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与其它的动物物种相比,人类是以不成熟或者说未完成的个体形式进入这个世界的。人一出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在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具有自己独立意识的人。归根到底,人正是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态度、价值观以及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的产物。试想,一个从小在与世隔绝环境中长大的人,他能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吗?他能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保持与整体社会的一致性吗?本章将讨论这些问题,分析个人进入社会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以此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一 社会化的含义

在诸多社会科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化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等。这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与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与此不同,在社会学中,社会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她)的社会化过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了两个名字:一个男孩名与一个女孩名,名字的差

异体现了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刚出生的婴儿就背负着各种期望开始了他(她)的生物和社会成长过程。从咿呀学语到确立理想抱负,从不谙世事到人情练达,从家庭到学校到走向社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夫妻再到为人父母,不同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塑造和影响,学习生存技能并学会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这种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化这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个概念。齐美尔把社会化定义为个体转化为人的过程,并把社会化看作群体形成的过程;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认为社会化是外在社会事实的强制性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过程;1950年美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个体社会角色的承担,从而将社会化的概念从童年期扩展到一切角色学习;帕森斯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要求并使之成为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的过程,他不仅论述了童年期的社会化,而且还论述了成年期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便成为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

一般来说,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形成个性,获得社会生活能力,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断限制自身的生物属性,不断学习自身所处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社会规范,形成自我观念和个性心理,认同社会文化,增强社会属性,独立有效地参与各种群体和社会生活,与社会要求保持一致的过程。

从狭义上,人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指的是人从出生到获得职业、走向社会的青年期这一阶段,儿童青少年是主要的社会化对象。从广义上,人的社会化过程指人学习、适应社会的终身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社会化研究的社会结构模式,人们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范围大大扩展,一切角色学习的过程都是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一生当中要扮演多种角色,如子女、夫妻、父母、同学、同事、下属或领导、退休者等等,所以人的一辈子要不停地去学习关于各种角色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不停地去修正自己对该角色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所以,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在学科研究中,研究人的社会化越来越从狭义的社会化向广义的社会化转化,研究的社会化对象、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二 社会化的意义 社会化是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正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人们得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又使得社会能够在社会的和生物学的意义上世代延续下去。

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方面,社会化是把人由“生物人”塑造成社会人的过程。人刚出生时仅只是个生物个体或者是自然人,其生活的环境除了动物所单纯面对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的自然环境外,更有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不能仅凭自己的自然属性和生物本能在社会中生存,他必须要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认识并接受人类世代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物,包括各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人具有“乐群性”,个人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正是通过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群体中的生活,个体逐渐克服单纯的动物性,掌握了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熟悉了社会的风俗、习惯、礼节、传统,懂得了社会规范,了解了处世态度、价值观念,形成了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同时也正是在与他人和群体的频繁互动中,人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个人所特有的、十分稳定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即个性或人格,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认同。完成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个体,才能够顺利参与社会生活,获得正式社会成员资格。另一方面,社会化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变迁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进步的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逐渐发生变化,特别在我国社会面临全面转型的今天,人们能否更新观念,转换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适应新环境,能否与时俱进,能否跟得上历史时代发展的节拍而不落伍,这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任务。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前提。任何社会都有一个新陈代谢、世代更替的过程,为了保证本社会或集团的目标得以延续,形成、保存和发展本社会或集团的文化特征,实现生物和社会意义上的繁殖,就必须对其新生代进行系统的社会化过程,培养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成员,使之了解已有的文化遗产,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否则,社会将无法保持正常秩序,社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三 社会化的特点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与各种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辨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多方面的辨证统一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受动和能动的统一。人类社会要延续发展,就要使其新增人口接受已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实现社会化。那么社会就需要将个人作为实施社会教化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培养和教育,使新一代的个体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从而使个人与社会保持一致。在此意义上,个人是受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动的客体,个人社会化具有受动的、强制的方面,个人不能选择,也不能逃避,尤其是在人的社会化的初期。另一方面,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又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教化,还会主动地根据个体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使自身成为社会化的主体,从而体现出积极的、能动的方面,并且这种能动性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

内化和外化的统一。社会对个人的教化,社会文化在个体身上的传递和延伸,最终是通过个体的内化实现的。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环境作用于自身的种种信息有选择地接收、消化、加工处理,并通过行为模仿、角色扮演、自我奖赏等方式强化,将社会文化内化为自身观念,这种内化能力是人社会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并在社会化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内化并不是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个体还需要将内化的观念和认识外化出来,作为个体行动的指导,进一步参与社会生活,不断实现和增强个体的社会性,修正并发展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如此循环,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内化是前提、手段,外化是实现方式和目的,二者不可分割。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化过程,又是社会共性和人的个性发展的统一过程。一方面,从社会化的内容来看,个人学习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接受一定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说明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共同的社会特性在个体身上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体对个体实施教化的基本方面。另一方面,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具体社会环境是不同的,个人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个人的素质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社会化造就的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体现了社会共同本质具体实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社会共性存在于个体个性之中,只有通过个性的发展才能实现共性的发展;个体个性也一定与社会共性相联结而存在,也只有通过共性发展才能实现个性的发展。

四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社会化是一个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社会学所共同关注的领域,与之相应,出现了三种研究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即个性的角度、文化的角度与社会结构的角度。随着社会学对社会化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社会化概念由狭义向广义的扩展,三个角度的理论探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了融为一体的社会化理论。 1 个性发展角度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心理学从个体社会化过程本身出发,考察个体如何从“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把社会化过程的机制和遗传、环境、榜样、认知因素对社会化的作用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对象。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对社会生活起破坏作用的冲动或内驱力,社会化的目标就在于“驯服冲动”,并将它纳入社会可接受的轨道。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 EGO)的学说,成为上述思想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冲动,是满足个人肉体和感情需要的内驱力,它不受任何约束;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它调节本我,在社会环境的要求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使人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超我则是在与环境的交往中,把社会认可的行为与价值准则内化,

使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人达到“超我”境界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会不断地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其中一些社会行为被强化,成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这种行为倾向的逐渐积累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个人认知、环境和行为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人的社会化,其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习得活动,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榜样的特征不同,人的行为特征也不同,在榜样的影响下,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模式得以建立,进而形成人的个性,实现人的社会化。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个性形成,其创立人物让.皮亚杰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指出儿童的智力发展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2岁),在此阶段,儿童对世界的了解,完全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前操作阶段(2—7岁),儿童完全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

世界的,不能领悟他人的角色并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即高度的自我中心主义;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儿童形成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开始发展起了从他人的位置来想象自我的能力;形式操作阶段(12—15岁),这时的青少年发展起了高度抽象思考的能力,能够对现实进行思考,对未来建构并推理。

受心理学社会化研究的影响,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在社会学看来,人的个性形成是人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自我观念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或自我意识是个性组成的核心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诸多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个体自我观念的形成非常关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和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他认为,自我是一种社会产物,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比如说“我很聪明”、“我很漂亮”,其实是来自与你有交往或互动的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这种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观念就是所谓的“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镜”在这里指的就是他人或社会,即他人或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的评价或反应,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正是建立在别人的这种评价或反应的基础之上的。库利认为,自我在初级群体特别是在家庭当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家庭当中,孩子通过父母的手势、表情、话语和行动,逐渐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评价,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正是通过这些信息,孩子试图努力形成一种父母所期望的自我概念。往往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自我概念在一个人的一生

中最为持久、稳定。 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米德认为,当个体能够在思维中把自己当作客体并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进行思考和评价的时候,自我就形成了。如自尊(自己尊重自己)、自卑(自己瞧不起自己),就表明个体能够与自己互动交流,他们本身成为了自我的客体。米德将自我分成两个部分,“主我”(I)与“客我”(ME)。主我是本能的、自发的、自然的自我部分,客我则是已将社会要求内化,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准则的自我部分。个体把自身当作客体进行评价和思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持续交流和互动。但客我的发展要

滞后于主我,因为儿童需要一定时间来了解社会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客我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自我观念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

2 文化角度

文化人类学旨在研究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习惯和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来考察人的社会化,把人的社会化过程建立在传统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化过程就是文化模式的传递过程,主要通过个体的角色扮演、社会学习、文化熏染来实现,这里的文化模式指的是特定社会中存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在的规则、价值、思想和实践。受其影响,社会学的文化学派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向其个体传递文化,个体学习并内化文化,保持社会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

3 社会结构角度

社会学主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社会化过程,强调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的重要地位,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并提出了“社会化即内化”的模式,也就是说,个人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愿将这些准则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1950年,S.萨金特开始把“角色”的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提出角色承担就是社会化的本质。社会化本看成是内化、社会学习、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混合体,是使人受到充分的社会制约的手段。1951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T.帕森斯指出,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存在,也并非与社会对立,因此,对人进行全面的社会制约并不困难。他认为不必将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社会的要求,只需让他们知道对特定角色的要求,从而使他们成为可以在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分子就够了。社会化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内化角色规范,实现与他人和社会的一致性。

在学科研究中,这三个研究角度从各自独立的研究向共同研究转化,对社会化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其研究的结论也更为科学。

第二节 人得以社会化的条件 人不同于动物,能够被社会化,能够把创造的文化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世

代更新和创造,这是因为人具有接受社会化的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并通过遗传历代相传,从而使人的社会化得以可能。具体来说,社会化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无先天的行为模式

人类不能象其他动物那样仅仅依靠本能生存,也没有先天的行为模式,这是人得以进行社会化的前提。本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逐渐固定下来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的行为能力。如鸟类筑巢是本能,这是鸟类以某种形成了模式的方式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除了初生的婴孩之外,任何人没有纯属本能的行为。人类具有的更多的是生物驱力而非本能。一种驱力,例如饥饿或口渴,是一种被感觉为不舒服或行动冲动的生理紧张。渴了需要解渴,但这种驱力并不决定如何、在哪里、和谁一起饮什么东西。驱力并不决定行为的特定目标,也不能导致满足需要的模式化行动。人类活动的所有方式和手段都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的。如果人们具有鸟类筑巢那种生理上固定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们的学习模式就会受到限制,社会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由于人无先天的行为模式,不仅使人的社会化成为需要,也成为可能。

二 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完善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都是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发展的产物,因此个人在出生以后一段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内,身心不健全,在生活各方面都要依赖他人。这是人能够接受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一个人生下来,生理上几乎完全不能自理。因而不能不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和照顾。而且,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与发展过程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这种依赖期不可能象其他动物那样短暂,而是要经历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少年期直至青年期的较长的生活依赖过程。正是这种全面和较长的依赖过程,提供了充分的共同生活时间,提供了大量的亲子互动的机会,使得老的群体成员(如父母)可以利用这种依赖性潜移默化、积极引导或强制灌输其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念。因此,人的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成为接受社会化生活方式的学习期,使人学习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成为可能。

三 人有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其它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被称作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器官、听觉能力和大脑的有关结构,使人能够把客观或内部刺激的感受用语言形式反映出来。人类的语言不仅有口头语言,还有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等形式,特别是书面语言,更是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和经验的重要载体。语言承载了行动者的思想、情感和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价值,是人们之间交流沟通和传递信息文化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学习社会文化,了解他人经验,积累生活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创造社会财富。可见,正是通过语言,人们与他人和社会进行着互动,而且语言扩大了人们的互动范围,从直接到间接,从古到今。因此,正是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社会互动,使人们更为迅速、更为准确、更为广泛、更多形式地彼此传递信息,从而使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和适应社会的文化,社会化才得以顺利进行。

四 人有很强的特殊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也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的学习能力是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生活教育环境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动物也有学习能力,如可以训练老鼠穿过迷宫、可以教会小狗表演算术、猴子表演推小车,但这种学习,只是在一些简单刺激-反应基础上的直接或间接模仿,缺乏创造力。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表明,三岁以下的黑猩猩的学习能力与同龄的小孩相差无几,但三岁以后两者的学习能力迅速拉开距离,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快提高到黑猩猩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水平。人在具有高级神经系统的大脑和语言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学习能力,较之其它动物,人学习的内容更广泛,并能坚持较长时间,更重要的是人不仅能模仿学习,而且能认识被模仿事物的本质,储存和归纳知识,并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使学到的知识内化,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观念、思想、动机、见解,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人特殊的学习能力,使人能构学习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第三节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们对这一过程有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理解,因此对社会化的内容也有着多种认识。如有学者从社会化研究的三个基本角度,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内化、社会角色的培养三个方面。也有学者从社会化过程发生的主要领域概括,把社会化的内容分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大部分学者从社会化过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程的基本活动出发,认为社会化应包括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形成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四个方面。应该说,社会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且,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社会化内容也是有区别的。尽管如此,但作为人类的社会化,其基本内容又具有共同的方面。我们认为,任何个体的社会化都是个体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自我认同的过程就是个体自我观念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过程,社会认同与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就是要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观念,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的过程,所以,从人类社会化过程共同的基本活动方面,我们将社会化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发展自我意识 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人的社会化就是人们获得个性、发展自我的过程。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个性倾向,即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习惯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即人的心理特点的某些独特综合,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自我,自我在个性结构中起着协调组织作用,能够对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认识和评价,从而实现个性的完整统一。

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属于自己的人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自我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个性系统的核心内容。

个性的产生和发展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客观存在,分不清主体与客

体的界限。如一个七、八个月内的孩子时常吸吮自己的手指,就象吸吮别的东西一样。一般认为,真正的自我意识是在儿童能说出“我”这个词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少年期以前的儿童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及外貌特征,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比较抵,自我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不大,即个性发展的“自控性”较弱,外部因素对个性发展的制约性较大,即个性的“他控性”占据支配地位。进入青年期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日趋成熟,自我认识和评价水平比较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强,因而个性的“自控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个性也就成熟并稳定下来。所以,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成熟。

自我意识有三大功能,即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统一和完善。自我意识使人们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客观存在,还能认识到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及气质、能力和性格是什么样的,还能对个性倾向和个性品质进行自我评价,作出好或差的判断,必要时进行调节、转换和控制,保证个性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不仅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且能对行为的结果依照社会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监督和校正。人的自我意识及个性的形成和完善终究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进行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协调起来作为统一的整体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使得个体的心理、行为与社会规范取得一致,从而实现自我统一、自我完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了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二 掌握生活技能

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生活,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一生下来,完全没有生活自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切均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人出生后社会化的第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学习和掌握衣、食、住、行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而且,这些维持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而是要通过父母与他人的大量示范性教育,逐步教给他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知识和种种生活方式,如男孩和女孩各该穿什么衣服、吃饭时应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哪些禁忌的东西不能吃、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等,这些内容同时也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文化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除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外,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还要具备谋生的能力。谋生的能力即人们作为一个正式的成员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自谋生路、自食其

力的能力,也就是长大后能从事某种工作、劳动或职业的技能。孩子小的时候在家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必须学会专门性的劳动技能或职业技能,如种庄稼、修理、建筑、从商、教学、搞科学研究等。劳动活动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个人谋生的手段,独立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才具有社会成员的资格。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社会结构比较封闭,个人主要在家庭中学习职业技能,并往往是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子承父业。而现代社会对个人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必须学会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专门技术,家庭再也无法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技能的训练一般由学校和专门的机构来承担。而且,随着知识的更新和社会变迁的加快,人需要终身学习,职业技能的学习培训也不例外,这是我们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三 学习社会规范

任何社会要维持正常运转,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给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的成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并以习俗、道德、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纪律等形式表现出来,既包括如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又有范围极为广泛的道德规范,还包括各种各样、明确具体的生活规则。

社会规范的这些内容,不是先赋性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得到的。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化过程,包括潜移默化、系统灌输,乃至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人才能将这些规范逐渐认识和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使得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相互协调。

具体来说,教导和学习社会规范,首先是教导和学习一般生活规范,如吃饭穿衣的规矩,迎来送往的礼节,交通规则,都需要从幼儿时开始学习。其次是教育和学习全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如法律、道德、习俗等。最后是掌握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规范,如作为一名学生、一名教师或是一位领导,他应该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四 确立生活目标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社会规范之外,人还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确立生活目标,为自身的社会生活塑造一种主动的动力源。这种生活目标既包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也包括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如何确立生活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实际上是由个人所持的价值观决定的。确立生活目标与培养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我们说,社会化的过程体现了群体和社会对其成员的一种期望,总地来说,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就是希望他能接受本群体和社会的各种文化形式。而各种文化形式中最根本的或核心的就是该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所以,任何群体和社会都非常注重对其成员进行符合本集团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培养,集中体现在如何帮助新生代社会成员确立基本的生活目标,包括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自我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具体的生活目标一直处在变化和调整之中,但一些基本的生活目标,如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非善恶的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等,在青年期经过长期的家庭、学校教育和自主思考,已经基本成熟和定型,这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结果,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又一个质的飞跃。

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对一个人生活目标的确立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当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文化形态保持一致,能够将社会中某种信仰、规范内化为自己崇尚和追求的观念和目标,个人和社会才是从真正意义上保持了一致,个人才能顺利地参与各项社会生活。

五 培养社会角色 无论社会化过程多么漫长,多么复杂,其最终结果是要为社会培养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可以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合格成员,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合适地扮演和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某种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相一致、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期望的体系。通俗地说,社会角色就是社会舞台上特定角色的表演者,即有着特定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的人。比如说,学生、老师、父亲、儿子领导、员工就是一个个社会角色,整个社会就是由这样一些具体的社会角色结合而成。

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否成功或顺利,关键就是看他承担社会角色的情况。如作为子女是否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是否勤奋学习、作为公民是否遵纪守法、

作为员工是否克尽职守,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他不能做到社会对一名子女、学生、公民、员工的基本期望,就表明他违背了该角色对他的一些基本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要求,其角色扮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进而反映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包括早期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角色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分析单位,一个人所扮演的某种社会角色体现了他在复杂社会结构体系中所占据的某种社会位置的状况。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地位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都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角色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如老师,是一种社会位置,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角色。老师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断学习,努力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角色规范,同时也反映了老师这种社会位置的状况。每个人拥有多个活动领域,同时也就拥有多种社会地位,因此,他也需要扮演多种社会角色。从个体活动领域来看社会化,包括有性别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以及经济社会化等内容,这就是要在社会结构的多个方面培养社会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各种社会角色。

第四节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与途径

一、个体社会化的环境和机构

1环境——个体生活的社会结构、社会背景

前面已经谈及,人的社会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简言之,社会环境就是个体生活的社会结构、社会背景。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无不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包括个体所处的国家、民族和区域生活背景,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文明程度等;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包括个体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单位等群体或组织的制度、规范、主文化或亚文化状况等;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社会地位状况、在某一特定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也都属于个体社会化的环境范畴。此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还有历史与现实环境之分,如环境的变迁对人的认知、行为均具有重大影响;还有物质和文化环境之分,如经济条件和精神心理状态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2 机构——对个人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具体环境要素 毫无疑问,个体所属的、经常参与的或能经常感受到的、与个体经常发生相互作用的一些环境因素即社会机构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影响最大。其他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影响也会通过这些具体实在的环境因素表现出来,不同的环境之间也互相影响,共同履行着社会教化的职能。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社会化机构。

1 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特殊性,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每个人从出生后进入的第一个社会化环境就是家庭,它为个体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在家人的关爱和照料下,通过密切的社会互动,学会了语言,发展了心智能力,懂得了感情和交流,慢慢理解和接受了生活中的常规和风土习俗,形成了对社会文化的初步认识,同时,也逐步培养起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了大致的生活目标。由于互动的密切性、广泛性,使得个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内容也非常广泛,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训练。并且,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如家庭的阶层、信仰、父母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性,都会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和交往活动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 、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先赋性的特

征,将会对儿童今后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 通常在家庭当中,对儿童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我们经常说,小孩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小孩的语言习惯、行为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父母的影子。因为儿童在生活和心理上对父母的倚赖,树立了父母在儿童心中的权威形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自己时刻加以模仿的对象。并且,父母角色对孩子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别,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角色分工,在外工作的父亲给孩子树立的是一种安全、威严和秩序的形象,在家操持家务的母亲却给了他一种慈祥、温暖与和谐的感觉,这对儿童性别气质的塑造及性别角色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众多研究表明,父母诸多不当的行为方式、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导致儿童社会化出现障碍甚至日后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

2.学校 学校是社会专门建立的负责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化的正式机构,或称制度化的社会化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向人们、主要是向年轻一代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

学校是一种正式社会组织,它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组织性和系统性。与儿童在家庭当中那种以情感为基础、潜移默化、松散的社会化方式不同,学校社会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对学生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而且,与家庭中社会化内容的全面性、基础性不同,学校的社会化具有专门性、系统性,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一方面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传播社会意识形态,有效地进行政治和道德社会化。

人们常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是缘于学校具有一些与社会类似的结构特征而言的。学校有各种角色、地位、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亚文化。正是在学校中,儿童开始接触到各种社会角色,同时自身也开始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同学、朋友等。通过与老师、班主任、校长的互动,他们懂得了尊重权威、遵守秩序;通过课堂活动,他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自我克制,培养了规则意识;通过课余活动,他们扩大了交往,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生活知识;通过老师的评语和同学的评价,他们了解了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了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学校在社会中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孤岛”,许多社会文化形式也通过校园的折射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学校在儿童到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不仅有着培养和训练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着社会选择的功能。各种层次的学科竞赛、各种形式的考试测验、年级的升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区别、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选择等,其实都是在某种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中将学生分层、分流、筛选和指引,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地位、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所自发结成的群体。同辈群体与家庭、学校一样,也是重要的社会化执行者。

同辈群体形成的基础条件是相同或相近的年龄和身份。儿童的游戏群体是一种同辈群体,它因儿童年龄相仿、家庭毗邻或来往密切而形成。年龄相仿、身份

相近的成人常常由于心理、生理的发展情况相似,经历和想法比较一致而更容易彼此认同,产生人际吸引,从而形成“小圈子”,这是一种同辈群体。当然,形成同辈群体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成员间是否有共同志趣和价值观。尽管群体内成员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密切的交往会导致共同志趣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得成员之间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同辈群体对于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点。同辈群体作为社会化执行机构,有着与家庭、学校不一样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同辈群体中成员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各种活动的组织、实施都是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部分无计划和安排,往往是不知不觉,无意中相互影响;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似,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如果某项活动多数成员不感兴趣,可以随意更改;同辈群体中,儿童、青少年有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如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注重符号价值的消费方式、狂热崇拜的时尚英雄等,这种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能与家庭、学校中所倡导、宣传的代表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一致,或不一致,有的甚至完全背道而驰。尽管如此,但其往往是成员行动或观念形成的有力、有效的参照群体。

所以,正是在同辈群体这种宽松、自由、平等的社会化环境中,儿童和青少年摆脱了成人社会的权威束缚,相互倾诉、支持、安慰、同情,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开拓了自我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对处在“第二次断乳期”、生理心理上进入青春期的个体,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4.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人们在各种环境中互动的时空距离;同时,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生活娱乐、知识学习等方式,以其丰富、生动、形象、迅速等众多特点,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宽泛的社会化环境条件。大众传播媒介以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成为人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的作用和影响非常突出,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电视的普及已经成为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所编排的节目和节目的内容对孩子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生活目标、行为倾向都有着深刻影响。无疑,电视能使孩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但同时电视节目中大量充斥的暴力、色情等内容,越来越使家长和学者们感到不安,因为,儿童尚无鉴别能力,他们往往把电视剧中的人物当作榜样加以模仿,剧中呈现的情境也被他们当作现实而扭曲地接受。目前,关于电视暴力与儿童侵犯性行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为的形成、少儿不宜节目与儿童心智成长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电视对成人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它也是成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如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变化,许多时候都是在电视的消费诱导、舆论宣传下逐渐改变的。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15 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网民数9400万、上网计算机数4160万,网站数668900个。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5.3%,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7.7%)和18岁以下的网民(16.4%),所以网民在结构上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网络与传统媒介不同,传统媒介是一种机构传播,是以点带面式的方向传播,专业化、集中性较强,由少数人控制,决定着大多数人接受信息的倾向,受化者主动性小;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个性化、隐匿性、无地域性、无中央控制和多媒体化的特点,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小,虚拟性、不确定性强,受化者更主动、更自主。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没有权威,没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和取舍,无须他人命令,个性的发展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有利于青少年独立个性的形成。但同时,网络也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由于网络角色的间接性、匿名性,网民无需为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往往在言论上非常直率,容易忽视别人的存在、打击贬损他人,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同时网络角色的多样性、缺乏内在统一性等特点,很多青少年网民经常面临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种角色之间冲突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角色人格障碍。

5.工作单位 一个人走出学校迈向社会的标志就是获得一个工作岗位、加入到一个工作单位中去。工作单位就是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成年后的人们的大量时间是在工作单位中渡过的,工作、生产、劳动成了他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工作单位也是个体社会化的有力的执行机构。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一个人基本社会化的结束,往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往只具备从事劳动和谋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社会成员和劳动者,他还需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如当前许多企业对新进员工进行的岗前培训,不仅涵盖职责说明、操作技能等专业方面的内容,也还包括如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价值规范方面的内容;而且在当前技术革新、社会变迁加剧的形势下,许多企业还经常对在职员工进行岗位培训、鼓励员工在职进修;工作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国家或社会对个人进行价值教育和社会控制,这些都是工作单位对个人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

工作单位的社会化还表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目标的确立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职业往往是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同时,工作单位大多具有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特征,其内部人际关系与其它的社会化机构迥然不同,每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都有上级、下级和同事,处在不同职位上的人对他的期待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他必须适当调适自己的兴趣、习惯、信念以及待人处世的方法,尽量符合周围人对他的要求。

二 社会化的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在个体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施化者和受化者之间的持续互动过程。施化者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文化灌输到社会成员中去的主体,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环境因素或社会化机构,包括前面所讲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工作组织等,它们主要代表

社会履行着社会教化的职能。受化者是接受社会化的个体,主要是社会新成员,也包括完成了基本社会化的社会成员。受化者也是社会化的主体,成功的社会化需要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社会教化的内容以内化的方式加以吸收和认同。

因此,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来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影响,共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在生命历程中的不同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阶段,会有不同的社会化机构代表社会对他们进行社会教化,并且教化的内容、目标、方式或手段也有很大差别,个体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第五节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一 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

社会化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中的未成年人,即主要是使儿童与青少年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但实际上除了儿童青少年外,成年人也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依据人的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不同的社会化方法,人一生的社会化可划分为若干阶段。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所作的划分成为研究人的社会化阶段性的理论基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艾里克森关于人成长的八阶段划分法。

艾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他强调理性的“自我”在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自我的发展在童年期并未定型或结束,而是终其一生的事情。他把自我的发展分成八个心理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各自有一些主要的心理成长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每个阶段中,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便会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认同危机”,为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艾里克森以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来表示自我发展或社会化的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0-1岁)。婴儿需要得到家人或他人的照料,如果其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则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如果对婴儿的照料不稳定、不充分或根本没有,那么一种不信任感就已经诞生。

2.自主与怀疑(幼儿时期 2-3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出现独立的感觉意识,这时候父母应放手让自己的小孩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就会感到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活动、冲动及周围环境;如果父母过多指导、责怪或限制,会使他产生羞耻感,对自身能力和环境产生疑虑,影响他们在青春期与成人期自主意识的形成。

3.主动与内疚(学龄前 4-5岁)。这时的儿童已经具有了语言的能力,并较多地参加游戏活动,表现出比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2018.10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顼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B.数学C.物理学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B.科塞C.达伦多夫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B.英国C.德国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B.观察法C.个案研究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C.实验方法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B.文化互斥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D.文化反哺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知识积累B.社会实践C.观察学习D.角色扮演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自发性合作D.指导性合作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利己形态和利他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7.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社会学教程》第三章至第六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 社会化的含义:(狭义)对象为少年儿童,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广义)社会化不是‘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校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①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即个体社会化对于整体社会良心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②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社会化的类型:初始社会化(生命早起的社会化,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的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的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成年人问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如改革开放政府官员学习市场经济)、逆向社会化(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不同:1发转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再社会着眼于人的改造;2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和强制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如新兵入伍、移民。 社会化与社会化的运行(社会化的作用)——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史有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的必要的构成要素;人需要通过系统的社会化过程接受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规范,才能立足,社会也才能良心运行和协调发展,2文化具有完善个人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的延续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 理解社会化的角度:1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条件):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1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重大影响)2学校(特点: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生必须学习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3同龄群体(条件背景兴趣爱好相似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儿童感受到不同于家庭学校环境中的新东西,平等独立的和他人交往,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习社会化成果的场所。)5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组织为在广大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等方式,为广大社会青年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1早起社会化的困境(儿童青少年生理、心里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如青少年犯罪;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如户籍制度导致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入学和就业的差异)3代差(社会的不同时代之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①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有利有弊);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政治社会化含义: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校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作用:从个体角度,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社会角度,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过程:家庭式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①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反过来直接影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建立在个人的顺从动机基础之上,即让人出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奖励、赞扬、记功、晋升等,这属于()控制的措施。 A.消极控制 B.个人控制 C.积极控制 D.内在控制 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3.“现代化”是()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新术语。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反社会化 5.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6.所有社会制度中最普遍、最悠久的制度是()。 A.军事制度 B.家庭制度 C.福利制度 D.政治制度 7.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0.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手段——目标论” B.“差异交往”说 C.亚文化群理论 D.标签论 11.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内在控制 B.外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他人控制 1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属于社会制度的()。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社会学第三章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社会化的基本涵义,了解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化的主要机构,明确社会化的过程与基本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化问题。 【重点难点】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内容。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一、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或者说,所谓社会化,是一个人的生命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短期的过程。 台湾学者龙冠海对社会化的描述具有代表性。他说:“人天生只是一个人类有机体,并非一个社会人,生下后得到社会的教养,与别人接触,习得所属团体的价值,所赞成的态度、观念及行为模式,遵守社会的规范,并有了地位和职务,才成为一个有人性、有人格的社会人,也就是社会化的人。故可以说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传授其文化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将新生儿模塑成一个社会分子的过程。” 综合而言,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社会因素对个体有影响、控制、塑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个人这个主体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因此,社会化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化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而要能够生活,除了具备一定的生活资料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人要发展自身,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得首先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也就是说,掌握个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内容。人类的基本生活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人对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 2、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化 在所有的社会中,根据社会分工的原则和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后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活动不仅是个体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个性、完善社会性的重要途径。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是先天遗传的,因此,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个体社会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社会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三章 社会 人们经常说,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都是社会人,我们都要遵守社会规则……然这些都是事实和人们常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什么是社会,社会和个人是什么关系,社会是怎样构成和运作的?……本章要超越常识,来回答上述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 社会的含义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和演化过程 “社会”一词在中国古籍里早就存在,但其含义与现代通用的“社会”一词的含义有所区别。最早两个词汇是分开使用的。在我国的古籍中,“社”是用来祭神的地方。《孝经·纬》记载:“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意思是通过在“社”这个象征土地主人地方的祭奠,来表明人们对于土地的敬畏与感激。 “会”为聚集之意。后来“社会”两词连用,或指人们在民间节日于某处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典;或指一群志同道合者集合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在西方,英语society 和法语soci êt ê都源出于拉丁文socius 一词,意为伙伴。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将英文society 一词翻译为“社会”。19世纪末,中国学者在译介日本社会学著作时,沿用了此词。从此,中文的“社会”一词,才从古籍中“集会、活动”的意旨发展出其现代通用的含义。 (二)社会 什么是社会,不同的社会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的阐释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所谓“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之争: 以德国的韦伯和美国的吉丁斯等为代表的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单纯的名称,唯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由此持“唯名论”观点的社会学家,把社会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个人及其各种共同的或相互的行动,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研究了社会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个虚化的社会。以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德国的齐美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并非一个虚化的、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2018年4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涂尔于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人中国之时,酋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A.谭嗣同 8.康有为 C.严复 I).章太炎 6.孪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