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
珍珠鸡怎么饲养管理

珍珠鸡的饲料管理要点
合理配比
根据珍珠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 理配比饲料。
定时定量
每天定时定量喂食,以保持珍珠鸡的食欲和 消化机能。
避免发霉
保持饲料干燥,避免发霉变质,以确保珍珠 鸡的健康。
注意卫生
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以防止细菌感染 。
04
珍珠鸡的饲养与管理
珍珠鸡的饲养要点
适应性与环境
3
通风
保持孵化室的良好通风,以避免胚胎缺氧。
珍珠鸡的育雏方法
温度
雏鸡刚出壳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 般保持在28-32℃左右。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 过大导致缺氧和传染病的发生。
湿度
雏鸡舍的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 间,以避免雏鸡脱水或感染呼吸道疾 病。
饲料与饮水
雏鸡应给予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饮 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06
珍珠鸡的日常护理与保健
珍珠鸡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鸡舍日常清洁
每天至少清理一次鸡舍,清除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鸡舍干燥和 卫生。
水质清洁
保持饮水器清洁,定期更换饮用水,确保珍珠鸡饮用到清洁的水。
饲料管理
使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变质或污染,保证珍珠鸡获得足够的营养 。
珍珠鸡的健康检查与防疫
定期检查
定期对珍珠鸡进行健康检查,观察鸡的食欲、活动、排泄物等状况 ,及时发现异常。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要求,及时为珍珠鸡接种疫苗,提高免疫 力。
疾病监测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采集珍珠鸡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样品,送 专业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疫情。
珍珠鸡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呼吸道疾病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加 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及时治疗病鸡。
珍珠鸡简介

珍珠鸡简介珍珠鸡(学名:Numidameleagris,英文名:HelmetedGuineafowl;另puineahen<雌>),又称珠鸡、山鸡、几内亚鸟。
鸡形目、珠鸡科,珍珠鸡头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尖端淡黄色,后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
眼部四周无毛,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
颈细长,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
脚短,小时脚红色,成年后呈灰黑色。
行走迅速。
珍珠鸡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
珍珠鸡形体圆矮,没有鸡冠,头顶部无毛,而有角质化突起,称之头盔,尾部羽毛较硬略垂。
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
原为野生禽类,经驯化饲养,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的肉用家禽新品种。
形态特征珍珠鸡头较小,体长50~55厘米,喙前端呈淡黄色,后部红色,下方左右各有一个红色肉髯,面部为淡青紫色,眼部四周无毛,颈细长,全身羽毛底色为蓝褐色,密部白色斑点。
雌雄珍珠鸡羽毛相同,一般雄性个体较雌性稍大,腿高,雄性肉冠耸起较高,肉髯也略大,接近性成熟雄鸡鸣叫短促而激昂。
珍珠鸡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
珍珠鸡形体圆矮,没有鸡冠,头顶部无毛,而有角质化突起,称之头盔,尾部羽毛较硬略垂。
生活习性1.适应性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
在-20~40℃时仍能生活。
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死亡。
2.野性尚存,胆小易惊珍珠鸡仍保留野生鸟的特性,喜登高栖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动。
尤其是雏鸡有较大活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
饲养中应对此习性给予足够重视。
珍珠鸡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
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鸡群会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
3.群居性和归巢性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另外,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
珍珠鸡

珍珠鸡
原料介绍珍珠鸡原产于非洲西部,因羽间密缀浅色圆点,状似珍珠,故名珍珠鸡。
珍珠鸡的羽毛可做衣帽的装饰品。
过去,珍珠鸡仅在动物园内供观赏用,后来经过人们选择驯化,开始了人工饲养,逐渐成为家禽中的一个肉用型品种,目前在不少国家中已普遍饲养。
珍珠鸡按羽色可分为赤色白胸、奶油色、灰色花斑等三品种。
成年珍珠鸡体重可达1.5~2.5kg,胸肌和腮肌比一般的鸡发达,出肉率高达90%。
珍珠鸡肉色深红,脂肪含量低,肉质与山鸡相似,极为鲜嫩,有特有的野鲜味,适用于各种烹调方法。
营养分析1、珍珠鸡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蛋白质,含最高达23.4%,并含有较高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所含维生素比家鸡高一倍以上。
2、具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功能。
对神经衰弱、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妇科病,均有显著疗效作用。
冬季珍珠鸡的养殖

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减少饲料浪费和损失,降低养殖成本。
节约饲料
合理利用剩余饲料,进行加工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
剩余饲料利用
冬季养殖珍珠鸡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05
市场风险
冬季市场需求量减少,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养殖收益不稳定。
应对策略
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出栏时间,避免集中出栏造成价格波动。同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多元化销售模式,提高养殖收益的稳定性。
定期对种鸡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确保种鸡健康。
03
02
01
保持适宜的养殖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珍珠鸡的生长和产蛋。
温度控制
合理控制养殖环境的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珍珠鸡的生长和产蛋。
湿度调节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养殖环境空气新鲜,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风换气
根据珍珠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冬季养殖珍珠鸡的准备工作
02
01
02
养殖场地的建设应符合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要,包括鸡舍、饲料加工间、仓库等设施。
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同时要利于防疫和运输。
准备足够数量的鸡笼、饮水器、饲料槽等养殖设备,确保每只珍珠鸡都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设备应符合卫生标准,易于清洗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3
珍珠鸡在冬季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建议将鸡舍温度控制在18-24摄氏度之间,最低不应低于15摄氏度。
温度
湿度对珍珠鸡的生长和健康也有影响。湿度过高会导致鸡舍内空气质量下降,增加疾病的发生率;湿度过低则会导致鸡舍过于干燥,影响珍珠鸡的生长和产蛋。建议将鸡舍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
珠鸡

形态特征
珠鸡又叫珍珠鸡、普通珠鸡。体长72—220厘米,体重1590—2725克。雄鸟头顶和羽冠黑色。裸露的脸部为 蓝灰色。体羽主要为暗褐色,有皮黄色和暗褐红色的斑纹。翅膀和尾羽上有白斑和呈灰绿色、紫色和皮黄色虹彩 的眼状斑,在内侧飞羽上排成一列,外圈为黑色及淡皮黄色。雌鸟头顶为黑色并有棕褐色和皮黄色羽缘,冠羽为 暗灰色。裸露的脸部为蓝灰色。后头为栗褐红色。体羽有黑色杂斑和条纹,以及褐红色、栗色和皮黄色的虫蠹状 斑纹。虹膜褐色;嘴浅蓝色或白色;腿、脚近红色。
饲养方法
珠鸡长到22—25周龄时为育成期,22—56日龄时为育成前期,57日一25周龄为育成后期。育成期的前期和后 期珍珠鸡对营养需求不同。可用谷物饲料(如玉米、碎米、大麦)55%、糠麸类(如米糠、麸皮)10%、植物性蛋白饲 料(如豆饼、菜籽饼)lO%、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蚕蛹粉)15%、矿物质2%(其中石灰粉0.4%、骨粉1.5%、食 盐0.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0.5%(如蛋氨酸0.08%、赖氨酸0.12%、多维素O.015%、土霉素粉 0.025%、微量元素补添剂0.26%),适当喂些干草粉或青绿饲料(如杂草、树叶)。应根据珍珠鸡不同的年龄来控 制喂饲量,由于珠鸡的皮肤呈灰色,色泽不好,所以要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带天然色素的饲料。如黄玉米、红辣椒 等,这样可以改变珠鸡的皮肤颜色。饲喂时,要求食水分开,以干粉科每天喂3—4次,自由采食为好。蛋鸡、种 鸡则应在开产前限制饲喂。既不宜喂量过多,以致早熟、早产、早衰;也不可喂量过少,以致迟熟、迟产,影响 产蛋。此外,应根据珠鸡的生长速度确定食槽和水槽长度。以免影响采食和饮水。
家养珠鸡主要是由原产于非洲肯尼亚的普通珠鸡驯化而来,在世界各地均有养殖。经人工培育。已形成数个 品种,我国自1985年首次从法国引入大量商品种鸡饲养,现已遍及全国各地。
珍珠鸡的养殖方法

珍珠鸡的养殖方法珍珠鸡,又称为千层鸡,是一道传统的粤菜名品。
其特点是酥皮外脆内软,肉质鲜嫩多汁。
珍珠鸡的养殖方法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的。
一、选种和繁育1. 选种:选择健康、体型适中的母鸡和公鸡作为种鸡,确保种鸡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
2. 孵化:将选好的鸡蛋放入孵化器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一般孵化期为21天左右。
3. 饲养:孵化后的小鸡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饲料,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的卫生。
二、饲养管理1. 鸡舍建设:鸡舍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保持鸡舍的干燥清洁。
2. 饲料供应:珍珠鸡的饲料应选择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可以根据鸡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方。
3. 饮水管理:保证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消毒,确保饮水的卫生。
4. 疾病防控:定期给鸡群进行疫苗注射和驱虫,注意鸡群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5. 生长环境:保持鸡群的生长环境干净整洁,避免过度拥挤和过度潮湿。
三、育肥管理1. 分群: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和体重,将鸡群分成不同的育肥群,便于管理和控制饲料投放量。
2.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饲料控制: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和肉质要求,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饲料的配方,使鸡的生长均匀健康。
4. 运动管理:定期给鸡群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加肌肉的发达程度,提高肉质的口感和质量。
5. 饲料转换率:注意控制饲料的转化效率,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屠宰加工1. 定期屠宰:根据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屠宰时间,一般在鸡群生长到一定体重时进行屠宰。
2. 屠宰方式:采用无痛宰杀方式,保证鸡的生命品质和肉质的口感。
3. 加工处理:将屠宰后的鸡进行去毛、去内脏等处理,确保鸡肉的卫生和质量。
4. 包装储存:将加工处理好的鸡肉进行包装,适当降温后储存,延长鸡肉的保鲜期。
珍珠鸡的养殖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珍珠鸡》笔记

《珍珠鸡》笔记
《珍珠鸡》是一篇介绍珍珠鸡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描述,让读者对这种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笔记:
1.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珍珠鸡的羽毛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条纹,就
像穿着迷彩服一样,非常漂亮。
它们的头部较小,嘴巴尖而短,眼睛圆而明亮。
珍珠鸡的体形较小,但肌肉发达,行动敏捷。
2.珍珠鸡的生活习性:珍珠鸡喜欢在灌木丛中筑巢,晚上栖息在
树上。
它们善于奔跑和跳跃,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
珍珠鸡主要吃昆虫、蠕虫、种子等,是杂食性动物。
3.珍珠鸡与人类的关系:珍珠鸡曾经被认为是野鸡的一种,被大
量捕杀。
但是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珍珠鸡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对其进行了保护。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珍珠鸡被列为受保护的动物,严禁捕杀和捕捉。
4.观察和描写:作者通过对珍珠鸡的仔细观察和描写,生动形象
地呈现了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对珍珠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鸡的喜爱和关注。
5.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珍珠鸡》这篇文章,我们也要认识到保
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不捕杀、不捕捉野生动物,保护好生态环境。
总之,《珍珠鸡》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呈现,让我们对珍珠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怎样饲养珍珠鸡

生长速度
珍珠鸡的生长速度较慢,从出生 到成年需要大约6-8个月的时间 。但是其寿命较长,可以达到10
年以上。
02
饲养环境与设施
场址选择与布局
安静环境
选择远离噪音和污染的安静地点,以减少对 珍珠鸡的应激反应。
地势高燥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以防止潮湿和积水。
交通便利
考虑到饲料、鸡苗和产品的运输,应选择靠管理
饲养环境
疫病防治
选择营养均衡的成鸡饲料,并确保饲料的 新鲜和卫生。避免使用发霉或过期的饲料 ,以免对成鸡的健康造成影响。
保持水源清洁,并定期检查饮水器的维护 情况,以确保成鸡可以随时获得足够的水 源。在饮水器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和抗 生素,有助于提高成鸡的抗病能力。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鸡 舍和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于 拥挤导致疾病的发生。
保持水源清洁,并提供足够的水位,以确保雏鸡可以随时 饮水。在饮水器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和抗生素,有助于 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
饲料选择
选择高质量的雏鸡饲料,以确保雏鸡获得足够的营养。根 据雏鸡的年龄和体重增长情况,逐渐调整饲料配方和喂食 量。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导致疾病的发生 。随着雏鸡年龄的增长,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定期进行疫病防治,如疫苗接种和驱虫。 根据当地疫情和兽医的建议,制定合理的 疫病防治计划,以确保成鸡的健康。
种鸡饲养管理
01
饲料管理
选择营养均衡的种鸡饲料,并确保饲料的 新鲜和卫生。在繁殖期间适当增加蛋白质 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种鸡的繁 殖性能。
03
02
饲养环境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5
2.人工授精的方法
(1)主要器械: 主要有集精杯、试管、显微镜、载玻 片、盖玻片、输精滴管、稀释液、酒精及 器械的清洗、消毒、设备。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6
(2) 按摩法采精:
需2~3人配合完成: 一人将鸡保定: 另一人采精:
用右手沿公鸡后背部向尾方向有节奏地按摩数次, 然后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跨于泄殖腔(肛门周围)二侧 迅速按摩抖动 等其引起冲动、交尾器勃起而翻出排精时,右手迅 速用集精器收集精液,同时用左手在泄殖腔二侧挤压、 促其排精。
2、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 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
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 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 胸腿肌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 胸腿肌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 活重1700克的珍珠鸡, 1700克的珍珠鸡 活重1700克的珍珠鸡,屠体重为 1544克 占活重的91% 91%, 1544克,占活重的91%,半净膛 1415克 占活重的83% 83%, 1415克,占活重的83%,可见其 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 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8
3.群居性和归巢性
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 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 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 珠鸡适宜大群饲养,另外,珍珠鸡具有 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 其舍,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9
4.善飞翔、爱攀登、好活动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5
二、珍珠鸡的经济价值
3、珍珠鸡各项生产性能均较高。 珍珠鸡各项生产性能均较高。
种母鸡自28周龄开产, 种母鸡自 周龄开产,一个产蛋 周龄开产 期可产蛋160枚左右,提供雏鸡 枚左右, 期可产蛋 枚左右 提供雏鸡110只 只 左右,每只种鸡产蛋全程耗料约40~ 左右,每只种鸡产蛋全程耗料约 ~ 44公斤。商品肉珠鸡最佳屠宰时间为 公斤。 公斤 12~13周龄,活重可达 周龄, ~ 周龄 活重可达1300~1500 ~ 肉料比为1:2.7~2.9。 克,肉料比为 ~ 。
学生总结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7
一、品种
1、银斑珠鸡 羽毛深灰色,带有银 白色的斑点 前苏联培育的肉用珠 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8
2、西伯利亚白珠鸡 育成于西伯利亚 由银斑珠鸡浅色羽毛的变异 选育而成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பைடு நூலகம்
29
3、白胸珠鸡 由苏联育成的肉用珠 鸡 在莫斯克白色珠鸡选 育过程中导入银斑珠 鸡血,致使后代在胸 部出现白色羽毛。
12
珍珠鸡及羽毛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3
寇珠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4
鹫珠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5
西非寇珠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6
二、生活习性
1.适应性 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 抵抗疾病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 活。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 受凉、拉稀或死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4)注意事项
采精次数: 采精次数:公鸡每周采精2次
或5天采精1次;
输精次数:母鸡每5天输精1次。; 输精次数: 输精量: 输精量:每只母鸡的输精量0.013~0.015毫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5
通常所说的珍珠鸡:
我国主要是指灰色珠鸡类型,如法国 伊莎珠鸡。该鸡成年体重2.2~2.5公斤, 12周龄体重1.2公斤,28周龄体重1.9公 斤;母珠鸡28~30周龄开产,产蛋35周 可获种蛋165~85枚,蛋重42~50克, 蛋壳褐色、有少许斑点。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6
二、种鸡的选择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9
公母鉴别
翻肛法鉴别: 翻肛法鉴别:公母珍珠鸡从育雏至成鸡, 在外表上较难区分,但雏鸡在出壳24h可 用翻肛法检查生殖器突起来区分。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0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1
公母鉴别
成年珍珠鸡公母的区别: 成年珍珠鸡公母的区别: 一是看行走姿势。公鸡似“将军式” 即正步走;母鸡似“缠脚 式”,即 双脚排成单行,走交叉或踢脚走。 二是看颈背羽的白点,公的白点较 大面明显;母的白点较小而色淡; 此外,公鸡的体形稍大些,其余部 位很难区分。母鸡临产蛋前大声鸣 叫,其叫声像"安乐";公鸡则发出" 咕咕"叫声,听起来似蛙鸣,公鸡在 乱群时出现打斗现象。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1
6.择偶性
珍珠鸡对异性有选择性,这是造成鸡在自然交 配时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当然易受惊吓也是 大群珍珠鸡受精率低的主要原因。 采用人工授精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受精率过低 的问题。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2
7.食性广、耐粗饲
一般谷类、糠麸类、饼类、鱼骨粉类等 都可用来配合食用。另外特别喜食草、 菜叶、果等青绿植物。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
二、珍珠鸡的经济价值
1、肉用价值: 、肉用价值: 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与普通肉鸡相比, 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 酸含量高, 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 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4
二、珍珠鸡的经济价值
1.2kg
3.2~3.4:1
——
85~90
1.45kg 2.2~2.5kg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1kg 1.2~1.5kg
3.4:1 2.8~3.0:1
7.5月龄 月龄 ——
115~120 165~185
32
三、繁殖技术
(一)繁殖季节 一 繁殖季节
性成熟: 性成熟:28~30周龄, 产蛋期: 产蛋期:4~9月份,产蛋高峰在6月份。 公母比例: 公母比例:1:4~5为宜,自然交配受精率 较低(30%左右)。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克服因择偶性和季节性所造成 的局限,可在配种季节进行,人工授精率 可达87%~88%。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3
第二节 珍珠鸡的繁育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
鸟纲 鸡形目 珠鸡科 分3个属:大珠鸡属
羽冠珠鸡属 盔顶珠鸡属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4
三个属的分布:
大珠鸡:分布在索马里、坦桑尼亚,其主要特 大珠鸡 征是只在其背部有几根羽毛。 羽冠珠鸡:分布在非洲热带森林 羽冠珠鸡: 盔顶珠鸡: 盔顶珠鸡:(蓝色肉髯和红色肉髯) 主要分布在非洲。 已培育出灰色珠鸡、白珠鸡、淡紫色珠鸡及它 们之间的杂交鸡种等许多品种,其中灰色珠鸡 其中灰色珠鸡 是饲养量最多的品种。 是饲养量最多的品种。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0
4、灰色珠鸡 德国培育的高产品 种 目前世界饲养量最 多的一种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1
不同品种性能比较
品种 银斑珠 鸡 西伯利 亚白珠 鸡 白胸珠 鸡 灰色珠 鸡
成体重
1.5~1.7kg
3月龄重 料肉比
1kg 3.2~3.4:1
性成熟
产蛋量枚
8~8.5月龄 80~90
1.5kg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4
人工授精训练与调教:
采精训练: 翻肛训练:
开始时,专门人员每天应多进鸡舍,尽可能多地 接触、抚摸鸡,使鸡习惯人的接近,这时则可进行抓 鸡训练,待其熟悉这些动作后,即可正式开始采精和 翻肛训练。训练过程中要专人负责、动作轻稳、迅速 而准确,不可急躁、粗鲁。训练应避开上午产蛋时间。 训练应避开上午产蛋时间。 训练应避开上午产蛋时间
17
2.野性尚存,胆小易惊
珍珠鸡仍保留野生鸟的特性,喜登高栖息 登高栖息, 登高栖息 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动。尤其是雏鸡有较强的 较强的 野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 野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饲养中应对此 习性给予足够重视。 珍珠鸡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 性情温和、 性情温和 胆小、机警, 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 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 伏。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鸡群会 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 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 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 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2
5.国内:50年代,引种于苏联, 5.国内:50年代,引种于苏联,动物 国内 年代 园观赏;80年代 自繁自养, 年代, 园观赏;80年代,自繁自养,因种 鸡质量不好而淘汰。 鸡质量不好而淘汰。 1985年 从法国引种试养成功, 1985年,从法国引种试养成功,广东 饲养效果较好, 饲养效果较好,现在推广至全国各 地,目前饲养量为30-40万只,南北 目前饲养量为30-40万只, 30 万只 方均可饲养。 方均可饲养。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7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珍珠鸡的形态特征
1、叫声: 叫声:
公鸡: 公鸡:鸣叫短促而激昂,“嘎嘎嘎嘎……” 如急雨旋风,声势逼人; 母鸡: 母鸡:鸣叫声缓柔从容,"各嘎、各嘎。"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8
一、珍珠鸡的形态特征
珍珠鸡外观 外观似雌孔雀,头很小, 外观 头 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尖端淡黄色,后 面部 喙 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 心状肉垂。 心状肉垂 眼部四周无毛,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 眼部 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 颈细长,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 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 脚短,小时脚红色,成年后呈灰黑色。行走迅 速。珍珠鸡全身羽毛 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规则的圆形白 全身羽毛 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珍珠 鸡形体圆矮,没有鸡冠 没有鸡冠,而有角质化突起,称 没有鸡冠 之头盔 尾部 头盔,尾部 头盔 尾部羽毛较硬略垂。
畜牧、食药用菌专业 37
(3)输精
观察、鉴定精子的活力、密度和质量: 观察、鉴定精子的活力、密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