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基业长青之道

合集下载

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

春节到了,人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敲锣打鼓,到处喜气洋洋的。

家家户户喜贴春联,辞旧迎新的节目非常精彩!你知道吗?春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喜庆的活动吗?那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让我来跟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它常年隐居在冰冷的海底。

它头上长着两根又粗又尖的触角,凶猛无比。

每到过年的时候,它就会爬到岸上来,吞噬人们养的牲畜,残害人的性命。

所以,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带着老人和孩子,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不让家人受到“年”的伤害,丢失性命。

但在有一年,午夜之时,“年”兽出来时发现村东头的王婆婆家还是灯火通明,于是“年”怪叫一声之后,就扑了上去,就在这时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了一个身穿红袍的老人,“年”兽见了,落荒而逃。

原来,“年”兽怕灯光和红色呀!从此,每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穿红色的衣服,放鞭炮。

整夜烛火通明,待命守岁。

第二天一早就去亲朋好友的家里道喜问好,后来,这逐渐成了我们现在最喜欢的节日-春节。

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2标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拥有非常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节日。

每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人们都会欢聚一堂,吃团年饭、贴对联、放鞭炮,氛围非常热闹。

元宵节是赏花灯的节日,各种形状的花灯五颜六色,美轮美奂。

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我们要孝敬长辈。

端午节要吃粽子,有甜的、咸的,都很好吃。

中秋节是赏月的节日,全家人一起吃月饼,真是其乐融融。

这些传统节日在庆祝的同时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吉祥美好。

再来说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创造。

你知道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都是中国古人的创造吗?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发明,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1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

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

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

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

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第一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

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悠久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的动力。

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

这将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

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传统文化,现代传承:让文化之树常青

传统文化,现代传承:让文化之树常青

标题:文化长青——我们的共同使命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在这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我们聚集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的探讨,更是为了一次心灵的触碰。

请允许我以一个故事开启我们今晚的旅程——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片古老的土地,那里有一棵历经千年依然郁郁葱葱的文化之树。

它见证了无数文明的兴衰,却始终屹立不倒,它的根深植于厚重的历史土壤,枝叶却不断向着未来的阳光生长。

这棵树,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让这棵文化之树常青?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活跃的传统元素。

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书法艺术,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传递文化、增进理解的桥梁。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同质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以及科技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应积极行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前沿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活”了起来,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让传统手工艺得以复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际孔子学院的建立,让中华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世界各地。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陈旧不变,它可以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完美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连接点,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新光彩。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中国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一位老艺人,他坚守着一门濒临失传的木雕技艺。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手艺几乎无人问津。

然而,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偶然发现了这位老艺人的作品,被其精湛的工艺深深打动。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感悟11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感悟11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感悟11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感悟(精选篇1)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不仅是一门技击之术,同时也是一门养生修身入道之学。

它有着丰富的技击内容体系,艺术般的攻防方式,更具有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

而就在它的技击内容而言无非就是对人体各个部分加以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非普通人能所及的地步。

就比如说它对头,腿,手,骨头,皮的修炼。

从而创出的武术;铁头功,佛山无影腿,醉拳,缩骨功,金钟罩等。

体系则是以天人合一,太极哲理,人道与气和知行合一为主流观点的。

而理论基础是在阴阳,五行,八卦戏一套哲学范围。

就养生而言,传统武术养生则有大养生与小养生之别,大养生包括“三基大养”即“居住”“饮食”和“环境”三个大的基本方面,以及“动养”“静养”“神养”“节养”德养“六个小的要求。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小养生并不是大养生减去三基而是指其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环境条件。

但是总的来说养生和技击是不容分割的,而且具有中国国术之称的武术自古以来就与养生有着不解之缘。

况且武术界更是有一种说法兄有先养生,强身,健体,壮身,达到身体的强健因而才可进行技击。

不然的话身体虑弱或不够强壮,不击自倒。

何谈与人较技呢?因此,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养生,强身之道。

且武者们穷其毕身精力把修炼的首要目标是放在增长本源上性的功力之上,以达到先养生,壮身而后提高技击实战效用为目的。

既然武术的本质上市一门以“技击“打斗为追求,以养生,强身,修身,为根本且的门类。

那么毋庸置疑,武术在养生方法学问的积累上有其独到之处。

而就传统武术而言,拳起于易而理成厌,易理和医理事拳理的主要构成因素。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养生要义总结为:“通过行拳修炼来达到身体阴阳二气的最佳平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中也有这样一句话。

“静者寿,噪者失”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的武学经典非太极所禹。

而太极武学的奥义在于练功对过程中“以静求功”以此来开发人体的神经功能。

“静者寿,噪者动。

企业文化要向传统文化寻根.doc

企业文化要向传统文化寻根.doc

企业文化要向传统文化寻根企业文化要向传统文化寻根更新:2018-10-13 09:29:06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南怀谨先生曾就文化说过这样一席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都丢掉了。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首先学会做人,作个名副其实的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家庭、社会、民族有责任的人。

向传统文化寻根,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辛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

同样,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没有希望的。

所谓君子务本,那么做企业的根本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没有了灵魂,那也就谈不上什么长远的发展。

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同样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根。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日本的成功企业家几乎人手一本《三国演义》,人手一本《孙子兵法》,他们在研究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用来寻求企业制胜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是大势所趋。

可反观我们呢?又有多少人能够通读过中国这些著名的传统文化典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再说,相信这也对大家今后无论在企业,还是在社会上,乃至在家庭中,正确做人做事,都不无裨益。

当年的西学东渐没能拯救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而在今天的东学西渐中我们再也不能此恨不关风与月了。

整个的2005年,台湾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政界人物、文化名人相继造访大陆,如前国民党主席连战、新党主席宋楚瑜、著名作家李敖等,在他们的演讲中时时透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采,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上任伊始,也曾引用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以铭其志。

我们的很多中小学学校已经开始要求学生们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读本了。

这是个可喜可贺的讯号,在当今的喧嚣世界里正如一道曙光,给人以无穷的希望和激动。

而我们这一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已被拉下得太远、太远。

基业长青——论长青的直销之道

基业长青——论长青的直销之道

是 很多 外 资直 销巨 头都 很 难做 到 的 。 因为市 场 策略 得 当, 长青 国 际 集 团很 陕成 长 为当地 直销 企 业 翘 楚 之一 , 并逐 渐开 始 向 周边 发 展 。 0 0 , 于雅 加 20 年 位
达 的 长 青 印尼 总 部 正 式 启 用 ; 0 1 , 青 新 加 坡 、 2 0年 长 文莱 分
本土 直销企 跑 者之一 。 【 I 颁
最 纯真 无 邪的 自己 , 以认清 楚 自己真正 的需 要 。
白 镜 亮 表 示 , 样 的 回营 日活 动 规 模 较 小 , 要 针 对 这 主 中高 阶 经 销 商 , 分批 次 进 行。“ 些 市场 骨 干通 过 这 样 的活 这

中国故 土 上 攒下 一份 子 子孙 孙都 可 以 代代 相传 , 为之骄 傲 并 的长 青基 业 。
◎文, 本刊记者 杨蜀云
明 】日~ 目, 6 l 长青 ( 9 中国 ) 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山东青岛
举行 了为期 四天 三夜 的 A ( g n ym n g r e ia, MS A e c a a e mn r意 s 为业务 经 理研 讨 会 ) 回营 日活 动 。 出席 这 次会 议 的有 长青 中 国总裁 白镜 亮 、 长青 中国副总 裁 刘忠 源及 长青 中国首 席培 训
来 西亚 公 司成立 F rv r o n nep s ( d h , oe e u g E t f eMI nB d 即长 Y ri S
06 3
这 就 是 长青 企 业 的特 色 , 个 拥 有多 年 辉煌 直销 历 史 一
l战 略

_
_



国 际

2023年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2023年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2023年关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

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

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

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

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

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基业长青之道
石永恒 原创 | 2012-11-06
纵观蒙牛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产品问题、战略问题,也有品牌问题。蒙牛要想基业长青
必须从根上下手,重归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做企业亦如此。

品牌的真正奥义是客户的认可度
企业总是要跟社会接触的,品牌是企业接触社会的桥梁,是跟社会相融的部分。企业与
社会相重部分为品牌,也就是企业为社会所看到的部分。企业为社会所做产品、贡献,向社
会所展示的东西,一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并为社会认可。以蒙牛为例,如果蒙牛产品损害社会,
或者蒙牛展示给社会的东西不被社会认可,那么,它的品牌就难于为社会所接受。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寻找社会需求认可的产品或者服务,包括以下五点:一、企业提供产
品或者服务;二、客户有需求;三、产品或者服务与客户需求能够对接,如果不能很好对接,
就要调整产品/服务或者重新定位客户;四、企业设计客户能够接受的有关产品或者服务的
信息,例如牌子、外表形象、产品说明、广告词等;五、寻找将信息传递给客户的渠道。

显然,蒙牛在品牌定位上出了问题,它把主要功夫花在了第四、五点,而第四点与第二、
三点并不和谐统一甚至冲突矛盾。强调第四、五点,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强调并提高第二、
三点,是提高客户的认可度。品牌的真正奥义,是客户的认可度。认可度中包括了知名度,
但知名度不等于认可度。

例如,三鹿奶粉经过三聚氰胺事件后知名度做到了家喻户晓,可是又有谁认可?谁会再
买?因此,仅有知名度不是品牌的内涵。而同仁堂品牌之所以百年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
因为可靠可信的品质和服务,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度,具有很高的认可度,这才是品牌的真正
奥义。
所以,蒙牛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战略,要把功夫花在满足客户需求上,提升产品质
量,而不仅仅是推广广告等一些宣传渠道上。

越过初级制造突破技术创新
在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里面,中国大多数产品制造基本上是初级制造,高技术、高质量
的产品有,但不是主流。如果蒙牛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产品问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是
特定历史阶段的。比如,中国过去生产的冰箱,用一段时间,就得更新换代,寿命很短;盖
的楼房也是如此,70年代盖的楼到80年代就要拆掉。这就是初级阶段的特点。但这个初级
阶段现在已经结束了,2008、2009年,中国初级制造出口型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社会对
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蒙牛来讲也是一个挑战时期,能不能过这一关?这要靠企业和政府共同来完成。
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颁布禁酒令,随之市场上就出现了“黑酒”,小作坊做的酒,难
免存在质量问题,后来出了人命事件,包括药品业也是如此。美国就此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
治理这些问题。

企业遇到问题,政府出台法律、设立各种委员会去解决,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
越的阶段,最后,美国不仅通过了初级制造这一关,也过了高质量产品关,不仅提升了高技
术产品发展的速度,还形成了若干高技术产业,比如后期的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

日本的初级制造最开始也有质量问题,日本出口的产品在六七十年代也是劣质产品的代
名词。后来日本进行了产品革命,过了初级制造这一关。但是日本高质量产品这关没有突破
便升入了高技术阶段,由此,日本几乎没有新技术领域的公司,没有计算机创新,没有通讯
领域创新,连互联网业创新也没有。这个教训是深刻。

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包括蒙牛,已经到了这个转折期,转不过去就
要被淘汰。中国初级制造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虽然外部投资者进入改变企业文
化的做法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但几年之内不改变战略和路线,还是会导致惯性思维。因此,
企业要转折就必须有突破性战略和突破性创新。
战略发展要重归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企业伦理丧失似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强大如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因
为欺骗、做假账、政治献金、弱肉强食行为等也轰然倒台。蒙牛要想基业长青必须从根上下
手,重归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做企业亦如此。

蒙牛能发展起来抓住了“天时”,也就是商机。别人没大张旗鼓地干和做广告,他做了,
这是天时。但是初级制造没过关,就将早期产品推向社会,然后去营销,这在特定时期可能
成功,未来这个模式不可能再行得通。“地利”上,蒙牛抓住了“大草原”这个概念,特别
是对于看过《草原上的小姐妹》这个年代的人,大草原的概念根深蒂固,它那儿养的牛羊就
是好。但是蒙牛的“人和”没做到,它的队伍是不坚实的,从营销队伍到产品队伍都需要改
善,这批队伍在道德和品质上的提升是不够的;“人和”的另一层含义还有“服务于人”,
在产品要为消费者服务方面蒙牛做的也是不够的。

《论语》里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战略思想,现在出问题是因
为过去没远虑,没考虑好战略;现在不考虑战略,很快在战略执行上就会出问题。不管近期
战术多好,或者广告营销策划多好,以后还是都会出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人
服务”的“远虑”应该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最高要求。

蒙牛要想改变,就要转变战略思维,要建立一批高素质队伍。让一个CEO领导这些容易,
但是执行很难。想换一批队伍就要去招人,如何招聘到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出现产
品问题,仅仅内部调整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换人,如果不换人要给他“洗脑”,灌输高标
准的要求,尽管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制定好高
道德标准的企业战略,并奉行培育厚德,积累精神资粮,这是当务之急。

除了改变自己的思想观,蒙牛还要进行产品升级,在产品技术上、品质上取信于消费者,
这在宗旨上要有所体现。“以人为本”,不是要求企业不盈利,而恰恰相反,是要用更长久、
更得利的方式去盈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古人早就把真理告诉了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