朝元:指360个值日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 作品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天界诸神分做东西两列向北集中一起朝拜三清像的场 面。三清像是道观供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壁画中八位主 神形象最大。用体量大小、衣纹、神态的变化刻画了不同身份的人物;线条圆浑 有力豪放洒脱:色彩灿烂青绿为主、穿插小块白、朱、黄、金色等亮色,画面瑰 丽和谐、层次感强:借鉴佛教绘画把重要的形象加了圆光。 朝元图布局宏伟、气象庄严、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和谐。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5154.

• 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9个。
• 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 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
• 场面浩大,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 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
•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
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
“经变”。
• 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 “变相”,即经变画。
• 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 文”。
• 依据佛经记载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为经过累世 的修行~做出了种种பைடு நூலகம்牺牲~才最终 修到成佛!
• 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
• 宣扬“因果报应”“苦行修善”
• 佛教认为~人是有前生 • 释迦牟尼也有~
• 讲述佛释迦牟尼从投胎入世到成佛 说法的生平传记~
• 多是印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 因信仰佛教而出资修造石窟的人
• 为了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画上 了自己和家族、亲眷、奴仆等肖像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梳理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1、《朝元图》是原在我国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的一幅大型壁画,壁画共计403.34 平方米,画面高 4.26 米,全长 94.68 米,共画天神 286 身,描绘了道教神仙们朝拜的情景。
2、日本画《早春之路》的作者是日本的(东山魁夷),画家以蓝、绿、白等纯净的色彩展现了一个清新如水、静谧致美的自然世界。
油画《桦树林》的作者是俄国的(列维坦),他以一片黄绿色展现了一个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夏天。
3、中国画《金秋》的作者是中国的(林风眠),他用厚重又艳丽的红色、金黄色、橙色、黑色表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秋天。
油画《冬猎》的作者是尼德兰的(勃鲁盖尔)。
4.一年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我们可以用淡绿、红色或深绿色、黄色或金色、白色这几种颜色形容它们。
5.(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原色。
橙、绿、紫是色彩的三间色。
6、在色彩学习中,我们会把色彩分成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给人以寒冷感觉的色彩。
显得清静、清凉、宽广、寒冷,会使人联想到森林、群山,蓝天、大海。
冷色是(绿色、蓝色、紫色)7、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的色彩,显得鲜艳、热烈、温暖,会使人联想到鲜花、枫林、夕阳,暖色是(红色、橙色、黄色)。
8、法国的马蒂斯的油画《红色的房间》和农民画《腰鼓》以及秘鲁的《安第斯织物》都属于暖色调的作品。
9、法国杜菲的油画《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日本福田平八郞的日本画《水》,法国克罗斯的油画《阿西西附近的风景》,荷兰凡高的水彩画《花园里的树丛》都属于冷色调的画。
10、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此题可能会以判断题出现,如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绝对的【X】)11、点染派是法国画家乔治 . 修拉开创的。
19 世纪末,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
四川大学本科课程简介

艺术学院10100930版画技法Engraving Techniques48 3.0 通过对版画的学习,了解版画艺术的规律和掌握其特殊的制作技法,使学生增强对黑白艺术的理解和绘画艺术的表现力。
《黑白画技法》四川出版社考查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教材:课程简介:先修课程:10101140版式设计Format Design64 4.0 杂志书籍,小册子等的编排与设计,包括色彩、版式、开本和摄影作品配置等,是完整单元的构想和设计。
《编排设计》考试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教材:课程简介:先修课程:10101250包装设计-1Packing Design-180 5.0 通过对包装属性关系,需求愿望目的的调查分析,梳理出设计定位的依据。
充分认识商品包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表现方法和技巧。
图形元素,文字,发定内容,结构方式。
《包装设计》考试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教材:课程简介:先修课程:10101350包装设计-2Packing Design-280 5.0 通过对包装设计创意元点分析,结构成型的合理性,掌握包装表现与成本的关系。
提高对设计的社会性及文化性认识。
熟悉销售包装设计与生产全过程。
考试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教材:课程简介:先修课程:10101440壁画技法Fresco Techniques64 4.0 通过对壁画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学习、使学生在综合性绘画中,全方位地实际运用各种制作材料进行壁画和油画创作。
《中国现代壁画》四川出版社考查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教材:课程简介:先修课程:10101550标志设计Symbol Design80 5.0 通过对标志功能与作用的认识,理解标志所包含的核心价值,结合标志使用环境的差异特点,创造性的建立起企业或产品的视觉识别系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图形语言的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仕女画在色彩特点:大面积的红色,对比色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明快绚丽的效果。画面中若有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便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 在明度或纯度上处理不好便会给人一种俗气、轻浮之感。唐代画家在处理红绿 对比色的同时还使用间色,或者使用金、银、黑、白色来穿插间隔,减少色彩 的直接对比,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创造出艳丽、活泼而又和谐、统一的画面。
“五色”之说 :
最早书面载于《尚书·益稷》,而在民间传说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的故事就有 关于“五色”的提法。上古人钟情于五色,在甲骨文有赤、白、 黄 、玄 、 幽、勿等。五行及五行色是中国色彩理论的根基,深入地影响了之后的用色 习惯及方法。每个朝代对颜色的喜好和禁忌不同,但最本质的用色观念没有 差别。周代形成五方五色学说的五行理论体系,它将万物都概括总结为金、木、 水、火、土。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秦朝崇 尚黑汉正朔为土德,东汉时期确立了“土居中央”。汉代绘画在“五行色彩 学”体系的影响下,以黑色、白色为基本色, 青、赤、黄、黑、白为主色,五色 相融合的部分为间色,间色间相融合的部分为杂色。在绘画方面的要求则表现 为追求色彩的纯正、有序,以单色平涂的方法为主,给人以庄严的、优雅的感 觉。经隋唐至宋之后被定为皇室专用的颜色。
秦汉以来,中国通过海路与许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进行交流。西汉的张骞出使 西域,建立起“丝绸之路”。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时,中国的闭关自守 状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中国的画家也通过与传教士交流、海外留学的方 式得以真正接触到西方绘画及材料。传教士郎世宁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造型 表现方式融合传统绘画的艺术。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空间的立体效果而非传统 绘画中平面的前后关系。
中央美院壁画系第四工作室色彩课程
任课教师:任得智 2015.9
中国绘画色彩
1:中国色彩表现和特点。
2:中国色彩的起源。
3:中国色彩的历代发展与特色。4:中国色彩的运用。
一.中国历代色彩表现:
1.先秦时期的绘画
设色方法:平涂。以线造型是早期中国绘画装饰性的基本表现方法。在用色方面以“五色” 为主。红色、黑色则是秦汉时期绘画的主要用色。
道家:
道家主张教化素朴,反对金碧辉煌、绵丽多彩。道家主张“玄学”崇尚黑色。认为 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黑有派生一 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色也多为黑色。“阴阳高于 万物而黑白高于五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色彩美学 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至,、许多画家 也摒弃绚丽、的“五色”,转而以“素朴”的水墨代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也将墨色分为五种类别,主要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就是我 高贵与静穆,西方绘画渊源的古希腊哲学,相信“形”直接 与构成世界本质的“数”相连,而色则是外表变化的“影子”,决定了西方古典 绘画的色彩紧紧依附于形体,而没有走向中国绘画色彩突出“类相”和“功能” 特性。重视真实的模仿和空间透视,色彩服务于造型和光影的表现,画家们通过 把固有色与明暗、透视结合,来表现对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达到仿真的效果。 色彩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完全屈从于形的再现。中国绘画的色彩并没有走西方的 重视色的物质属性、让色彩成为造型手段那样的发展道路, 中国绘画的色彩在 画面上表达的是社会文化观念, 画面上的构形骨架是以墨线为基础的。
3隋唐时期:
色墨并重。隋唐五代时期,“随类赋彩”理念纯熟,色彩运用凝炼,概括、象征与灵活。唐 人注重感官享乐,色彩明快艳丽可调动享乐。李氏父子的金碧山水石青的冷与赭石的暖 相对比呼应,视觉平衡,体现出山的阴阳向背。《游春图》中淡储打底,石青石绿重彩, 山脚用泥金依轮廓复勾,金碧辉煌感。正是对“随类赋彩”证明,宫廷生活以及贵族审美 心理的体现。唐代仕女画不同魏晋“贞妃烈妇”题材,再现现实生活。
《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黑白色为主,仅人物的袖口、嘴唇等以略微朱彩敷色, 装饰性很强。马王堆一号墓室壁画大量运用朱砂、石青、土红等矿物质颜料进行赋色,色彩 明艳,长久不褪。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重视色彩装饰的主观性并对人物气质、表情进行深入刻画,色彩艺术是以固 有色为主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阶段。矿物质颜料出古朴厚重,庄重典雅。
佛家:
作为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对传统绘画的影响以禅宗最大。佛教思想在色彩的使 用上融合五行色彩观,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局限儒家以“色”明礼,道家以“色” 正道。而是色彩鲜明、厚重夸张、对比强烈。佛教绘画造型表现夸张,色彩的表现 也大胆、浓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直逼观者的内心世界。这也达到了 服务宗教的特性,使佛教在人民大众心中更有震慑力。
儒家: 不同色彩来区分各阶层人们的等级之差,色彩被赋予伦理道德的概念。正色象征尊贵, 间色象征卑贱。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 譬如,唐高祖时期,赭石定为皇帝常服,色近于日,皇权象征,因此其他人禁用。那 时地位越高的人使用的颜色种类越多,越鲜艳,由于当时的官僚多穿着红色的衣服, 因此被称为“朱门”,而生活在底层的劳苦人民,却只能穿着相对灰暗的颜色,所以 被称为“白丁”。
五代、两宋时期:水墨与色彩同时作为主要的绘画表现形式, 色墨配合。宋代的 敦煌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开始出现向平淡、温和的方向倾斜,重墨轻色和墨为主, 色为辅。
元代 绘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文人画上面,绘画形式以水墨为主。明代恢复画院, 绘画创作群体主要由宫廷画家与文人画家所构成。至清代时期,中国绘画步入 了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近现代,中国古典绘画达到了一种丰富与高潮期。西学 东渐影响了传统绘画的色彩观,西方绘画及材料冲击了以笔墨为主的中国传统文 人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