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新闻基础知试卷三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分共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
、政治、趣味、事实、意识2.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不包括。
、真实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3.世纪末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进入阶段。
、集权主义、自由主义、集团垄断、社会主义4.“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是。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受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的是。
、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6.“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7.“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属于的新闻思想。
、列宁、陆定一、毛泽东、邓小平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开办了套广播节目。
、、、、9.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10.反映梁启超报刊思想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发表于、《中外纪闻》、《新民丛报》、《强学报》、《时务报》11.年范长江采写的西北通讯刊于。
、《申报》、《文汇报》、《大公报》、《解放日报》1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的产物。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社会需要科技进步13.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邵飘萍、邵力子、徐宝璜林白水14.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在年。
、15.人类早期信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是。
、人类的好奇心、人类的求知欲、人类的生理本能、人类的社会交往16.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纪念日是。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17.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时务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国闻报》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年。
新闻学基础考试试题答案

新闻学基础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新闻的定义?(D)A.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B.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C. 新闻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D.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新闻的五要素之一?(D)A. 时间B. 地点C. 人物D. 情感答案:D3. 以下哪个媒体不属于四大传统媒体?(D)A. 报纸B. 广播C. 电视D. 网络媒体答案:D二、填空题1.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传播信息、监督舆论、引导舆论2. 新闻采访的五大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确定采访对象、制定采访计划、进行采访、整理采访材料、撰写新闻稿件3.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事实准确、立场公正、全面反映三、简答题1.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答案: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新闻旨在传播信息,宣传旨在影响舆论。
(2)内容不同:新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宣传以主观观点为依据。
(3)方式不同:新闻注重事实报道,宣传注重观点阐述。
(4)效果不同:新闻以传递信息为主,宣传以引导舆论为主。
2. 简述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答案: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包括:(1)真实性原则:新闻采访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新闻采访要全面反映事件,不能片面报道。
(3)客观性原则:新闻采访要遵循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4)时效性原则:新闻采访要注重时效,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5)深入性原则:新闻采访要深入挖掘事实,揭示事件的本质。
3. 简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答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包括:(1)事实准确:新闻报道必须确保所报道的事实准确无误。
(2)立场公正:新闻报道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偏袒任何一方。
新闻有关基础知识试题

新闻有关基础知识试题### 基础知识试题:新闻学入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的定义是什么?- A. 报道事件的文学形式- B. 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 C. 娱乐节目- D. 广告宣传2. 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哪些?- A. 谁、何时、何地、为什么、结果- B. 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原因- C.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D. 事实、评论、图片、视频、音频3.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新闻自由- B. 客观公正- C. 及时性- D. 独家报道4. 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A. 电话采访、面对面采访、网络采访- B. 观察、记录、分析- C. 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全面调查- D. 访谈、座谈、讨论5.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事实清楚、语言生动- B. 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C. 客观公正、简洁明了- D. 有深度、有广度6. 新闻的分类有哪些?- A.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 - B. 硬新闻、软新闻- C. 正面新闻、负面新闻- D. 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7.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A. 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 B. 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C. 趣味性、教育性、启发性- D. 影响力、传播力、感染力8. 新闻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A. 报纸、电视、互联网- B. 广播、杂志、户外广告- C. 社交媒体、博客、论坛- D. 所有上述选项9. 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尊重事实、尊重隐私- B. 保护消息来源、保护公众利益 - C. 避免偏见、避免误导- D. 所有上述选项10.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什么?- A. 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B. 教育公众、娱乐大众- C. 监督政府、维护正义- D. 所有上述选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新闻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
2. 描述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
新闻基础知识试卷一.doc

16. 1942 年 4 月 1党性、 党性、党性、 党性、 A 、 B 、 C 真实性、 阶级性、 客观口,《解放口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D o 群众性、战斗性 思想性、倾向性鲜明性、生动性战斗性、组织性 《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2006-8-20 1:05:00 | By:流草•飞花]一、选择题(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 共36分)1. 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C 。
A 、人的好奇心B 、人的耳目喉舌C 、人类社会件的生产劳动实践D 、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C oA 、徐宝璜B 、李大钊C 、陆定一D 、范长江3.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B oA 、161ft 纪初B 、17世纪初C 、18世纪初D 、19ttt 纪初4. 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A 。
A 、传递新闻信息B 、引导社会舆论C 、提供文化娱乐D 、刊播商业广告5. A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 、时代华纳B 、维亚康姆C 、贝塔斯曼D 、新闻集团6. 我国対外宣传工作耍坚持的方针不包括D 。
A 、以正面宣传为主B 、以事实为主C 、以我为主D 、以迎合対象国受众为主7. “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C 明确提岀的。
A 、马克思B 、列宁C 、毛泽东D 、江泽民8. 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 D 套电视节目。
A 、12B 、13C 、14D 、159.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A oA 、 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B 、 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C 、 记者向采访对彖、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D 、 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10. 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B 。
A 、《开元杂报》B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 、《万国公报》11. 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C 。
新闻学基础知识试题

新闻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社会现象B. 新闻传播活动C. 文学创作D. 政治理论2. 新闻的五个W指的是什么?A.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B. 何时、何地、何物、何人、何因C. 何人、何事、何地、何因、何果D. 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3.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B. 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C. 客观性、公正性、及时性D. 真实性、公正性、及时性4.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什么?A. 新闻报道的准确性B. 新闻报道的迅速性C. 新闻报道的深度D. 新闻报道的广度5. 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A. 电话采访、网络采访、面对面采访B. 书面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C. 书面采访、面对面采访、现场采访D. 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现场采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新闻的______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7. 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原则是指贴近______、贴近______、贴近______。
8.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9.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12. 描述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3.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14. 论述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其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阅读以下新闻报道摘要,分析其是否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你的理由。
【摘要】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报道中提到,事故发生时,司机因疲劳驾驶而失去控制。
报道还提到了受害者的姓名和年龄,但没有提及司机的任何信息。
新闻学基础知识试题

新闻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新闻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业的学科B. 发布新闻报道的机构和个人C. 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D. 进行新闻采访和编辑的技巧和方法2.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特征?A. 及时性B. 客观真实性C. 娱乐性D. 公共性3.以下哪个属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评判标准?A. 信息来源的权威性B. 语言的流畅性C. 新闻报道的字数D. 报道的页面设计4.新闻稿的基本结构是什么?A. 标题、导语、正文、尾段B. 导语、标题、尾段、正文C. 正文、导语、尾段、标题D. 导语、正文、标题、尾段5.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媒体形式?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社交媒体二、判断题:1.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
正确 / 错误2.新闻报道应遵守事实报道的原则,不得歪曲事实、捏造事实。
正确 / 错误3.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制作过程等。
正确 / 错误4.新闻报道的主题和角度应根据采访对象的要求来确定。
正确 / 错误5.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正确 / 错误三、简答题:1.简述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解释新闻报道中的"客观真实性"与"宾语性"。
3.新闻报道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什么?请逐一解释。
4.新闻报道中应注意保护新闻道德,列举三个常见的新闻道德问题。
5.解释新闻报道中的"六个要素"是什么,并给出例子说明。
四、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对新闻报道的理解,以不少于两段的篇幅,谈谈在当今社会中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试题,不需要再次重复题目内容。
)。
新闻基础知识 练习题及答案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一)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B、李大钊C、陆定一D、范长江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B、新闻敏感C、新闻价值D、新闻线索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B、经济基础C、政权机关D、意识形态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
A、时代华纳B、维亚康姆C、贝塔斯曼D、新闻集团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D、坚持政治家办报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
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A、监测环境B、社会调节C、社会控制D、社会制衡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B、38C、43D、63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B、鼓动性宣传C、片面性宣传D、指导性宣传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着《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黄远生D、邹韬奋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 所有。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 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 B、38 C、43 D、63 10. 【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 】新华通讯社是 。 A、政党通讯社 B、国家通讯社 C、商业通讯社 D、民间通讯社 18.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 改革是在 年。 A、1942 B、1948 C、1950 D、1956
二、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 19. 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20. 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21. 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 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23. 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四、论述题(16分) 24. 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A C B D D A B A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D A A D D B A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分)
(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2分)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2分)
(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分)
(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分)
20、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 )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分)
(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3分)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3分)
(3)其相对性表现在它受一定社会法律和政策的约束;(3分) (4)其有阶级性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新闻自由,而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新闻自由。(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2分)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分)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 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2分)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分)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