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修复技讲义术-车身碰撞变形尺寸的测量
车身碰撞损伤诊断——汽车车身修复基础知识讲座(27)

车身修复Body Repair栏目编辑:臧允浩 ******************98·June-CHINA 车身碰撞损伤诊断汽车车身修复基础知识讲座 (27)(接上期)八、三维测量目测法可以大致判断出车辆的损伤程度及范围,两维测量可以测量出控制点的长度、宽度值,而高度数值只能通过三维测量才能进行精确的诊断。
车身测量工作对于成功的修复损伤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精确的三维测量,才能确保一些大、中型事故车的修理质量。
在传统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些有经验的车身维修技师,首先通过钢卷尺、简易测量尺获得车身控制点的长度、宽度,然后根据钣金件的间隙是否均匀、车身线是否平齐、车门开关时的感觉等一系列外部表现特征,可以大致诊断出车身立柱、底盘等相对于车身的高低情况。
对于车身前部位置的高低,可以在长度和对角线比较法的基础上,测量两侧前立柱上部的工艺孔分别与车身前部的距离(图94),通过数据对比、臧联防(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知名汽车钣金专家,高级技师。
2010年交通运输部“卡尔拉得”杯全国汽车钣金大赛裁判长;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专家。
长期担任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维修企业技术总监职务。
文/江苏 臧联防换算予以诊断。
这些方法对于维修技师的经验要求较高,测量过程繁琐、精度低,而且由于车身形状复杂,有些部位无法采用这种方法测量。
机械式三维测量系统的出现,使得测量工作变的迅速、可靠。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传感器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多种电子测量系统,使得车身测量工作变得更加准确、高效。
1.三维测量的基准原则主机厂给出的车身数据一般是点对点的直线距离。
测量时,只需根据图纸上的提示,以其中一个控制点作为测量基准(零点),很容易获得两维数据。
而车身上的每一个控制点,都有其相对于自身空间坐标的特定位置,即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数值。
所以三维测量时,同样也要找到测量基准。
车身三维数据是经过实测车身获得的,通常由设备生产商提供。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车身碰撞变形尺寸的测量80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车身碰撞变形尺寸的 测量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nk you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课件 电子第5、6章 车身损伤分析、 车身测量

• 形如状果,每应米考长虑度更超换过(3个一折般曲来、说破,裂当变每形米,折或曲已、无破基裂准变
形超过3个时,整形和热处理后很难恢复其尺寸)。 如果每米长度不足3个折曲、破裂变形,且基准形状 还在,应考虑整形修复。如果修复工时费明显小于更 换费用应考虑以修复为主。
• 五、典型覆盖件的损伤分析 • 1.发动机罩及附件 • 双板结构发动机罩的变形很难校正。当发动机罩必须
更换时,原厂件、修复件配件或同类同品质件皆可。
• 拆发卸动和机安罩装的发拆动卸机和罩更降换噪工层时以包及括将拆发卸动和机更罩换装发到动铰机链罩、
上加以调整的工时。
• 铰链轻微损坏时可以修理,而当铰链严重歪曲或扭曲
果工时费加辅料费接近或超过其价值,则应
考虑更换;反之,则考虑修复。行李箱工具
盒在碰撞中时常破损,评估时不要遗漏。后
轮罩内饰、左侧内饰板、右侧内饰板等在碰
撞中一般不会损坏,其他部位同车门。
5.1.2典型覆盖 件损伤分析
• 五、典型覆盖件的损伤分析
• 6.车顶
•
当坠落物体碰到汽车顶部时,除车顶钢板受 损外,车顶纵梁、后顶盖侧板和车窗也可能
• 4.标出受损区域 • 用记号笔把受损伤区域和未受损伤区域的边界线标出来。 • 5.制定维修计划
5.2结构件损伤诊断分析
• 5.2.1结构件碰撞损伤形式 • 一、碰撞分析
•• 1.碰撞冲击力 向在总汽是车同碰某撞点过冲程击中力,特碰定撞角冲度击相力关的。方 因此,冲击合力可以分成分力,通过 汽车向不同方向分散。
5.1.2典型覆盖件损伤分析
《汽车车身检测与校正技术》教学课件—05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

车身损伤的测量——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轨道式量规(杆规)
图2-14 轨道式量规进行点对点测量
图2-15 测量头直径小于测量
图2-16 同缘测量法
车身损伤的测量——7 不同直径孔的测量
图2-18 轨道式量规正确测量方法
轨道式量规(图2-12)不仅每次能测量和记录一对测量点,同时还可和另外两个控 制点进行交叉测量和对比检验,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对角线测定。用轨道式量规测量 的最佳位置为悬架和机械元件上的焊点、测量孔等,它们对于部件的对中具有关键 性作用。修理车身时,对关键控制点必须用轨道式量规反复测定并记录,以监测维 修进度,防止过度拉伸。车身上部的测量可以大量使用轨道式量规来进行,如图213所示。在一些小的碰撞损伤中,用这种方法既快速又有效。
A 1.当两个孔直径不同时,如何 用卷尺测量?
B 2.用轨道式量规测量,有哪些 注意事项?
c 3.什么情况可以用对角线法测 量,什么情况不可以?
汽车专业教学课程—汽车整形专业
汽车车身检测与校正技术 ——车身损伤的测量
学习任务2 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
前言
点对点测量通常采用卷尺、轨道式量规进行测量。在测量 时要对照着车身数据图,先看看数据图中都标注了哪些点之 间的尺寸,我们在实际测量中也测这些点之间的尺寸,这样 就可以把测量得到的尺寸和数据图中的尺寸对比,从而得出 所测量的点出现了多少偏差。由于各种车型的数据图都不一 样,本书中的数据图并不针对某一款车型,在实际维修中需 查看相关维修手册即可。
目录 / CONTENTS
1 一、卷尺
2 二、轨道式量规(杆规)
3
三、用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
1课时
车身损伤的测量——点对点方法测量车身尺寸--卷尺
车身碰撞损伤诊断——汽车车身修复基础知识讲座(26)

车身修复Body Repair栏目编辑:臧允浩 ******************82·May-CHINA 车身碰撞损伤诊断汽车车身修复基础知识讲座 (26)臧联防(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知名汽车钣金专家,高级技师。
2010年交通运输部“卡尔拉得”杯全国汽车钣金大赛裁判长;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专家。
长期担任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维修企业技术总监职务。
(接2011年第12期)七 测距法1.测量的意义与重要性在熟悉车身结构、了解碰撞时力的传递线路以及车身损伤变形倾向的基础上,根据钣金件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车门开关时的感觉、油漆层开裂程度等感观印象,便可大致确定车辆的受损范围。
而车辆的损坏程度、变形方向等,则需要通过测量获取数据后才能确认。
测距法(两维)和坐标测量法(三维)是获取车身变形点数据的两种主要方法。
无论承载式车身还是非承载式车身,测量都是修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悬架系统、发动机总成、变速器等都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身上,如果损伤没有修理到位,将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平顺性、舒适性等。
所以,精确测量在整个维修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影响车身修理质量的关键。
车身测量时,首先应该了解车身上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点,并且能够预知车身上的每个点在发生变形后,没有发现或修复不到位将会产生的后果及带来的危害。
根据这些点带来的危害程度的不同,在测量时才可以分清主次,做到有的放矢。
通常,前后桥的固定点、减震支座固定点,直接关系到车轮的定位参数及轴距长短,跑偏、转向发沉、轮胎非正常磨损等一系列故障,往往就是上述这些点没有恢复到原有位置所导致。
发动机、变速箱固定点变形,将造成车辆行驶时车身共振、发动机机抓垫过早损坏、半轴脱开或过早损坏等故障。
而转向机固定点的变形,将导致转向失灵、转向角偏差、连杆球头及齿轮齿条过度磨损等故障。
以上提到的这些点在测量时应该重点关注,只有这些点修复到位,才能满足车辆正常行驶的基本要求。
汽车车身修复5 汽车车身尺寸测量

5
(2)中心面 中心面是一个与基准面垂直并与汽车纵向中心线重 合的平面,如图5.3所示。它也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在 长度方向将车辆对称分开。车身所有宽度方向的横向尺 寸都是以中心面为基准测得的。通俗地说,从中心面到 车身右侧特定点的尺寸与中心面至车身左侧同一对称点 的尺寸,应该是相同的。 (3)零平面 为了正确分析车身的损伤程度,有必要将汽车看作 一个方形结构并将其分成前、中、后3部分,如图5.4所 示。分割3部分的基准面称为零平面。 (4)基准点 汽车底板上的基准点是车身前部横梁、车颈横梁、 后门横梁及后部横梁,如图5.5所示。
29
30
(4)机械式通用测量系统 在大多数机械式通用测量系统中,机械指针都装附 在精密的测量桥上,如图5.24所示。根据车辆厂家规定 的水平和垂直规范,在测量桥上定位好测量系统的量针。 ①数据图上所选取的基准点是车辆最稳固,最不容 易破坏的点。 ②由于车辆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和车辆使用过程 颠簸刮碰造成的误差,每一辆汽车的长度尺寸都会有略 微的变化。 ③有一些极端的情况,中心线尺寸可能与数据图中 的尺寸相差比较大。此时有必要在另一个位臵安放第3 根中心线杆来调整关于车辆正确中心线尺寸的长梯子的 准确位臵。
学习情境5 汽车车身尺寸测量
学习目标 用测距尺测量车身尺寸并分析车身的变形情况。 用机械测量系统测量车身尺寸并分析车身的变形情 况。 用电子测量系统测量车身尺寸并分析车身的变形情 况。
1
5.1 车身测量的原理
5.1.1 车身测量的重要性 车身维修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或恢复车身的正常工 作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同 时,这也是高质量的车身维修所追求的目标。如果由于 车身变形导致车身整体定位参数发生变化,对行驶性、 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使用性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 响。所谓整体定位参数,是指那些对汽车发动机、底盘、 车身主要构件的装配位臵有着直接影响的基础数据,如: 汽车的前轮定位、轴距误差和各总成的装配位臵精度等。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件:第5章 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测量与矫正

第一节 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测量
• 以图纸规定为基准的参数法在车身测量中,其定向位置要求用点与 点之间的距离来体现;其对称性要求用模拟轴线(或点)与实际对称轴 (或点)的相对位置来体现。
• 3.对比法测量 • 对比法是以相同汽车车身的位置参数作为基准目标。当然,所选择
的车身应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增选 台数来提高目标基准的精确性。运用对比法确定测量基准时,应注意 以下两个问题。
返回
第一节 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测量
• 导致汽车车身变形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设 计、制造过程中本身的薄弱环节;部分车身材料上存在的缺陷;维修工 艺不当形成的隐患或损伤;经长期使用所引起的变形或材质劣化;碰撞 事故而导致的机械损伤。
• 对于局部变形或损伤,可以比较直观地作出判断,但对整体变形的 诊断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对于车身的整体变形,没有正确的测量结 果作为依据,修复作业便无从下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测量
• (2)误差的控制 • 与参数法相比,对比法测量的可靠性较差。这就要求应尽可能将测
量误差限制在最小,以防止因累计误差的增加而影响质量。其对策措 施是: • ①选择便于使用的测量器具(如测距尺)。 • ②不能以损伤的基准孔作为测量依据。 • ③同一参数值应尽量避免接续,最好是一次性量得。 • 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车身作为对比条件,也可利用车身构件对称性 的原则,进行对角线比较法和长度比较法测量,如图5-6所示。但这 种方法仅适于程度不大的变形,并要求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才能判明损伤。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汽车车身整体变形的测量
• 一、车身测量的意义
汽车车身构造与维修04 第四章 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

刚性框架的受力分析与应力壳体
二、 车身变形测量法
对于承载式车身汽车的修理,只 有使损伤部位所有的基准点都恢 复到事故前原有的位置,修理才 能算是圆满的,就承载式车身来 说,测量对于成功修复损伤更为 重要, 因为转向系统和悬架大都 装配在车身上, 若车身损伤就会 严重影响到悬架和前轮定位,要 做到这一点,修理人员必须做到: 准确测量、 经常测量、 重复检 查测量结果。
承载式车身控制点的基本位置
车身上吸收冲击能量的分段
2.基准面原则
车身设计时往往是先选定一根基准线,将该基 准线沿水平方向平移到一水平平面,由车身上 各个对称平行点所形成的线或面与之平行,那 么,车身图样上所标注的沿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为车身各部分与基准平面间的距离,既然车身 设计与制造是以该平面为高度基准的,车身测 量与维修同样需要这些高度要求来控制其误差 的大小。在实际测量中, 应根据上述基准面 原则调整车身沿水平方向的高度, 由此确定 车身高度测量基准。
挤压损坏造成车辆某一部分比正常尺寸短。 挤压一般发生在发动机罩或行李舱上,车门不会 受压缩短。挤压的标志是翼子板、发动机罩、车架或车身还可能上翘,使悬架弹簧座变形。 挤压损坏是由正面碰撞造成的,但保险杠几乎不会发生垂直变形。
纵梁挤压损坏
碰撞造成挤压和折皱
4.错移损坏
错移损坏是车辆的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整个车 架或承载车身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外观识别特征: 拉长一侧的车 门上出现裂纹,缩短一侧车门 上出现折痕
侧弯损坏的不同类型
2.下凹损坏
下凹损坏即车架或承载车身上 某一段比正常位置低,结构有 明显的外观变化。
下凹损坏的明显特征是翼子板和车门之间出现不规则裂纹,裂纹为 上窄下宽, 还可能出现车门把手处下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