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词语的运用与积累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语文字音、字形、词语+七上复习专题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字音、字形、词语+七上复习专题课件
1 春/朱自清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七上 第一单元
嗡(wēng) 喉咙(hóu lóng) 风筝(fēng zheng)
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 读读
虑、商量、相互协调等。 写写
★卖弄(mài no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多含贬义]
化妆(huà zhuāng) 草垛(cǎo duò)
绿茵茵(lǜ yīn yīn) 读读
娇媚(jiāo mèi):①形容撒娇献媚的样子。②妩媚。 写写
粗犷(cū guǎng):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
端庄(duān zhuāng):端正庄重。
★静谧(jìng mì):安静。 凄冷(qī lěng):①寒冷。②凄凉。
12.冬天如西北汉子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礼节,它带着洁白的礼物来到人 间。( √ ) 13.微风摇碎一树阳光,地上树影斑驳,四下一片静谧。( √ ) 14.暑假期间,我和几位同学莅临了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了丰富多彩 的节目。( × ) 15.运动会上,大家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呐喊,为赛场上奋力拼搏的 运动员们鼓劲加油。( √ ) 16.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很多启发性的问题,真是咄咄逼人。( × )
宽敞(kuān chɑng):宽阔;宽大。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澄清(chéng qīng):①(水、天空)清亮。②使浑浊变为清明,比喻
肃清混乱局面。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空灵(kōng líng):灵活而不可捉摸。
课下 响晴(xiǎng qíng):晴朗无云。
注释 [发]髻(jì)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1)基础运用【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67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1)基础运用【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67页)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 何 审 题
审题 要点
分析 思路 答题 依据 正确 答案
本题是词语(包括关联词语)运用类的题型,要求根据句意 做出正确的选择。 前面两个题空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出选择;关联词语 的选择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代入法,看前 后句是否通顺。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分析 思路 答题 依据 正确 答案 本题是综合运用的题型,要求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 意思,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积累,弄清词语的本义,然后仔细阅 读句子,把握句子的意思,再做出判断和选择。 (1)文段中只有“亢奋”的意思是“极度兴奋”;(2)题 中的“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 景象;“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广为流传”意思是流传很广,多用于好的方面。联系 上文可知应用“叹为观止”。 (1)亢奋 (2)B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思路分析]
审题 要点
如何 审题 分析 思路
本题是近义词辨析类的题型,要求辨析近 义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语境 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这类试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注 意题干表明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2)快 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3)把 备选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4) 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 当的选项。
如何 答题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2014·南充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 组是( )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 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 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 法,____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三节 词语运用课件(共60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三节 词语运用课件(共60张PPT)

解析:“散发”与“焕发”:①求同。“散发 ”“焕发”均有发出之意,“让生命_____________ 出光彩”是可以使用的。②找异。仔细分析,“散 发”的“散”是“分散”之意,“焕发”的“焕” 是“光彩四射”之意,“焕发”一般用于精神面貌 。排除A、D选项。
“承载”与“承担”:“承担”,我们比较熟 悉,一般搭配为“承担责任”,而“承担文化内涵
四、关联词语的选用 做关联词语的辨析及运用题,要注意从语句的
层次关系上把握关联词的使用,要注意其搭配、位 置等。首先要记住常见的并列、承接、递进、选择 、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复句的基本形式及关 联词搭配。解题时,从整体上把握复句间的语意关 系,结合语境,通过比较辨析,体会语意是否通畅 。
常见关联词语搭配: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 还……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
选择关系 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 于……,因此……既然……,就……
续表
承接关系 先……,再……首先……,然后……先……,然 后……,接着……,最后……一……,就…… 只要……,就……只有……,才……凡是……,
备考策略
“真题再现”中的两道题都考查了“判断词语 运用的对错”。除了这种考查形式,还可能会考查 “正确辨析、选用词语”,考查形式如下: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①10级以上的大风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 成灾难性的______。
②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 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③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______ 。 A.结果 丰厚 冷静 B.后果 丰富 冷峻 C.后果 丰厚 冷峻 D.结果 丰富 冷静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积累与运用 专题九 语言综合运用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积累与运用 专题九 语言综合运用

步 骤 2 分步讲解
典例
解题步骤
[2021·河南第 5(3)题]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 第一步:审题
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对联 从题干中选取关键信息。 主题符合情境),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 第二步:组合上下联 用对联知识(符合对联基本要求),帮他把下列词 (1)从所给词语中找表述对象。然后将与之有关的
联基本要求,1 分。共 3 分)
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仄起平收。
步 骤 3 巩固练习
1.(2005·河南)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 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3 分)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 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备选时空舱】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 的历史。通过 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 面等 ,让观众在金 戈 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 现文物与观众互动。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袖,在古乐中翩然起舞。“你 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识别技术就会 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置信息……
书》八上第五单元口 当甲让乙告诉丙某事时,用的是第一人称,但乙
语交际“复述与转 告诉丙时,就一定要换成第三人称。其次是转达,
述”)
要准确地把别人的意思表达出来。②根据转述的
对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地点)等。
答题格式:称呼+转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①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采用自嘲、归谬、巧换 应对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33张PPT)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33张PPT)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句群论述的中心是第④句,这是首句,也是中心句;接着⑤③句举《十六字令 三首》为例作论据;然后②句以古人“缘物寄情”的诗歌创作理论来进一步证明; 最后得出第①句的结论。 【参考答案】 C
三、表达交流(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例1 (2023·江西)学校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邀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做“中国
A项“态度也很和蔼,我们都觉得挺不错”带有居高临下的评价类语气,不符合学生 面对专家时的晚辈身份,不合适;B项“家父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 是谦辞,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带有敬慕和尊崇 之意,表达不合适。 【参考答案】 C
例2 (2021·江西)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
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 B.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 响。
C.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D.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 例证。
例2 (2023·黑龙江绥化)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
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⑤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
【错漏举例】 选A或D。 【错因归纳】 考生选A项或D项,可能是对“管宁割席断交”以及“伯牙与子期志 趣相投”的故事内涵不清楚。 【升阶方法】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讨论。从口语交际的层面分析,解答此类讨 论题,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要围绕议题展开,有理有据,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二是要理性表达观点,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的意见;三是发表看法时,不要离题万 里,东拉西扯。本题C项中 “经商之魂,为政之要”与交友无关,谈论的是“经商” 和“为政”,偏离了中心议题。 【参考答案】C

2025年湖南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与运用——词语(含成语)理解与运用》课件

2025年湖南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与运用——词语(含成语)理解与运用》课件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二 词语(含成语)理解与运用
词语
词义辨析
安适:安静而舒适。 安适、安详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暗藏:隐藏;隐蔽。 暗藏、暗含
暗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
昂然: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昂然、傲然
傲然: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斑驳、斑斓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词语
词义辨析
莽莽: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莽莽、赫赫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畅通:通行或通过顺利,无阻碍。 畅通、贯通
贯通:(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接,沟通。 矗立、伫立 矗立:高耸地立着。(着眼于直立,一般用于建筑物 )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着眼于时间,一般用于人 ) 传送: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
成语
含义及用法提示
参差不齐 形容不一致,有差别。(常用于形容长短、高低、大小、水平)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不能形容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当之无愧 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没有可惭愧的地方。(不能形 容“精神”)
察言观色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观察的对象只能是人)
抑扬顿挫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只形容声音)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只形容书法、 议论、见解)
触目伤怀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悲伤。(只能是看到的,不能是听到或闻到 的)
巧妙绝伦 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多指 方法或技术等)
成语
含义及用法提示
血气方刚 (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只适用于年轻人)

专题 词语理解与运用(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专题  词语理解与运用(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例3.(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词 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 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 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
A.吹毛求疵
B.可歌可泣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牵强附会
专题三
词语理解与运用
2023
中考语文
目 录
01 考 点 透 视 Question type analysis
02 题 型 举 例 Question type
03 知 识 网 络 Knowledge network
04 应 考 指 南 The examination guide
词语运用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7 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 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如 :“ 他 有 一 个 幸 福 的 家 庭 , 大 人 喜 欢 孩 子 , 孩 子 也 喜 欢 大 人 , 一 家 三 口 , 相 濡 以 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所以“相濡以沫”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相吻合。
题型举例
题型二:近义词辨析
例5. (2022·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 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 以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 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 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 红军远征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 C.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 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 发展下去。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解析 这道题是在特定的语段中判断成语使用正误的一道题,综 合性较强,要结合成语的含义和成语的语境义进行辨析。摧枯拉朽: 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应该改为“无坚不摧”。梦 寐以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 闹得很凶。汇聚:指聚集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复习过程中要 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 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5)形近成语混淆 例: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分析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事半功倍:形 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不可因两个成语形近而混淆。 (6)谦敬误用 例: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 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分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成熟的意见。这是谦辞,只能用于形容自己,句中用于李校长,属于谦 敬误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好积累,
对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进行归纳。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
把握的空排除其他选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浑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
没有斧凿的痕迹。
5.(2017·甘肃天水)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思,再结合文句意思来理解该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C项,“周道如
砥”原意是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现可用来形容道
路的平坦,畅通无阻。“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比喻文
笔奔放、流畅。而文句是指“兰新高铁”,与文句意思不符。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判断句子中词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 此类题多采用单选题的形式考查,每道题目设置四个选项,每个 选项是单独一个句子,并在句子里标注一个加点的词语(成语)。题 干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难度不会很大。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A项,“奇险灵秀”指山势险峻, 景色秀丽,运用正确。B项,“水天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运用正确。C项,“凝重典雅”形容端庄、庄重,运用正确。D项,“气 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这里形容建筑物,不恰当。
2.(2020·甘肃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4.(2017·甘肃兰州)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
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

,妙


A.千姿百态 B.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判断语段中词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 此类题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意思相近词语(成语)的使用辨析,在 给出的一段文字中标出四个词语(成语),要求找出使用不恰当的词 语(成语),有时需要修改。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例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历经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民梦寐 以求的。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翻天覆地巨 变的历史。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 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 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我们在实现 国家梦想的征途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摧枯拉朽的磅礴的 力量。 A.梦寐以求 B.翻天覆地 C.汇聚 D.摧枯拉朽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 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 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A项,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 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符合语境。B项,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 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符合语境。C项,冰山一角:指所暴露 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不符合语境。D项,锲而不舍:不断地 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
答案 D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方法指导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1)从意义方面辨析。①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词义 重;②侧重不同,如“诡辩”侧重“诡”,“狡辩”侧重“狡”;③范 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这三个词就是按范围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2)从色彩方面辨析。①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 护”是中性词;②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用于书面语,“的士” 用于口头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①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用于对长辈、 上级,“爱护”用于对晚辈、下属;②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 中只能作状语,“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
(7)语意重复 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扑哧一声笑起来。 分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不禁”与后面的“扑哧一声笑起 来”语意重复。
(8)成语含义与前后文修饰成分不协调 例: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平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 布.,煞是房”则说明很 稀少。二者意思刚好相反,相互矛盾。 (9)断章取义 例:在巴西世界杯中,当德国队以 1∶0 战胜阿根廷队的那一刻, 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分析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 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而该句中只断取了“振聋”的意思,却抛弃了 “唤醒糊涂的人”之义,从而导致误用。
(10)特指误用 例:我们班是一个友爱的班级,同学们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分析天伦之乐: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该句将特指词语误用了。 容易造成特指对象误用的词语还有豆蔻年华、相敬如宾、破镜重圆、 琴瑟之好等。
1.(2020·甘肃)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 于一身。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 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 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 B.水天一色 C.凝重典雅 D.气宇轩昂
(3)褒贬不分 例: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 赞同。
分析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主见, 随着潮流走。贬义词。而此句中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是带有赞许、 肯定意味的,所以应该用含褒义色彩的成语。
(4)词义大小误用 例: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的金.科.玉.律.,迷恋上网玩游戏、聊天,实在 令人担忧。 分析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句中学校的规 章制度是可以改变的,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当。
3.(2020·甘肃天水)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大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B.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钱泳辰在电视剧《苦乐村官》中,把村长 万喜的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律。 解析 C项,“喜出望外”是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此处 运用不恰当。
专题二 词语的运用与积累
词语(含成语)类试题常见设错类型及示例
(1)望文生义 例:老师看了小明的作文后,批评他说:“你的作文,漏洞百出,文.不. 加.点.,全篇都是逗号和句号。” 分析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句中理解为 文章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对象、范围和场合误用 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 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而此句旨在赞美石刻作品的精美,犯了对象误用的错误。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 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
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
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与此处语境不符。
解析 D项,“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
头。此处要表达游客不顾牌子上的提醒,进油菜地里拍照,感情色
彩不当。
7.(2016·甘肃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 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 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 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 膜.拜.的待遇。 解析 B项,“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细致。“小巧”意为小而灵
答案 A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方法指导1.排除法:辨析词语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再依据语 境来判断。先综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降低 判断的难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感情色彩是 否恰当、与语境是否相符、语义是否矛盾、适用对象是否正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