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逆变器关键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并解决与系统设计和运行相关的挑战。

引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系统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安装灵活、可扩展性强和对电网的低依赖性等优势。

然而,要实现这些优势,需要确保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光伏组件的性能。

1. 光伏组件选择与布局光伏组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

正确选择和布局光伏组件是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评估并选择高效率的光伏组件,并考虑光伏组件的品质、成本和可靠性。

其次,在布局时,需要考虑组件的朝向、倾斜角度和阴影对发电能力的影响。

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和实地测试,可以进行光伏组件的布局优化,并实现最大化的太阳能转化效果。

2. 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储能系统来存储白天生成的电能,以供夜间或低光环境使用。

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确保系统连续供电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设计电池储能系统时,需要考虑电池的类型、容量和寿命,并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来管理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此外,优化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3. 逆变器和功率分配系统逆变器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电给电网。

优化逆变器的效率和稳定性对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高效的能量转化,需要选择高效的逆变器和合适的逆变器容量。

此外,功率分配系统也需要设计合理,以确保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能够最大化地供应给消费者和电网,同时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4. 系统运营与维护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不仅包括设计阶段,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运营和维护。

为了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和长期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别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概述、并网光伏发电站技术分析、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案例、系统优势与挑战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技术分析、概述、并网技术、应用案例、优势、挑战、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总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几年中,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需要采取适当的储能和调峰措施,以保证稳定的电力供应。

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电网接入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深入研究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的应用与技术,探讨其优势与挑战,对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的建立正是基于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的深刻理解,进而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和减轻环境压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多个小型光伏发电站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更高的发电效率。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网的负荷压力,促进能源分布平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可以提高电力的供应可靠性,降低供电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为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与控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与控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型逆变器设计与控制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了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讨论并网型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同时,将探讨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引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该系统将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能,并输入到电网中。

逆变器是实现这一转换的核心设备之一。

并网型逆变器允许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双向电能流动。

当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超过负载需求时,多余的电能将被输送到电网中,从而实现电能的共享与利用。

然而,为了确保安全稳定地将电能输送到电网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网和负载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然后输入到电网中,最后供给负载使用。

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

2) 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3) 交流电能通过变压器升压之后,输入到电网中。

4) 电网将电能供给给负载使用。

3. 并网型逆变器的设计由于并网型逆变器需要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并输入到电网中,因此其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高效性: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应尽可能高,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损耗。

2) 可靠性:逆变器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以确保电能的安全输送。

3) 控制性能:逆变器需要具备灵活、精确的控制能力,以应对电能输出的要求。

4. 并网型逆变器的控制并网型逆变器的控制包括全局控制和局部控制两个方面。

全局控制主要是通过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负载需求来控制逆变器的电能输出,以实现对电网功率的调节。

局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反馈控制回路来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特性,以保持稳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探讨

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探讨

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探讨摘要: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

储能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方案及经济性进行探讨。

首先,阐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储能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其次,分析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方案的选择与设计,包括技术指标、配置方式等。

然后,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收益等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储能技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技术;方案设计;经济性分析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装机容量增长迅速近年来,全球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数据,2020年全球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9.2GW,同比增长22%。

这主要是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就近供电等特点,受到许多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青睐[1]。

1.2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成本逐步降低。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间,光伏组件的价格下降了80%以上。

此外,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和组件尺寸的增加也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

1.3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政策,包括度电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等。

此外,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开始选择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源成本。

1.4储能技术的应用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普及,储能技术在提高电站性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配置储能设备,可以实现电力的存储和释放,从而提高电站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

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中的逆变器选择与布局

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中的逆变器选择与布局

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中的逆变器选择与布局在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中,逆变器是一个关键的组件。

逆变器的选择和布局对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中选择和布局逆变器,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选择逆变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功率等级:根据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确定逆变器的功率等级。

逆变器的功率应略高于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以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同时,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应与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匹配,以充分利用光伏组件的发电潜力。

2.效率:逆变器的效率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高效的逆变器能够最大限度地转换太阳能电能为交流电能,减少能量损失。

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应优先考虑高效率的产品。

3.可靠性:逆变器的可靠性是分布式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选择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的品牌和型号,以确保逆变器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4.通信功能:现代的逆变器通常具备与监控系统连接的能力,以实现对光伏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选择具备通信功能的逆变器,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并提高运行效率。

在逆变器的布局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安装位置:逆变器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持散热。

同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水侵入和灰尘沉积等不利因素。

通常,逆变器可以安装在室外或室内,视具体情况而定。

2.线路距离:逆变器和光伏组件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通过合理规划布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线路长度,提高系统效率。

3.布线规划:对于分布式光伏系统,逆变器通常会连接多个光伏组件。

在布线时,应根据光伏组件的布局和拓扑关系,合理安排逆变器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线,同时保证连接稳固和安全。

4.接地设计:逆变器的接地设计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逆变器应接地到低阻抗的接地极上,以保护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接地设计时,应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

分布式光伏 逆变器 开路电压

分布式光伏 逆变器 开路电压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前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逐渐受到关注。

而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将光伏模块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作用。

然而,逆变器的开路电压对光伏系统的运行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观点和理解。

【1. 什么是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简称逆变器开路电压,是指在无负载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端的电压。

它是衡量逆变器转换效率和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逆变器开路电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状况和发电效率。

【2. 逆变器开路电压对光伏系统的影响】2.1 输出功率逆变器开路电压决定了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

在逆变器输出端接上负载之前,逆变器输出的是直流电,而负载需要的是交流电。

逆变器的任务就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而逆变器开路电压越高,转换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会受到逆变器开路电压的直接影响。

2.2 系统稳定性逆变器开路电压还对光伏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过低的逆变器开路电压可能导致光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电路。

过高的逆变器开路电压则会增加电力损耗,并可能导致电网连接不稳定。

逆变器开路电压的合理选择能够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3.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开路电压的调节方法】3.1 最大功点跟踪算法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最大功点跟踪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中。

该算法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状态。

通过实时监测光伏模块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逆变器开路电压,以实现最大发电效率。

3.2 电池备份控制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些分布式光伏逆变器采用了电池备份控制策略。

当外部电网故障或供电不稳定时,逆变器可以通过电池提供备用电力,以保持系统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逆变器开路电压的稳定性对于光伏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选择比较

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选择比较

13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与技术中国设备工程 2018.11 (下)1 逆变器转换效率重要性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有很大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提高1%的转换效率,500kW 的逆变器,平均每天算4h,逆变器每天可以多发电20kW·h,那么1年就可以多发电7300kW·h,10年即可多发出73000kW·h。

这样就相当于1台5kW 逆变器的发电量。

这样客户可以节省1台5kW 逆变器的电站。

所以为了提高客户的最大利益,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

2 逆变器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逆变器效率措施就是降低损耗,逆变器的主要损耗来自于IGBT、MOSFET 等功率开关管,以及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器件。

损耗和元器件的电流,电压以及选用的材料采取的工艺有关系,见表1。

表1IGBT 的损耗主要有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其中导通损耗和器件内阻、经过的电流有关,开关损耗和器件的开关频率,器件承受的直流电压有关。

电感的损耗主要有铜损和铁损,铜损指电感线圈电阻所引起的损耗,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选择比较贾帅(中电投(深圳)电力销售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光伏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

光伏电站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实际工作中的电压及负载随辐射和温度变化而变化。

“中国效率”评估标准综合考虑了我国光伏发电建设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准确反映光伏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系统发电量。

如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了进一步实现绿色环保,对变电器的选择十分的必要。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中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的结构及特点,并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比较和分析,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中选择最适合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最经济的使用方法,也为以后更多的地面电站投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影响因素、逆变器技术路线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8)11(下)-0134-03当电流通过线圈电阻发热时,一部分电能就转变为热能而损耗,由于线圈一般都由带绝缘的铜线缠绕而成,因此称为铜损,铜损可以通过测量变压器短路阻抗来计算。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微逆变器技术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微逆变器技术研究

即插 即用概念。光伏微逆 变器在功率变换 中, 常采 用高频 变压 器升压产生期望的输 出交流 电压 , 根据 直流链配置可
以分 为 直 流 链 、 伪 直流 链 和 无 直 流链 3 种 微 逆 变 器拓 扑 结 构 。微 逆 变 器控 控 制 技 术 、 输
Ab s t r a c t: T h e mi c r o i n v e r t e r,k n o wn a s mo d u l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v e r t e r ,o f f e r s “ p l u g a n d p l a y’ ’c o n c e p t a n d g r e a t l y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i r n g ,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 T i a n j i n 3 0 0 2 2 2 , C h i n a )
分 布 式 光 伏 发 电系统 中 的微 逆变 器 技 术研 究
裴 志军 ,E M M A N U E L B u l u g u I s a c k ,王雅 欣 ,史 中海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 3 0 0 2 2 2 )
摘 要 : 微 逆 变 器 可 实 现 独 立 的 光伏 模 组 最 大 功 率 点追 踪 控 制 , 极 大优 化 并 网光 伏 发 电 系统 的 光 伏 能 量 转 换 , 提 供
第 2 3卷
第 1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分布式的太阳能在发电项目的使用和管理上有更强的优势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5
一、分布式光伏应用特点
分布式监控带来的优势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如果中压电网只有一个连接点,这个连 接点的允许的谐波电流由表 table2.4.3-1中的谐波电流iν zul乘此 连接点的短路功率确定:
1. 如果多个设备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 ,那么谐波电流由以下确定:
其中SA为设备的视在连接功率,SGesamt为 此连接点的总的可连接的或计划输
入功率。
由相同类型的发电单元组成的发电设备
光伏与分布式的契合点: 1. 太阳能发电本身具有分布式的特点(有阳光的地方就能发电); 2. 光伏的转换效率低(分布式靠近负荷,大大降低电能在传输线路上的损耗)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4
一、分布式光伏应用特点
6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
1. 基于10kV~35kV中 压并网的分布式光伏 电站(1MW)设计概图
特点:a. 运用集中式 光伏逆变器(>100kW) ,直接并网入中压 b.管理简单,无需分 布式监控 c.适用于地面电站或 特别屋顶电站 (超大屋 顶、靠近变电站、建 筑负荷小)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7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
2. 基于380V低压并网 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1MW)设计概图
特点:a. 运用组串式 光伏逆变器(<30kW)用 户低压侧并网,负载 直接消耗,自发自用 。多余电量上网至 10kV电网。 •电路损耗低,经济效 益高 •适用于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限值为 c. 长期电压闪烁 在连接点连接一个或多个发电设备的评估,长期电压闪烁强度不能超过以下限值:
Plt≤0.46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11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点
1. BDEW简介:中压并网标准
d. 谐波和交互谐波: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9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点
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点 目录:
1. BDEW简介 描述:随着分布式规模化政策的发布。电网企业将配合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规范和简 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接入电网标准和管理程序。BDEW是德国和国际上对分布式光伏发 电的通用并网法规。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1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2
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技术
目录
一、光伏分布式概念和应用特点 二、光伏分布式并网方案和技术点 三、相关案例介绍以及逆变器选型分析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3
一、分布式光伏
关键词: 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规律出发,根据电网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特点,因地制宜发展
城市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所发电量主要由当地用户自用或在本地电网内消纳。探索适 应发布是新能源发电的政策机制,建立用户侧分布式发电与电网供电相互竞争的政策 和管理机制,提高分布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
10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点
1. BDEW简介:中压并网标准
a. 范围: 风能量设备,水能量设备,废热发电单元,光伏发电设备 中压:> 1 kV to < 60 kV b. 可接受电压变化范围 由发电单元的开关操作导致的最大电压变化不能超过: 1. 且3分钟内为2%的次数不超过一次。 在同一个电网连接点,一个或多个发电设备同时断开时,电网每一个点的电压变化
8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
3. 监控示意图
a. 光伏设备层 用于光伏电站的电能转换、电能测量、环
境测量等装置 b. 数据采集器层 通过有线(RS485)或者无线(Wifi, Zigbee等)采
集光伏设备的数据,发送至网络层 3. c. 网络层 a. 负责设备组网并将数据进行传输,提
供接口可向电网传送数据并接受电网 调度 d. 终端层 通过各种终端对网络服务器进行有线或无 线访问,进行数据查询和设备控制; 电力远东装置可通过网络层的接口, 实现电网的只能调度
2.电压波动问题及解决方案 描述:分布式电站中,具有光伏和负载的双重间歇性,且电路传输带感性阻抗特点,电 压的波动在所难免。
•系统谐波和阻抗问题及解决方案 描述:分布式电站中,多台并网会引入谐振点,导致系统谐波放大影响稳定性。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可用
,对于由不同类型的
发电单元组成的发电设备,这里只
能做一个粗糙的评估。
2020/10/10 www. Growatt .com - © Growatt - powering tomorrow
12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点
1. BDEW简介:中压并网标准
e. 缺峰补偿: 相对缺峰补偿深度dkom不超过: dkom = 2.5% (dkom = ΔUkom / Û c with Û c = peak value of the agreed service voltage Uc). f. 集中纹波控制: 1. 不允许产生不可接受的干扰电压,特别是以下情况需要考虑: -频率与地方应用的纹波控制频率相符或接近的发电设备产生的烦扰电压不能超过0.1%Uc. -频率为地方应用的纹波控制频率的±100Hz,不能超过0.3%Uc。 g. 重连 1. 只有当电网的电压至少为95%Uc,频率为47.5Hz~50.05Hz时,才允许连接或重新连接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