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瞪
陈文 华 贾秀芬
( 波大 学 心 理 学 系 , 宁 浙江 宁 波 3 5 1 1 21 )


评 价 倾 向框 架 效 应 理 论 及 其 拓 展 研 究 的 现 状 与 展 望
摘 要 : 为预 测 消 费 者 具 体 情 绪 影 响 决 策 的 基 础 理 论 作 之 一 ,评 价 倾 向框 架效 应 理 论 主 要 讲 述 了具 体 情 绪 是 如 何从 过 去 的情 境 中产 生 并 延 迟 影 响 随 后 的 判 断 与 决 策 的 .是 一 个 超越 效价 范式 的 新 理论 文 章 首先 系统 地 介 绍 该 理 论 . 核 心 对 概 念 如 评 价 维 度 、 价 主 题 和 评 价 倾 向进 行 了诠 释 . 评 同时还 介
绍 了实验 研 究 的策 略 . 后 简要 呈 现 了AT 然 F的相 关研 究 证 据 . 以及 对 其 的拓 展 研 究 在 此基 础 上 点 出 了 目前 研 究 中存 在 的 不足 和 未 来 可 能 的研 究方 向 关 键 词 :评 价 倾 向框 架 效 应理 论 相 关 研 究 及 拓 展 未
的 不 同评 价 组 合 形 成 了 不 同 的 情 绪 ,评 价 的 差 异 导 致 情 绪 的差异 。 113 价 倾 向 ..评 根 据 情 绪 的 功 能 理 论 。 绪 具 有 动 机 属 性 . 激 发 改 变认 情 会 知或 动机 以适 应 环 境 。 因 此 A F 设 具 体 情 绪 的核 心 维 度 激 T假 发相 应 的 评 价 主 题 , 未 来 事 件 进 行 预 测 . 就 是形 成 评 价倾 对 也
来 研 究 展 望
个 体 体 验 到 焦 虑 情 绪 是 由于 个 体 对 环 境 中存 在 的 威 胁 的 不 确 定 性 评 价 造 成 的 , 而悲 伤 则 是 由于 个 体 失 去 亲 人 或 失 去 重要 的资 源 所 体 验 到 的 情绪

算法态度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未来展望

算法态度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未来展望

2023年5月(第37卷第5期)May,2023(Vol.37,No.5)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算法态度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未来展望景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摘要: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算法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算法决策越来越普遍。

但是人们对于算法决策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同态度。

通过梳理有关对算法决策态度和行为的研究文献,文章提出系统性研究框架,明确人们对算法决策产生不同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原因、边界条件、主要发现和研究不足,同时构建算法态度形成过程理论框架,并确定可行的研究方向。

文章希望通过系统性回顾已有研究和整合新的模型,帮助人们更好把握对算法决策的理解,从而促使企业、政府、个人更积极地利用算法工具。

关键词:算法决策;人工智能;算法态度;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3)05-0107-12 Literature Review,Research Framework,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Algorithm AttitudeJING Yi(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s,algorithms are increasingly widely adopted and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 is becoming more common.However,people still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By reviewing research literature 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framework,clarifying the main reasons,boundary conditions,main findings,and research shortcomings for people′s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At the same time,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lgorithmic attitudes is constructed,and fea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identified.This paper aim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existing research and integrate new models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thereby promoting enterprises,governments,and individuals to actively utilize algorithmic tools.Key words:algorithmic decision-mak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gorithm attitude;literature review一、研究背景在经历了两次发展浪潮之后,海量数据的积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带来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发展热潮[1]。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罗寒冰;徐富明;王伟;王岚;吴修良【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3(006)006【摘要】目标框架效应指说服信息的影响力会受到信息在陈述行为结果或目标时所采用框架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运用预期理论、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目标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来源可信度、行为类型、个体卷入度、情绪和性别.未来研究可从探索目标框架效应的神经心理机制、探究目标框架效应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改进研究目标框架效应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总页数】6页(P51-56)【作者】罗寒冰;徐富明;王伟;王岚;吴修良【作者单位】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课堂教学:从内容中心走向目标中心——中国目标教学20年回顾与展望 [J], 张志勇2.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董凤莉3.目标框架效应对放纵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 [J], 崔登峰;李梓萌4.目标框架效应对放纵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 [J], 崔登峰;李梓萌5.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连载三) 中学地理教育目标改革40年——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 [J], 吴慧;朱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要: 目标 框 架 效 应 指 说 服 信 息 的影 响 力 会 受 到 信 息 在 陈述 行 为结 果 或 目标 时 所 采 用 框 架 影 响 的 一 种 现 象 。 目前 , 研 究 者拒理论 、 双 加 工 理 论 和 调 节 定 向 理 论 来 解 释 目标 框 架 效 应 的 心 理 机 制 。此 外 。 研究者还发现 . 目标 框 架 效 应
更 可能影 响 人们 对 出行方 式 的选 择F 。在 医疗决 策 领域 。 目标框架 效应 会影 响人 们对 医疗 资源分 配公 平性 的知 觉与判 断 。与 以消极框 架 描述 医疗 资 源分 配相 比. 积 极框架 能够 让人 产生 更强 的公平 感 , 因而 更 容 易 被 公 众 接受 [ 4 3 。此外 , 在 公 共 政策 的制 定 方 面, S c h u c k和 V r e e s e 发 现 ,以带来 机遇 的方 式来 描 述公共 政策 的实 施效果 比以带来 风 险的方式 来描 述
而, Me y e r o w i t z 和C h a i k e n的一项研 究 却发 现 ,在试
图说 服女 性 参 加 胸 部 自检 ( b r e a s t s e l f — e x a mi n a t i o n , B S E ) 时, 采 用强 调不进 行 B S E所可 能 带来 风 险 的消 极 框架 将 信息 呈现 给被 试 . 比采用 强 调进 行 B S E所 能 带 来好 处 的积 极 框 架 更 能 说 服 被试 进行 B S E E 2 ] 。 尽 管这两 种类 型 的信息 在 内容和 目的上没有 本 质 区
预期 理 论 ( p r o s p e c t t h e o r y ) 认为 , 人 们在 收 益 的 情况 下通 常会规 避风 险 。而在 损失 的情况 下会 寻求

文献综述中的关键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评述

文献综述中的关键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评述

文献综述中的关键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评述概述:文献综述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总结、评述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来揭示当前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文献综述中的关键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进行评述。

一、关键理论框架评述:1.1 理论框架的定义和作用理论框架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研究时所依据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假设、概念和模型。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系统化地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一个逻辑完整、科学严谨的研究框架,从而推动学科的进展。

1.2 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理论框架的构建可以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2)总结文献中的理论原则、假设、概念和模型;(3)归纳、整合有关理论,构架出完整的理论框架;(4)对构建的理论框架进行剖析和评述。

1.3 理论框架的影响与创新理论框架对于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科学的理论框架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路径,引导他们在研究中抓住关键问题,从而推动学科的前进。

此外,创新的理论框架也能够为学术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二、实践应用评述:2.1 实践应用的定义和意义实践应用是指将理论框架运用到实际场景中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推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 实践应用的方法与策略实践应用的方法与策略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实践场景,明确问题和目标;(2)选取适当的实践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3)将理论框架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效;(4)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2.3 实践应用的评价与展望实践应用的评价主要从实践结果和实践效果两个角度进行。

通过评估实践的结果和效果,可以不断改进理论框架,提高实践的效能。

同时,对于理论的展望也是评价实践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完善理论框架,才能更好地推动实践的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解析与评价分析解析

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解析与评价分析解析

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解析与评价分析解析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论文的质量和研究价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进行解析与评价分析。

一、研究框架的解析与评价分析研究框架是毕业论文的骨架,是研究问题、目标和方法的整体安排和组织。

一个好的研究框架能够确保研究的逻辑清晰、条理严谨。

具体来说,研究框架包括以下要素:1. 研究问题的明确性:一个好的研究框架首先要明确定义研究的问题,确保问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

2. 目标的明确性:研究框架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即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意义。

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指导研究的整体方向和取向。

3. 变量和假设的设定:研究框架需要明确研究所要考察的变量和假设,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变量和假设的设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研究框架需要明确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支持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选择要基于科学原理和研究需要,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研究框架应当具备研究问题的明确性、目标的明确性、变量和假设的设定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研究框架的解析与评价分析,可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二、理论基础的解析与评价分析理论基础是毕业论文的理论支撑和依据,它在研究框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理论基础能够确保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1. 理论选择的合理性:选择适当的理论对于论文的研究至关重要。

理论选择应基于研究问题和目标,并能提供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理论框架。

理论的选择应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能够满足研究的需求。

2. 理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选择的理论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解释和预测现象。

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来进行验证。

同时,理论的应用广泛性和实践性也是评价理论基础的重要指标。

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框架理论研究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文章在综述框架理论6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框架理论应用研究的前景。

研究发现,框架理论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其发展过程具备较强的内在逻辑与一致性;静态和动态描述成为各领域界定框架概念的两个层面;框架理论对认知语言学整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框架理论研究仍存在系统性不强、整合性研究不多、应用研究偏少和动态的框架研究有待深入等问题。

因此,系统的框架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及动态的框架研究将是未来框架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框架理论多范式的理论内涵使得其在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跨文化传播领域仍然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引言自人类学家Bateson (1955: 39-51)首次提出框架概念以来,框架理论的研究至今已有60年,呈现出多领域、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学家Goffman将Bateson的框架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系统地提出了框架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们也从知识表征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提出了框架、参照框架、框定效应的概念及理论。

70年代末,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框架理论逐步渗透到新闻传播学领域。

80年代初,语言学家Fillmore创立了框架语义学。

21世纪初,认知语言学Lakoff又将语言学、社会学和传播学中的框架概念引入政治学,创立了框定理论。

框架理论多范式的理论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关文献主要聚焦于上述某具体领域内框架理论的评介,鲜有学者对框架理论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脉络作过综述。

鉴于此,本文从框架理论的缘起、多领域发展和跨学科融合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框架理论的发展历程,突显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其发展特点,指出框架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对其应用研究前景作出展望。

2.框架理论的发展历程2.1框架理论的缘起1955年,英国人类学家Bateson在游戏与幻觉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框架概念。

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示 了决策者 的风 险偏 爱依赖于 选项被 如何
描述 , 即框架 。亚洲疾 病 问题是 框架效应 的 典型 案例 ,其 中决策 者被 要 求在 生还 ( 正面框 架 )或者 死去 ( 负面框架 )的情 境下, 对一个 确定选项 和一个概 率( 风险 )
选 项 进 行 选 择 。 然 而 ,T V e r s k Y和 K a h n e ma n实验研 究发现 :用正面 框架 ( 生还 ) 和 负面框架 ( 死去 )叙述相 同的
有 关框 架效 应最 早是 由 Ka h n e ma n
和T V e r S k Y (1 9 8 4 )和 Tv e r S k Y和

中 图分类 号 :F 2 3 9 文献标 识码 :A
K a h n e ma n(1 9 8 1 ,1 9 8 6)提 出的 ,暗
审 计 判 断 贯 穿 整 个 审 计 过 程 。 行 为 经 济 学 中的 前 景 理 论 和 心 理 学 中的 框 架 效 应 理 论 认 为 ,人 们 在 不 确 定 状 态 下 进 行 风 险 判 断 时 ,往 往 会 受 问 题 的 语 言描 述 方 式 的 影 响 ,容 易产 生 框 架效 应 。 本 文 阐述 了框 架 效 应 的 内涵 , 分 析 了框 架 效 应 产 生 的 理 论 基 础 ,在 回 顾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指 出 国 内在 审 计 判 断 领 域 进 行 框 架 效 应 研 究 面 临 的 局 限 性 , 并 对 未 来 研 究进 行 了 展望 。
决 策环 境 的 变换而 导致 行 为主 体对 同一
受 益 时人们 选 择风 险较 小 的方 案 ,而 受 损 时人 们选 择风 险较 大 的 方案 ,这 种 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文华, 贾秀芬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宁波,315211
刊名:
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10,(47)
被引用次数:0次
1.Han,S.Lerner,J.S.Kehner,D Feelings and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The appraisal-tendency framework 2007
2.Lerner,J.S.Gonzalez,R.M.Small,D.A.Fischhoff,B Effects of fear and anger on perceived risks of terrorism:A national field experiment 2003
3.Lemer,J.S.SmalI,D.A.Loewenstein,G Heart strings and purse strings:Effects of emotions on economic transactions 2004
4.Goldberg,J.H.Lerner,J.S.Tetlock,P.E Rage and reason: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uitive prosecutor 1999
5.Lerner,J.S.Kehner,D Fear,anger,and risk 2001
6.Lerner,J.S.Tiedens,L.Z Portrait of the angry decision maker:How appraisal tendencies shape anger's influence on cognition 2006
7.Small,D.A.Lerner,J.S Emotional politics:Personal sadness and anger shape public welfare preferences 2008(2)
8.J.Frank Yates Emotion Appraisal Tendencies and Carryover:How,Why,and._Therefore 2007(3)
9.Baba Shiv Emotions,Decisions,and the Brain 2007(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szk201047200.aspx
授权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zgkxjsdx),授权号:b6fa3086-93e7-4773-a23c-9ea600fe7d7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