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29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

29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

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8月29日玉米田杂草多,常见的就达43种,其中单子叶杂草12种,双子叶杂草31种。

防除玉米田杂草,采取化学除草方法省工、省力、省时。

现介绍7种常用的玉米田化学除草剂。

1.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剂型为40%胶悬剂,是玉米田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种后马上喷施阿特拉津,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00~3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施药量过大时易伤害后茬敏感作物(如油菜等),所以一般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化除杂草,时间在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

2.乙草胺乙草胺(50%乳油)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150~200毫升。

该除草剂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乙草胺主要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

3.丁草胺剂型为50%、60%乳油,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

丁草胺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4.乙莠水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配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200~300毫升。

应注意乙莠水不能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只适用于玉米单作的地块。

5.克草灵45%悬乳剂,系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杂草研究室开发成功的一种除草混配剂,是用于防除玉米田混生杂草群落的新型、安全、高效除草剂。

经过多年的大田试验证明,克草灵1次使用即可防除夏玉米田间所有种类的杂草,除草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60天。

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或玉米出苗后10~15天,667平方米用药量200~250毫升。

药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动晃匀,药剂加入喷雾器内对水后也要搅拌均匀,对水量每667平方米30~35千克。

要选择无风天气使用,以防止药液飘移到敏感作物如大豆、花生、棉花上造成药害。

嘧啶类除草剂的六大特点

嘧啶类除草剂的六大特点

嘧啶类除草剂的六大特点
嘧啶类除草剂的主要特性:
1.主要防治杂草幼芽,在杂草萌芽前或萌芽后初期使用,除草效果最好。

2.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并向植物幼芽与叶片传导;通常植物茎叶不易吸收,故作为土壤处理剂来使用。

3.除草效果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施药两周内降雨或灌溉能显著提高药效,在干旱地区难以防治深根性杂草,通常对多年生杂草的作用缓慢。

4.施于土壤中后,不易为土壤胶体吸附,在土壤中易于淋溶。

5.嘧啶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比较长,半衰期约5-6个月,高剂量的持效期超过一年。

6.抑制光合作用是嘧啶类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因而,施药后的光照情况对其药效也有影响。

1。

阔叶类除草剂优缺点速查表

阔叶类除草剂优缺点速查表

该药施用时应尽量早用,杂草 叶龄较大或天气干旱又无水浇 条件时适当增加用药量。杂草 叶片吸收药剂后即停止生长,
叶片褪绿,而后枯死。
杂草易复发,只有在光照条件 下才充分发挥药效。用药后小 麦叶片有轻重不同程度的黄色 灼伤斑点,7 天以后斑点逐渐
消失。
安全,速度快,杀草谱广。 亩 用 量 非 常 低 ,在 用 效 成 分 0.4 克--0.6 克就可以取得 良 好 的 效 果 。对 猪 殃 殃 、打 碗 花 、灰 菜 、萹 蓄 、繁 屡 效 果特别好。
10℃以下效果差,死草速慢, 花生、辣椒安全间隔期 60 天。
在麦田使用时土壤一定要潮 湿 ,如 果 土 壤 干 旱 ,防 效 较 低 。
安 全 ,杀 草 谱 广 ,施 药 期 长 , 杂 草 对 该 药 的 反 应 较 慢 ,低 温时用药,药后 4 周以上 杂草才能全部死亡。
10℃以下效果差,死草速度 慢,花生、辣椒安全间隔期 60 天。对田旋花、刺儿菜等杂草
杀 草 谱 广 ,安 全 ,药 效 迅 速 。 对猪殃殃、繁缕、大巢菜、 泽漆有较好防除效果。
持效期短,受冬季低温影响较 大,用药时一定控制在气温高 于 10℃。 应尽量在杂草小苗 时使用,杂草植株较大影响除
草效果。
在 低 温 下 药 效 稳 定 ,即 使 是 在 2℃时仍能保证稳定药 效 ,这 一 点 是 其 他 除 草 剂 无 法 比 拟 的 。可 防 除 麦 田 大 多 数阔叶杂草,包括猪殃殃、 麦 家 公 、繁 缕 、蓼 属 、菊 科 等 难 防 杂 草 ,并 对 麦 田 中 最 难 防 除 的 泽 漆( 大 戟 科 )有 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受环境影响大,安全性差,药 害风险较高,特别是低温(日 均温低于 4℃)和涝渍;寒流 前 1 周停止施药;麦苗弱,也 会加重药害。除阔叶杂草效果 差,早春用量要比年前用量增

常用除草剂

常用除草剂

1、二甲戊灵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

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

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

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

对稗草、千金子无效。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药后保持水层3~5天。

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注意事项: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各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特点

各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特点

甲维盐比阿维菌素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提高了10-100倍,杀虫谱变宽;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虫为10-15天,螨为15-25天。

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渗入表皮组织;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蓟马类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土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高峰;吡虫啉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虫酰肼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作用机理相反;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 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马拉硫磷气温低时毒力下降,可适当提高施药量或用药浓度;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触杀和胃毒作用,一定的熏蒸和渗透作用;对害虫击倒力强,高温时效果好;残效期短;对高粱、瓜豆类和梨、葡萄、樱桃等一些品种易发生药害,应慎用;采果前10天停用。

灭幼脲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

;抑制几丁质合成;胃毒作用,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在植物叶背面喷药;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天开始死亡,5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喹硫磷杀虫、杀螨作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杀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残效期短;防除咀嚼和吮吸害虫效果良好啶虫脒氯化烟碱吡啶类;触杀和胃毒,很好的内吸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有效防治半翅目中的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速效,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右;噻嗪酮抑制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药后3—7天才能见效,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五类恶草酮类除草剂的区别特点与应用

五类恶草酮类除草剂的区别特点与应用
产 品 优 点 :能在水稻田和多种旱田 作物应用,施用方法灵活,杀草谱宽,能
防水稻田多种杂草,对旱田难治恶性杂 草田旋花、打碗花、猪秧秧有突出防效。
登 记 情 况 :国内已在安徽省、河北 省、江苏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有 24 家 企业登记原药,54 家企业登记单剂,65 家企业登记与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 的复配剂。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 粉剂。少数企业登记与丙草胺复配的展 薄油剂,用于水稻田甩施。该药剂由原 安万特公司开发,早在 1969 年,曾在德 国、美国获得专利,现早已过期。
独 到 突 出 优 点 :该药剂喷施后如土 壤墒情差时,虽不能及时发挥除草作 用,但滞留在土壤表层的有效成分可保 留较长时间不被分解,待遇到降雨或灌 溉条件时仍能发挥防除杂草作用,甚至 对 4 ̄5 叶 龄 敏 感 杂 草 也 能 杀 伤 和 抑 制,又称二次杀草作用,这一点是目前 其它除草剂都不具备的。
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克 / 升氯 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25%呋虫 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剂 60 克处 理 平 均 保 苗 效 果 分 别 为 92.4% 、 85.0%、79.9%和 75.9%。200 克 / 升氯 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处理极显著 优 于 25%呋 虫 胺 可 湿 性 粉 剂 24 克 、 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和 90%杀虫 单可溶粉剂 60 克。从活虫防效看,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40%毒 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 剂 60 克 处 理 平 均 活 虫 防 效 分 别 为 96.6%、91.2%、84.9%和 80.3%。经显 著性分析,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 浮剂 12 毫升、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处理显著优于 40%毒死蜱乳油 75 毫升、90%杀虫单可溶粉剂 60 克处 理,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2 毫升和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24 克 处 理 间 、40% 毒 死 蜱 乳 油 75 毫 升 和

6种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

6种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

6种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节节麦和雀麦是农田中常见的两种杂草,它们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两种杂草的数量,人们常常采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

1. 高效除草剂:高效除草剂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的草甘膦类除草剂。

它可以通过叶片和根系吸收,破坏杂草的酶系活性,使其无法正常生长。

在防治节节麦和雀麦时,高效除草剂可以迅速有效地灭活这两种杂草,且对农作物的伤害较小。

3. 灭活剂:灭活剂是一类通过调节杂草生理代谢而杀死杂草的除草剂。

在防治节节麦和雀麦时,灭活剂可以通过干扰这两种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其无法正常生长,达到防治的效果。

4. 下茬除草剂:下茬除草剂是一类在农作物出苗前施用的除草剂。

它可以通过封禁土壤中的种子和杂草萌发,从而达到防治节节麦和雀麦的目的。

下茬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施药时机和用量,避免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5. 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土壤性质的除草剂。

它可以改变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等,从而抑制节节麦和雀麦的生长。

土壤处理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较好,但过量使用可能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6. 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利用一些天敌、微生物、病原体等对节节麦和雀麦进行防治的方法。

通过引入一些能够食用这两种杂草的天敌或利用对这两种杂草有害的微生物或病原体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环境友好,但需注意施用方法和剂量。

以上六种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分别有所不同。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治节节麦和雀麦,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分为:时差、位差、形态、生理生化等; 1、位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物,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这样杀死杂草保护作物; 比如,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喷洒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杂草种子大多集中于土壤表面,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首先发芽,其芽鞘或幼芽幼根一旦接触并吸收到乙草胺后中毒死亡,位于土壤3厘米之下的花生种子发芽后靠位于地表之下的胚轴把幼芽推出地面而不会中毒; 2、时差选择 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出土的时间差异,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例如,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洒百草枯、草甘膦等除治已经出土生长的杂草,但对尚未出土的玉米幼苗无害; 3、形态选择 不同植物的形态差异性在接受到药剂的剂量上有差别,使用除草剂时予以利用; 比如溴苯腈对阔叶杂草高效却对叶片窄小的禾本科作物小麦和玉米上使用; 油松、湿地松等松树苗圃中使用草甘膦、森草净除草就是利用这些松树的针状叶接受到的药剂微小以至于药剂对其安全而对杂草有害这一特点; 4、生理选择 不同植物对除草剂吸收及其在体内运转也有差别。2,4-D在菜豆体内的运转速度与数量远超过禾本科作物,环草特在水稻体内仅向上运转而在稗草体内双向运转; 5、生化选择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选择性。大多数是酶促反应。 作物吸收除草剂之后在体内进行氧化与还原反应,而使其丧失活性,所以对作物安全。杂草则没有这种反应而中毒。例如,二硝基苯胺类及二苯醚类除草剂多进行这种反应。 实际上,一种除草剂往往有多种选择性原理。 表一、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类别 代表种类 作用方式及防除对象 适合作物田 其它

灭生性除草剂

联吡啶类:百草枯 触杀型除草剂,对绿色植物及其器官快速有效,不伤根。 地头、路边、闲散地、作物出土前、行间距较大的作物田等。 1、经口高毒慎重保管;2、温度高见效快;3、喷洒力求均匀;4、对非绿色植物器官效果差。

有机磷类:草甘膦、草铵磷 1、草甘膦:内吸型除草剂,感温型,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内双向传导,杀根除草,药效较慢,性价比较高。 2、草铵磷:触杀型,药效较快,价格高。

地头、路边、闲散地、果园行间等地 1、在杂草生长最为茂盛时施药效果最好;2、遇铁、铝等金属钝化,并具酸性,应用塑料容器保存;

3、草甘膦加工类型有草甘膦胺盐、草甘膦异丙胺盐之分。 磺酰胺类:嘧磺隆(森草净、甲嘧磺隆、草灌净) 内吸型除草剂,对除针叶树之外所有植物都有效,持效期长达1~2年。 铁路、机场、防火隔离带、林地和短叶松、长叶松、湿地松、油松等针叶树大苗苗圃除草。 慎用

咪唑啉酮类:咪唑烟酸(灭草烟) 能被杂草的根和叶吸收,抑制杂草支链氨基酸合成进而抑制其生长。持效期长8年 林地、非耕地;杂草芽前后苗后早期喷雾处理。 慎用

三氮苯酮类:环嗪酮(威尔柏、林草净) 茎叶触杀和根系吸收。 森林防火道、甘蔗(定向喷雾) 慎用

选择性除草剂 酰胺类: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敌草胺(萘丙酰草胺、大惠利)、敌稗 1956年孟山都开发生产出第一个酰胺类除草剂,烯草胺,1966年、1971年先后开发出甲草胺和乙草胺。19741、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禾本科杂草通过芽鞘吸收,阔叶杂草通过幼芽和幼根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药效更突出。 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作物田内土壤处理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1、杂草出土之前施药作用于禾本科杂草嫩芽;2、需要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 3、施药后遇大雨或浇水易使药剂淋溶至作物种子上导致药害。 2、敌草胺(大惠利、萘丙胺):对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和棒头草高效,杂草的幼根和芽鞘吸收,阻碍其细胞分裂,在杂草的芽前和芽后1叶期使用效果最好。 西瓜、棉花、大蒜、烟草、油菜、甜菜等播后苗前或移栽前土壤处理。果园、桑园和茶园春季杂草萌芽期土壤处理。

1、注意施药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2、黄瓜幼苗对之比较敏感; 3、茴香、芹菜、莴苣、小麦、韭菜等对之敏感,禁用。

敌稗:触杀型除草剂,在稗草体内不传导, 水稻秧田、直播田和移栽田茎叶 1、晴天温暖时施药,但避免30℃年汽巴嘉基开发生产异丙甲草胺。当前全球生产量最大的是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增长最快的是二甲草胺、吡草胺、敌草胺和丙草胺。 只在药剂接触部位起作用。 处理除治稗草 以上高温施药;2、禁止和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药剂混合使用,前后一周内也不得施用; 3、禁止和2,4—D丁酯混合使用;4、不宜做土壤处理剂。

五氟磺草胺(稻杰)、二甲吩草胺、四唑酰草胺。 水稻、马铃薯、玉米等除治禾本科杂草。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

均三氮苯类:莠去津(阿特拉津)、扑草净、氰草津、扑草津、西玛津、氟草净等;1952年开发出可乐津,1958年瑞士汽巴嘉基开发生产出莠去津。2000年莠去津销量达到全球除草剂的8%。

莠去津(阿特拉津):根部吸收在木质部传导,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对反枝苋、落藜、马齿苋、苘麻、蓼、牛筋草和狗尾草效果突出,对稗草、马唐、苍耳等效果较好。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达半年。 玉米、高粱、甘蔗等播后苗前或玉米4叶前,杂草出土前或2~3叶期,土壤处理;果园、茶园,开春后杂草萌发高峰期土壤处理。 1、土壤处理使杂草根系吸收药剂,药效最好,落到茎叶上的药剂药效较差;2、天气干旱时可以施药后混土以使药剂集中于根系周围; 3、北方冬小麦和玉米两熟制栽植区,莠去津用量每亩不能超过100克有效成分,否则极易引起小麦药害;4、桃树对之极为敏感,不能在桃园使用;

扑草净:通过根部、茎叶吸收,随蒸腾作 1、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谷1、严格掌握施药量和时间;2、砂质土禁用; 用在导管中传导,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使杂草见光后失绿发黄枯死。对反枝苋、落藜、马齿苋、苘麻、鳢(li)肠药效最好;马唐、狗尾草、稗草、看麦娘、牛筋草和千金子等效果较好。 子等作物,播后苗前土壤处理;2、芹菜、洋葱、大蒜、韭菜、胡萝卜、茴香等蔬菜作物,播种时、播后苗前或1~2叶期,喷雾处理; 3、果园、茶园、桑园,在一年生杂草萌发时土壤处理。 3、白菜、上海青等对扑草净非常敏感;4、高温时慎用。

氰草津(百得斯、草净津):根部吸收为主,抑制杂草光合作用使之枯萎死亡。对早熟禾、反枝苋、马齿苋、马唐、狗尾草和牛筋草等一年生杂草效果好,但总体上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优于禾本科杂草。 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使用;玉米3~4叶期使用比较安全,但玉米5片真叶后使用极易造成药害。尤其是施药后遇中到大雨或玉米田有积水时,药害更为严重。

1、玉米苗后使用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2、砂质土和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土壤不宜使用。

磺酰脲类:杜邦公司在1976年首先开发出绿磺隆。2000年磺酰脲类除草剂全世界销售额达到亿美元,占农药总销售额的9%。 苄嘧磺隆(农得时、稻无草):杂草通过根和叶片吸收并在体内传导,抑制杂草顶端分生组织生长,进而组织失绿、枯死。对异形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牛繁缕、播娘蒿和荠菜高效,对水芹和稗草效果差。 1、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播种前或播种后20天,杂草萌发初期,撒施药土,并保持水层3~5厘米3~4天,效果最佳;2、水稻移栽1天撒药土施药,效果最好。移栽7~10天连续用两次,间隔15~20天,对1~7厘米高的扁杆防效高; 3、冬小麦2~3叶期阔叶杂草基本出齐苗时喷药。 1、水稻田施药后延长保水时间是提高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保水时间越长药效越好,以5~7天最佳;2、对2片叶以下杂草效果好; 3、施药后,水稻叶尖略有发黄,接触到药液的叶片部位有枯死现象,但可逐渐恢复正常;4、过量使用会明显减产; 5、小麦田使用时需要一定土壤湿度,干旱药效差。 吡嘧磺隆(草克星、水星、韩乐星):主要通过根吸收药剂,阻止杂草分生组织生长进而使之逐渐枯死。对眼子菜、鸭舌草、牛毛毡、节节菜、异形莎草防效高,对稗草有抑制效果。 1、水稻播种塌谷后或3叶1心期,稗草2~3叶期施药,对稗草、野慈姑、鸭舌草和眼子菜等防效达90%以上;2、移栽田,栽后3~20天,撒施并保持水层; 3、旱直播稻1~3叶期施药,药后1~2天漫灌并保水。 1、不同品种耐药性差别较大,早籼稻耐药较强,晚稻敏感;2、 避免晚稻芽期施药;

嘧苯胺磺隆:根和叶吸收,抑制杂草生长并使之逐渐枯死。对稗草、慈姑、水绵、狼把草、陌上菜、鸭舌草、异形莎草等高效。

水稻移栽后5天杂草叶期施药并保持水层。 详见产品说明书

乙氧磺隆(太阳星、乙氧嘧磺隆):根茎叶吸收并传导,组织氨基酸合成造成杂草根茎叶生长受抑,最终枯死。对荠菜、播娘蒿、鸭舌草、野慈姑、节节菜、狼把草、雨久花、陌上菜等高效。 水稻直播田,水稻2~4叶期茎叶喷雾;移栽田,栽后5~7天和二氯喹啉酸混用撒药土,兼杀稗草;

1、和二氯喹啉酸混用时对4叶期以下的稻秧易出现药害;2、防除大龄多年生阔叶杂草宜用上限推荐剂量;

四唑嘧磺隆(康宁、康利福):杂草根和叶吸收,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生长并逐渐枯死。对稗草、异形莎草、眼子菜 水稻苗后施用。 等高效,尤其是和苄嘧磺隆混用防除稗草效果更好。 醚磺隆(莎多伏):抑制杂草氨基酸合成,阻止生长使之枯死。对水苋菜、异型莎草、鸭舌草、慈姑、萤蔺、繁缕、眼子菜、鸭趾草、反枝苋、碎米莎草、泽泻、节节菜等高效,稗草效果差。 水稻秧田、直播田和移栽田均可使用。 1、施药后稻田封闭保水,药效更好,但渗漏田不宜使用;2、安全剂量范围窄,20%醚磺隆16克/亩,超量施用易对水稻造成矮化、分蘖减少等药害。 氟吡磺隆(韩乐盛):根茎叶吸收,抑制氨基酸合成和蛋白质形成,阻止杂草顶端生长并逐渐枯死。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效。对稗草特效,对节节菜、丁香蓼、水莎草、鳢肠等防效突出。

水稻直播田、抛秧田药土法或喷雾均可。用药前排干水,药后隔1天上水,但田水不宜淹过秧心。 水稻4叶后施药安全

胺苯磺隆(菜王星、菜磺隆、金星):根茎叶吸收阻止杂草生长。对牛繁缕、碎米荠、播娘蒿、荠菜、苋菜、落藜、猪殃殃、看麦娘、泥胡菜等高效。 油菜直播田和育秧田,播种前1~3天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移栽田栽后7~10天缓苗后茎叶喷雾。 1、油菜品种间耐药性有差别,甘蓝型耐药性强,芥菜型则敏感; 2、秧苗1~2叶期茎叶喷雾最为危险; 3、高寒地区或低温阶段控制剂量; 4、后茬为水稻、棉花、玉米和瓜豆作物的地块慎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