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下肢骨牵引术后便秘中的应用

2 0 1 5 年
配合 、 严格 遵 从 医 嘱 , 为患 儿 提供 良好 的生 活 环境 和 舆论 环 境 , 并 对 苯丙 酮 尿症 患 儿 进行 及 早 、 有效 的生 活 干 预 和 智 力 开发 等 , 对 患 儿 将 来 的健 康 成 长 意 义
表 1 两 组 患者 便 秘 发 生率 比较 ( n。 %)
1 . 2 方法
对 照组 : 予 以常规 护理 措施 , 在 护理 过程
中护 理 人员 集 中学 习 骨折 术 后 的护理 注 意事 项 。观 察组 : 在 常 规 护理 的基 础 上 , 行 品管 圈活 动 , 成 立 相
应 的品管 圈活动小组 。小组成员 6 人, 其 中组长 1
在 治疗 骨折 的过 程 中 , 便 秘 是 其 最 为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之 一 。相 关 研 究 报 道 指 出 , 在 骨 折 患 者 并 发 症
中, 便 秘 者 占8 0 %以上 。便 秘 不 仅 影 响 了临 床 护 理
名, 辅导员 1 名 。组 长 与辅 导 员 由组 内 成 员 进 行 推 选 。品管 圈活动 严格 按 照 P D C A的 步骤进 行 , 即 目标
品 管 圈 活 动 在 降低 下 肢 骨 牵 引 术 后 便 秘 中 的 应 用
农 丽英
( 黔 南 州 中医医院 , 贵州 黔 南 5 5 8 0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 圈活动在 降低下肢骨 牵引术后便秘 中的作 用。方法
选取下肢骨骨折
患者6 0 例, 将 其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和 对 照 组各 3 0 例 。对 照组 患者 均给 予常规 护 理措 施 , 观 察 组 患者 在 常规 护理 的基 础 上 , 行 品管 圈活 动 , 成 立 相应 的 品 管 圈活动 小组 。对 两种 护 理措 施预 防下肢 骨 牵
应用品管圈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降低便秘发生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并进行改进,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67.50%降低到30.16%。
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便秘发生率,确保生理平衡,促进病人康复,同时提升护士的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335-02引言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给住院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对术后的康复亦产生不利影响。
骨科患者由于牵引固定及手术原因,75%左右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成为便秘的高危人群[1]。
因此我科于2017年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活动后,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本科卧床患者40例及2017年5月22日至7月9日改善后的卧床患者63例。
1.2 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共有圈员11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长1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5人,护士3人,主治医师1人,营养师1人。
采取投票法设定圈名为“舒畅圈”,活动时间为2017年3—8月。
1.2.2选定主题辅导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将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4个评价项目,确定“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
1.2.3现状把握根据骨科特点自行设计卧床患者排便情况查检表,调查本科2017年4月1日—30日卧床患者的排便情况,将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为67.50%。
1.2.4目标设定依据目标值公式,目标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34.40%。
应用品管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分析

应用品管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分析目的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
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解决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
结果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7.80%降低至活动后的31.80%,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最长排便间隔分别缩短0.79 d和0.8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标签:品管圈;降低;髋关节置换;便秘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每周排便次数减少到3次以下,且排便干硬,便后无舒适感[1],便秘历来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2],而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可高达83.6%、88.1%[3]。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积极手术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4],髋关节置换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创伤、手术及担心愈合等综合因素导致便秘极易发生,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出血、深静脉血栓、猝死等,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改进护理工作,我科于2015年2月将品管圈质量改善工具应用于60岁以上老年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管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4月~2015年12月2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70.68±6.41)岁,其中男13例、女9例,全麻2例、腰麻8例、硬膜外阻滞6例、神经阻滞例,全髋关节置换12例、半髋关节置换10例,合并其他疾病8例。
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8例老年骨折后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9.44±7.72)岁,其中1例因突发心梗死亡退出研究,其余患者男15例、女12例,全麻2例、腰麻13例、硬膜外阻滞7例、神经阻滞5例,全髋关节置换15例、半髋关节置换12例,合并其他疾病10例,均排除既往有便秘病史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
品管圈在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目的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导致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
结果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69.6%降低至活动后的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标签:品管圈;降低;胸腰椎骨折;便秘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1次/3d)、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
便秘是骨科特别是脊柱手术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排便困难常伴随腹胀、厌食、腹压增高等症状[2],加重患者痛苦。
为此我院骨科于2014年2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1.1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圈员共计9人,其中圈长1名,圈员8名。
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按5、3、1、原则对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圈能力进行打分,总分最高者确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最终确定为”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率”。
1.2制定活动计划拟定小组活动计划表并绘制成甘特图,活动时间为2014年3月~10月,依次按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的顺序,运用品管工具开展主题活动。
每2w活动一次,每月至少召开圈会一次。
1.3现况把握在现况把握阶段,收集2014年3月1日~4月31日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排除既往有便秘史、肠道器质性疾病及肛门支配神经受损的共计46例次,其中发生便秘患者32例次,发生率为69.6%。
为了解患者便秘发生真实原因,使用观察记录及询问的方式,针对患者便秘原因进行记录,见表1。
1.4目标设置根据现况值,结合圈员的年资,学历等方面因素,在客观评估圈能力的基础上,将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便秘发生率下降至28.8%(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3]=69.6%-69.6%×75%×78.2%=28.8%)。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0-19T13:50:38.1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作者:易双连李彬彬[导读]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规范了护士预防患者便秘的健康教育路径与流程,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实施活动前为对照组,实施活动后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方法为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为5个月,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改善措施,比较2组的有形成果(便秘发生率)和无形成果。
结果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由58.9%降至14%,2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规范了护士预防患者便秘的健康教育路径与流程,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细节工作中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理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便秘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ie,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或者有意识地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2】骨盆骨折及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卧床、饮食不良、不习惯床上排便、焦虑、排便意识减弱以及健康教育的缺失等原因致便秘发生率高。
排便困难时,患者用力排便致腹压增大、心肌耗氧量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
为降低本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本科于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进行品管圈活动,收到满意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0.31.074工作单位:510080 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萍:女,本科,主管护师黄天雯:通信作者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建设项目资助(2011 872)收稿日期:2019-04-28※护理管理品管圈活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肖 萍 彭 莉 邓丽君 彭小琼 黎小霞 李施茵 徐小微 黄天雯摘要 目的 运用品管圈的方法查找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7月的74例骨科术后患者为现状调查组,选取2017年8月—9月的74例骨科术后患者为观察组。
现状调查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患者便秘;观察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预防和减少患者便秘的发生。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便秘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饮食计划的执行率、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腹部按摩执行率及大便车的使用率均高于现状调查组(P<0.05),环境影响排便发生率、活动性疼痛发生率及术后便秘发生率均低于现状调查组(P<0.05)。
结论 运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意识、沟通协调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凝聚力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患者;便秘;术后 便秘是骨折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文献报道显示,骨科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可达到80%以上[1]。
便秘不但会引起腹胀、腹痛,而且粪便长期停留在肠腔内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致使患者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增加了结肠癌风险[2],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品管圈[3]是由相同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并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

· 18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Sep.2014 Vol.29 No.18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婧 ,邓 芳 ,徐 嫚 娟 ,江 丽 萍 ,江 沁 馨 ,彭 洋 ,石 慧
Practic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reduce constipation for bedridden patients with fracture∥Liu Lili,Hu Lanping,Hu Jing,Deng Fang,Xu Manjuan,Jiang Liping,Jiang Qinxin,Peng Yang,Shi Hui 摘要:目的 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 标 值,调 查 分 析 并 确 定 骨 折 卧 床 患 者 发 生便秘的原因,针对其中3大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 后 观 察 组 便 秘 发 生 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P<0.01)。 结 论 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 统 分 析 便 秘 发 生 原 因 并 指 导 制 定 改 进 措 施 ,可 有 效 降 低 骨 折 卧 床患者便秘发生率。 关 键 词 :骨 折 ; 卧 床 ; 便 秘 ; 品 管 圈
品管圈活动开展对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开展对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观察贾萍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且由于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治疗后患者常需长时间卧床[1]。
但由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等因素,易造成粪便排出困难,导致肠内大便长时间停留,使肠黏膜反复重吸收水分,促使大便干结难排,诱发便秘,影响患者预后[2]。
品管圈活动是由相同或相关的人员自发组成小圈团体,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科学使用各种工具手法,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护理质量[3]。
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90例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展开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对便秘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常规护理的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4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品管圈活动的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45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0~76岁,平均(69±4)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31例;手术方式:内固定术11例,全髋置换术34例。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0~78岁,平均(70±5)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股骨颈骨折29例;手术方式:内固定术13例,全髋置换术32例。
2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及骨折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本研究方案。
1.2入选标准1.2.1纳入标准:①外伤前四肢活动良好,生活自理;②外伤后卧床;③年龄≥60岁。
1.2.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肺疾病;②并发急慢性肠道疾病;③外伤前有长时间便秘史。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常规便秘护理知识,由主管护士对患者各种护理治疗项目、康复锻炼知识等基本护理措施负责,并由医生用药处理腹胀、数日排便困难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品管圈在降低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应用
作者:张华包云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 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此活动在实施前设为对照组,在活动实施后设为观察组,其活动方式是建立品管圈活动的小组,根据品管圈活动中的步骤安排各项运动,其活动时间为150天,针对骨科卧床便秘患者的问题给予分析,并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的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后,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机率,提高了临床护理在细节工作中的服务质量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便秘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91-01
品管圈是指品质管理圈,由同一工作科室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提高工作业绩,自发地组成个一个小组,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给予分析,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1]。
便秘的症状为患者排便次数少,干硬粪便或者患者排便费力,每周患者的排便次数少于三次。
骨盆骨折与下肢骨折因长期卧床休息,饮水量不足,饮食营养过于精细,粗纤维的含量不足,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等多种原因导致便秘的发生。
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本科组织品管圈活动,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入住本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活动前调查患者的总人数为24人,其中发生便秘人数19人,便秘发生的机率为79.16%,通过实施品管圈后调查患者人数29人,发生便秘8例,便秘发生的机率为27.58%。
1.2方法
1.2.1建立品管圈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