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关节解剖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讲解模板: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注意事项:
4.在第2跖趾关节切取术中,若拟保留第2 足跖,必须保护好第2趾腓侧的趾固有动 脉,否则第2足趾可能发生坏死,继而使 植骨失败。手术的要领是,解剖第2跖趾 关节腓侧时,尽量靠近关节囊,做到既不 损伤关节周围血管网,又不切断趾固有动 脉。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步骤:
膜关节囊瓣的游离端缝合在对侧关节囊里 面,使关节面隔离,并起衬垫作用。盐水 冲洗切口,放入庆大霉霉素16万U,缝合 深筋膜和皮肤,用纱布条垫在 趾与第2足趾之间,小腿石膏将 趾固定在正常轴线上,并塑出脚的横弓和 纵弓(图3.14.1.1.2-7)。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并发症:
表直接了解移植体血循状况,对血管吻合 口 进行探查有时很难下决心,特别是血管蒂 位于下颌骨深面时。探查时机的掌握与术 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但应遵循尽早探查 的原则。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并发症:
4.第2趾坏死 原因是术中切断了第2趾腓 侧趾固有动脉。第2趾坏死可继发感染, 导致植骨失败。术中发现损伤了第2趾腓 侧趾固有动脉,应放弃植骨,改行第2趾 切除、第2跖间隙关闭术。已发生第2趾坏 死,应清除坏死组织,摘除植骨块,控制 感染,择机行第2跖间隙关闭术。
术前准备: 7.备血600~900ml。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术前准备: 8.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第1跖趾关节内侧切口(图 3.14.1.1.2-4)。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PPT课件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PPT课件
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 (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 制足内翻活动
距腓前韧带
距腓 后韧带
跟腓韧带
跟腓 韧带
2.跗骨间关节
(1)距跟关节:距骨下面的后关节面与跟骨的后关节面构成,
故又名距下关节,属微动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有一些强韧的韧带连 结距跟两骨。
胫骨、腓骨
3、伸肌上、下支持带
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 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 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两个空隙, 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 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 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 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外 侧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 于内踝及足内缘。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 之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 续于伸肌下支持带, 后端止于跟骨外侧 面前部。 作用: 固定腓骨长、短肌腱 于跟骨外侧面。
5、足弓
2、跖 骨
跖骨相当于手的掌骨, 共5根。由内向外依次 称第一至第五跖骨。 每根跖骨分为后端的 跖骨底、中部的跖骨 体和前端的跖骨头三 部分。着力点均在骨 的头部。
3、趾 骨
趾骨一般拇趾和小趾 为两节,其它各趾均 为三节。临床常截取 第二趾代替手的拇指 再造。
籽骨 一般位于第一 和第五跖骨头着力点 的下方。
的重要组织。
2.腱鞘与滑膜囊 (1)腱鞘
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后部 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坶伸长肌腱鞘及趾伸长肌腱鞘。 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屈坶长肌及屈趾长肌腱鞘。 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 后方有:跟腱鞘。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六、特殊结构

1、踝管:踝后区的深筋 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 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 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 踝之间围成踝管。 踝管有四条通道:①胫骨 后肌腱②胫后动、静脉和 胫神经③趾长屈肌腱④拇 长屈肌腱
2、踝穴
踝穴是胫腓骨下端 (内、外踝)形成的 空隙,容纳距骨。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踝、足部解剖
一、骨骼 二、关节 三、韧带 四、肌肉 五、神经 六、血管 七、特殊结构
一、骨骼
腓骨下(外踝) 胫骨下(内踝) 跗骨(7块) 跖骨(5块) 趾骨(14块)
内踝
外踝
1、跗 骨

跗骨相当于腕骨,共7 块,主要功能是支持 体重。包括距骨、足 舟骨、内侧楔骨、中 间楔骨、外侧楔(xie) 骨、骰(tou)骨和跟骨。
2、跖 骨

跖骨相当于手的掌骨, 共5根。由内向外依次 称第一至第五跖骨。 每根跖骨分为后端的 跖骨底、中部的跖骨 体和前端的跖骨头三 部分。着力点均在骨 的头部。
3、趾 骨

趾骨一般拇趾和小趾 为两节,其它各趾均 为三节。临床常截取 第二趾代替手的拇指 再造。
籽骨 一般位于第一和 第五跖骨头着力点的 下方。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 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 续于伸肌下支持带, 后端止于跟骨外侧 面前部。 作用: 固定腓骨长、短肌腱 于跟骨外侧面。
5、足弓

二、关节 1.距上关节(距小腿关节):即踝关节 (1)组成: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 腓骨的外踝关节面 距骨滑车的关节。 完成踝背伸与跖屈。

踝足部解剖和功能课件

踝足部解剖和功能课件
足部固有肌
? 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 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 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
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跟腓 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跟腓韧带
2、足部
跟舟跖侧韧带 跖长韧带 跖骨头短韧带 跖骨头横韧带等。
1.跟舟跖侧韧带 亦称弹簧韧带或跳跃韧带,其结构宽而厚, 坚强有力,为足部最重要的韧带。 形成足弓最重要的距骨主要依靠此韧带的支持。
2.跖长韧带 亦称足底长韧带,呈带状四边形,强而有力, 主要作用是协助维持足的纵弓 。
胫骨前肌
起止点: -起自胫骨体和小腿骨间膜,止于内 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作用:使踝背屈和足内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踝管:踝后区的深筋 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 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 屈 肌支持带, 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 内踝之间围成踝管。 踝管有四条通道:①胫骨 后肌腱②胫后动、静脉和 胫神经③趾长屈肌腱④拇 长屈肌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部各关节的名称

足部各关节的名称

足部各关节的名称足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还在行走、跑跳等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足部的复杂结构包括众多骨骼、关节、肌肉和韧带,它们共同协作,使得足部能够灵活运动并适应各种地面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足部各关节的名称及其功能。

一、踝关节踝关节,也称为距小腿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

它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之一,主要功能是背屈(脚向上勾)和跖屈(脚向下踩)。

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人体的平衡和运动至关重要。

二、跗骨间关节跗骨间关节位于足部的中后部,包括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等。

这些关节由距骨、跟骨、舟骨、骰骨等跗骨构成,主要功能是参与足部的内翻、外翻以及旋转运动。

这些关节的协同作用有助于足部在行走和跑跳过程中适应地面变化,保持身体平衡。

三、跖趾关节跖趾关节位于足部的前部,是跖骨与趾骨之间的关节。

它们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关节)和其余四个跖趾关节。

这些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足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在行走和跑跳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趾间关节趾间关节位于各趾骨之间,包括近节趾骨与中节趾骨之间的关节以及中节趾骨与远节趾骨之间的关节。

这些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各脚趾的屈曲和伸展运动,有助于抓地和保持身体平衡。

五、足弓足弓是由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等结构共同形成的弓形结构,它分为横弓和纵弓。

足弓的主要功能是缓冲身体重量对地面的冲击,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同时提高足部的弹性和稳定性。

足弓的健康对于人体的行走、跑跳等运动至关重要。

六、足部其他重要结构除了上述关节外,足部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结构,如跟腱、足底筋膜等。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的强大肌腱,对于行走、跑跳等活动的推进力有着重要作用。

足底筋膜则是一层位于足底的坚韧结缔组织,它支撑着足弓并分散身体重量对地面的冲击。

七、足部关节的协同作用足部各关节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行走、跑跳等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

手术讲解模板: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并发症:
仍有一楔形无效腔不易消灭。现在,用游 离植骨的办法,既可以消灭这个无效腔, 又可保留第2足趾,对供足的功能和形态 均有利。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且一旦 发生感染,后果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感染。预防办法有:①术中彻底止血; ②植骨块应足够大,以充填第2跖趾骨切 除后之间隙;③局部可用抗生
术后护理: 预防切口感染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后护理:
尽管关节镜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极少,但 仍会发生蜂窝组织炎和切口表面感染,应 该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包括拆除缝线、 关节制动、休息、理疗、抬高患肢以及广 谱抗生素的使用。术中规范的无菌技术操 作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所在;术后注意 保持切口清洁。出院后向患者和家属做好 出院指导,告知其保持切口清洁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前准备: 6.口周区、颌下区、耳颞区常规备皮。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前准备: 7.备血600~900ml。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前准备: 8.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第1跖趾关节内侧切口(图 3.14.1.1.2-4)。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后护理:
的重要性,出院后需定时门诊换药。本组 1例患者出院后因未定时门诊换药,且局 部敷料潮湿污染,造成切口处红肿、疼痛, 予拆除缝线,抬高患肢,遵医嘱予口服抗 生素3d后局部切口红肿消退,切口愈合。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术后护理: 止血带相关性损伤的防护
手术资料:修整第一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手术

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移植的显微外科解剖

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移植的显微外科解剖

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移植的显微外科解剖郑和平;张凤兰;徐达传;刘志雄;钟世镇【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1998(16)2【摘要】目的:为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掌指关节、肌腱及皮肤缺损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2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足标本上,对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邻近皮肤的血供进行了观测;2侧标本摹拟术式设计。

结果: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肤由第1、2跖背及跖底动脉供给,其分支间在关节周围和深浅筋膜间形成丰富吻合。

其中第1跖背动脉沿途发4~9支、外径0.1~0.3mm(混合支0.5~0.8mm)的分支,至关节面以近0.8~1.5cm与以远0.3~0.8cm之间的跖趾关节及背侧肌腱和皮肤。

结论:以足背动脉→第1跖背动脉为蒂,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组织移植,其皮瓣可依据受区需要,设计四种形式。

【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跖趾关节;跖背动脉;肌腱;皮瓣;移植;解剖学【作者】郑和平;张凤兰;徐达传;刘志雄;钟世镇【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新疆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北京空军总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72;R622【相关文献】1.第二跖趾关节移植联合前臂穿支皮瓣修复第一腕掌关节复合组织缺损 [J], 肖森;刘光军;谭琪;王谦;范启申2.趾甲皮瓣和第二跖趾关节肌腱复合移植再造拇指的并发症分析 [J], 黎忠文;梁善荣;袁华军3.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皮瓣移植重建拇指关节15例治疗体会 [J], 钟世祥;李锦荣;李浪;李振强;赵双奇;陈国恩4.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皮瓣移植重建手指关节 [J], 曲新强;王剑利;郭德亮;付磊5.足背肌腱复合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掌腕部肌腱皮肤缺损 [J], 张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ppt课件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ppt课件

后侧深层
• • • • • • 胫骨后肌 tibialis posterior 起点:胫骨后外侧,腓骨内侧面上2∕3 止点:舟骨粗隆、全楔骨底面, 第234跖骨底面、骰骨载距突 功能:踝关节跖屈,内翻 神经:胫神经
• 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 • 起点:腓骨下2∕3 • 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 • 功能:踇趾屈曲 • 神经:胫神经 • 动脉:腓动脉肌支
踝穴
胫骨、腓骨
3、伸肌上、下支持带
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 ,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 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 两个空隙,内侧者通过胫骨前 肌腱、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 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腱、趾长 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 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 ,外侧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 端分叉附于内踝及足内缘。
• 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 •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 内翻活动, •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 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 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 在踝关节 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 • 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 要作用是 • 防止足、踝的内翻幅度。
(四)、足与足弓
足弓
由7块跗骨 5块跖骨及其 关节、 韧带、 肌腱组成的向足背 突出的弓形骨骼结 构称足弓。
足弓的分类
根据足弓位置及功能, 将足弓分为纵弓和横 弓。 纵弓 包括内侧纵弓和 外侧纵弓两部分,均 • 止于跟骨结节。
内侧纵弓: 由跟、距、舟、三 块楔骨及1~3跖骨组成 特点:弓高,弹性好,有缓 冲作用,又称弹性足弓 外侧纵弓:由跟、骰骨及4 、5跖骨构成。跟骨内侧结 节形成后支点。第五跖骨 头为前支点。 特点:弓较低,弹性差,主 要作用是支载重力,又称 支撑足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