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doc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独立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
3. 教授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教授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具体、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互相交流。
4. 写作指导:教授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5. 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6. 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2. 习作要求:观察生活、发现美好、表达感受3. 写作方法:选材、构思、表达4. 优秀作文展示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景物,写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2. 收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在观察和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3.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4.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
2.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3.关注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点】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
【教学难点】关注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板书题目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二、回顾课文1.《搭船的鸟》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了小鸟的外貌。
用表示颜色的词描述了小鸟的外形美的特点。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他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金色的草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草地颜色的变化。
疑问句,说明了作者不仅发现草地的变化,还进行了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吧!三、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是写一篇观察作文,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按照一定顺序,全面、细致的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
3.讲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
四、习作指导1.审题(审要求;审重点;误区警示;拟题思路。
)2. 选材(暑假,爷爷带我到乡下小河里捉了一只螃蟹,它实在太可爱了,我想写一写它的外貌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我发现蚂蚁总能搬动比自己身体重好几倍的东西。
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决心去看个究竟。
)3. 构思(开头:交代观察原因或背景;中间:具体描写观察的事物或场景;结尾谈感受和收获。
)4. 好开头(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是彩色的,像个调色盘一样。
今天去乡下姥姥家玩,我有幸观察到了母鸡下蛋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思考观察对象有哪些特点和变化,以及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它。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观察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实际观察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素材。
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和语病;
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内容;
是否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评价完后,要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人改进习作。
设计意图:明确互评要求,让学生知道如何评价他人的习作,为接下来的互评活动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互评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6人,让他们相互交换习作,按照刚才讲解的要求进行互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组织互评活动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要点。
开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引出观察对象,比如“在我的书桌上,有一盆娇艳欲滴的鲜花,它总是吸引着我的目光。”
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鲜花的各个部分,如花朵、花瓣、花蕊、叶子等,运用多种感官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变化,比如“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花瓣摸起来柔软细腻,花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叶子绿得发亮,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还可以描述鲜花在不同时间(如早晨、中午、傍晚)或不同环境(如晴天、雨天)下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互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中提高对习作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汇报互评结果
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对其他成员习作的评价结果以及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在各小组汇报过程中,适时进行点评和补充,总结出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缤纷的含义。
2.通过绘画、描写等方式,感受缤纷的世界。
3.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二、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展示、多媒体工具。
2.材料:纸笔、颜料、毛笔、水彩笔、油画颜料、彩色粘贴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图片,描述图片中的颜色、形状、画面构图等。
教师活动: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缤纷的含义。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描述图片中丰富多彩的色彩和构图。
2. 感受缤纷的世界(10分钟)学生活动:听教师介绍缤纷的含义后,画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师活动:让学生用多种颜色和工具来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造出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世界。
3. 写作活动(25分钟)学生活动:在感受缤纷世界的基础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让文字展现其中的美丽。
教师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缤纷世界的特点,运用形容词和生动的语言来写作。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写作水平。
4. 分享和展示(10分钟)学生活动:学生可以在班内分享自己的作品,然后将展示作品张贴在教室或学校的展柜里。
教师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组织成集子或展览,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学生的创意和才华。
四、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缤纷的含义,用多种方式感受了缤纷的世界,更是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发挥创造力,写出更加生动、美好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1.整理并完善本次写作活动的内容,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并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
2.继续写作,写出更加生动、美好的作品,再次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图片展示、自由绘画、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缤纷的世界,并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感受,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在描述颜色和构图方面还需加强,因此我们将延长感受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缤纷的世界,从而能够更好地写出美好的作品。
部编版三年级(上)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精品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重点)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重点)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重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作文教学设计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思路:关于这类文章,写好的前提就是认真观察,因此,在讲述本单元的时候就应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观察一只你喜欢的小动物,完成以下问题1、你喜欢什么动物,它的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叫声……等方面去说一说)2、和同学交流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你喜欢它的理由,做好记录。
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你的作文教学课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小动物。
2、写出小动物的精神品质。
3、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4、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描写。
知识点:1、动物的外貌(具体的写作顺序)2、动物的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3、注意观察生活(身边处处有看点)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看一些动物图片。
2、认真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导课1、板书课题,猜谜语引入新课猜谜语:a.小小年纪胡子翘,看见小鱼喵喵叫,爱洗脸,爱理毛,老鼠看见连忙逃。
b.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c.大耳朵,噘嘴巴,吃起饭来吧嗒吧,细尾巴,胖嘟嘟,吃罢就睡呼噜噜。
d.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有尾。
2、习作要求:(1)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题目自拟。
可以以“可爱的——”或是“我最喜爱的——”为题。
(2)按一定顺序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语言要准确、生动。
习作例文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例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如形容词、名词等,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2.能够将所看到的事物进行组织,达到语言表达的效果。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事物,描述事物,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发现他们眼中熟悉的事物的新颖之处,如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黑板、彩笔、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如一朵花、一只小鸟、一幅画等。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学生能否猜出老师说了什么?2. 学习课文请学生自主阅读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请学生注意描写的是整个世界,而不仅仅是一朵花、一只小鸟,如何整合这些不同的元素?3. 理解教师让学生表述一下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哪些元素组成了自己的缤纷世界。
同时,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细节和不同方面的特点,尝试去描写周围的一切,抓住文中提到的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4. 练习请学生按照以下几步进行习作: 1. 选定一个主题,如“我眼中的春天”、“我眼中的小动物”等; 2. 展示主题,搜寻素材,可以在课堂上绘画、拍照等形式搜集素材; 3. 将素材整合,组织篇章,形成一定的格局,并通过诸如等等的表达方式对周围事物进一步细致描写; 4. 请同桌交换习作,发现和纠正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5. 整理文章,形成一份美美的文稿。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堂课,学生们意识到周围的事物都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在描写中让读者如临其境。
同时,学生们掌握了段落的组织方法,学会了将素材整合,并彻底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表现力。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优质教案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描写事物: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抓住特征厘清顺序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人物神态、言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老师们都在探索,我也一直在尝试。
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布局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故事,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受他们新的发现,继而把它写出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递美,做学生们的榜样。
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作产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用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这是一条捷径。
不足之处:内容的讲解过于繁多,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说,过于繁杂。
最好选择其中的一类(如描写事物)来学习、分析、写作。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反思本次习作要求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要求学生能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用语言去交流去表达。
作文前的辅导应该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正能量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回顾五单元课文和习作例文,了解留心周围事物,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养成观察的习惯。
2.能按一定的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捕捉事物的特征,描写一片落叶,并说出落叶飘落的状态。
3.根据落叶的旅行,发现缤纷世界。
【教学重难点】1.能掌握观察方法和状物写作方法。
2.能按一定的顺序,调动多感官,捕捉事物的特征,描写一片落叶。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一片落叶,提前打印好《观察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观察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师:对啊,这幅图里的雾是紫色的。
雾不是灰色的吗?其实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紫色的雾》。
他发现曼彻斯特林立的烟囱喷出的烟火与光发生折射,所以雾就变成了紫红色。
就是因为莫奈善于观察,才创作出举世闻名的画作。
总结:通过这幅画,只要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呢!(板书:观察)二、回顾课文,理解细致观察(出示PPT:翠鸟蒲公英小狗)师:瞧,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还记得它们吗?它们的什么让你留下深刻印象。
回忆回忆。
翠鸟:师:它颜色很鲜艳,身手很敏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蒲公英:师:蒲公英一张一合,颜色在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小狗:师:它学狗叫,它和火车赛跑,非常淘气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结:随处可见的翠鸟,天天陪伴的小狗,见惯不惊的蒲公英。
为什么给作家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因为作者留心了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
(板书:留心,细致)三、指导例文,学会观察师:本单元我们还学习过一篇习作例文,叫《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杨梅?同学们翻开书,再次浏览全文。
师:作者从形状,颜色,味道来描写了杨梅。
(板书:形,色,味)师:那我们一起根据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细致描写的。
师:杨梅形状的特点是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生着小刺。
师:杨梅颜色的特点先是淡红,然后是深红,最后变成黑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重点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1.采用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动用多种感官发现事物的特征。
2.观察喜欢的事物,选取它的突出特点,进行读写结合,写出突出特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特点、写出变化等方法。
1.多媒体课件2.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观察教学课时1课时。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
这幅图里隐藏着几个人的头像,而且年龄不同,表情不同。
仔细观察,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找到的头像,并且要说清楚看到的头像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描述头像。
3.小结:经过共同努力,大家不仅将图片中的头像全部找了出来,还清楚地描述了这几个头像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板书课题——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都喜欢游戏,这一部分作为习作的引入,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的能力,为后面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做好了准备。
二、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生1:第一幅图中有绿地、房屋、树木、小鸟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成了一处美丽的风景。
生2:第二幅图展现的是早晨街道的一处场景,有去上学的学生、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报刊亭中的售货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
生3:第三幅图展现的是一处学校教室课间场景,一位老师正在辅导一名学生,其他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还有的在擦黑板。
教师点拨:这三幅插图从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场景的兴趣,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的选材思路。
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平时的发现。
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要记住自己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意图: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同时,教师相机点拨,为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具体做好准备。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进行小结。
小结:(1)“写景要抓住特征”,那么什么是景物的特征?关键在于一个“特”字。
也就是这个景物的特别之处,与众不同之处。
同样是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同样是花,“牡丹雍容,菊花孤傲,兰花素雅”。
也可以是同样事物在不同情境下比较,比如同样是烟,如果在田园乡间,陶渊明说是“依依墟里烟”,突出烟的依依袅袅;如果是在大漠,那就是“大漠孤烟直”,苍劲有力。
(2)我们说要抓住事物特征,就是指抓住这些与众不同之处。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抓景物的特征呢?比如描写这盆韭兰,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描写?(颜色,现在是深绿;春天刚刚长出的嫩芽是汁液饱满的黄绿色,现在天冷了,是深绿色;叶子的形状,是尖细且长的,有点像韭菜——色彩,形状,调动的是视觉;我们还可以凑上去闻一闻,不开花也有味道的,嗅觉;还可以摸一摸,估计跟摸仙人掌不一样的感觉,触觉;至于味觉,这个可以不尝试,一是不能吃,其次,叶子很稀少;听觉,韭兰这个方面的特征不明显,现在草坪里干透的落叶,倒是需要我们竖起耳朵去听一听。
)所以写景,可以调动我们的感觉全面感受景物。
不过在这几种感官中,视觉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角度。
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个大自然,世界从来都是缤纷多彩的。
所以说,缤纷的世界,其实一直在我们的眼中。
(板书:缤纷世界,在我们眼中)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写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鼓励学生有效迁移、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写法做铺垫,易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课件出示: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
(板书:抓住特征)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理清顺序。
(板书:理清顺序)(1)空间顺序:课件出示: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精美的喷水池,柳树的枝条正在随风飘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了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室内体育馆了,体育馆里设施齐全。
最后就是我们的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2)时间顺序: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特点说出来,体现观察和表达的个性化。
让学生说出来,体现先说后写的原则。
五、范文引领,方法指引。
1.抓住景物的外形和色彩特征,摹其形,绘其色,是很多名家写景的方法。
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体会写法。
(1)课件出示例文《我家的小狗》,指导学生体会写法。
①指名读例文,画出描写我家的小狗的句子。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狗的?②小组交流“王子”淘气、可爱的部分。
③小结:作者先总写“我”家小狗漂亮、跑得快、很乖巧的特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写小狗的可爱、淘气、有趣,体现了作者对小狗的喜爱。
(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①默读例文,画出直接写杨梅的句子,观察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杨梅的。
②分析例文的精彩部分。
a.外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杨梅的形状、大小、刺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
)b.颜色: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作者描写了杨梅颜色的变化,由“淡红”到“深红”到“几乎变成黑的了”,作者把杨梅的变化观察得多仔细啊!)c.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抓住“又酸又甜”“甜津津”来感受杨梅味道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举例写了自己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杨梅的喜爱。
)③小结:作者从外形、颜色、味道几个方面把杨梅写得具体可感,让人想亲自尝尝它的滋味。
大自然从来都是慷慨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它给予你的总是比你预想的要多得多!3.在上次的片段训练中,咱们也有同学抓住了形和色,写得很好。
课件出示:松树上的菌子,在下霜的季节肆无忌惮地长了芽孢,像贪吃的白猫胡须边未来得及滴下的牛奶。
菌子极细的茎,从松树嫩枝的缝中冒出,根根银针,只有一小簇,却开出了蒲公英式的自由。
地上的草,一片一片,有绿有紫,在向阳的一侧结了霜,叶子细细地镶上了精致的银边,米粒式的冰晶,无序地洒在叶子上,晶莹剔透。
铃铛花的果实,无声地慵懒在地上,黄色,绿色,像节日里的灯笼。
灯笼已足够精巧,却不知谁又在灯笼上画了些细密的浅褐的花纹,放大了看,定是一盏绝美的镂雕。
肚子里的种子怕已是等不及,叫着嚷着把灯笼扯开小小的口,灯笼就分成五瓣,静静等待,下次重生,在明年。
(1)齐读。
勾画出文段中优美的句子。
(2)大家觉得写得好不好?如果看过她描写的东西,会更加觉得她写得好。
结了霜的小草时间性太强,我没有拍到。
但是我有松树上的菌子和铃铛花的图片,大家对比着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
上述文段的描写有没有抓住外形和色彩的特征?哪句话写得特别好?(3)那么,大家再次认真读读这一段,说说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写景段落。
4.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的观察内容的细致指导,引导学生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从而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在分析例文的过程中,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重视习作的评改。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经过多方位的交流,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合理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成功之处: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集中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
不足之处:重视了“发现”,却把“观察中”忽视了,那么是怎么观察到的呢?自己观察时又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大多数学生却只字不提。
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刚起步,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有点高。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将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的,以及观察时自己是否认真等过程说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鼓励学生展示习作内容,分享观察心得。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