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机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分析

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对环保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而海上风电安装船作为海上风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迎来市场需求的增长。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2. 市场发展趋势2.1 国际市场随着欧洲等地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运营,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在国际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已成为海上风电安装船的主要市场。
此外,北美和亚洲地区也开始逐渐崛起,并在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2.2 国内市场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内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对安装船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3. 市场需求分析3.1 技术要求海上风电安装船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适应复杂海况和不同规模的风电设施安装需求。
船舶的动力系统、操作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需要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3.2 船舶规模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安装能力和效率。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的扩大,对大型安装船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小型安装船在进行巡航、维护和紧急修理等方面具备优势。
3.3 经济性考虑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经济性对于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船舶的造价、维护成本、作业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着投资者的选择。
因此,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是增加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
4. 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投资的增加,对安装船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国内市场也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为安装船制造商和投资者带来更多商机。
5. 结论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技术要求、船舶规模和经济性是市场需求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全球和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不断发展,安装船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尤其是欧洲项目正在朝着更大规格风机过渡。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4-2020年间,海上风电装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9%,累计装机容量在2040年到达41吉瓦。
今年,欧洲和亚洲会分别以45%和65%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在2020年分别达到30吉瓦和11吉瓦的累积容量。
2008年比利时ThorntonBank风场采用5兆瓦以上海上风机,其安装6台德国Senvion5兆瓦风机,发电容量为30兆瓦。
2015年全球有17处离岸风场投入运转,总发电容量为3843.2兆瓦,其中有4处风场采用5兆瓦以上风力机,4座风场皆位于欧洲。
而现阶段,亚洲地区海上风场以3~4兆瓦风电机组为主。
我国海上风机容量主要以3~4兆瓦风电机组为主,6兆瓦机组还处于样机试验阶段。
所幸的是,我国目前正朝着研制大功率海上风机方向迈进。
湘电风能2015年年底中标福建中闽能源福建莆田平海湾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这个项目是国内乃至亚洲第一个采用5兆瓦机型的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采用5兆瓦直驱永磁风机的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突破8兆瓦及以上高可靠性海上风机的关键技术已经被列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编制的《“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具备8兆瓦及以上大型海上风机制造能力,同时突破海上风电施工建设、并网运行关键技术,建成海上风电场全景监视及综合控制系统,在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水平、运维检测等方面将赶超欧美先进水平。
“十三五”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三五”海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近年来风力发电在我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其中海上风电将凭借其诸多优势有望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推动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海上风电将从技术、质量、政策等方面取得飞跃式进步实现高速发展。
海上风电场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

海上风电场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的保证成为各国必须确保的基本问题。
然而,传统的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以致储量不足和大气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问题亦接踵而至。
海上风电具有清洁、安全、可持续的特点,在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地位不断提升,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选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与陆上风电相比,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上风电的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难度大、运营维护困难以及成本更高等。
但海上风电的优点也同样明显:海上风速通常较陆上风速更高,因而同等条件下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要高于陆上;海上很少有静风期,因而海上风电具有更高的利用小时数;与陆地复杂的地形相比,海上的环境简单,更均匀的风速对设备损坏更小;海上风电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更适宜大规模开发;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一般更靠近负荷中心,可以减少输电损失,电力的消纳也有保障。
凭借这些优点,海上风力发电将成为未来风电技术研究的重心和前沿,并成为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 海上风电场特点⑴风电机组数量多。
尽管从现有海上风电场的角度来看,风力涡轮机的单位容量继续增加,但大多数海上风电场的单位容量都集中在(2-6)MW范围内。
结果,大型海上风电场通常设置有十个甚至十几个单元。
⑵风电场内部电气线路长。
由于风车和跟随风车的叶片长度的限制与影响,风车之间的距离通常为500-600m。
此外,海上风电场通常离海的距离超过10km,而拟议的海上风电场甚至超过30km。
因此,大型风力发电场需要在几十公里内甚至上百公里内的电缆。
海上风电制氢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海上风电制氢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摘要: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具有可变性,随着接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增加,其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开发新的储能方法至关重要。
氢作为能量载体,可以起到储能的作用。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海上风电制氢是能源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对海上风电和氢能发展将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可为未来能源安全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风电制氢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风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够缓解弃风问题,因此现阶段需要对风电制氢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本文主要针对风电制氢技术进行分析,并针对风电制氢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海上风电;制氢发展趋势;前景展望引言氢气作为一种能量载体,具有多种潜在应用,常规制氢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电解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以合理的价格生产“绿氢”成为可能。
此外,随着政府推动减少碳排放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未来几年市场对“绿氢”的需求将大幅上升。
在激励政策的帮助下,“绿氢”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重大研究。
风力发电约占世界电力的5%,大部分安装在陆上。
然而,海上具有更高的风速和更一致的风,这意味着海上风机将产生更高的能量,但同时海上风电制氢技术也面临重大挑战。
挑战之一是将电力输送回岸上,因为传统的交流电力电缆具有较高的电容,比架空线路的损耗更高,并且高压直流(HVDC)系统两端都需要换流站和价格昂贵的传输线。
与通过海上电缆传输电力相比,管道输送天然气的损失(小于0.1%)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在海上生产氢气,并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岸上。
从经济角度来看,海上管道的单位长度成本高于海上电缆,但管道的能量传输能力大于电缆,与传输相同能量的等效海上电缆相比,标准化管道投资成本更低。
因此,海上风电制氢技术引起广泛关注。
1海上风电制氢前景展望我国海上风电总规划为166.386 GW,因此,在我国进行海上风电制氢将有非常广阔的电力来源;同时,利用海上风电制备氢气,并通过各类储运技术送到氢能源市场,开发跨越电力输送的渠道,为海上风电和氢能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2023)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一)

(2023)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一)2023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海上风电行业成为可再生能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2023年海上风电行业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本报告为您展示相关信息。
行业概况•2019年,全球共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6.2GW,总装机容量达29.9GW。
•中国发展迅速,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达3.57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2%。
•目前,海上风电成本仍然高于传统能源,但随着技术和政策的促进,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竞争态势•目前,欧亚地区是海上风电的主要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
•未来,重点市场将随着技术进步和投资增加逐渐转向亚太地区。
•竞争激烈,行业龙头企业为丹麦领先风能、英国欧德公司等。
技术趋势•海上风电技术将更加成熟,转子直径将进一步增大,单机容量将继续提高。
•突破万米水深,深海风电将兴起。
•各类风电场之间将形成互补,多元化组合式风电将成为发展趋势。
政策环境•国家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鼓励海上风电的开发和利用。
•未来将有更多的细则保护水生生物环境,加强环保,推进可持续发展。
经济前景•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加。
•海上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流。
•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海上风电将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风险挑战•海上风电技术和设备成本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考虑复杂的水文、气象等因素。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保持竞争优势。
市场机会•未来,海上风电领域仍存在大量机会,包括新兴市场、深海设备、智能监控和配套服务等。
•我国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为海上风电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展趋势展望•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成本将逐步降低,有望在未来成为能源市场的主流产品。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各国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日益重视,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的发展进展迅速,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系统地整理了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结合海上风电的资源条件和部分地区的项目建设进展,研究了海上风电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海洋发展的建议。
这些风电发展措施有望为今后海上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现状,未来规划,问题,解决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前沿,是国际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目前,欧洲国家海上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这将以陆上风电的发展为基础,实现陆上和海上风电的综合发展,旨在成为一个大型风电国家[1]。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开发的土地风能资源越来越少。
海上风电场稳定性强,湍流强度小、风能强、土地资源占用减少、噪声污染低,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本文根据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规划和政策,以及海上风电项目的进展,对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中国海上风电建设装机容量及发展规划从近到远,海上风电建设区分别为潮间带、潮下带潮带、近海区、远海区。
潮间带是指潮期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域。
潮下泥滩一般是指最低潮位与水深5米之间的海域。
近海一般是指在最低潮位以下5-50米之间的水域。
远海地区水深50米以上,低于最低潮位。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已为海上风电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拥有超过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洋面积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是上海最丰富的风能资源之一。
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的保证成为各国必须确保的基本问题。
然而,传统的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以致储量不足和大气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问题亦接踵而至。
为了可持续发展,减轻这些困扰全球的问题,新型分布式清洁能源并入配电网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
在所有清洁能源之中,风能是最常见的,拥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比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有着天然的优势。
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力发电在减少碳排放、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发电效率、保障用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发展前景引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海上新能源,海上风电具有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丰富、单机容量高、靠近东部用电负荷中心,就地消纳方便、噪音污染小的优点。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居世界第一。
因此,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1影响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一些因素目前正处于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海上风力发电的因素主要有: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更大,制造技术变得复杂,工程建设成本较高,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很高。
对海上风场成本影响较高的因素有:离岸距离、水域深度、升压站的位置、风机等基础造价及人工费用等。
此外,海上风电处于强腐蚀性的海洋环境,组件长期暴露在外,防腐蚀防护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而且,海上气候环境恶劣且复杂多变,风电机组的吊装、项目施工及运行难度大,需要加强气候监测能力,科学制定吊装和施工方案等应对措施。
2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2.1漂浮式海上风电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浅水滩涂海域,在近海即水深在5~50m 的海域海上风能储量约为5亿kW,据统计,水深大于50m的深水海域风能储量约为13亿kW,这一储量远远高于浅水区域。
但是当水深大于60m时,固定式海上风机建造以及维护的成本会急剧上升,且难以保证其安全性。
海上风电场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海上风电场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摘要:风力发电属于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普遍较为关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开发方案,这一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得到了全面落实与开展,而海上风力发电由于干扰较小,并且风力发电量较大,因此广受欢迎与重视。
江苏省具有较长的海岸线,具有良好的风力发电条件。
本文主要针对海上风力发电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关键技术随着现如今非再生能源逐渐稀少,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能源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必须要寻找更加合理的能源获取方式,而风力就属于一项较为关键的可再生能源。
通过海上风力发电,可以有效地完成供电,而发展这一类的新能源是我国未来走向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途径。
因此,必须要针对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进行分析讨论,积极优化技术体系,提升工作质量。
一、海上风力发电建设的主要趋势(一)技术整体发展速度较快风力发电不需要消耗非再生能源,同时也不会污染环境,属于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技术,不仅拥有环保效益,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进,现如今风力发电生产成本也开始逐渐降低,我国各地都开始建设风力发电场。
由于海上风力资源更加丰富,并且风速也更加稳定,因此适合在海上建设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不仅节约用地,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小,这意味着现如今我国风力发电技术不断提升与改进。
以江苏省为例,现如今我国江苏省建设了江苏如东海上风力发电场、江苏东台海上风力发电场,都属于主要的海上风力发电场所[1]。
江苏开发风力发电资源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好处,可以缓解江苏省一次能源不足、用电荒等问题,更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走向发展与改革,因此可以说这一技术属于建设生态大省的一项关键要求。
(二)单机容量提升现如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都会选择水平轴风力发电设备,这一设备包括风轮、增速齿轮箱、发电机、偏航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部件。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大,意味着发电能力越强,而对于技术的需求也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风机发展趋势分析 1 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历程 在 90 年代,Bonus 的 450kW 和 Vestas 的 500kW、550kW、600kW 风电机组曾经在早期的近海风 电场应用,2000 年以后就没有安装过 2MW 以下的海上风电机组。 2001 年以后,Vestas 公司的 2MW 和 3MW 双馈式海上风电机组在欧洲海上风电场大批量应用,是 经受住考验的成熟机型。Vestas 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约占全球海上风电机组的 35%左右; 同样,西门子公司的 和 (高速齿轮箱+异步感应式发电机+全功率变流器)海上风电机 组也连续十一年在海上风电场大批量应用,是经受住考验的成熟机型,也是目前海上风电场的主流 机型。西门子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约占全球海上风电机组的 50%以上。 2008 年以后,德国 Repower 公司研制的 5MW 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已经成功应用于海上风电场, 是传统双馈式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典范。目前在爱尔兰、比利时和德国海上风电场安装运行。该机组 风轮直径 126 米,轮毂高度 120 米,额定功率 5MW,已经安装使用 39 台。在其基础上扩容的 REpower 6M 也已经安装了 3 台。 近年来,德国 BARD 公司推出了 5MW 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 122 米,机舱部分重达 425 吨,叶 片长度为 60 米, 吨。由德国 Areodyn 公司设计,属于双馈式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又一个范例。 轮毂重量(包括轴承座和其他附加设备) 70 吨。机舱 (包括发电机,但不包括叶片和轮毂) 280 吨。
德国 BARD 公司 5MW 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在海上风电场安装 18 台,共 90MW; 法-德合资的 Areva Multibrid 半直驱型 5MW 风电机组也已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安装数量超过 10 台。该机组额定功 率: 5 MW;风轮直径:116 m。机组采用集成化设计:将风力机的主轴、齿轮箱、高速轴和发电机集 成在一起,以减少重量,从而降低成本。传动链为:风轮+单级齿轮箱(1:+多级永磁发电机。 系统采用折中方案,兼顾了双馈式风电机组和直驱式风电机组的优点,折中考虑了性能与价格的关 系。 此外,2003 年 GE wind 公司的 MW 双馈式海上风电机组也已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安装数 量 7 台;芬兰 Winwind 公司生产的 3 MW 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也于 2009 年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 安装数量 10 台。但是后来这两个产品都没有继续进入海上风电场,说明它们的性能还不能适应海上 风电场的恶劣环境。 2010 年以后,中国华锐公司生产的 3 MW 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也已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目前 在海上风电场的安装数量超过 50 台。
2011 年,中国上海电气风能公司生产的 MW 海上风电机组也有一台在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行, 效果良好。 表 1、各国海上风电机组在市场中的累计装机容量及所占比例 国家 英国 丹麦 荷兰 中国 德国 比利时 瑞典 爱尔兰 挪威 葡 萄 牙
累 计 装 机 容 量 (MW) 195 2
比 例 (%)
表 2、各种 2MW 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在市场中的比例 序号 产品型号 2011 年安装容量 (MW) 2011 年市场份额
(%) 2011 年累计安 装容量(MW) 2011 年底累计市
场份额
1 西门子 2 西门子 180 3 Vestas2MW 2 416 4 Vestas3MW 0 0 954 5 Repower5MW 150 210 6 Areva(Multibrid )5MW 0 0 30
7 Bard 公司 5MW 30 90 8 中国华锐 3MW 51 153 9 Winwind 公司 3MW 0 0 30 10 上海电气 3,6 从表 2 看出:西门子、Vestas 和 Repower 三家公司的产品占 2011 年底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市场份 额的 %;占 2011 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的 81%。 Repower5MW 占 2011 年全球新增海上风 电市
场份额的 %,仅次于西门子 (%)。表明目前 5MW 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有明 显增长的趋势。
2 欧美重点企业新研制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的技术特点; 丹麦 Vestas 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 面向未来,该公司正在研制 Vestas 7MW 半直驱新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组采用了一 个中速齿轮箱、永磁发动机和全功率变流器。随着 Vestas 引进设计选择将推动业主的 海上风电收益率到一个新的水平。该机组能量捕获的最大化,不仅是因为有 164 米直径的巨大风轮, 还因为优化了风轮与发电机的比例。由于采用较少数量的大型风力机而减少了运行和管理的成本。 减少了投资风险的规模,因为较少数量的风力机也意味着较少的基础和电缆。由于 Vestas 的结构设计寿命是 25 年,产业标准突出,因而使投资商的投资回报实现最大化。这会给业主一个更 长的发电期限,并增加业主的商业效益。设计理念是:可靠性高、可预测、保障寿命期性能。尽可 能减少维修次数,需要维修时,要做到安全、快捷和低成本。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 作为世界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军者,西门子 2010 年在上海建立了风机叶片制造基地,2011 年赢 得中国首个海上风电订单,同年 10 月,西门子风力发电集团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西门子将为中国 带来先进的风电机组技术、国际化项目管理以及海上风电领域的运行经验。 面向未来,该公司正在研制 直驱式新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组风轮直径 154 米, 风轮轴后倾 6º。机组额定功率为 6MW,风轮直接驱动永磁发电机,结构紧凑,塔架上部重量为仅 360 吨。该机组主要特点如下: 1) 量子(力学)叶片 独特的设计和制造程序,采用一体化叶片,为获得最大的强度,实行一体化浇注。 为中高速风况优化气动特性,为更高的输出能量而增长了叶片长度。为使根部泄漏最小化并增 加升力而设计了叶片根部 2)直驱发电机 永磁设计。全封闭、容易接近、轻重量设计;在可靠性和效率之间优化设计。与带齿轮箱的风 电机组比,整机零件数量减少 50% 3)机舱 坚固轻重量结构。进行了宽敞、人体工程学设计,并具有最大的服务能力。 4)冷却系统 设计了简单、坚固流畅连接的水冷系统;顶部安装的被动冷却散热器,高效的两级冷却保证良 好的效果。 • 西班牙 Gamesa 公司的 G128 型 海上风电机组; 西班牙 Gamesa 公司研制出风轮直径 128 米、轮毂高度 120 米的 G128 型 高速传动永磁风电机组,机头重量 250 吨,属于半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大型化的一个范 例,该机组采用两段式(碳纤维)叶片;混合式塔筒(混凝土+钢),减少投资;内置吊车,便于安 装和拆卸部件;该机组采用一个两级传动的行星齿轮箱、永磁发电机和全功率变流器:该变流器由 6 个并联的 770kW 变流器(IGBT)组成,提高了可靠性。该机组已有两台安装到现场。 美国 GE 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 美国 GE 公司研制的 GE 型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 113 米,额定功率 , 采 用永磁发动
机,是美国 GE 风能公司首次研制的大型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 德国 Enercon 公司的 7MW 直驱励磁风电机组 德国 Enercon 公司安装在比利时 11 台新一代 E-126 直驱风电机组,风轮直径 127 米,采用了 1600 吨的履带吊安装。单机容量为 7MW;采用 2 段式叶片,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轮毂高度 198 米,采 用混合式塔筒-钢制顶段,其余由混凝土建造,塔底直径为 米。该机组采用“蛋形”机舱;新 型叶片设计,与机舱罩和导流罩有机融合,使气流均匀地通过机舱,减少湍流和扰流,提高发电量; 叶片采用了“小翼”叶尖,可以在风轮平面内抑制生成扰流和旋涡,从而降低噪声,提高发电量; 叶片法兰直径大,采用双列螺栓连接。该机组采用励磁发电机,是德国 Enercon 公司近年来研制的 最大型直驱式风电机组。6MW 直驱励磁风电机组已经安装 3 台,其前身 6MW 直驱励磁风电机组已经 安装 9 台,总安装两量为 11 台。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机型还没有在海上风电场安装。 远景能源拟开发两叶片 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 远景能源公司正在设计 E128 型 双叶片风轮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 128 米,由两个叶 片组成。叶片总长度为 62 米,叶片由根部定桨距部分和叶身变桨距部分两部分组成,号称部分变桨 叶片。一部分是根部长度 20 米的定桨距叶片,一部分是外部长度 42 米的变桨距叶片。双叶片风轮 可通过海上运输船直接整体运输,而且风轮总成可以一次吊装就位,因而节省安装时间和成本。风 轮叶片的定桨距部分在 25 米/秒—30 米/秒风速范围内仍可工作。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开发了阿尔斯通(Alstom)Haliade150 型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额定功率为 6MW。采用液压冷却的永磁发电机。变流器置于塔架底部空间内。叶片长度为 米,没有使用碳 纤维,叶片的表面由聚氨酯腹膜覆盖,叶片的迎风边做了抗腐蚀保护性处理。 德国 Nordex 公司正在研制 6MW 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
根据德国 Nordex 公司的计划,风轮直径 150 米的 N150/6000 风电机组样机将于 2012 在陆地上 安装,2013 年在海上安装,并于 2014 年投入批量生产。 表:3 欧美重点企业正在研制的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 序号 公司名称 型号 功率(MW) 技术组合 所处研发阶段 1 Vestas 7 中速齿轮箱+永磁发电机+全 功率变流器 设计研制
2 西门子 6 直驱永磁式风电机组+全功 率变流器 样机试验 3 Gamesa 中速齿轮箱+永磁发电机+全 功率变流器 样机试验 4 GE wind 直驱永磁式风电机组+全功 率变流器 样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