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体系结构 论文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摘要】:存储器是信息存放的载体,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的功能,才能把要计算和处理的数据以及程序存入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够脱离人的直接干预,自动工作。
显然,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存放的信息就越多,计算机体系的功能也就越强。
在计算机中,大量的操作是CPU与存储器交换信息。
但是,存储器的工作速度相对于CPU总是要低1至2个数量级。
因此,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又是影响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速度的主要因素。
为了使容量,速度与成本适当折衷,现代计算机系统都是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外)存储器以及网络存储器。
【关键词】:内存(memory),MPU(寄存器Register),外存设备,RAM,ROM,Cache存储器。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存储器无论是其器件还是体系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容量,速度,价格是存储器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三个要素现在有的速度快,但容量小;有的容量大,但速度慢。
一般而言,速度快的存储器容量小,位价格高。
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memory),MPU(寄存器Register),外存设备。
寄存器(Register)存在于CPU中,直接服务于运算器和控制器,是CPU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工作最繁忙的存储器。
寄存器的数据存储也是以字节为单位,但根据CPU的字长及工作需要,也可以操作某个位或多个字节。
寄存器和运算器,控制器等集成在一起,通过CPU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它们同步工作,寄存器是工作速度最快的存储器。
内存Memory和CPU之间通过系统总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由CPU直接控制内存的读写操作。
内存的基本存储方式是存储单元(Memory Unit)一个字节Byte长度,8个二进制位Bit。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内存构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存储空间,物理地址从0开始连续编址。
CPU在访问内存空间中的存储单元时可以随机访问,只需指定其物理地址即可。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模板能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和效率并指导作者规范写作。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谢谢你的阅读。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篇一计算机网络综述摘要:从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进行阐述,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构造以及设备有一个整体了解,以使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面对网络问题不再束手无策,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组成;网络功能;网络设备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110183-0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
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数据流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数据流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数据流计算机在计算机科学的领域中,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研究一直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数据流计算机作为一种独特的计算模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为解决传统计算模式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据流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源于对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反思。
在传统计算机中,程序的执行顺序是由控制流决定的,即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顺序依次执行。
然而,数据流计算机则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工作,数据的可用性决定了操作的执行,而非固定的指令顺序。
这种数据驱动的特性带来了许多显著的优点。
首先,数据流计算机能够实现高度的并行性。
由于操作的执行取决于数据的准备情况,而不是严格的顺序控制,因此多个操作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并发执行,只要它们所需的数据已经就绪。
这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时,可以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其次,数据流计算机对于指令级并行的挖掘更加高效。
在传统计算机中,由于指令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控制流的限制,很难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来实现并行执行。
而在数据流计算机中,这些限制被打破,指令之间可以更加灵活地并行执行,从而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
再者,数据流计算机在处理具有不规则数据依赖关系的应用时表现出色。
例如在人工智能中的一些算法,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或固定模式,数据流计算机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情况,提高计算效率。
然而,数据流计算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硬件实现的复杂性。
为了支持数据驱动的执行方式,硬件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流向控制和资源分配机制,这增加了硬件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程序设计和调试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由于数据流计算机的执行方式与传统计算机有很大的不同,程序员需要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和优化程序,这对于习惯了传统编程模式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数据流计算机对于数据的缓存和存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毕业论文论文正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论文正文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学教育已成为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性举措,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摘要】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计算机网络的受到广泛运用。
计算机网络不仅为人们带来较大的便利,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受到高度重视。
如果计算机网络产生安全问题,就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顺利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对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威胁。
现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予以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对策在整个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新时期,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条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但是,网络具备开放性与虚拟性两种特点,人们在运用网络时,极易受到网络黑客的侵袭,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确保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根本利益,通过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对策,确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1.1系统漏洞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时,通常会出现较多系统漏洞问题,例如,初始化、配置不合理以及服务安全性不高等,致使网络运行安全问题明显增加,导致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显著下降。
相关系统漏洞问题是导致网络运行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网络服务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对用户的运用具有不利影响。
1.2物理安全物理安全出现的问题通常有:用户身份的辨别不合理、间谍以及盗取等,上述物理安全问题能够利用强化管理的形式进行解决。
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机器设备的严格管理,对计算机运行设备的完整性密切查看,特别是应该对存储重要信息的设备进行保护。
1.3用户身份的鉴别在验证网络访问用户身份的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针对性的安全问题,采用的验证算法不具备科学性,口令具有的针对性与解除难度均不高,为不法人员留有机会。
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

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计算机优秀学术论文篇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Internet安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据有关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爱虫病毒与2002年的Code red蠕虫在若干小时之内传染了几十万台主机,每次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
有一份调查报告谈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网站承认,它们中间有90%已经安装了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安全设备。
但最后一年内有88%受到病毒传染,而有关网络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质,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几乎为零。
所以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安全的“范式转换”,例如国外对现在的安全范式提出过两点看法:1) 传统的安全范式对Internet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最麻烦的问题所在是“复杂性”。
2) 以往(例如欧洲)对于信息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墙、堵漏洞,但没有从整体性、协同方面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的网络环境。
可以说网络的安全问题是组织管理和决策。
研讨厅体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1. 电脑是人脑研制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两者应互相配合,以人为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一位哲学家熊十力曾经把人的智慧(Human mind,心智或称脑智)分为性智与量智两类;性智一个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预测、判断的能力,是通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所学的功课中,包括琴、棋、书、画,这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起着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结果,难以用电脑模拟,人们对艺术、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创造与鉴赏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
心智的另一部分称为量智,量智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计算,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智慧。
人们对理论的掌握与推导,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属于量智,是逻辑思维的体现。
计算机组装论文范文2篇

计算机组装论文范文2篇计算机组装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论文一、有效把握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策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检测、维修、组装、安装、拆卸,这也是组成中职院校整体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游戏教学法引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中,需要提前对课程的教学特点加以分析、总结,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运用轻松、快乐的教学项目来取代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使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得到推动而进步。
科学设计并灵活应用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并且有助于其尽快把握维修、组装计算机的特点与规律,使学生在正确引导下养成操作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所以,教师需要对游戏教学法的思路加以调节,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拆分为若干个部分,包括分析结构、拆卸训练、组装训练、维修技巧等,接着依次开始教学,并且将游戏教学法分别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分项教学的组装项目教学时,可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水平与人数相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要求各组学生依次将计算机拆卸后再组装,优胜者就是总体用时最少、正确完成组装的小组,这种竞赛方式不仅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组装技巧,还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而且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检验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充分锻炼其维修和组装技能。
总而言之,这种分项教学的游戏教学方法效果理想,能够被长期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中。
二、制定具体的游戏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要将游戏教学法科学运用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案例教学中,需要详细制定游戏项目,使学生在引导下能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系统设计论文-系统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系统设计论文-系统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研究思路与目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集成电路和处理器的关系密不可分。
随着多核技术的出现,处理器已经变成构成系统级芯片(SoC)的基本单元,因此,从集成电路的功能级设计层面讲,计算机系统设计实现采用的方法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系统的设计方法。
从卓越人才培养的角度,VLSI系统设计是微处理器的逻辑实现手段,而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基础。
学生的数字逻辑系统设计能力和VLSI系统设计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
因此提升学生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数字逻辑系统设计能力和VLSI系统设计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目标确定为:以数字逻辑设计方法为设计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为设计工具、以硬件仿真系统为设计环境、以FPGA为系统实现手段、以计算机系统设计实现为目标和主线,将计算机系统设计实践完整地贯穿于专业核心课程之中;教学改革研究思路确定为:系统视角、整体优先、设计牵引、讲做结合、注重能力。
该研究思路不同于一般的课程群,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审视,是“自顶向下”的观点和“自底向上”的实现的一种结合方法,最终目标是提升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
2研究内容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设计与调试、计算机系统设计、VLSI系统设计等。
课程各有目标,课程之间有宏观上的先后顺序,有微观上的相互穿插,有内容上的重叠。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各门课程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VLSI课程中会涉及算术逻辑单元的设计甚至处理器设计方面的内容;汇编语言的作用已经从编程工具转变为描述和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有效工具;HDL语言和仿真工具不再专属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领域,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通用语言和工具。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Visual Studio人事管理系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公司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以及系统数据库模式分析等,重点对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进行介绍。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其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用计算机,对所有公司成员的人事档案资料进行保存;在需要时进行查找、分类、统计或者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查询。
本文重点说明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使用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通过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
关键字:人事管理系统;Visual Studio 2008;SQL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the more software companies som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composition,including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system architecture,system functions and system database module division pattern analysis,with emphasis on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the more software companies developing implementation are introduced.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the more software companies is a company,the mo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ts contents for its decision-makers and managers are crucial to,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the more software companies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users with adequate of information and fast query tool.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the more software companies the main task is to use computers for all members of the company's personnel file information stored; to find when,classification,statistics,or add,modify and delete operations; can be for different purposes,for a variety of archives to search.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ystem's design concept,key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I,the use of Microsoft's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for data storage; through the use of Microsoft's Visual Studio 2008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sign front-end interface.Key Word: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Visual Studio 2008 ; SQ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23本学号**************姓名杜伟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多处理机技术杜伟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系统摘要:多处理机通过共享的主存或输入/输出子系统或高速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利用多台处理机进行多任务处理,协同求解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来提高速度,或者依靠冗余的处理机及其重组能力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和可用行。
该文介绍了微处理器的发展、多处理机的总线以及处理机系统中通信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和两种特殊的多处理机系统结构。
关键词:多处理机;体系结构;总线Communicate via shared memory multiprocessor or input / output subsystem or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multiple processors perform multitasking, cooperative solving a large and complex problem to improve the speed, or rely on redundant processor and reorganization to improve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microprocessor, multiprocessor bus and processor system and two special multiprocessor architecture.Keywords: multiprocessor architecture; bus;引言:微电子技术和封装技术的进步,使得高性能的VLSI 微处理器得以大批量生产,性能价格比不断合理,这为并行多处理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系统性能增长的根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微电子技术,另一个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
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先后采用了先行控制技术、流水线技术、增加功能部件甚至多机技术、存储寻址和管理能力的扩充、功能分布的强化、各种互联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支持多道、多任务的软件技术等一系列并行处理技术,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增强系统性能。
多处理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并行计算机发展中人们最关注的结构。
1 微处理器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中期,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用20%指令的组合实现了CISC 计算机指令系统不常用的80%指令的功能。
在提高性能方面,RISC 采用了超级流水线、超级标量、超长指令字并行处理结构;多级指令Cache;编译优化等技术,充分利用RISC 的内部资源,发挥其内部操作的并行性,从而提高流水线的执行效率。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RISC 处理机的性能指标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它对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水平起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由Intel 和HP 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IA—64 架构的Merced 芯片,并由其共同定义的显式并行指令计算技术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 ),将为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带来突破性进展。
EPIC 技术主要指编译器在微处理器执行指令之前就对整个程序的代码作出优化安排,编译器分析指令间的依赖关系,将没有依赖关系的指令(最多 3 个)组成一“组”,由Merced内置的执行单元读入被分成组的指令群并执行。
从理论上讲,EPIC 可以并行执行3 倍于执行单元数的指令。
64 位体系结构的Merced 芯片还采用了指令预测、数据预装等技术,可以显著地减少实际执行程序的长度,同时增强语句执行的并行性,经过代码的重组,程序的执行时间比基于传统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几乎减少了一半;更加不同凡响的是,可以消除分支预测错误的三分之二。
IA—64 微处理器具有128 个通用寄存器以及128 个浮点寄存器,而目前基于RISC 的微处理器通常只有32 个寄存器。
它还具有更为丰富的与大量寄存器相连的附属功能部件,使得其应用更为广泛,同时内部各功能部件之间的可伸缩性扩展了机器的“宽度”,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容量更大的Cache 以及更多的读写端口,使得基于IA—64 微处理器的速度不再受到存储延迟的限制。
EPIC 设计的Merced 芯片可并行处理十几个运算,而当今最优秀的芯片也只能并行处理4 个运算操作。
EPIC 芯片用并行方式执行任务而不用顺序执行,这将使其速度比现在的CISC 和RISC 芯片至少快两倍。
只有0.18 微米微小距离的迹线间宽度也使芯片时钟能够达到900MHZ。
使用EPIC 设计的Merced 是第一个被分为三部分的芯片:一部分运行CISC,另一部分运行RISC,第三部分运行EPIC。
把三种体系结合于一块芯片意味着现存的应用程序将仍然可以运行在基于新芯片的服务器上。
2 多处理机的总线目前,在多处理机系统中有两种主要的连接方式:一种是共享存贮器的的多处理机系统,另一种是消息传递的分布式多处理机系统。
由于专用信号处理系统一般要求结构紧凑,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要求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上,故其操作系统简单实用,不具备消息传递的多处理机系统中的复杂的消息寻径能力;另外,由于信号处理场合的大计算量要求,系统内处理机比较多,单纯的共享总线结构效率不高。
因此,共享总线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相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
大多数多处理机系统的互连结构可归结为共享总线系统结构,共享总线系统结构为传统多处理系统的互连形式,由于没有通信口,处理机之间交换数据必须通过共享存贮器,其处理效率随着处理机数目增加而下降。
3 通信的发展由于通信通常在芯片的外部实现,其速度远低于芯片内部的计算速度,因而通信往往成为并行多处理机系统发展的瓶颈。
通信网络中,总线结构最简单,节点机数目较大时,总线上的通信趋于饱和,成为并行机发展的瓶颈。
采用开关网络来取代总线可以增加通信通路的数目,消除通信瓶颈。
交叉开关可以提供任意源节点到任一目的节点的通路,但硬件成本高。
N 个部件互联需要O(N2)交叉点的开关,当N>100 时,成本之高是惊人的。
折衷的办法是采用多级开关,适当减少互连通路以降低成本,但通信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消息传递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方法。
消息格式的改进使多计算机的寻径由存储转发方式演进为虫蚀方式。
第一台多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是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ord)寻径方式。
在存储转发网络中,包是信息流的基本单位,每个节点有一个包缓冲区,包从源节点经过一系列中间节点到达目的节点。
包交换的寻径方式以其较高的传输带宽和较低的平均传输时延,更适合于具有动态和突发特性的MMP 系统的数据传送。
目前的一些多计算机系统多采用虚拟直通的寻径方式。
其思想是:为了减少时延,没有必要等到整个消息全部缓冲后再作路由选择,只要接受到用作寻径的消息头部即可判断。
其通信时延与节点无关,这对于存储转发的寻径方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进。
然而,当出现寻径阻塞时,虚拟直通方式只有将整个消息全部存储在寻径节点中,直到寻径通道不阻塞时才能将消息发出,这就需要每个寻径节点都有足够的缓冲区来存储可能出现的最大的信息包,在这一点上,虚拟直通方式与存储转发的寻径方式是一样的,同样不利于VLSI 的实现。
因此,虚拟直通方式在最坏的情况下与存储转发方式的通信时延是一样的。
新型的多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是虫蚀寻径方式,它克服了上述的缺点。
包被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片,每个片相当于虫的一个节,“蠕动”是以节为单位顺序地向前爬行。
只有头片知道包发往何处,所有数据片必须跟着头片。
不同的包可交替地传送,但不同包的片不能交叉,否则它们可能被送到错误的目的地。
每个消息中的片以流水方式在网络中向前“蠕动”。
当消息的头片到达一个节点A 的寻径器后,寻径器根据头片的寻径消息立即作出路由选择。
可以看出,虫蚀寻径有以下优点:每个节点的缓冲区较小,易于VLSI 实现;较低的网络传输时延,所有的片以流水方式向前传输,采用了时间并行性,网络时延正比于消息包的长度,传输距离对于它的影响很小;通道共享性好,利用率高,对通道的预约和释放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一段新的通道后立即放弃用过的一段旧通道;易于实现选播广播通信方式等。
虫蚀寻径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息通信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 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古典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以运算器为中心不同,现代计算机系统以存储器为中心。
存储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多处理机系统结构的发展。
Cache、主存、磁盘这三个存储器可以分别构成“Cache—主存”和“主存—磁盘”两个存储系统,也可以构成一个“Cache —主存—磁盘”存储系统。
“Cache—主存”和“主存—磁盘”组成的两个存储系统组织方式是指:当CPU 要访问存储器时,给出一个虚拟地址,由存储管理部件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中的地址部件把CPU 发出的虚拟地址变换成主存物理地址,然后用主存物理地址访问Cache。
如果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在Cache 中被找到,则Cache 命中,否则发出Cache 块失效,用这个物理地址访问主存储器,取出一块数据和指令装入Cache,也把CPU 所需要的数据和指令送往CPU。
“ache—主存—磁盘”组成的存储系统组织方式是指:当CPU 要访问存储器时,把虚拟地址直接送往存储管理部件Cache。
Cache能直接接受虚拟地址的访问,把CPU 所需的数据和指令找出来。
如果Cache 发生块失效,则用经过MMU 变换得到的主存物理地址访问主存储器,把读出的一块数据和指令装入Cache,同时也把CPU 所需的数据和指令送入CPU。
全Cache 存储系统是一种新型系统,就是不用主存,只用Cache 和辅存两种存储器构成“Cache—辅存”存储系统。
这种系统的等效访问周期与Cache 很接近,等效存储容量就是虚拟地址空间的容量。
5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系统MPP和群机并行系统MPP 是一种由成百上千乃至上万个微处理器所组成的、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
其体系结构发展特点是:节点机型选用通用高性能RISC 微处理器芯片,它具有VLSI 硅片、坤化镓技术、高密度组装和光技术。
一般均在节点上设计一个功能较强的通信处理机构,尽量减轻处理器的通信开销,有的甚至在节点上增设一个处理器作为通信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