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我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智慧和创新能力的结晶,是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戏曲表演、民俗风情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具有重要历史、民族、地区特色和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我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传统技艺1. 刺绣技艺我国刺绣源远流长,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刺绣技艺逐渐衰落,急需进行保护和传承。
2. 瓷器制作技艺我国瓷器制作技艺是世界闻名的传统技艺,代表着我国的制瓷工艺和文化传统。
然而,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影响,传统的手工制瓷技艺逐渐失传,急需加强保护和传承。
二、音乐舞蹈1. 京剧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京剧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2. 茶艺表演我国茶艺表演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形式,代表了我国人的传统礼仪和审美情趣。
然而,茶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冲击,急需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三、民俗风情1. 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传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2. 传统手工艺我国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如剪纸、泥塑、对绣等,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
然而,由于现代工业品替代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和培养专业人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中国48处世界世界遗产、至2014年6月,中国已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与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7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文化遗产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 文化遗产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景观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21、北京颐与园1998、11 文化遗产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 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文化遗产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27、四川青城山与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 自然遗产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2014、、6、23增补二期)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36、福建土楼2008、7、7 文化遗产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遗产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观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7、30文化遗产40、“中国丹霞”2010、8、1 自然遗产4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4文化景观42、元上都遗址2012、6、29文化遗产43、澄江化石地2012、7、1自然遗产44、新疆天山2013、6、15自然遗产45、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6、15文化景观46、中国大运河2014、6、22文化遗产47、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6、22文化遗产48、土司遗址2015、7、4文化遗产。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
除了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中国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以下是其中的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它们进行简要介绍和解释:1. 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它融合了歌唱、念白、动作、表情等元素,表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
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中国传统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以其优美的动作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国民族的风采。
4. 中国传统戏剧:除了京剧,中国还有豫剧、评剧等各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形式。
5. 中国传统曲艺:如评书、相声等,通过口头传承讲述故事,寓教于乐。
6. 中国传统美术:中国画、篆刻等传统美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
7. 中国传统工艺:如中国结、景泰蓝等工艺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8. 中国传统体育:中国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文化和哲学观念。
9. 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
10. 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等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1. 中国民间音乐: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代表了中国各地不同的音乐传统。
12. 中国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人民生活方式。
13. 中国民间戏剧:各地的民间戏剧代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4. 中国民间曲艺:如苏州评弹、河北梆子等,不同地域的曲艺形式各具特色。
15.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的剪纸、脸谱绘画等表现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力。
16. 中国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和匠心。
17.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如踢毽子、踩高跷等民间体育活动,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娱乐和休闲方式。
18.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
七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习俗、手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都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急需保护。
下面列举了七个急需保护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间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多个方面,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一、粤剧粤剧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广东、澳门和香港等地。
粤剧不仅在表演形式上有独特的韵味,而且在音乐、编曲、服饰等方面也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粤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急需保护。
二、京剧京剧是我国戏曲中的代表剧种之一,被誉为“华夏艺术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京剧表演形式独特,音乐、唱词、表演和化装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在世界戏剧史上独具特色。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亟待加强保护工作。
三、周庄古戏台周庄古戏台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表演形式,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周庄古戏台以其独特的演出形式和表演元素吸引着许多游客和观众,但是受限于继承人力量和现代观念的冲击,周庄古戏台的传承和发展也遭遇了一定的困难,亟待加强保护和传承。
四、鲁剧鲁剧是我国典型的地方传统剧种,以山东地区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鲁剧在表演形式、音乐和唱腔等方面均有独特魅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鲁剧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急需加强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传统技艺探索一、引言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技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传统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十大类传统技艺,旨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
二、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可谓是多种多样,涵盖了茶文化、云南昆曲、中医药、京剧、古筝艺术、少数民族音乐、太极拳、周庄古韵、汉绣及泥人张等十大类。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承载着民族认同和精神情感。
三、深入探讨1. 茶文化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制茶工艺、茶道礼仪和茶具艺术而闻名于世。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融合了我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元素,体现了我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 云南昆曲昆曲是我国优秀的戏曲艺术之一,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和戏剧性格使其成为我国古典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云南昆曲在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3. 中医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医疗实践而备受关注。
中医药对我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之母”。
4. 京剧京剧是我国戏曲中的代表性剧种,其音乐、表演、化妆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音乐伴奏和表演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5. 古筝艺术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古筝艺术在演奏技巧和曲目创作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水准,为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享受。
6. 少数民族音乐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如蒙古族长调、藏族古乐等,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而备受关注。
这些音乐作品充分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7.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之一,以其柔中带刚的特点而引人注目。
202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一切非物质性的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游戏、传统手工艺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得到合理的传承与发展。
二、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有数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名录。
而在2023年的评选中,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度吸引人们的目光。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即将列入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1. 我国“粤剧”粤剧是我国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东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韵味。
其唱腔多样,表演细腻,被誉为“东方歌剧”。
粤剧在我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被誉为我国戏曲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日本“和服”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与日本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紧密相连。
和服的设计、图案、颜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服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复杂和精湛的,对于日本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蒙古国“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外形独特,琴身上雕刻着蒙古族的传统图案,具有蒙古族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
马头琴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宗教仪式中被广泛使用,也是蒙古族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对蒙古族的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4. 印度“尼曼利”尼曼利是印度传统的医药体系,起源于古代的印度,被誉为“印度的中医”。
尼曼利医学体系包括植物药、瑜伽、按摩、针灸等多种疗法,是印度人民千百年来对疾病的治疗经验的总结。
甚至在现代医学中,尼曼利医学体系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5. 巴西“卡培拉武术”卡培拉是一种巴西传统的武术体系,起源于巴西的黑人社区,是黑人奴隶反抗压迫的一种形式。
卡培拉融合了舞蹈、音乐、武术、哲学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是巴西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34项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doc

中国34项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1月,《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
中国28项目列入“非遗”名录6项目急需保护文化部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情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项晓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笑频、北京市文化局长降巩民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
会议由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陈向红主持。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项晓伟通报,2010年11月15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
这6个急需保护的项目除本次公布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等3个外,还有去年公布的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据悉,全世界目前共有213项代表作名录项目,16项急需保护名录项目,3项最佳实践项目名册项目。
为何申报的是《中医针灸》而不是“中医药”整体项目?“《京剧》、《中医针灸》的申报通过,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但中国今后的申报难度会越来越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在会上披露了申报工作的艰辛。
他解释说,中国申报的项目首先必须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国家级名录”,其次还要有国际视野,就是要熟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评审规则,准备好规范化的申报材料,才有可能在现场说服评委取得申报的成功。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类别: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
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
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中国文房四宝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