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
陈海霞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2(31)3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白内障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眼科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间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72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344例患眼,在术后5d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患眼为328例,约占95.3%,恢复在0.5以上的患眼为104例,约占30.2%.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伤口感染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手术交叉感染等因素,宜从此间进行预防.
【总页数】2页(P6,8)
【作者】陈海霞
【作者单位】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J], 刘娜;余乐明
2.不同浓度的聚维酮碘预防哈萨克族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比较 [J], 邱慧娟;谢迪
3.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分析 [J], 刘媛媛
4.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J], 刘媛媛
5.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J], 王立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

白内障属于目前公认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手术是治疗该 病的有效手段 ,但术后可能出现感染 ,不仅对手术结果造成 影响,同时可能对患者视力恢复与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1]。故采取有效治疗方案以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显得 尤为重要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目前临床常规预防白内障患 者术后感染的手段 ,其中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 ,有 广谱抗菌效果;聚维酮碘为不稳定型络合物,其杀菌效果强、 毒性低 、稳定性好 、刺激小[2-3]。基于此 ,本研究就聚维酮碘 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 染的预防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就诊于本 院白内障患者 200 例,均行手术治疗,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两组,每组 100 例,本研究已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 准,患者及家属亦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 49 例,女 51 例;年龄 43~74 岁,平均(58.36±9.62)岁;体重指数 18.7~ 24.1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47±0.59)kg/m2;学历:初中 31 例 ,高中 48 例 ,大专及以上 21 例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85 例,并发性白内障 9 例,外伤性白内障 6 例。观察组男 46 例, 女 54 例 ;年龄 45~74 岁 ,平均(58.61±9.74)岁 ;体重指数 18.9~23.9 kg/m2,平均体重指数(21.52±0.63)kg/m2;学 历:初中 30 例,高中 47 例,大专及以上 23 例;其中老年性白 内障 87 例,并发性白内障 7 例,外伤性白内障 6 例。两组临 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 白内障者 ;②接受手术治疗者 ;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 史者。排除标准 :①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出血者 ;②合并其 他眼部疾病(结膜炎、泪囊炎、青光眼);③不耐受本研究治疗 方案者;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⑥ 术前 7 d 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或者冲洗泪道者;⑦合并免
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杀灭作用

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杀灭作用张红花;冯建国;吕旭青;刘瑶【摘要】目的探讨聚维酮碘二次消毒对结膜囊细菌的清除效果.方法采取比较性研究,选择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259例(259只眼)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以下时间点采集结膜囊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A组:未使用任何药物之前的基准培养;B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商品名:可乐必妥)1 d后;C组:术前手术区皮肤及结膜囊第1次聚维酮碘消毒后;D组:0.05%聚维酮碘消毒液(0.5%聚维酮碘原液10倍稀释)再次冲洗结膜囊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间培养阳性率的比较.结果A、B、C、D四组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分别是96%、28.6%、3.77%、0%.应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抗生素预防用药以及在术前常规消毒后再进行二次结膜囊冲洗消毒有助于结膜囊细菌的彻底清除.【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3(021)006【总页数】3页(P527-529)【关键词】氧氟沙星眼液;聚维酮碘;结膜囊;白内障【作者】张红花;冯建国;吕旭青;刘瑶【作者单位】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内眼术后眼内炎常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统计报道[1]目前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累积发病率为0.128%。
病原体一般来源于眼表(角膜、结膜)和眼附属器(泪器、眼睑、眼外肌),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2]引起眼内炎。
因此,术前结膜囊菌群的彻底消除,对于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防具有关键性意义。
为此,我们尝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结膜囊聚维酮碘的二次消毒,探讨其在结膜囊菌群消杀的作用,以降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中的几率。
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

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膜上皮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20-11-06T08:49:02.084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9期作者:唐丽兰黄小婉姚楚容罗懿林勤(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应用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
(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应用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
方法:2018年2月-2020年1月,从在本院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
对照组术前应用安尔碘Ⅲ冲洗结膜囊,试验组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比较两组抑菌效果和对角膜上皮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冲洗后带菌率为5.40%,低于对照组的21.62%,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5.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抑菌作用理想,且不会增加对角膜上皮造成损伤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国产5%聚维碘酮;结膜囊;抑菌作用;角膜上皮【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9-0064-02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白内障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多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较高,多由于结膜囊病原体感染所致,若控制不当会加速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眼球丧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2]。
为了预防结膜囊炎症情况,临床多采取术前冲洗方式,但冲洗溶液选择尚存争议,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
本文分析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国产5%聚维酮碘对结膜囊抑菌作用及角膜上皮的影响,报道如下。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防治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防治杨砚亭(综述);卢国华(审校)【摘要】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routine cataract surgery is an uncommon but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which results in severe vision loss and sometimes loss of the eye.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ublished case reports,each report is inconsistent in the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Prevention of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 includes proper assessment of risk factors,perfect surgery proce-dures and using antibiotics perioperatively.Good visual outcome of endophthalmitis is correlated with active and correct treatment.To help ophthalmologist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material on incidence,etiology,risk factors,prophylaxis,and therapeutic options in cases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轻者视力下降,重者丧失眼球。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r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r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杨小龙;曾仁华;李佳【摘要】目的探析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6例采取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法.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内炎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眼内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显著,眼内炎感染概率降低,安全性与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预防白内障患者眼内炎的主要手段,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28【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白内障;头孢呋辛;感染性眼内炎;预防【作者】杨小龙;曾仁华;李佳【作者单位】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吉安 331500【正文语种】中文白内障好发于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代谢发生异常、老化以及外伤等因素导致晶状体代谢发生紊乱,直至晶状体蛋白质性质改变,致使眼球混浊,视物模糊[1]。
病情严重者,可致人眼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
而目前手术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
作为我国Ⅰ类清洁型手术,白内障术后也同样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眼内感染,如果不及时根治,致盲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2]。
本文将对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3]。
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

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聚维酮碘在眼内手术前结膜囊消毒中的应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刘昕【摘要】目的:为眼科白内障手术寻找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结膜囊消毒冲洗液。
以求能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内眼手术前术眼结膜囊内的细菌,预防和减少术后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将180例(眼)眼内手术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聚维酮碘组和聚维酮碘组,观察其冲眼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术中、术后观察眼部体征并及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结果:与%氯化钠相比,%聚维酮碘组及%聚维酮碘组更能有效清除患者结膜囊内的细菌,但%聚维酮碘眼部刺激症状及上皮细胞脱失高于%聚维酮碘组。
结论:术前使用%及%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能更有效的预防内眼手术后眼内炎的并发症,但%聚维酮碘对病人来说舒适度更高。
【关键词】:内眼手术;眼内炎;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眼内炎是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恢复,其发生率约为%[1]。
大量研究支持来自眼睑和结膜囊的菌群是引起术后眼内炎病原体的主要来源[2]。
眼科手术大多为结膜囊内的无菌手术,所以结膜囊的冲洗及消毒是眼科手术前必要准备的工作。
眼角膜是一透明无血管的组织,并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在表皮损伤时常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正因如此,结膜囊内消毒剂的选择十分局限,通常采用%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杀菌效果差。
随着内眼手术的飞速发展,对术前结膜囊的冲洗及消毒的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
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I)是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为棕黑色液体,属于碘伏的一种,是一种光谱的高效杀菌剂。
对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3]。
并且其刺激性小,适用于各部位皮肤和黏膜消毒,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然而,虽然对于聚维酮碘在眼科消毒中的使用有不少报道,但由于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对眼结膜囊消毒没有统一浓度要求,常发生眼结膜及角膜的刺激作用,引起轻度角膜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上皮细胞脱落[4-7]。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邵东平,曾雪英,黄小娜.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22,42(1):49 53.doi:10.13389/j.cnki.rao.2022.0011【应用研究】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抗菌能力及对眼表的影响△邵东平 曾雪英 黄小娜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邵东平(ORCID:0000 0002 2695 6735),男,1972年3月出生,河南人,硕士。
研究方向: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E mail:shao_dp@163.com通信作者:黄小娜(ORCID:0000 0002 2378 9695),女,1992年10月出生,广东人,硕士。
研究方向: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E mail:948811492@qq.com收稿日期:2021 06 05修回日期:2012 09 10本文编辑:付中静△基金项目:佛山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编号:2018AB002392)作者单位: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摘要】 目的 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和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评估玻璃体内注药术(IVI)术前应用不同浓度(5.0g·L-1、2.5g·L-1)聚维酮碘(PVI)消毒结膜囊不同时间(3min、1min)对眼表组织和结膜囊抗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
选取IVI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患者60例(60眼),术前根据PVI浓度及作用时间随机分为A组(5.0g·L-1,3min)、B组(5.0g·L-1,1min)、C组(2.5g·L-1,3min)、D组(2.5g·L-1,1min),每组1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究臧学超
发表时间:2016-03-09T16:40:30.36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臧学超
[导读] 山东省莘县中医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出现感染。
臧学超山东省莘县中医医院眼科山东莘县252400
【摘要】目的探析白内障患者术后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预防, 对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患者术后聚维酮碘冲洗和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预防感染,可以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避免发生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聚维酮碘、左氧氟沙星、白内障、术后感染【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4-01
白内障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对术后视力恢复和手术成功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术后感染是确保白内障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1].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在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时,术前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效果好,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因此,本文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运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中60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62.89±9.12)岁,其中15例为并发性白内障,80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5例为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中64例为男性,46例为女性,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为(62.93
±9.17)岁,其中16例为并发性白内障,82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2例为外伤性白内障.入选标准:①存在典型白内障症状;②经B超排除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出血者;③入院前7d,没有运用抗菌药物冲洗泪道.排除标准:①合并泪囊炎、青光眼、结膜炎以及角膜病等眼部疾病者;②合并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③药物过敏史、眼部手术史者;④依从性差者;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⑥精神疾病者.两组在手术方式、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前,按照眼科常规方法, 对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给予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治疗,即术前3d,运用0.3%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327,规格5ml:15mg),4次/d,连续治疗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聚维酮碘联合治疗,即运用5%聚维酮碘(生产厂家: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231,规格100ml:10g)冲洗结膜囊.术前15-30min,运用0.3%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滴眼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0.5%聚维酮碘对患者的结膜囊进行冲洗,持续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然后运用平衡液10ml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冲洗前、后即术后第2d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评估,于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前、术前及术后第2d分别对患者的眼部标本进行采集.采集与培养标本:采集标本时,叮嘱患者向上注视,在拭子上蘸上无菌生理盐水,对患者眼睑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将上眼睑和下眼睑分开,使下睑穹窿部充分暴露,在无菌拭子上蘸上生理盐水,轻轻扭转擦拭结膜囊,对标本进行采集,完成标本采集后,在无菌血琼脂培养基中放入标本,将孵化箱的温度调节至37°C,进行48h培养,并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判断.同时,对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异物感以及角膜混浊等,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组间对比,以P<y@_?>_廛G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冲洗前后细菌阳性率对比冲洗前,两组的细菌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和术后第2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疗效确切,手术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坚持无菌原则,不然术后发生眼部感染的风险较高,尤其是细菌性眼内炎,是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白内障术后感染,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2].当前临床上在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时,术前冲洗结膜囊或者运用抗菌药物眼液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的给药方法,并且抗菌药物也较多,不同药物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给药方案对确保手术成功和预防术后感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与冲洗前相比,两组患者冲洗后和术后第2d的细菌阳性率均较低,说明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能够使眼内细菌阳性率降低.左氧氟沙星作为氧氟沙星的一种左旋体,可以对非分裂细胞产生作用, 使其存活能力丧失,还可以对分裂细胞产生作用,将细菌蛋白质和RNA 合成阻断,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被杀灭,与氧氟沙星相比,其抗菌活性更大[3].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阳性率较低,说明左氧氟沙星滴眼和聚维酮碘冲洗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使细菌培养率降低.结膜是位于眼球表面和眼睑内面的一种黏膜组织,其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常眼结膜囊内容易存在细菌,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或者正常菌群, 一般出现眼外伤或者进行眼科手术时,破坏了眼球壁的结构,结膜囊内的细菌容易进入眼内而诱发感染[4].虽然运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可以有效杀灭睑缘睫毛根部和眼睑表面等部位细菌,但是不能将结膜囊内的细菌彻
底清除,无法使结膜囊达到无菌状态.聚维酮碘作为以表面助溶剂和活性剂为载体的一种不定型络合物,术前对结膜囊进行冲洗,能够将部分细菌去除,并且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以及刺激小等优点,杀菌效果好,能够将芽胞杀灭[5].同时,临床研究资料发现,运用高浓度的聚维酮碘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在短时间内容易使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而稀释后者可以将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减轻,一方面可以将结膜囊细菌彻底清除,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的眼表损伤体征或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不适感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患者术后聚维酮碘冲洗和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预防感染,可以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避免发生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 李荣新.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46例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4,21:26-27. [2] 周一龙,庞昕,李勤杰,杨卫华.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2:2840[ -2842.3] 刘曦,姜兴华.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血清及泪液中炎性指标、NO 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07:125-127. [4] 池其洪,王彦,陈钢锋.妥布霉素联合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32:73-74+76. [5] 施葓.眼外伤围手术期左氧氟沙星不同给药途径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75-177. [6] 瑶华.孙佳黎.吴海滔.等.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038-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