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太阳能作为一种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能源领域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技术展开探讨。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和配电系统等组成部分。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光伏逆变器则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使用;而储能设备则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应对没有太阳能供应的时候。

2. 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能来产生电能,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光生电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会被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吸收,并激发出电子和空穴对。

这些电子和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端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产生了电能。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1. 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太阳能电池为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多晶硅棒切割成薄片来实现,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则是利用单晶硅棒来生产。

这两种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应用广泛,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并网技术也愈加成熟。

并网技术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发电效果集中于电网内,以供应城市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通过并网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从而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优化利用。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也成为了发展趋势。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结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例举比较关键的技术,用于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能力。

1.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辅助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达到最大的功率状态。

此项技术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实现功率跟踪。

1.1电导增量法此类方法的原理是:根据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得出瞬时电导的数据,通过分析电导的变化量,明确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

1.2扰动观察法扰动观察法的方式比较简单,其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内,引入小扰动,观察并比对波动的状态,结合扰动变化的方式,主动调节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方式。

例如: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内,设定△V扰动,根据P=VI公式,计算出光伏并网的功率,比对AV 扰动前后的功率P、P',如果P> P',表明AV降低了并网功率,相反,如果P v P',表明AV增加了并网内的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合扰动观察法,促使功率朝向最大化的状态进行。

2.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采用的是PID控制器,通过控制输出的电流,确保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保持同频的电流。

PID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采用直接+间接控制的方式,直接控制辅助于间接控制,弥补间接控制的缺陷。

PID控制技术,有利于提咼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性,其可按照并网电流的指令,控制运行电流的传输,同时保持光伏并网内的电压稳定,促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迅速达到最佳功率的状态。

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在PID的作用下,分为电流内环和电压环设计,目的是提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障光伏发电启停操作的灵活性。

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引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用于平衡并网中的传输负荷,降低传输过程中的负荷损失,实现电力的就近输送和就近供应,解决了长距离电网供电的问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其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间歇性,检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高峰期与低谷期,利用分布式电源,实现储能和调用。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性及自动化技术应用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性及自动化技术应用
由于阳光和负荷出现的周期性,光伏并网发电量的增加并不能减少对电网装机容量的需求,而且输出功率的不稳定会导致电网电压波动。
(三)气象条件的变化
当一个区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一定规模时,如果地理气象出现大幅变化,为了控制和调整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电网将需要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供足够的区域性旋转备用机组和无功补偿容量。
(四)远距离光伏电能输送
当光伏并网发电远距离输送电力在经济和技术上成为可能时,由于光伏并网发电没有旋转惯量、调速器及励磁系统,它将给交流电网带来新的稳定问题。根据电网的要求,光伏并网发电站需要配备自动无功调压装置。
四、自动化技术在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
在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中采用以下自动化技术来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接人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并网逆变器是影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除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功能来保证电站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能质量监测分析装置
光伏电站在并网点装设满足IEC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一电能质量》标准要求的A类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以监测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信息,包括谐波、波形畸变、直流分量、频率、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并将电能质量数据远程传送到电网企业,保证电网企业对电能质量的监控。
4.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频率、调度部门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电站的有功功率输出,确保输出功率及变化率不超过给定值。
四、太阳能光伏功率预测系统
对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调度部门统筹安排常规能源和光伏发电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整调度计划,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一方面有效地降低光伏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减少电力系统的旋转备用和运行成本,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会效益。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太阳能是具有非常高应用价值的能源,不仅绿色环保、并且太阳能还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通过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逐渐被普及应用,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光伏产业市场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进行积极的革新,从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强化自身的综合实力,在国际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建设夯实基础。

关键词:光伏发电;发展;趋势;能源;污染引言:能源可分为可再生、不可再生两种,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工业领域对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量较大,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而且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资源逐渐冲击了能源领域,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风能等属于清洁能源,卫生程度极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如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愈加成熟,且不再局限于某一单独类型,而是更加多样化、实用化。

1光伏电站发电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三个环节的连续发展,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的发展亦是如此。

最开始借鉴国外光伏发电技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新能源企业不断努力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电站发电的技术水平发展到和国外技术并驾齐驱,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开辟了新的方向。

现阶段,我国光伏电站发电技术在研究人员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努力下在全世界达到了领跑阶段。

今年在国家能源集团和碧桂园集团的通力合作下,第一个光电建筑(BIPV)应运而生。

国内第一座光电建筑-铜铟镓硒(CIGS)的成功建设解决了地面电站占地、存储能量设备花费高的问题。

光电建筑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工程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将光能高效利用的目标。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可再生技术的一种,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在太阳能电池中储存太阳能辐射光能后,产生电能。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A.光伏组件的初始投资成本
B.发电量的多少
C.电网的电价政策
D.政府的补贴政策
15.以下哪些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A.太阳能电池板
B.逆变器
C.储能电池
D.避雷针
16.以下哪些条件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寿命?()
A.避免高温环境
B.避免高湿度环境
C.定期进行维护
D.使用高质量的光伏组件
A.高效能源利用
B.集中式发电
C.独立运行
D.适用于大型电站
2.光伏并网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太阳能电池板
B.逆变器
C.电能表
D.发电机
3.以下哪种类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最高?()
A.独立系统
B.并网系统
C.微网系统
D.互补系统
4.关于光伏组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光伏组件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
B.光伏组件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C.光伏组件工作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
D.光伏组件在阴天不能产生电能
5.光伏并网系统中的逆变器主要功能是()
A.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
B.限制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输出
C.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D.降低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
6.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其主要功能是完成_______到_______的转换。
3.光伏组件的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一般来说,环境温度每升高1°C,光伏组件的效率大约下降_______%。
4.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应尽量将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设置为与当地_______一致。
5.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光伏组件在_______工作条件下输出最大功率。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1. 概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电能注入电网的发电系统。

它是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等领域。

2. 原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光电转换、电能调节和并网注入三个步骤。

首先,太阳能光线通过光伏电池组,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然后,通过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对电能进行调节,确保输出电压和频率符合电网要求。

最后,交流电能通过电网连接,供应给周围的电力用户使用。

3. 组件和设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光伏逆变器、配电箱和计量装置等组件和设备构成。

3.1 光伏电池组光伏电池组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由多个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它们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直流电能,并提供给逆变器进行转换。

3.2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并实时监测并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以满足电网的要求。

逆变器通常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3.3 配电箱配电箱用于分配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之间的电能流向,确保发电系统与电网正常连接,并提供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功能。

3.4 计量装置计量装置用于测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电能消耗量,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

4. 运行流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流程分为系统启动、发电和停机三个阶段。

4.1 系统启动系统启动需要先将光伏电池组的直流电源与逆变器连接,并配置合适的工作参数。

逆变器根据配置参数开始运行并监测光伏电池组的电流、电压等信息。

4.2 发电在光伏电池组接收到阳光后,光能被转化为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能,并注入电网供电。

逆变器实时监测电网电压和频率,并调节输出电能以跟随电网的变化。

4.3 停机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停止工作时,逆变器将停止输出电能并断开与电网的连接。

此时,光伏电池组暂停接收太阳能光线,系统进入待机状态。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中的并网技术,则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环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

然而,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大多是交流电,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电力电子设备和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连接,这就是所谓的并网。

要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顺利并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电能质量的问题。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频率、谐波等多个方面。

由于太阳能的输出功率会受到天气、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

这就可能导致并入电网的电能在电压和频率上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采用一些功率调节装置,如逆变器。

逆变器不仅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还能够对输出的电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使其满足电网的电能质量要求。

在并网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同步。

所谓同步,就是指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相位和电压等参数与电网保持一致。

如果不同步,就可能会引起电网的故障,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

为了实现同步,需要采用精确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实时监测电网的参数,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外,安全保护也是并网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电网出现故障,如停电、短路等情况时,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能够迅速切断与电网的连接,以防止对电网和设备造成损坏,同时也保障了维修人员的安全。

这就需要配备完善的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孤岛保护等。

孤岛保护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机制。

当电网由于某种原因断电时,如果光伏发电系统仍然继续向局部负载供电,就会形成一个“孤岛”。

这不仅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险,还可能会影响电网的恢复和正常运行。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相关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相关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摘要:太阳能是一种对环境没有污染的能源,具有能源总量丰富、能源分布广泛的特点。

本文从太阳能的特征分析入手,从光伏发电技术所依据的基础物理定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研究发展分析、完整的光伏发电体系构建、光伏发电具有的劣势分析等角度对光伏发电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并对其应用场景做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引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电力是维持社会运转的主要能源之一。

传统的电力供应手段以燃烧化石能源为主,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化石能源的短缺,这种电力供应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在维持社会运转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寻找一种对生态环境污染小或者无污染且储量丰富的新型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能源储量大的新能源,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简析(一)太阳能的优势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概述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太阳能的主要辐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传播形式是光辐射,光辐射传播能量的主要形式是电磁波或光子;另外一种能量传播形式是热辐射。

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周围的空间进行能量传播,太阳在一分钟内产生的能量可达2.316×1026J,如此庞大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损失,到达地球表面的仅占总能量0.00000005%。

从能源的丰富度上来说,太阳能总体的储量是极为巨大的,人类可使用的能源用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从宽泛的定义上来说,地球上目前存在所有能源都属于太阳能的不同形态;从狭隘的定义上来说,太阳能则仅指太阳核聚变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光能和热能两种。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光和热为主,对应的发电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太阳热辐射的光热发电技术,即通过一定规模的聚光设备聚合太阳热辐射,将太阳的热量转换成水蒸汽,以水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从而产生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5
16:45
17:15
17:45
18:15
18:45
19:15
19:45
光伏电站起火事故频发 * 2009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统计:欧洲和美国已经发生
10余起光伏电站起火事故。 主要原因:电弧,温度过高等。 * 更重要的是难以扑灭大火,都是带高压电,去不掉。
Bakersfield California, April 2009
中国光伏市场的推进
《国家能源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重新制定2020年中国光伏市场目标: 20GW(原为5GW); 《新能源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20GW);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了发展光伏的三条主要原则:全额收购可再生能 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上网电价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上网电价的差额在全网中分摊。
清华大学光伏离网发电
研究团队曾经在太阳能光伏离网发电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清华大学太阳能扬水照明综 合应用系统(1999年)
北京奥运体育中心的太阳能扬水与照明系统 ——申办绿色奥运示范工程(2000年)
新疆和田皮山县的太阳能光伏扬水与照明 综合应用系统2#、3#发电站(2001年)
同方大厦太阳能 广场照明灯 (2003年)
“Thermal
Buerstadt/Germany
Event” PVUSA, Davis, California June, 2009
June 2009
多机并联运行产生谐波放大问题
由6台55kW的逆变器并联组成一台330kW的逆变器,3台这样的330kW逆变 器组成1MW变换装置。
一共并联了18台逆变器,LC滤波各自独立,共用一台变压器并网。
深圳园博园 1MW光伏并网发电站
上海崇明MW级光伏 并网发电系统
北京南站建筑一体化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国内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国内几家兆瓦级光伏并网电站先后开工或建成。
2008年宁夏发电 集团MW光伏电站 并网仪式
2008年12月昆明 166MW光伏并网 发电工程正式开工
2008年12月大唐甘肃我国第一个荒漠化并网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欧 洲等国家以“分散开发、低 电压就地接入”的发展方式
不同,呈现出“以大规模集
中开发、中高压接入”与 “分散开发、低电压就地接 入”并举的发展特征。
“十一五”期间太阳能发电重点领域和区域
中国光伏市场的推进 光伏行业前途光明
• 随着光伏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成本快速下降;
• 中国2012年新增实际装机量在4GW左右;
实验室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光伏并网电站中的逆变器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 (3 kW -250kW )
关键问题:逆变器组合特性及其系统安全工作区
二. 光伏并网存在的问题
光伏并网发电来自几个方面的要求
• 电网关注的是电能质量、电网的安全,需要光伏系统 可以方便调度;
• 投资商关注的是系统收益,或者是LCOE,即发电平均 成本;

故障处理与可靠性分析

系统可靠性与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接入方式、运行方式、电源特性等密切相关;

优化调度与协调运行

应研究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对配电网的影响机理,探讨配电网对此类大规 模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以及光伏电源出力与配电网主电源出力平衡的协调控制策 略和方法;

在高级配电运行框架下,需要开展光伏发电系统的互联和接口研究、混合式并网发 电系统的工作模式研究以及在不同负载、不同电网电价波动情况下的最优控制策略 研究等;
电压和频率
间歇性电源的接入影响稳态电压分布和系统电压波动;

对于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电源,由于其有功出力具有随机性,如果不加控制
会引起系统频率偏移;
潮流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特别是从负荷侧接入后,则会导致整个网络的负荷
分布发生变化;

光伏发电系统的随机变化特性会导致并网后的各种负荷分布情况交替出现,这使 系统潮流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此时传统潮流算法将不再适用;
标称功率/W
95.0 48.0 50.0 55.0 120.0 75.0 185.0 185.0 240.0 200.0
Isc
1.290 1.044 1.518 5.591 1.362 2.210 8.452 8.473 8.505 5.720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光伏发电系统规划(IEA-PVPS)项目成员国中的光伏系统 具体市场分布如下图所示:

光伏市场分类

离网系统

户用离网 非户用离网 分布式并网 集中式并网
IEA-PVPS项目成员国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
数据来源:IEA-PVPS, Trends in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20090602发电功率
3000
2500
设计发电功率 实际发电功率 温度*10
2000
1500
1000
500
0
5:45
6:15
6:45
7:15
7:45
8:15
8:45
9:15
9:45
10:15
10:45
11:15
11:45
12:15
12:45
13:15
13:45
14:15
14:45
15:15
15:45
R sh Ish
V OC
RL
q VL I R Rs 1 I D I O exp AkT
VOC Ak T I SC ln 1 I q O
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图
转换效率 短路电流 空载电压 温度特性 弱光性 衰减率 寿命
光照下的光伏电池反向特性(a)和正向特性(b)
光伏电池反向特性——热斑产生的原因
阴影
反向偏置
热斑
雪崩击穿
反向特性!!!
各种光伏电池特性在线检测
(2) 建立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特性试验平台,测试各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 以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
9种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实验分析
光照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外部 气候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实验平台 及其数据监测分析 CSI、非晶薄膜和多晶光伏电池样品分析
光伏阵列存在的问题——温升,光伏组件的杀手(从发电端来看)
实例数据
1、几百kW级光伏组件 2、发电效率极低(18%) 3、安装不合理 4、温升计算估计不足。
20090310发电功率
并网发电系统发电量统计表
太阳辐 射功率 W/m2 3月日平均 4月日平均 5月日平均 6月日平均 7月日平均 平均 3119 3905 3605 3991 2982 3520.4
• 德国即使不断削减补贴, 2012年仍旧预计新增安装8GW左右;
• 2012年,全球预计新增光伏安装33GW(2011年27.8GW)。 • 中国光伏“十二五”规划中,即至2015年止,中国光伏装机目标达到 21GW,最近,有消息称该目标还可能扩大至40GW。 • 光伏行业补贴已经逐渐从FIT (Feed-in Tariff)向 PPA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过渡。
产量达8GW,占全球55%。
中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 量从2004年到2009年增加 了15倍,但2009年光伏发 电装机总容量仍仅为 160MW ,只占世界装机总 容量6.43GW的2.48%; 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 500MW,累计装机容量为 800MW。
资料来源:Solarbuzz, March 15, 2010
当日最高 温度℃
65 80 83 85 105 83.6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 45 6: 30 7: 15 8: 00 8: 45 9: 30 10 :1 5 11 :0 0 11 :4 5 12 :3 0 13 :1 5 14 :0 0 14 :4 5 15 :3 0 16 :1 5 17 :0 0 17 :4 5 18 :3 0 19 :1 5 20 :0 0
太阳能面板铺设在邻近的几个建筑屋顶。
实际兆瓦 级光伏电 站在30% 和80%出 力情况下 的并网电 流实测波 形。
三. 光伏阵列建模及其分析
光伏阵列建模
1、光伏阵列
(1)光伏阵列数学模型
RS IR
I SC I R I D
VD Rsh
V D V L I R Rs
IL ( I SC ) ID
各种光伏电池特性在线检测
光伏组件基本参数(出厂数据)
编号
Si T-F 1 Si T-F 2 Si T-F 3 Si T-F 4 Si T-F 5 CIGS p-Si 1 p-Si 2 p-Si 3 m-Si
类型
薄膜 薄膜 薄膜 薄膜 薄膜 薄膜 晶体硅 晶体硅 晶体硅 晶体硅
技术
a-Si a-Si/a-Si a-Si/a-Si a-Si a-Si/uc-Si CIGS Self-clean p-Si p-Si p-Si m-Si
中国沈阳光伏建筑节能国际会议论坛
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赵争鸣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2012年11月
主要内容
一. 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 二. 光伏并网存在的问题 三. 光伏阵列组合建模 四、光伏并网逆变器集群特性 五. 并网谐波放大及其抑制 六. 几点看法
一、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
一. 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
电能质量
光伏发电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会带来各种扰动,影响系统电能质量,主要体现在 电压闪烁和谐波、电压脉冲、浪涌、电压跌落、频率偏移、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