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会地区岩溶含水岩组的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广东XX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找矿指示

广东XX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找矿指示

广东XX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找矿指示[摘要]通过对广东XX地区1∶5万化探普查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基本客观有效地反映测区地球化学场特征,几乎所有矿床、点均有异常分布,凸显地球化学找矿效果,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对圈定的AS7综合异常,认为其深部及外围均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关键字]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0 前言广东XX地区夹持于翁源深大断裂与新丰-连平大断裂之间,南端为佛冈岩体北缘,区内有陈村中型铁矿,豆地坪小型钨矿,铸银坪铅锌矿点等,区内是粤北重要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指出区内一些矿床点及其外围的找矿前景。

1 地质矿产背景区内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发育比较齐全。

以泥盆系发育最齐全,分布面积最广,调查区拟划分的岩石地层填图单位有12个组中有6个组属于泥盆系地层。

工区经历了由地槽→准地台→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构造阶段发展历史。

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地层沉积建造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构造环境的差异。

在粤北地区,中-上泥盆统(东岗岭组或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等)及下石炭统(长垑组、大赛坝组或孟公坳组、石磴子组等)是铅、锌、铜、银、锰、硫、锑矿的重要赋存层位,如曲江大宝山大型多金属矿赋矿层位为东岗岭组,仁化凡口特大型铅锌矿赋矿层位主要为天子岭组和东岗岭组。

寒武-奥陶系是钨、锡、银、铜矿的主要含矿层之一,如连平锯板坑大型钨锡多金属矿赋矿层位主要为奥陶系。

中上泥盆统桂头组、东岗岭组或棋梓桥组、帽子峰组是铁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如翁源陈村中型铁矿、仁化康溪铁矿等等。

本区这些成矿有利层位分布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2野外工作方法根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和项目设计书的要求,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面积368km2,比例尺1:50000,样品总数1504个,采样密度3.96个/km2。

样品分析项目有Au、Ag、As、Sb、Hg、F、Zn、Pb、Cu、Mn、W、Sn、Bi、Mo、B、Ba共16种元素。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东镇岩溶发育规律初探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东镇岩溶发育规律初探

第31卷第6期2020年12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eChineseJouenaoooGeooogicaoHaaaed and Conteoo Vol. 31 No. 6Dec=2020DOI :10. 16031/j. aki. ion. 1003-8035.2020. 06. 16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东镇岩溶发育规律初探丁 琛(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 510440)摘要: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花山镇发生多起岩溶地面塌陷,而对该地区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较为薄弱,故本次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 000)》项目平台,以“点面结合”为手段,采用野外调查配合钻探、物探等 方法研究花东镇、花山镇南部冲洪积平原岩溶发育规律、规模及成因。

研究表明,本区属于岩溶强发育区,主要为埋藏型岩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特征等因素控制,人类工程活动通过改变地下水平衡,促进岩溶的 发育#地形地貌和标高控制研究区岩溶的纵、横向发育,纵向上主要分布在-15 - -10 m 标高段,向上下两侧依次递 减,横向上一般分布在地势低洼地段#而在相似地质环境条件下,岩溶发育的规模及数量与Ca 2+的含量呈正相关#关键词:岩溶发育规律及成因;花山镇-花东镇;Ca 2 +含量中图分类号:P642. 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时035 (2020) 06-0122-08Karst development law of Huashan Town and Huadong Town inHuadu Districi of Guangzhou CityDING Chen(Guangzhou Geologicao Survey Institutt , Guangzhoo , Guangdoog 510440 , China )Abs0rac0: In eecentyeaes " manyka est p eocess g eound subsidences ha ee occu e d in Huadong Town andHuashan Town ooHuadu Disteict , Guangahou City. Howe eeethe eeseaech on kaest de eeoopment oaws in thisaeeaiseeoatieeoyweak.Theeeooee , utioiaed thepeoiectpoatooem thatdetaioed sueeeyoogeooogicaodisasteesooe1 o50 000 scaoein Guangahou , GuangdongPeoeince , to studythe ka est p eoce s de ee oopment oaws , scaoeand genesis oothe a o u eiaop oains in HuadongTown and Huashan Town byoieod in eestigations combined withdei o ingand geophysica omethods. The studyshows that the a eea is st eong ka est de ee oopment a eea , which ismain oybu eied ka est. The ka est p eocess in thisaeeaisconteo o ed byoandooem , steatum oithooogy , geooogicao steuctuee , geoundwateechaeacteeistics and otheeoactoes. Human engineeeing actieities can peomote thede ee oopment o oka est bychanging the g eoundwate eba oance. The ee etica oand hoeiaontaodeeeoopmentookaestin the studya eea is cont eo o ed bytopog eaphyand eoe eation. In the oongitudinaodi eection , it is main oydist eibutedin theeoeeation section oo-15 to-10 m , and deceeasesgeadua o yoeom the uppe eand ooweesides , and gene ea o ydist eibuted in oow-oying aeeas ho eiaonta o y. Unde e simi oa egeo oogica o conditions , the scaoe and quantityo oka est de ee oopment a ee negati ee oyco e oated with thete e a in , and positieeoyco e oated with thecontentooCa 2 +.Keywords : ka est de ee oopment oaws ; Huashan Town-Huadong Town ; Ca 2 +content收稿日期:2020-06-20 ;修订日期:2020-07-06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 000)(4111600000015);广州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291)作者简介:丁 琛(1991-),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E-mail :chding11@126. ccm第6期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23-0引言地面塌陷与岩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珠三角地区岩溶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

珠三角地区岩溶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

珠三角地区岩溶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蒙彦; 郑小战; 雷明堂; 李卓骏; 贾龙; 潘宗源【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6页(P746-751)【关键词】珠三角; 岩溶; 影响因素; 分布特征; 发育规律【作者】蒙彦; 郑小战; 雷明堂; 李卓骏; 贾龙; 潘宗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 5104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0 引言中国岩溶区分布面积达344万km2,其中裸露、覆盖型岩溶约有206万km2,埋藏型岩溶约有138万km2。

裸露和覆盖岩溶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省(市、自治区)[1],其中广东省的岩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岩溶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我国覆盖型岩溶的典型代表之一。

前人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花盆地、肇庆盆地和深圳等典型地区,且在地下水资源量计算[2],岩溶塌陷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3-4],水土污染防治与修复[5],工程建设防灾减灾[6]和石漠化成因分布[7]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岩溶区域性和专题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从系统角度认识珠三角地区的岩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成为可能。

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地层岩性与岩溶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钻探资料,对珠三角地区的岩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珠三角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岩溶分布特征1.1 碳酸盐岩地层岩性珠三角地区基岩地层岩性从前震旦纪到第三纪均有出露[8-11],其中碳酸盐岩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的天子岭组(D3t)、石炭系的石磴子组(C1sd)、壶天组(C2+3ht)和二叠系的栖霞组(P1q),各地层的岩性简要描述如表1。

广州轨道交通沿线岩溶形成和发育特征及对隧道施工的影响_杨秀竹

广州轨道交通沿线岩溶形成和发育特征及对隧道施工的影响_杨秀竹

第7卷 第1期2010年2月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J O U R N A LO FR A I L WA Y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V o l.7 N o.1F e b.2010广州轨道交通沿线岩溶形成和发育特征及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杨秀竹1,雷金山1,赵国旭2,马 卉2(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2.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建设总部,广东广州510380)摘 要:广州地区轨道交通沿线岩溶是在有利的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形成的。

溶洞高度大多数小于3 m,溶洞埋藏较浅,溶洞顶板较薄等。

岩溶分布规律与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控制。

查明岩溶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特征,对于隧道施工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岩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隧道施工中图分类号:P642.26;P642.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29(2010)06-0037-05A n a l y s i s o n f o r m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k a r s t i n G u a n g z h o ua n di t s i n f l u e n c eo n t u n n e l l i n gY A N GX i u-z h u1,L E I J i n-s h a n1,Z H A OG u o-x u2,M AH u i2(1.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C e n t r a l 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s h a410075,C h i n a;2.G u a n g z h o uM e t r o C o r p o r a t i o n,G u a n g z h o u51038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s:T h e k a r s t i n G u a n g z h o u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u n d e r f a v o r a b l e g e o l o g i c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 s t r t i g r a p h y,g e o-l o g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h y d r o g e o l o g y.T h e h e i g h t o f t h e m o s t c a v e s a r e l e s s t h a n3m.T h e b u r i e d d e p t h i s s h a l l o w, a n d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s o f t h e c a v e r o o f i s t h i n.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d e g r e e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l i t h o l o g i c c h a r a c t e r s,g e o l o g i c s t r u c t u r e,t h e f l u c t u a t i n g u n d e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t a b l e a n d o t h e r f a c t o r s.I t i s i m p o r t a n t t o e x p l o r e i t s f o r m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u l e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f o r a v o i d i n g t u n n e l i n g d a n g e r.K e y w o r d s:k a r s t;f o r m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a r a c t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u l e s;t u n n e l l i n g 广州市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地铁线路中部分穿过石灰岩分布区域,沿线地下水丰富,岩溶洞穴十分发育,对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和施工工法的选择造成极大困难,也增加了工程设计、施工的难度和费用[1]。

典型岩溶泉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以香溪河流域白龙泉为例

典型岩溶泉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以香溪河流域白龙泉为例

典型岩溶泉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以香溪河流域白龙泉为例张亮;陈植华;周宏;罗朝晖【摘要】以1:5万水文地质调查兴山县幅内的白龙泉为例,介绍了如何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勘探、示踪试验、同位素测试等手段,查明岩溶泉的成因,并对其水文地质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手段查明岩溶泉成因的应用进行了探究.裂隙测量等基础地质调查测得了研究区代表性含水岩组的裂隙发育程度,为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地球物理勘探确认了白龙泉的补给径流区中存在岩溶径流管道;示踪试验数据可分析岩溶径流管道的管道结构;而同位素测试则从水化学角度佐证了上述方法所得的结论.技术方法可以为南方岩溶大泉或地下河的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5(042)002【总页数】7页(P31-37)【关键词】香溪河流域;岩溶泉;水文地质条件【作者】张亮;陈植华;周宏;罗朝晖【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2查明南方岩溶泉或地下暗河的水文地质特征是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是我国正在开展1∶5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白龙泉属于出露在寒武奥陶地层的一个岩溶大泉,位于湖北省兴山县内著名的孔雀谷,无论是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对其经济的发展,查明白龙泉的水文地质特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白龙泉的成因、地质结构和补给来源等水文地质条件对白龙泉的保护乃至当地生态地质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地下河系统地区已有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往往不容易得到有效的结果,水文地质特征认识不清已成为研究中最大的障碍[1]。

因此,白龙泉作为香溪河流域一个典型的岩溶大泉,研究其水文地质条件,对这种以岩溶管道为主的岩溶含水层水资源评价与开发都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

中国南方岩溶石山地区不同岩溶类型的地下水与环境地质问题

中国南方岩溶石山地区不同岩溶类型的地下水与环境地质问题

图 1 中国南方岩溶及其主要类型分布图[1] Fig. 1 Distribution of karst and its main types in South China
1. 裸露型岩溶 ;2. 覆盖型岩溶 ;3. 埋藏型岩溶 ;4. 非可溶岩 ; 5. 详 查和监测点 ;6. 岩溶分区 ;7. Ⅰ型分区 ; Ⅰ1 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区 (裸露型岩溶) ; Ⅰ11 黔南桂西纯碳酸盐岩区 , Ⅰ21 黔 、渝 、湘西 、 鄂西碳酸盐岩区与非可溶岩交互成层区 ; Ⅱ1 湘桂沉降带覆盖型 岩溶区 ; Ⅲ1 川南 、重庆沉降带埋藏型岩溶区 ; Ⅳ1 滇东断陷盆地 及山地岩溶区
主要沉积类型是碳酸盐岩建造 ,间夹一些砂页岩 ;震 旦系下部是碎屑岩建造 ;震旦系上部至奥陶系为碳 酸盐岩建造 ;志留系是页岩建造 。在区内大部分地 区缺失或只有很薄的泥盆系 、石炭系 。二叠系 、三叠 系是一个成分复杂的 、主要由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 建造群 ,晚三叠纪以后是陆相沉积阶段 ,碳酸盐岩沉 积较少 。中国可溶岩分布图[5] 上显示该区的岩层组 合与岩性变化较大 ,岩层层组类型在鄂西清江流域 主要是连续型 、连续型与间夹层型的复合型 ,岩性以 灰岩为主 。如火烧坪地区的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 组 、大冶组灰岩偶夹薄层状含泥质灰岩 、泥质灰岩或 泥灰岩 ;上二叠统长兴组为含燧石团块或条带灰岩 , 龙潭组是黏土岩 、页岩 、硅质岩和煤层 ;下二叠统茅 口组为含燧石团块灰岩 ,厚度约 80 m ,栖霞组是灰 岩与泥石碳质灰岩互层 。梵净山周围至贵阳一带 , 寒武系的连续型白云岩出露比较集中 ,涪陵 、沿河 、 湄潭 、遵义一带岩层层组类型为连续型 、间夹层型 、 互层型 ,岩性以灰岩为主 ,部分为白云岩 、白云质灰 岩 。保靖白岩洞地下河流域的地层为寒武系 ,下寒 武统牛蹄塘组 、杷榔组以页岩为主 ,清虚洞组以灰岩 为主 ,不属连续型沉积 ,中寒武统敖溪组为白云岩和 页岩 ,花桥组为灰岩 ,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为白云 岩 ,上寒武统以灰岩为主 。总体上 ,保靖寒武系岩性 变化频繁 ,连续型的碳酸盐岩沉积很少 。湄潭、遵义 往西至昭通连续型灰岩沉积增多 。这个地区的后寨 地下河流域出露中三叠统关岭组 。关岭组下段以泥 页岩为主 ;中段以灰岩为主 ;夹有薄层状泥页岩 ;上段 以白云岩为主 ,关岭组岩层层组类型属间互型 。六盘 水水城盆地的地层主要是石炭系和二叠系 ,石炭系以 灰岩为主 ,岩层层组类型属连续型与间夹层型的复合 型 ,石炭系底部为页岩 ; 二叠系灰岩连续厚度大于 200 m ,属连续型 ,二叠系底部为泥页岩与砂岩互层。 2. 2. 1 地下水特征

探讨广东地区岩溶水文地质与水文特点

探讨广东地区岩溶水文地质与水文特点

探讨广东地区岩溶水文地质与水文特点作者:赖文有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6期摘要:岩溶地区在我国多处分布,在这样的区域开展工程的建设,技术层面的需求与标准相对较高,若工程建设达不到相应标准,则很可能会导致水文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有突水以及涌水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出现都会影响项目作业的进程、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机械装置的损失,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所以水文地质调查在岩溶区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水文特点进行讨论,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机械装置完好,保障项目作业的正常进程。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表水;基岩裂隙水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梅州至潮汕铁路梅州西站(中心里程DK1+603.11)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州西站站房为线侧下式,地面2层,筑轴网尺寸为147.2(纵)x39m(横),3个站台设置雨棚立柱,柱一柱纵向间距一般为9.0m,总长度为444.3m,雨棚立柱纵向设置总长度为44.3m;布置钻孔140个,共6544.19m,地质测绘2.0km2,抽水试验孔5个。

该地地形地貌属剥蚀残丘,地势略有起伏,高程92.10m-131.20m,丘问谷地多辟为林地、经济村、菜地、居民地等。

2.水文地质特征2.1地下水类型区域地下水种类涵盖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以及基岩岩溶水。

(1)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冲积层中的砂土层及碎石土层中,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透水性及富水性好,水量丰富,埋藏浅;次要含水层为淤泥及淤泥质土,该土层孔隙比大,含水量大,在场地内分布较广泛,厚度较大,具有较丰富的地下水量,其成分以黏粒为主,孔隙间连通性差,属相对的隔水层;粉质黏土成分以黏粒为主,透水性及富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仅以微量滞水形式存在,水量贫乏。

(2)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主要赋存于强~弱风化带中,场区岩性主要为砂岩、灰岩,强风化岩层裂隙较发育,强透水;弱风化带裂隙稍发育,一般地下水较贫乏,弱透水;局部岩体破碎段、溶洞发育,地下水丰富,强透水。

广州白云新城工程地质分区及岩溶稳定性评价

广州白云新城工程地质分区及岩溶稳定性评价

广州白云新城工程地质分区及岩溶稳定性评价摘要:广州白云新城工程区位于岩溶发育区,在基础地质工作基础上,划分了工程地质分区,并总结了各分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各分区进行了工程地质评价,重点针对岩溶问题进行了岩溶稳定性分区。

关键字:白云新城工程地质分区岩溶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vision and karst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new city baiyun in guangzhoujiang shoujun(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510080)abstract: based on the work of basic geology, new city baiyun of guangzhou in karst development area is divided to different engineering-geological areas, and engineering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each area is completed, division stabilit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of the karst problems is the key work.key words: new city baiyu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artition; karst.中图分类号:p642.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概况白云新城前身包括广州原白云机场及配套区和萧岗、江夏、陈田、柯子岭、三元里等5个城中村,东至白云山风景区绝对控制线,北至黄石路,南至北二环高架,西至机场路,面积共23.4平方公里。

20世纪90年代中期,考虑到白云机场受自身发展要求和城市建设影响将选址新建,便提出了开发建设白云新城的构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