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园林

加拿大园林
加拿大园林

加拿大现代园林产生与发展

(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面积国家,在发展现代园林景观这一行业方面,加拿大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教训,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加拿大的现代园林和城市景观建设走上了一条较为科学系统的发展道路,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评价,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园林发展脉络的梳理,阶段性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内容,这些将对我国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和城市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加拿大; 园林; 历史; 发展

Abstract:Canada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area of the country,Canada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that has accumulat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also had lessons. Canadian landscape and urban landscape of modern building onto a mor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oad system, and in the worl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better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anadian landscap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llating, These will be hav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relatively backward industry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Canada; Landscape; History ; Development

1 背景

加拿大是由世界各地大量的移民组成的一个年轻的国家。第一批欧洲殖民者开始于1 6 世纪末1 7 世纪初,他们居住在东海岸沿圣劳伦斯河河谷( 这条河深入北美大陆腹地)。起初人1:3 增长缓慢,法国人和英国人先后沿着该河流及其支流和五大湖周围建立村落,开荒种田。在1 9 世纪初开始有移民到中部大草原和西海岸安家落户,主要从事皮毛生意,他们居住在偏远地区,就像俄罗斯人开拓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随着西部山脉金矿和其他矿物的发现以及1 8 7 0 — 1 8 8 5 年建成贯通跨大陆铁路,大量移民涌入西部,使这里人口稠密。移民来自东部加拿大、欧洲各地以及中国、日本和印度。

加拿大的园林景观深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同时,由于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文化底蕴的多样性,加拿大政府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尊重和个性保护也更加强了这一文化特性,园林作为一门与艺术文化紧密结合的科学,其发展也承接了许多外来文化、设计师的影响。

2 加拿大现代园林发展脉络

2.1加拿大现代园林产生

法国是最早在加拿大造园的欧洲国家。早在1630年,法国植物学家在魁北克省(Quebec)建造了一些花园(Jardins du roi),作为收集加拿大本土植物的

中转园。这些土生的植物在园中培育后,装船运往欧洲的植物园。加拿大现存的这些专类园中,历史最久的要数蒙特利尔(Montrea1)的圣苏而比斯神学院的花园(St SuIpician Seminary’S walled garden),该花园的设计采用的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这种类型的花园主要分布于蒙特利尔市和魁北克市一带,大部分建成于17世纪后期到侣世纪早期。源于英国的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造园风格,于19世纪后期传入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英国移民者给加拿大带来了他们的传统造园手法,强调在园中大量种植适于本土气候的一年生、多年生草花和开花灌木。如哈利法克斯公园(Halifax Public Park) 的前身是19世纪40年代早期新斯克舍省(Nova Scotia)的园艺学会建造的园圃,后来该园不断扩建,1874年被政府改造成为城市公园。直到今天,加拿大最古老的公园之一的哈利法克斯公园依然保持完整的原有风貌,作为加拿大最早的维多利亚造园风格代表作而成为国家历史保护文物。19世纪,美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人奥姆斯特德(F.L.Olmsted)也成为加拿大风景园林领域的知名人物。有文献资料记载,奥姆斯特德在加拿大的第一个正式规划项目,是筹建于19世纪6O年代后期的比可若夫特(Beechcroft)场地规划,该项目是位于安大略省(Ontario)的罗切斯市(Roches Point)的一个避暑居住区。和当时在加拿大受到广泛欢迎的维多利亚设计风格的公园相比,奥姆斯特德设计的蒙特利尔市皇家山地公园(Mount Royal Park)(1874~1877)采用了综合的设计视角和贴近自然的设计手法,关注公园多岩石和丘陵的特征。同时,奥姆斯特德还致力于成立加拿大的第一个风景园林事务所。在19世纪70年代,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了加拿大第一个大型城市公园: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建在蒙特利尔一片岩石隆突的地方,该公园设计优秀,将各种活动区融合到八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合生态区域中。这个公园影响了加拿大其他城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纷纷在城市郊区建造类似的大型自然公园。突出的实例有温哥华的斯坦利公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会维多利亚烽火山公园和新不伦瑞克省圣~约翰岩石林公园等。这些公园由著名的风景园林师设计,如苏格兰设计师约翰·布莱尔设计了烽火山公园(1890年),多宁·伏克斯( 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合伙人的儿子) 则设计了岩石林公园(1895)。

2.2加拿大现代园林发展

在进入2 0 世纪的初期,加拿大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它一个安稳而有序的国家。这里以小城镇为主体,环境质量高:整齐宽敞的街道布局,有中央广场和耸立的公共建筑,滨水城市公园和常年举办工农业展的展览会场。沿主街和枫叶街是一排排行道树和宽敞的住宅,精心养护的花园装扮着住宅。花园种有各种常用的植物一丁香花、蔷薇、绣线菊。尽管如此,并非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好多大城市由于工业化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城市人口过度稠密、贫穷、疾病和污染。这些问题使得改革运动迫在眉睫,风景园林师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中,迎难而上,抓住新机会,迎接新挑战。

1934年,洛瑞夫妇和他们的7位同事在多伦多市成立了加拿大风景园林和城镇规划设计师协会,由9名成员组成。协会成立时,加拿大正处于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时期,他们希望通过协会在经济萧条时期继续发展、维持风景园林行业,为设计师们的学术交流与社会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协会的创始人在早期曾完成了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项目,内容涵盖了环境规划、社区规划和城市规划,以及场地规划设计和花园设计。2O世纪30~40年代期间,大部分的协会会议在多伦多市召开,多伦多市也成为许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定居的地方。随着行业的发

展,1959年,原来的协会发展成为3个分会:加拿大中心分会、太平洋沿岸分会和蒙特利尔一渥太华分会。后来,风景园林和城镇规划设计师协会中的一部分园林设计师专门从事城镇规划,从协会分离出来,成立加拿大的城市规划行业。使得该协会更名为加拿大风景园林师协会(The Canadi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简称为CSLA。CS LA 的成立是3 0 年代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人物、在美国出生的弗雷德里克· G.·托德(1876 — 1948) 于1900 年作为奥姆斯特德公司的代表第一次来到蒙特利尔,该公司当时是由F·L·奥姆斯特德的两个儿子经营管理。托德在蒙特利尔度过了他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他所做的项目遍布加拿大,主要是针对上面所说的城市挑战做出回应。他负责设计的大型城市公园不少于三个:分别是马尼托巴省温尼伯的阿西尼玻河公园,魁北克市亚伯拉罕平原公园以及纽芬兰圣一约翰老港的宝宁公园。

托德还为许多省会城市规划设计,包括为联邦首都渥太华所做的整体开放空间规划,为魁北克省赫尔市以及莎克其万省会立法机构所在地一一里贾纳的瓦斯卡纳中心做规划。他还为亚伯达省艾德蒙吞市规划河流公园网络,使之与位于峭壁上省议会建筑连接。托德是“美化城市”和“花园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的早期倡导者。这两种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同时出现。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总能在项目中很好地将绿色公园和街道与精心布置的住宅区相融合。这些街道或整齐,或气派,或婉蜒曲折。他也参与小型的地方项目,如蒙特利尔郊区Maisonneuve 的克莱尔和摩根大道的保龄球草坪区。其他的大型城市地区项目则有皇家山城:一个全面规划的蒙特利尔郊区铁路开发区,温哥华高档的Point Grey和Shaughnessy Heights 地区和多伦多中密度Leasid区。而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同名小山附近的加尔加里皇家山地区,据说也是出自他的设计。当时铁路公司是加拿大房地产行业中的主力军,因此许多城市开发项目都由铁路公司负责。

战后风景园林的创新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是按照花园城市的理念规划设计新的居住小区。花园城市的建设在战争年代(1939—1945 )已经开始,蒙特利尔的Tercentenary花园城市,这是通过一位年轻的律师、约瑟夫一奥古斯都·古瑟林和他的助手、耶稣会牧师Jeand’ Auteuil Richard 的努力;建筑师凯斯特和帕伦特,他们跟国家住宅部的建筑城市规划师塞缪尔·吉特曼一起,参与该项目的规划。在该项目中,树荫葱葱的静街环绕着住宅区,每条街种植的树种不一样,街道是根据树名来命名的,如“美洲落叶松街”。住宅后面的行人道通向中央公园和社区中心。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他“新城镇”的开发也按照类似模式:如由休伯特.f白德开发的温尼伯的野林公园,它沿着弯弯曲曲的红河展开,用静街代替环线作为车行路(出于扫雪方便的考虑,这对加拿大来说很重要);而大面积绿地和行人区还是作为住宅区的焦点区和休憩区。由年轻的风景园林师麦克林·汉考克设计的唐米尔城,是多伦多一个全新的城区。它沿唐河谷东岸布置,一直延伸到坡岸上。一个市民和商业中心作为综合小区的聚焦点,同时“绿色道路”系统利用现有的山涧和河谷提供一个连续的步行网络,把住宅、学校和商店连在一起。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部一个偏远的区域,克拉伦斯·斯坦——新城镇建设中美国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担任高级顾问,指导克特马特市的城镇规划。在4 0 年代末5 0 年代初,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这可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城市重建中体现出来。初步规划在1939 年由法国城市规划师雅克·格雷伯制订,目的是建设一个综合公园道路和开放空间系统,最后得

以实施。在内德·伍德和唐·佩体等有才干的设计师和管理者的指导下,格雷伯的规划成为现实。已失去战略意思的1 9 世纪军事河道——里多运河,成为有价值的开放空间的资源;在安大略,一条宽广绿带围绕建成区南部:“绿色俱块”加蒂诺公园建成后成为市中心和北部的魁北克山地之间联系的纽带,它是人们野营、划独木舟、滑雪和进行各种其他娱乐活动的好去处。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加拿大经过长期吸收国外设计理念后,第一次成为世界设计领域先锋。

新项目反映了加拿大文化的巨大变化。它从一个传统保守的社会突变成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际大都会。曾在加拿大长期被认为是非法的路边咖啡馆也已合法化,并大受欢迎。以往的私人活动也开始公开化。这个国家的人们,尽管早已习惯了简单生活和辛勤劳作,也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在多伦多这一现象最为突出。那里现代化的新市政厅广场建筑(1961)标志着多伦多告别守旧的过去,迈进思想开放且文化多元化的未来。这个建筑方案是由芬兰建筑师ViljoRevell在国际竞标中中标获胜的。同样著名的是魁北克的“平静的革命”,这一革命使得原由教堂统治、强调保留传统文化的社会开始关注世俗以及思想、科技的进步。

崭新的市中心综合办公商业区——玛丽城展示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变化。该项目由来自纽约Webb&Knapp公司的威廉·齐肯铎夫开发,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项目负责人为亨利N·考伯),并由当地建筑Arcop事务所担任顾问。他们共同为城市创造了一个新的中央焦点,在连接麦吉尔大学和皇家山公园的大道轴线上建成一个大型铺地广场。地下则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型“地下城”。在离这几个街区远的地方,A rcop设计了一个大型商贸中心——波拿文都拉广场。波士顿风景园林师Sasaki,Dawson和Demay和当地设计顾问JohnSchr eiber 为波拿文都拉酒店设计了精巧的屋顶花园。设计师们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解决结构、排水、隔热和灌溉问题。公司负责合伙人为日本人木下正夫,因此花园带有点日本园林的味道。它布局巧妙,充分利用小气候,使之成为一个受蒙特利尔市民青睐的地方。在温哥华,建筑师亚瑟·埃里克森和风景园林师科妮莉亚·奥伯兰德重新设计了大片城市中心区,创建了罗森广场,整个高楼大厦面貌焕然一新。设计师将省法院和众多办公商业楼融入到横跨三街区的综合广场和花园中。该项目独创性地采用条带布置(即对角线坡道配置结合楼梯),将办公区位于水池和瀑布下方。

城市创新不仅限于大城市。在中小城市,风景园林师创建新广场或改造旧城市广场,并引入新喷泉、雕塑、花园和公共集会场所。成功案例有魁北克市市政厅附近、由JanHoedeman设计的屋顶平台广场,由Georges Daudelin设计的魁北克三河市钱普兰公园改造,以及由Justiceand Webb设计的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世纪广场。即使是在小小的夏洛特镇的爱德华王子岛上Arcop事务所和规划师诺伯特·苏诺在联盟艺术中心(1964)设计了一个出色的广场,以纪念一个世纪前沿海城市在加拿大各省建立联盟中发挥的作用。联盟百年纪念和1967年世界博览会推动了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景观城市设计的发展。这些项目毫无疑问是最具原创性和完整的加拿大著名景观和城市设计。1965——1968年间加拿大第一次开设了三门大学水平的风景园林课程,全国大多数地方建立了省或地区的风景园林师协会。风景园林师人数在迅速增长,他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重大景观项目主要是大型综合性公司负责的,以风景园林师师为主导进行的。风景园林师一般来自来自国外,更多的来自美国,特别是在越战期间,或是在国外接受培训的加拿大人。这些公司有分布在西部城市,

从温尼伯到维多利亚的,如Hilder man Crosby Feir Witty,Taylor Man Muret 和Lombard North Group。“Landplan”公司则在东西部设立多个办事处。在安大略,则有Project Planning Associates。SasakiStrong Associates,Johnson Sustronk Weinstein和Moorehead Fleming Corban McCarthy等公司,在渥太华则有Parkway Planning。Don Grahamand Associates和Corush Laroque Sunderland等。哈利法克斯也有CBCL有限公司。这些大公司在经历了多次的人员流动和结构重组之后,更有实力承担诸如大学和国家公园等的大型总体规划项目。尽管市场让他们占据了主导地位,还是有空间给小公司发展,如温哥华的Cornelia Oberlander亚伯特的Len Novak以及在蒙特利尔的John Schreiber,这些公司通常与一些建筑师公司合作,凭借他们为高知名度的项目提供的精致设计,来树立自己的高品质形象。

20世纪70~80年代之间,加拿大建设的主要园林景观项目有温哥华的86届博览会、1988年卡尔加里的冬季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阿尔伯塔市(Alberta)的城市公园系统。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几乎所有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参与了这些项目,推动着风景园林行业的成长与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项目有落基山南部区域的植被景观规划,魁北克市的蓝棍花园(Blue Stick Garden),中国玉溪市的城市规划。近年来,伴随着即将在温哥华召开的2010年冬季奥运会,风景园林设计师将主持开展这一国际性盛会的规划设计工作。

3.结语

加拿大现代园林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无论是在现代园林景观理论还是其本国人才的储备上都得到了极大丰富,近几十年来,在提倡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地域环境、文化和经济的年代里,加拿大园林设计师在国内外都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对城市、乡村和边远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加拿大现代园林景观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现代园林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恩·威廉文森特·爱斯林;2 0世纪加拿大风景园林[J];风景园林2 0 0 7 第三期

[2]西西利亚·潘妮,吉姆·泰勒,冯娴慧; 加拿大风景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J];中国园林; 2004年01期; 56-60

[3]刘东洋;加拿大城市规划历史简介[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2期

[4]Jeanne M.Wolfe,严宁;加拿大规划系统框架[J];国外城市规划 2005年02期

[5]韩笋生; 加拿大城市发展特点 [J];国外城市规划; 1995年03期; 4-11

[6]加拿大KPMB建筑师事务所 [J];新建筑; 2007年03期; 70

[7]牛锐; 加拿大“褐区”改造的启示 [J];北京规划建设; 2007年02期; 87-88

[8]唐纳德·威德曼,连铮; 风格多样的今日加拿大建筑 [J];世界建筑; 2001年10期; 23

[9]尤传楷; 美国加拿大城市园林掠影 [N];中华建筑报; 2006年

[10]施伟鲍仁; 季建业率团赴美国加拿大巴西考察访问 [N];扬州日报; 2007年

[11]李健; 加拿大建筑与设计成就展主推可持续社区理念 [N];中国建设报; 2005年

[12]陈天,陈希; 试论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思想内涵[J]; 中国园林; 2004年03期;

8-10

[13]李巍. 加拿大的第一次城市改革及其评价[J]. 史学理论研究, 2008,(01)

[14]BrahmWiesman. 加拿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经验[J]. 国外城市规划, 1999,(03)

[15]洪亚雄,燕丽,陈潇君,张喆. 明智增长公众参与——加拿大小城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考察[J]. 小城镇建设, 2007,(06)

[16]沈舟. 加拿大城市的环境建设[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03)

[17]郑志国. 加拿大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J]. 岭南学刊, 2006,(02)

[18]沈清基; 《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评介及讨论 [J];城市规划学刊; 2005年05期; 102-107

[19]王连勇;加拿大国家公园规划与治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徐永健,阎小培;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地下城规划与建设[J];国外城市规划; 2001年03期

[21]B.韦斯曼,刘健; 新的城市化现象:温哥华太平洋协和区的建设成就 [J];中外建筑; 2000年02期; 8-10

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greening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urban plant diversity of landscape, is fundamental to the level of urban landscape important symbol. the plant is a landscape garden city green land planning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ecause the main material is greening trees, trees need after years of foster growth,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tre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1.1 园林绿化树种的原则 ①本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将本土树种当成是园林绿化的主力,有效避免树种出现单调,将打造多彩的园林景观作为基本的目标,采用适宜当地成长条件的具备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良外

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海外名园 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纛 黼 鬻 瓣 辫

园林赏析APPRECIATIoN文?图◎钱又宇 加拿大有个布查特花园 (ButchartGardens)世界闻名。从 加拿大西海岸温哥华市到位于大不 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北部的 布查特花园,有近3个小时的路程。 自温哥华驾车1小时到渡口候渡 船,渡船(车渡)行驶一个半小时 到达维多利亚市,继续向北行车20 多分钟,在一条乡间小路的尽头, 一块不起眼的棕色木牌上面写着白 色的大字:TheButchantGardens。 布查特花园的门票价格随季节 而浮动,冬季最便宜,约合人民币 100元,夏、秋季最贵,约合人民 币150~180元。门票一天内有效, 可多次出入花园。游人上午入园游 览后,中午可驱车前往维多利亚市 中心观光。维市的议会广场和皇后 饭店均为城堡造型,墙面爬满了绿色植物。与皇后饭店相邻的开放绿 地里能见到许多奇花异草:有悬挂着美丽花朵的曼陀罗花、吊钟海棠,闪着蓝光的美洲茶,高大挺拔、树皮红色的草莓树,长成长颈鹿模样的美洲柏等等。下午游人可以再次回到布查特花园,欣赏夕阳西下时日本园和意大利园的美景。晚上,布查特花园会燃放焰火,使你的情绪再度高涨。虽然布查特花园比较“远”和“贵”,可它却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百余万的游人。 凡是去过布查特花园的旅游者,无 不对花园美丽的景色和高超的园艺 水平发出由衷的赞美,感叹人问仙 境莫过于此了。 布查特花园是私人花园。~百 多年前,维多利亚岛上丘陵遍布, 树木葱笼,景色优美,并且盛产石 灰石。20世纪初,英国苏格兰的布 查先生买下了此处的采矿权,开采 石灰石烧制水泥。1884年年轻的罗 伯特?布查迎娶了苏格兰才华出众 的珍妮?甘迪小姐为妻。1902年布 查家族开始迁居温哥华,并在维多 利亚岛上开设了水泥公司。1904年 布查夫人也来到了这里。由于水泥 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快这里的石灰 石矿被采挖一空,地表留下了许多 深坑,地上的植被也遭到严重破 坏。一天,’布查夫人的朋友从英国 带来几枝美丽的玫瑰送给布查夫 人,夫人将玫瑰种在自己家门前。 不久,玫瑰成活生长,开出了美丽 的花朵,给这个满目疮夷的地方带 图片说明 1低地花园鸟瞰 2美丽的花境 3玫瑰园 4.日本园秋色 5乔、灌.草错落有致

加拿大班芙公园攻略 温哥华三日游

加拿大班芙公园攻略:简介 班夫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是加拿大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个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班夫国家公园创立于1885年,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以西约100-130公里处,是落基山脉的门户。整个国家公园的面积达6,641平方千米,包括班夫和露易丝湖两座迷人的小镇。这里有谷地高山、冰原河流、森林草地,是堪称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1883年,建筑工人在落基山脉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发现了地底的温泉,于是建了班夫上温泉(Upper Hot Spring), 自此开启了班夫国家公园的传奇历史。作为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班夫拥有最原始未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它也是受到世界上最严谨的法律所保护的区域。正因如此,班夫以其持久的魅力年复一年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班夫国家公园,游客可以体验到多种多样的户外探险活动:高山滑雪、滑冰、狗拉雪橇、山地高尔夫、登山远足、垂钓、划船、洞穴探险;以及丰富的室内娱乐:泡天然温泉、购物、品尝当地美食、博物馆文化之旅等等。 加拿大班芙公园攻略:班夫公园景点 班夫镇(Banff) 班夫镇(Banff)坐落在班夫国家公园中心,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 被誉为“落基山脉的灵魂”。班夫镇位于卡尔加里以东约一百三十公里,依偎在雄伟的高山、碧绿的湖水之间,天然美景盛多,如弓河瀑布(Bow Falls)、奇石观景台(Hoodoos)、微米里翁湖群(Vermillion Lakes)、卡斯喀池塘(Cascades Ponds)等。 班夫小镇只有不足9000常住人口,而每年能够吸引约350万名游客。班夫大道是小镇最热闹的去处,大道两侧仍保留著十九世纪的建筑特色,街道上商店林立,有各式的纪念品出售,并有快餐店和各式风味的餐馆。 弓河瀑布(Bow Falls) 位于雄伟的班夫温泉酒店下方,弓河从此处倾泻而下,冲刷着受到侵蚀的石灰石岩层,形成咆哮而下的瀑布,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弓河瀑布是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主演的电影《大江东去》(又译为《不归河》,River of No Return)的外景地,从此声名远播。 奇石观景台(Hoodoos) 奇形怪状的石林(Hoodoos)经过数千年的风蚀雨淋,形状很不规则,大小不一,小的有普通人大小,大的有十层楼高。一条通向这些另一个世界尖顶的、短短的解说性小道揭示了它们的秘密。 微米里翁湖群(Vermillion Lakes)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一、主要观赏植物 常绿乔木 白扦云杉、樟子松、黑皮油松、杉松冷杉(沙冷杉)、臭冷杉、青扦云杉、赤松 常绿灌木 东北红豆杉、沙地柏 落叶乔木 新疆杨、加杨、小青杨、垂柳、旱柳、白桦、蒙古栎、垂榆、金叶榆、榆树、山楂、海棠、山杏、京桃、李、山槐、火炬树、色木槭、假色槭、糖槭、拧筋槭、茶条槭、桃叶卫矛、暴马丁香、梓树、柽柳 落叶灌木 榆叶梅(单、重瓣)、圆锥八仙花、黄刺玫(单、重瓣)、珍珠梅、日本绣线菊、珍珠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紫穗槐、树锦鸡儿、胡枝子、红瑞木、沙棘、毛樱桃、迎红杜鹃、东北连翘、深碧连翘、小叶女贞、四季丁香、紫丁香、长白忍冬、东北接骨木、鸡树条荚蒾、锦带、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 藤本植物 地锦、五叶地锦、山葡萄、软枣猕猴桃、南蛇藤、金银花、东北雷公藤

宿根花卉 石竹、玉簪、萱草、景天、荷兰菊、芍药、牡丹、美人蕉、蜀葵、荷包牡丹、地被菊、 一、二年生草花 万年红、矮牵牛、孔雀草、彩叶草、五色草 水生植物 荷花、睡莲、千屈菜、芦苇 二、一般观赏植物 常绿乔木 红皮云杉、鱼鳞云杉、红松、美人松、丹东桧柏、北美短叶松、侧柏、杜松 常绿灌木 长白侧柏、兴安桧、偃柏、小叶黄杨 落叶乔木 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核桃楸、龙爪柳、山荆子、山桃稠李、稠李、黄菠萝、枫杨、馒头柳、赤杨、山樱花、山梨、水榆花楸、花楸、山皂角、刺槐、花楷槭、白牛槭、青楷槭、元宝槭、紫椴、糠椴、水曲柳、花曲柳、桑树、文冠果、裂叶榆、春榆、黑桦、银柳胡颓子、天女木兰、紫叶李 落叶灌木 东北山梅花、白丁香、金雀锦鸡儿、长白茶藨、香茶藨

子、小檗、紫叶小檗、榛、东北溲疏、水栒子、东北绣线梅、东北扁核木、风箱果、山刺玫、丰花月季、白玉棠、多季玫瑰、金老梅、银老梅、土庄绣线菊、毛果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柳叶绣线菊、华北绣线菊、省沽油、小叶锦鸡儿、卫矛、瘤枝卫矛、东北鼠李、欧李、郁李、白花麦李、鼠李、偃伏梾木、叶底珠、刺五加、兴安杜鹃、雪柳、辽东丁香、红丁香、枸杞、紫枝忍冬、桃色忍冬、暖木条荚蒾、早花锦带、花木蓝 藤本植物 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库页悬钩子、木通马兜铃、刺南蛇藤、杠柳、五味子、蛇白蔹 宿根花卉 金鸡菊、鸢尾、郁金香、百合、马蔺、菊花、射干 水生植物 黄菖蒲、香蒲、水葱、泽泻、菱角、慈姑、灯芯草、花叶芦竹、梭鱼草、萍蓬草、荇菜、雨久花 三、慎用观赏植物 银杏、美国笔柏、花柏、小叶朴、栾树、灯台树、王族海棠、日本樱花、龙爪桑、金叶糖槭、黄栌、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 四、特色景观植物 黑皮油松、东北红豆杉、丹东桧柏、沙地柏、偃柏、金

加拿大各省及主要城市介绍

加拿大各省及主要城市介绍 1.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举世闻名的滑雪胜地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简称BC省),该省位处加国西岸,省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森林茂密。省内陆地和淡水湖面积达952,263平方公里,占加拿大国土面积的10%,是加拿大第三大省。旅游业是卑诗省的重要产业之一,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超过220万人次。BC省风景秀丽独特,这里有古老的原始森林、绵绵不绝的落基山脉、令人窒息的花园美景,也有世界闻名的渡假胜地、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展示。2010年冬季奥运会就在著名的滑雪胜地——惠斯勒(Whisler)举办。BC省的主要城市有:省府维多利亚(Victoria)、温哥华(Vancouver)和基隆拿市(Kelowna)。

西部天堂——温哥华(Vancouver) 温哥华(Vancouver),座落于卑诗省西南部,是英属哥伦比亚省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90万。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怡人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使温哥华成为最适合享受生活主义者的乐园。温哥华还是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三大城市,更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 温哥华聚集了大批中国移民,使得位于市区东部柏特街(Pender)的唐人街成为全加规模最大的中国城(纵横十几个街区),而在整个北美地区,其规模也仅次于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而位居第二。唐人街上处处洋溢着浓重的香港风韵,中文随处可见,中华商品琳琅满目。孙中山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至今依然保存着,已成为一个观光胜地。 英属哥伦比亚省省会——维多利亚(Victoria) 维多利亚原有一意为“猛水之地”的印地安名字。后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1858年富兰什河发现金矿, 维多利亚成为冒险家和淘金者的乐园。1859年维多利亚成为自由港,1862年组成维多利亚市。1868年维多利亚市成为英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府。187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归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随之成为加拿大最西部省的首府。 维多利亚有一座综合性大学,学生1.5万余。一所海洋研究中心、省博物馆、一所艺术中心。一所著名的天文物理观察站。

生态保护红线下的国家公园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下的国家公园建设 2013年底以来,国家公园已成为多个部门热议的话题。与之相呼应的是多个省(区、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公园的研究规划和申报。一些本与国家公园关联不大的部门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竟中国的国家公园该如何兴建?在这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建立国家公园要以自然为本 笔者去过美国西部的一些国家公园,不管是黄石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还是布莱斯大峡谷国家公园,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以自然为本。 这些国家公园里除了公厕和简单的饮料补给设施外,几乎无人为建筑,交通路段也是因地制宜,遵循自然概貌,随山就山,随弯就弯,绝不改变原貌。路边设有专门的停车休憩点,非停车点一律不准随意停车,而非游憩点也不许游人逗留或是野营,这是美国《国家公园法》规定的。 很多国家公园不许行人徒步,其首先考虑的是行人会给动物带来恐惧或是不安,然后,才是考虑人的安全。在国家公园里面开车也是一样,人要给动物让路,看见动物过马路,车必须停下来,让动物先过,且不准鸣笛。2013年7月份,我们在黄石公园就遇见了几头大摇大摆地行走在公路上的

野牛,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一律停下来避让野牛,也许是野牛觉得有这么多的车辆很好玩,便一辆车一辆车地检阅,导致汽车等了三个多小时,等野牛彻底离开公路,车辆方才通行。在公园内如果人伤了动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动物伤人则免责,因为动物不具备责任能力。 在优胜美地、大提顿和大峡谷国家公园,几乎都是只可远观不可触摸式的体验,如果你想再进一步亲近自然,可以租一架直升机深入到谷底去体验,飞机可短时间悬停供游人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艳,但绝不可降落。 国家公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严禁游人捡拾。被火烧过的树木,风电摧毁的林带,只要不影响车辆的通行,就没有人去移动,一切顺其自然,让自然更自然。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在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家公园也是如此。比如在波兰的别布扎国家公园和巴比亚山国家公园,因为这里栖息着北欧雷鸟、黑松鸡、泽苇莺、灰头绿啄木鸟、白腰杓鹬、白头鹞等珍稀鸟类,到这两个国家公园观鸟是众多爱鸟人的梦想,但在这里观鸟有严格的规定,包括人们的服饰、说话音量都有规定,这些规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 纵观各个国家的国家公园,无不是以自然为本,在充分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而兴建。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保护自然之目的。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植物选择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植物选择配置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在解决蔽荫的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和市容美观的问题。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阳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医院庭园则应注重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而在病房、诊治处附近的庭园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工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防护,而工厂的厂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远寓车间的休息绿地主要是供休息。烈士陵园要注意纪念意境的创造等。好养护总结了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总结: 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 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物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 2. 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如果要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则应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设计,如鹅掌楸主要观赏其叶形;桃花、紫荆主要春天赏其色;桂花主要秋天闻其香;成片的松树形成“松涛”是闻其声。有些植物是多功能的,如月季花从春至秋,花开不断,既可观色赏形,又可闻香,但在北方冬天来临时剪去枝条堆土防寒,就谈不上观赏了,若在背后衬以常绿树,则可补冬季之枯燥。 3.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注意开辟透景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近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的姿态,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种植方式,切忌苗圃式的种植。植物种植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形、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枝、叶、花、果等。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如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活,对土、水、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拔、枝叶茂密、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作行道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植物,并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纪念性公园绿化要选择具象征纪念对象性格的树种和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

园艺奇葩: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园艺奇葩: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市,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这座家族花园从1904 年开始修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已经成为园艺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是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一百万名游客,2004年布查德花园被评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 一、布查特花园概况 罗伯特?皮姆?布查特1865 年生于安大略省,1888 年和几位友人合股开办了波特兰水泥厂。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在本世纪初来到维多利亚,在托德海口一带发现了丰富的石灰矿床,并在当地建立了水泥厂。托德海口依山傍海,山上林木森然,地势起伏有致,是居住的理想环境。布查特一家在这里建起了安乐窝。布查特夫人珍妮?布查特最初对园艺一窍不通,只是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豌豆和玫瑰花种籽,不经意地种在屋旁。随着鲜花盛开,一个建立一所大花园的计划在她心中萌生了。不久,布查特宅第的周围很快就出现了多座花圃。在丈夫的支持下,珍妮开始实现自己将废弃的采石场建成美丽花园的梦想。 布查特家族对园艺和观光接待的投入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布查特花园占地12 公顷,修缮整齐的草坪和小径连接着五个主要园区--下沉花园、玫瑰园、日本园、意大利园和地中海园。超过五十位园艺师在这里终年劳作,精心维护。每年三月至十月,将近一百万株花卉持续盛开。在其它的月份,游客可以观赏到枝头挂满鲜艳浆果的植物,以及精心修葺成型的灌木和乔木。 下沉花园,原为石灰矿场,开采后遗下巨穴,经多年经营,遂成名园。园中积土成山,有小径及石级可登。旁围曲栏,栏外斜坡,均有名花覆盖,山下有曲径环绕,临人工小湖,有山泉奔流而下,水花直注水中,淙淙有声。玫瑰园,园地宽广,玫瑰品类繁多,花团锦族,锦绣天成。除此之外,布查特花园尚有温室花房,里面布满各种名贵鲜花,分叠多层,犹如花山花岛。日本花园,迎面为红色神宫门楼,饶有日本风格。园内遍植加拿大枫树、百合花、日本樱花和松杉,龙胆随翠竹起舞,白杨伴垂柳扬花。有小桥、流水、茅店等胜景。意大利式花园,按古罗马宫苑设计,园旁围以剪成球形的长青树墙。内有两水池,星状池旁设花坞,蛙形喷水池中有意大利石雕,整个花园为对称的图案式结构。此外,更有“水舞”喷泉,亦为园内胜景,夜间彩色灯光与群花相辉映,喷泉的水花,竟能合音乐节拍和灯光闪动起舞,故有“水舞”之名。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1T15:29:03.35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4期作者:林一叶 [导读]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园林绿化工程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营造出生态、绿色的城市居住氛围。 林一叶 浙江求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园林绿化工程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营造出生态、绿色的城市居住氛围。为了更好的提高园林绿化效果,要加强植物配置模式的科学合理性,主动展开园林绿化施工,按照园林绿化的区域以及作用,选择不同树木品种以及配置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绿化效果,进而提高园林绿化质量。在改善城市空气的同时,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进而充分发挥出园林的价值。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配置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园林绿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绿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植物的配置合理科学,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作用,既起到美观的作用,也能净化城市的环境。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可选择的绿化植物种类很多,不同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提前掌握这些特性,根据地理环境有针对性地采取配置措施,使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并且要符合园林的艺术设计要求。除此之外,要根据园林的设计风格进行植物配置,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园林绿化建设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绿化植物进行科学配置,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感与发挥园林的作用。 1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选择原则 1.1经济原则 虽然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大多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具有社会效益,但是也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在建设前做好预算,应用有较高经济性的植物,减少昂贵植物的应用,从而节约成本,并且避免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过于复杂。选择植物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情况。 1.2因地制宜原则 对于一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兴建来说,植物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植物和其他材料并不相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不同的植物对自然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植物生长中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壤、环境和水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结合因地制宜原则,最优的植物选择就是乡土植物。其次,植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的设计要求,体现设计主题,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是景观的一种,不可盲目地栽种植物,要考虑植物生长适宜的地理气候及植物成活率。对不同的园林绿化工程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具体分析,这样才能避免植物浪费。举例来说,我国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同时水分缺乏,所以适宜栽种一些有较强耐寒性且没有太高水量需求的植物。在南方的园林绿化工程中,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所以植物的选择也更加宽泛。 1.3多样性原则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物产资源的国家,具有较多的生态资源,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使用更多的植物与生物资源。绿色生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植物,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加强对配置美观性的研究,这样才可以在满足人们的审美同时,实现植物的多样性的目的。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策略 2.1了解植物习性,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 植物种类不同,其自身色彩也有所不同。目前,灌木与乔木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最常用到的两种植物,由于其植物品种较为单一,缺乏较强的冲击力,因此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以及色彩来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对灌木、乔木以及花卉植被的合理搭配可以实现园林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以此来呈现出不同植物独特的色彩,提升人们的视觉享受。为此,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性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此来综合考虑各种植物在造景中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植物在城市园林的美化作用与绿化作用。 2.2根据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2.2.1春季植物 大部分观赏花朵的开花期在春季,园林建设相关人员可以采用多种配置方法,将植物的开花期合理利用于园林绿化中,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其一是混合配置方式,在设计前将植物的生长规律、生长习性掌握清楚,多选用开花时间长、颜色艳丽的植物,科学地混合配置植物,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减少在园林建设中的资金浪费,提高园林植物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园林的价值。其二是分层配置方式,在园林植物的开花期间,将植物分层配置,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花木能够持续绽放,使园林有多样景观可以欣赏,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价值。在实际配置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层配置,如采用花期长的分层配置,或采用花期不同的分层配置,充分展现园林的美观。 2.2.2夏季植物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夏季炎热的气候,在配置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够为人类遮荫避凉的植物,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比如,主干道上多栽植一些枝干粗大、树叶茂密的植物,为游客遮阳。 2.2.3秋季植物 考虑到秋季的季节环境条件,多数色叶植物是在秋季体现,在植物配置时需要选择生存力强、耐性好,色彩强烈的植物,特别是选择乡土植物,保证其生态习性接近,能够良好地生存、生长,对城市环境的绿化彩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2.2.4冬季植物 由于我国占地面积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所以不同园林所栽植的植物也应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使冬天的园林看起来也有生机,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八角金盘: 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常春藤: 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盐碱地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目前,盐碱地排盐除碱常用方法是通过渗管排盐与种植土换填、抬高相结合的办法。 标签: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 1、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 1.1提高生态效益原则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绿化,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受土壤条件的制约较大,因此植物配置一定要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以充分满足生态功能需求。比如,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种植专性盐生植物,利用它们吸取土壤中的盐分,进而起到降低土壤含盐量的作用。滨海盐碱地可引种栽培多种耐盐植物,用于构建沿海生态林和公园绿地。在满足生态功能需求基础上,实现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景观绿化效果等生态效益。 1.2满足观赏功能原则 所谓的观赏功能,主要是指园林景观植物的外在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和色彩。 大小:大小决定着占地面积,对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能否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系统。 形态:形态就是外形轮廓,在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时,要以整体性原则为指导,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形态的植物。不同形态之间既要协调统一,又要富于变化,最好采用渐变式进行配置。 色彩:在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色彩配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要充分考慮不同植物色彩的季节变化,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将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进行合理配置,以形成多样性、复杂化色彩配置。色彩配置应该采用补充色或对比色,以实现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色彩效果的最佳化。 1.3强调主题性和层次性 盐碱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必须要充分彰显出园林特定主题。主题景观往往需要最少1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组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景观植物配置,包括观叶、观茎、观花等。此外,在盐碱地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坚持乔木为主,以灌木为辅的原则,灵活采用常绿与落叶组合、针叶与阔叶组合、色彩与形态组合等配置方式,形成层次性强、色彩艳丽、生态效益好的园林绿化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常规树种价格表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原则,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再说一下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枝。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这一原则。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2、植物的挑选 挑选植物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化功能及生产功能。按照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它的艺术形式去选择植物。地域决定了植物的种类,什么样的地域功能就应该选择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允许种植树木样的植物种类,在选择相应的植物。

(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地理(四) 学生版

(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地 理 (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 A .较高值区显著集聚 B .较低值区被高值区包围 C .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 D .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 2.2015年,双鸭山形成失衡高值区主要是由于 A .资源依赖过度 B .技术人才流失 C .政策优势丧失 D .市场腹地狭小 3.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 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 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为北京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 .13日13-15时 B .13日22时-14日0时 C .14日3-5时 D .14日6-8时 5.该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使故宫惊蛰时节出现雪景 B .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 C .导致永定河产生春汛现象 D .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 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下图),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而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且在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 卷只装 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

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 国家公园曾被描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有创意的构想”,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极富理想与远见的做法。无论是赤道还是极地,无论是高山还是海洋,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也无论民族或者肤色,地球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认同这一理念,目前已经有1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国家公园的实践。并且,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国家公园时,充分尊重各国国情和资源状况,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这里我们选取几个典型国家,说明其国家公园体系,希望能对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美国 最早建立国家公园,拥有完整的国家公园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建立、位于怀俄明州(Wyoming)和蒙大拿州(Montana)交界处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国家公园运动的先驱,与美国的拓荒史、历史古迹缺乏、民主化活动密切相关。美国的发展始自东部海岸,而内陆及大西部到19世纪还保持原始状态,当东部居民西迁时,发展出强烈的自然保护意识,并希望能永久留存这些

美景。并且,美国历史短暂,缺乏历史古迹,从而转向对自然资源的青睐,特别是美国国土有足够的面积供国家公园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萌芽阶段(1832-1916)、成型阶段(1916-1933)、发展阶段(1933-1940)、停滞及再发展阶段(1940-1963)、注重自然生态保护阶段(1963-1985)、拓展教育与合作阶段(1985年至今)。在早期,美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优美景观,并为公众提供有益身心或游憩的场所。1916年,《美国国家公园法案》开始明确建立国家公园的目标为:保育景观、自然和历史遗迹,保护野生动植物,并给公众及后代子孙提供非消耗性的娱乐及资源利用。经过了10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如今美国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公园体系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构成的国家公园体系。 现状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阿拉斯加的兰格尔-圣埃利亚斯国家公园(Wrangell-St. Elias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为5.3万平方公里,而最小的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撒迪厄斯国家纪念馆(Thaddeus Kosciuszko National Memorial),面积仅80平方米。到2013年,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在全美共有401个组成单元,覆盖了34.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浅谈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树种选择

浅谈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树种选择 及几点意见 学院:林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浅谈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树种选择及几点意见 摘要:本研究在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树木基本情况普查的基础上,将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总结为风景树、行道树、庭荫树、花灌木、绿篱、藤本、地被等7种,提出可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的几种园林树木,并对呼市园林绿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园林树种;选择 1 呼和浩特市区环境条件 1.1 地理概况 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1°52′。北纬40°48′~40°53′。呼市市区地处黄河水系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坝口子沟、乌素图沟及大、小黑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属于呼包断档盆地的一部分,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坡度为3°~5°,平均海拔1050m。 1.2气候特点 呼市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而干冷。全年寒暑变化剧烈,干湿季节明显,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市区年平均气温为6.2℃,无霜期为125~135d,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七、八月份,秋雨多于春雨,水热同期是呼市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年平均蒸发量1766.1mm,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5%。太阳辐射能源丰富。1954~1980年统计,市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西风;1961~1990年统计,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9.3m/s,年平均大风日数26.9d,年大风日数多可达52d,且多集中在春季,年平均沙尘暴3.8d。由于受西伯利亚和西风带气团及地面长波辐射的共同影响,呼市市区逆温现象十分严重,使垂直对流受到抑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是呼市气候的大特征。呼市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冷雨、春冻、冰雹、霜冻等。 2 园林绿化树种规划遵循的原则 呼和浩特市要选择一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城市面貌,并能满足多方面绿化功能的树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时间,早见成效。当前,园林绿化工作都以普遍绿化为中心。树木是绿

加拿大主要城市介绍

梦幻的布查特维多利亚皇家风貌 离开冰雪世界惠斯勒,我们在马蹄湾乘渡轮用了1个半小时到达纳耐奈,这里已经属于BC省省会维多利亚(Victoria)的属地。 维多利亚人口32万,位于温哥华岛的最南端,是以英国女王名字命名的。传统英国文化的影响与秀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使这座城市独具特色,成为著名的旅游点。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距离维多利亚市区21公里的布查特花园(Butchart Gardens)。布查特花园是由布查特夫人在1904年,为了美化她制做水泥的丈夫开采的石灰石矿洞,而开始兴建的。布查特夫妇用高超的园艺技巧把很多种奇花异木养育起来,他们所采用的花卉植物大多是他们夫妻遍游世界各地时亲手收集的。要知道,整个布查特花园占地超过55英亩,侍弄这样一个大花园,绝对是需要一番辛勤劳作的。 走在蜿蜒的小径上,左边是蜗牛池,右边是布查特夫妇府邸前面的一个用砖砌成的广场,广场边缘的斜坡上竖立的支柱装饰有蔓生的玫瑰花。 靠左边继续往前走,便可看见一个挂满花篮的凉亭??布查特花园全年的每一天都是花团锦簇的。 这里春季有超过25万棵美丽的水仙花和郁金香。数以百计的花卉和树木,大杜鹃,杜鹃和山萸都在春季开始盛放。 夏季的玫瑰园中充满各种艳丽色彩的花朵,成为游客参观的中心点。每年更换的年花提供不停的缤纷艳色。每星期六的烟花汇演备受欢迎。晚上迷人的灯饰和音乐表演令人留连忘返。 秋季是海棠和芍药盛开的巅峰期,由壮丽的多年花环绕着,更衬托出花园的美丽。秋色在十月最为茂盛,以日本庭园中的火红色枫树最为触目,壮丽的杨树和柜树为秋色添上更多的色彩。 冬季为庆祝圣诞节特别加添数以千计的灯饰和装饰,加上各种表演使得夜间参观成为最佳选择。由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令人赞不绝口的春花和含苞待发的树木在一个室内庭园中展出 布查特花园的历史就在花园中的意大利庭园的家族故居中展出。布查特花园目前仍属于家族生意,但是对公众开放已经多年了,现在已进展成为享誉国际的西岸顶级花园,提供19种语言的庭园地图指南和资料。 布查特花园最著名的还有那精美的下午茶服务。这个习惯来源于布查特夫妇当年免费给来这里的客人提供茶水,并发展到用精美的点心款待来这里的每一位客人。在布查特夫妇当年的餐厅,我们在两位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陪同下,享受了一个温馨的午后时光,那感觉就如同到了上个世纪的布查特家中做客,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凝固的。 虽然已经离开维多利亚,但脑子里满还是维多利亚那优雅、上流的生活风貌。这座把历史与现代文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可爱的城市,很是值得细细品味。 城市介绍 多伦多(TORONTO ) 多伦多(Toronto,当地华人又译图麟都)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五大城市。多伦多还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多伦多市人口248万(2003年加拿大普查估计值),大多伦多地区人口560万(2003年)。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K0 S 在1970年代时,多伦多还排在蒙特利尔之后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但由于后来的快速增长和市区的合并,到2000年,多伦多的人口已经是蒙特利尔的两倍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魁北克的分离运动,导致大量说英语的蒙特利尔人迁居到多伦多。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新移民选择多伦多作为最初的落脚地。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精选文档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常规树种价格表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原则,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再说一下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枝。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这一原则。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

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