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

合集下载

12个红色经典小故事

12个红色经典小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红色经典小故事:水缸的秘密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红色经典文化故事

红色经典文化故事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红色文化故事:1. 刘胡兰:刘胡兰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1947 年 1 月 12 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 6 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

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 15 周岁。

2. 董存瑞:1948 年 5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 座炮楼、5 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

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 19 岁。

3. 王进喜: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他带领工人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井喷事故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成功压制了井喷,保护了国家财产和工人生命安全。

这些红色经典文化故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红色经典故事9篇

有关红色经典故事9篇

有关红色经典故事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有关红色经典故事9篇红色经典故事。

12个红色经典小故事

12个红色经典小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红色经典小故事:水缸的秘密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3分钟红色经典故事

3分钟红色经典故事

3分钟红色经典故事
故事一,《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典范,他的一生都在为他人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感
动了无数人。

雷锋常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主义精神,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

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奉献才能收获幸福,只有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故事二,《焦裕禄的故事》。

焦裕禄是一位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任
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焦裕禄常说,“为人民服务终身不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故事三,《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是一位英勇的革命烈士,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用自己的生命捍卫
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刘胡兰在牺牲前说,“我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微薄的生命,我死了,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前进。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怕牺牲,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感受到
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让我们铭记这些故事,传承这些精神,让红色经典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

红色经典故事(通用12篇)红色经典故事1 革命故事1、少年游击队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

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

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

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

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

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

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

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革命故事2、两个小八路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革命故事3、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

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

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

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

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

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

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

[红色革命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6篇红色经典小故事一: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故事之一: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我常常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故事之二:你的心过门了吗?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揭开新娘的盖头,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视间掩口而笑,并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得床来,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来偷吃我家的大米!”“嗖”的一声一只鞋子飞了过去。

新郎不禁莞尔。

我讲这个故事没别的意思,我只想问问那些新进的员工甚至是一些干了两年、三年的老员工,当初你为何选这个工作?既已选了这个工作,为何身体过了门心态却迟迟不过门?我也犯过这个毛病,我刚来这家厂时,我常常对老板抱怨:“你们厂怎么怎么样。

”他听了老是向我皱眉,后来我改口对他说:“我们厂该怎么样。

”他开始认真思考我提的建议。

往往新来的人很容易发现公司的问题,因为旁观者清。

问题是你是用嘲笑、牢骚、忿然、指责的方式呢,还是以主人的心态来了解并积极地去改正这些缺点和漏洞?问问你自己,你真正地过门了吗?红色经典小故事二: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14篇)

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14篇)

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14篇)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篇1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聪明勇敢的男孩叫张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抓,因此悲痛欲绝,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游击队伍。

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

后来,人小鬼大的张嘎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

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

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张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

在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

在敌人面前,张嘎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并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

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张嘎,张嘎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篇2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

1811年中进士。

从1820年起,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

由于性情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1837年,任湖广总督,次年12月,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从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

在此期间,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林则徐遭投降派诬陷,被发配伊犁。

1845年重新起用,先后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终因郁郁不得志,1850年病死于广东普宁县,终年66岁。

革命烈士红色经典爱国故事精选篇3一户青瓦白墙的老宅,院里的柳树下倚坐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蜜色的茶桌边小男孩托着腮,全神贯注地听奶奶讲述着一个尘封已久的关于太爷爷的英勇故事……哪里还能顾及到太爷爷的英雄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萝卜头
大家可能听过小萝卜头的故事,他原名宋振中,1940年出生。

小振中八个月的时候,就与爸爸妈妈一起被抓进监狱。

由于常年关在阴暗的牢房里,吃的是变质的米饭,他长到八岁时,身高只有四岁正常孩子那么高,大大的脑袋,瘦弱的身子,叔叔阿姨都心疼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

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

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

“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

“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

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

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

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

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
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

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

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

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

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

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