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四大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合集下载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分析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分析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分析一、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农村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能够种植出品质上乘的农产品。

此外,农村地区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科学的耕种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农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农村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特色是培育农村特色产业。

农村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资源条件,可以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例如,某些地区的农村可以发展起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农村地区产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加工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农村地区还可以通过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电商等渠道,将农产品销售到城市和乡村市场,实现农产品的良性循环。

四、农村旅游与乡村特色产业的融合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是农村旅游与乡村特色产业的融合。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农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还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五、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品牌建设包括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使农产品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六、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

农村地区可以将这些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升农业的效益和质量。

例如,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作物的监测与喷洒,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七、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特色优势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区,基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地区的综合实力。

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可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其次,特色优势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的种植、养殖、包装、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再者,特色优势产业有助于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当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进一步推动地区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这需要对地区的资源、环境、文化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例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业;一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优质水果、蔬菜或养殖特色畜禽;还有一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在找准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可以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也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水电等条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为了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深入论述:一、明确主导产业首先,我们要明确主导产业是什么。

主导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整体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需要找出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潜力所在,确定出主导产业,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计划。

二、优势资源整合在明确了主导产业后,我们要做的是优势资源整合。

优势资源是指各种资源中的突出优势,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等。

我们需要将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培育特色品牌一个有特色的品牌可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将其打造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同时,还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四、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

同时,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培训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潜力,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包括明确主导产业、优势资源整合、培育特色品牌、加强创新能力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使主导产业长足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产业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农村经济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存在着许多可以发展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第一,发展农业种植业。

农村地区的优势在于土地资源的丰富,可以发展各种农作物和水果种植业。

通过引进高品质农种和现代化农具,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流通。

同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业技术水平,增加其收入来源。

第二,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独特,可以发展农村旅游业。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还可以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第三,发展农村电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城市,节省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的电商销售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创业意识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将水果加工成蜜饯、果脯等,将农作物加工成面粉、豆制品等,将家禽养殖成冷鲜肉制品等。

通过加工,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第五,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起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销售额和收入。

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六,发展农村乡村医疗服务。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医疗服务来解决。

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建设乡村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同时,也可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供高端医疗服务,提高乡村医疗水平。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阿里经济新跨越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阿里经济新跨越

业 、 产 业 、 游 业 和 边境 贸 易等 重 点 产 业 , 动 阿 里 经济 又好 又 快 发展 。 矿 旅 推
【 关键词 】 色产业 突出重点 特
体现特 色
打造 亮点
当前 , 阿里 地 区正 处 于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现经 济 新 跨 实
越 的 重 要 战 略机 遇 期 。 实 现 2 2 要 0 0年 与全 国一 道 全 面 建 设小 康 社 会 的宏 伟 目标 . 设 富 裕 文 明和 谐 的 新 阿 里 , 须 坚 持 以 ” 学 发 建 必 科
型 。 向 型 是 围绕 成 长 起 来 的 特 色产 业 , 多 上游 、 间 、 游企 业 纵 众 中 下
聚 集 起 来 , 成 一 个 个 完 整 的生 产 链 . 向型 是 同类 或 相 似 企 业 、 形 .横 产 品聚 集 , 成 专 业 生 产 、 售 中 心 。由此 可 见 , 展 特 色 产 业 的关 形 销 发 键 是 有 特 色 。 根 本 是 具 有核 心市 场 竞 争力 。 其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 必须 以 ” 色 ” ” 争 力 ” 主 线 , 育 和 特 和 竞 为 培 壮 大 具 有 阿 里 特 色 和 比较 优 势 的战 略 支 撑 产 业 ( 产 业 集 群 ) 然 或 。 而 , 展 特 色 产 业 不 是撒 ” 发 胡椒 面 ”不 可 能 面 面 俱 到 。必 须 从 阿 里 ,
现 规模 化 、 业 化 发 展 。 产 第 二 , 分 发 挥独 特 的旅 游 资源 优 势 。阿 里 雪 峰 林 立 , 充 百川 奔 突 于 千 万 仞 丛 中 , 以 ” 山 之 颠 ”” 水 之 源 ” 美 誉 著 称 于 世 。 素 干 、万 的 并 且 . 是象 雄 文 明 的 发 祥 地 , 族 本 土 宗 教 苯 教 的发 源 地 , 传 又 藏 藏 佛 教后 弘期 宏 法 的 源 头 。阿里 地 区旅 游业 发展 潜 力 巨大 , 着 得 天 有 独 厚 的 特色 旅 游 资 源 。在 自然 资 源 方 面 , 们 常 用 ” 人 阿里 三 围” 形 来 象 地概 括 阿里 的 自然 景 观 , 即雪 山 围绕 的普 兰 、 林 围 绕 的 札 达 和 土 湖 泊 围绕 的 日土 。 除 阿里 三 围外 , 里北 部 为 著名 的 阿 里草 原 , 阿 属 于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一 羌 塘 自然 保 护 区 . 里 有 广 袤 的草 原 、 淼 这 浩 的 大 湖 和各 类 珍 稀 野 生 动 物 。 人 文 资 源 方 面 , 要分 布在 三大 区 在 主 域 : 兰 县 境 内的 孔 雀 河 谷 , 著 名 的神 山圣 湖 以及 一 些 重 要 的 寺 普 有 庙 : 达 县 境 内的 象 泉 河 谷 , 最 重 要 的 景 观 是 古 格 王 朝 遗 址 ; t 札 其 F 土 县 的 班公 湖 流 域 , 大 量 远 古 留 下 的 岩 画 。 因 而 , 充 分 发 旅 游 有 要 资 源优 势 , 极挖 掘 整 合 旅 游 资 源 , 力 打造 特 色 旅 游 品 牌 。 积 努 第 三 , 分 发 挥 特 色 矿 产 资 源 优 势 。 目前 , 里 已发 现 的金 属 充 阿

充分利用四大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充分利用四大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1突出区域特色 , . 发展 乡村旅游经济
业生产过程 、 农村风貌 的“ 采摘 节” “ 等 生态农业观光游”
和适 应城 市居民周末休 息的 “ 周末休 闲度 假游 ” 三大 乡
在铁东辖区内有清末慈禧太后的故里叶赫古城 、 转 村旅游品牌 , “ 、 、 、 、 、 六要素 , 力实 围绕 吃 住 行 游 购 娱” 努
游 ” 。
在推进 “ 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经济过程 中 , 乡镇 十 各
2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品种 , . 大力发展特 色经济
分注重把传统产业与现 代科技 进行有效 嫁接 , 重视 高度
铁东 区以发展特色产 业为方 向 ,积极 培育和 引进 科技 创新 和应用 , 着力培育和 引进 新 、 、 品种 , 奇 特 加快
新、 、 奇 特品 种 , 着力发展有 市场 、 高附加 值 的绿色 食品 良种良法推广步伐 , 着力提升 产品品质 , 力开发优质 大 和经济作物 , 不断提高土地产 出率及农产品品质。 目前 , 专用农产品 、 无公害农产 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 近年 全区无公 害食品种植面积 已达 到 30 00亩 ,建成 了有机 来 , 随着保护地 栽培 、 膜覆膜 、 地 立体栽培 、 节水喷灌 、 标 水稻 、 无公害蔬菜 、 无公 害水 果 、 优质香菇四大优势特色 准化生产等先进农 业技 术的推 广应 用 , 先后形成 以房身 农产品种植基地 , 为构建现代 农业产 业体 系奠定 了坚 实 村 、 一面城村、 立业村干 亩无公 害蔬菜基地 , 山门村万亩 基础 。目前 , 全区建设高标准蔬菜棚室 3 0 , 0 栋 建设 无公 葡萄 园基地 , 永合村 万亩林果基地 , 叶赫村万 亩中草药 害蔬菜种植基地 10 0 0亩 , 引进西红柿 、 新 黄瓜 、 青椒 、 微 基地等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 一个高效 、 生态、 型小西瓜等蔬菜新 品种 2 余个 。实施了每天集 团 10 无公 害、 0 00 绿色 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在铁东区已具 雏形 。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在经济发展方面立足实际,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筑了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特别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青海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势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2年,四大支柱产业的资产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57%,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60%、56%和64%。

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电力工业。

青海水能资源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2537万千瓦,列全国第五位。

其中黄河龙羊峡至寺沟峡段可修建大中型水电站13座,装机1302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

装机128万千瓦的龙羊峡水电站和装机200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已建成发电;还有尼那等水电站都将相继开始发电。

在电源结构上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水火电比为84:16。

截止2000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95.37万千瓦;变电容量434.48万千伏安,35千伏安及以上输(配)电线路6628.76公里。

2000年全省发电量138.80亿千瓦时,供电量104.73亿千瓦时,用电量98.67亿千瓦时。

2002年全省水电发电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19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0012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91553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9298万元。

目前青海形成的电力格局有力的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石油天然气工业。

青海石油天然气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到目前已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潜伏构造94个,探明油气田24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亿吨,探明天然气储备1574.96亿立方米,建成了年加工原油生产能力100万吨的格尔木炼油厂;涩北至格尔木、涩北至敦煌、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已投入使用。

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思路及路径

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思路及路径

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思路及路径一、引言地方特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民生水平、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发挥地方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发挥比较优势、创新驱动、产业链延伸、政策扶持等四个方面,探讨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思路及路径。

二、发挥比较优势1.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农业、旅游等,打造特色产品,提高附加值。

2.产业基础: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加强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3.劳动力优势:培育本地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引导劳动力向优势产业转移,实现人口红利。

4.市场优势:抓住市场需求变化,发挥区位优势,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创新驱动1.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核心竞争力。

2.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3.产业链延伸:拓展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4.商业模式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

四、产业链延伸1.向上游延伸:加强原料供应保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2.向下游延伸:拓展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3.横向拓展: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4.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政策扶持1.财政支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财政投入,引导资金流向优势企业和个人。

2.税收优惠:对特色产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3.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特色产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

4.政策宣传: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六、总结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驱动和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推动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 等旅 游 资源 。因地 制 宜 ,发 展 乡 村旅 游 业 ,实 现 自然 资源 和 人 殖 园 区、 以大 洋 禽业 、 房 身村 、 一面 城 村 、大 洼 子村 为 主 的蛋鸡 文 资源 、农村 劳 动 力和 城 市 消 费需 求 的结 合 ,是 发 展铁 东 区农 村 养殖 园区 、 以塔 山村 为 主 的梅 花鹿 养 殖 园 区等 一批 专 业 化 园区 。 生 产 力和 特色 产 业 经济 的最有 效 措 施 ,也 足 建设 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 投 资3 0 元 ,建 设 了 四平 种 兔 场獭 兔养 殖 基 地 , 新建 标 准 化兔 0万 的重 要途 径 。近 年 来 ,铁 东 区有 效 整合 农 村旅 游 资 源 ,结 合社 会 舍2 0 m ,年 饲 养獭 兔 1 万只 。 ̄ 2 0 年 末 ,铁 东 区初 步构 建 以 00  ̄ O U0 9 主 义 新农 村 建设 ,鼓励 和 引 导农 民发展 以风 景名 胜 、名 人 古迹 、 生猪 和 肉奶牛 为 主 , 以蛋 鸡家 禽 为辅 , 以獭 兔 、野 猪 、 梅花 鹿 等 休 闲度 假 为 主 要 内容 的 “ 族 文 化 风 情 游 ” ,体 现 农 业 生 产 过 为特 色 的 多元 化 畜牧 业 发展 格 局 。2 0 年 ,全 区 畜牧 业 产值 实现 满 09 程 、 农村 风貌 的 “ 采摘 节 ”等 为主 要 内容 的 “ 态 农业 观 光游 ” 生 2 2 元 , 占农 业产 值 的4 % 已成 为农 村 经 济支 柱产 业 和农 民收 .亿 8, 和 适应 城 市居 民周 末休 息 的 “ 末 休 闲度 假游 ”三 大 乡村 旅游 品 周 入 的主要 来源 。 牌 , 围绕 “ 、住 、行 、游 、购 、 娱 ”六 要 素 ,努 力实 现 乡村 旅 吃 4因地 制 宜 。全 力 推 进 “ 村 一 品 ” 的 发 展 一 游 、农 民增 收 的相 互渗 透 、相 互促 进 。 首 先 按 照 “ 乡 一 品 ” 、 “ 村 一 业 ” 、 “ 村 一 品 ”、 一 一 一 叶赫 满族 镇 被 人们 誉 为 “ 三代 皇 后 的故 乡 ” 叶赫 古城 是满 清 “ 屯一 业 ”进 行 规划 ,把 “ 村 一 品 ”作 为崭 新平 台 ,不 断 把 一 一 叶 赫 部落 的遗址 。镇 内 山青 水秀 ,空气 清 新 ,没 有 污染 。因 此重 发 展扩 大 特色 农 业 需求 和 加快 农 业 新科 技 成 果的 推广 应 用 结合 起 点发 展 “ 族 文化 风情 游 ”和 “ 摘节 ”为 主要 内容 的 “ 态农 满 采 生 来 。在 “ 一村 一 品 ”主 导 产业 的发 展过 程 中 ,各 乡 镇 、村 屯大 力 业 观 光游 ” 。 打 造特 色 产业 品牌 。有 效 开展 大 户 示范 和 典 型 引路 活动 ,把 叶赫 山 门镇 背靠 二 郎 山庄 ,面 临 山 门风 景 区 、中 生代 火 山地 质保 镇 的 香菇 、木 耳 、 榆耳 、有机 大 米 、苹 果 梨 , 山 门镇 的葡 萄 园、 护 区 、塔 山水 库 ,重 点发 展 “ 周末 休 闲度 假 游 ”和 “ 摘 节 ”为 采 上 二 台村 玉米 制 种 、老 城 村专 业 运 输 、塔 山休 闲度 假村 ,城 东乡 主 要 内容 的 “ 生态 农 业观 光游 ”。 的 下 三 台渔 村 、一 面城 村 、 房 身村 、立 业 村 无公 害 蔬菜 、特 菜 生 城 东乡 的 乡村 旅游 资源 一是 下 三 台水库 ,二 是广 发裕 绿 色食 产 、 小塔 子 村村 办 工业 、平 东村 木 瓦 匠输 出等成 功 经验 在 全 区推 品有 限 公 司和 碧海 之 川绿 色 食 品有 限公 司 的蔬 ( )菜 高新 技术 特 广 , 充分 发挥 近 郊 的 区位 优 势 ,在 各村 逐 步 建立 蔬 菜 、瓜 果 、特 科 技 示 范 园区 ,重 点 发 展 “ 末休 闲度假 游 ”和 “ 摘节 ”为主 周 采 产 和 其他 特色 产 业 经济 基 地 ,使 特 色产 业 在 铁 东不 断 发展 ,特 色 要 内容 的 “ 态农 业 观光 游 ” 。 生 经 济逐 渐壮 大 。 2积 极 培 育和 引进 新 品 种 。大 力 发 展 特 色经 济 在 推进 “ 村 一 品 ”特 色 产 业 经 济 过 程 中 ,各 乡 镇 十 分 注 一 铁 东区 以发展 特色 产 业 为方 向,积 极培 育 和 引进 新 、奇 、特 重 把 传统 产 业 与现 代科 技 进 行有 效 嫁接 ,高 度重 视 科技 创 新和 应 品种 ,着 力 发 展有 市 场 、高 附 加值 的绿色 食 品和 经 济 作物 ,不 断 用 , 着力 培 育和 引 进新 、奇 、特 品种 ,加 快 良种 良法推 广 步伐 , 提 高 土地 产 出率及 农 产 品 品质 。 目前 , 全 区无 公害 食 品种 植 面积 着 力 提升 产 品 品质 ,大力 开 发优 质 专用 农 产 品 、无 公 害农 产 品 、 已达  ̄ 3 0 亩 ,建成 了有机 水 稻 、无 公 害蔬 菜 、无 公 害水 果 、优 绿 色 食 品和 有机 食 品 。近 年 来 ,随 着保 护 地 栽培 、地膜 覆 膜 、立 U0 0 质 香 菇 四大 优 势特 色 农产 品种 植基 地 , 为构 建现 代 农 业产 业 体 系 体 栽 培 、节 水 喷灌 、标 准 化 生 产等 先进 农 业 技术 的推广 应 用 ,先
2 1 年 第0 期 0 1 3 ( 总第2 3 ) 5期
吉 林 农 业
儿 LI A GRI N CULTURAL
NO . 3. 2 l 0 01
( u lt ey C muai t NO.5 v 23
充分利用 四大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徐 丽娜
( 四平市 新 农村建 设工 作 办公室 , 吉林 四平 1 6 0 ) 3 0 0
铁 东 区位 于 四平 市 东 部 , 大 黑 山余 脉 , 具 有 丰 富 的 自然 资 西瓜 等 蔬菜 新 品种 2 余 个 。实 施 了每 天 集 团1 0 亩粘 玉 米 、有机 O 00 源 、 人文 资 源 和旅 游 资源 。全 区 幅 员面 积8 8 m ,其 中耕地 面 积 水稻 生 产项 目 ,一 正 集 团无 公 害 中药 材 基地 建 设项 目和禾 冠 种业 9 k 2 4 3 m ,粮食 产 量 1 2 亿k / ,果树 种 植 面积 1 O m ,果 品产 的优 质 良种 基 地建 设 项 目。产 品在 满 足城 、乡 居 民需 求 的 同时 , 0 1h .2 g年 9 h 量 9 0 万 k / 。近 年 来 ,铁 东 区依 托 城 区农 村 人 多 地 少这 一 实 还远 销到 上海 、北京 、广 州等 国内大 中城 市 。 10 g年 际 情 况 ,区委 、区 政府 清 醒地 认 识 到 ,发 展特 色 产 业和 品牌 产 品 3充 分 利 用 资 源 优 势 ,建 设 铁 东 畜牧 业基 地 是 增 加农 民收入 的 主要 出路 。要 想 使农 民致 富 ,必 须充 分利 用 铁 铁 东 区着 力发 展 生猪 繁 育饲 养 和 肉 、奶 牛生 产 、蛋鸡 饲 养为 东 区沿 路 、沿 山、 沿水 、沿城 四大特 点 ,调整 产 业 结构 、转 变 农 主 的畜 牧业 生 产 ,先 后 建成 了 山门万 头 养猪 小 区和 溢 发牧 业 ( 奶 民思想 观念 , 发展特 色 产业 经济 。 牛 ) 、大洋 禽 业 、泽 邦牧 业 ( 蛋鸡 )、 四平 种 兔场 等 l 个 “ 4 标准 1突 出 区 域 特 色 。发 展 乡村 旅 游 经 济 化牧 业 小 区 ”,养 猪 大 户 发 展 到 10 ,建 设 了 头道 沟 野 猪 繁育 0户 在 铁 东辖 区 内有 清 末 慈 禧 太 后 的 故 里 叶 赫 古 城 、 转 山湖 水 生产 基 地 ,纯 种 可繁 母 猪 达 到5 头 ,年 饲 养 量 达  ̄ 5 o 以上 。 0 Uo 头 库 、 叶赫 影视 城 、 二 郎 山庄 、 山 门风景 区 、下 三 台 水库 、塔 山水 建成 了 以小塔 子村 为主 的 肉牛 养殖 园区 、 以新 兴村 为 主 的奶 牛养
摘 要 : 四平 市铁 东 区地 处 大黑 山 余脉 ,具 有丰 富的 自然 资源 、人 文 资 源和旅 游 资 源 。近 年 来 ,在 中央 关于加 快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建 设的过 程 中,铁 东区充 分发挥 自然优 势, 积极 发展 特 色产 业经 济 ,推 动 了全 区新 农村建 设 的进程 ,初 步走 出 了一 条 强区、 富 民之路 。文 章 通过 综合 叙述 ,介 绍 了 东 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 特 色产 业经 济的 经验和 做 法 ,谨 供在推 动新 农村建 设工 作 中作 参考 。 铁 关键 词 :发展 ;经 济 :推 动 ;建 设 中图 分类 号:S 9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1 7 - 4 2 ( 0 )- 3 0 4 - 6 40 3 2 1 1 0- 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