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PPT课件6

• 从后两句看,这个宴会大约是饯饮,送别的那个朋友大 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对此诗人先作譬喻,大意说, 你看那花儿开放,何等荣耀,但是它还要经受许多次风 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说,大自然为万物安排的生长道 路就是这样曲折多磨。接着就发挥人生感慨,说人生其 实也如此,就要你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 显然,诗人是以过来人的体验,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实 情,晓以常理,祝愿他正视现实,振作精神,可谓语重 心长。
• 帕斯卡尔,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奥维涅州的克勒蒙— —菲朗城。他生活的17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
奴制的国家,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制母 体之内开始滋长,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 产生新的发展,在思想斗争的领域内向先进的思想家提 出了新的思想课题。帕斯卡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 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之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
•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技术娴熟,开创了近代 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 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
•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卓 著的数理科学家。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 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外 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 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 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他对 于近代初期的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 贡献,他的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著作,已 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 (2)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 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 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短文三篇》课件18

一位冷峻的观察家,亦是研究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学
者。著有《随笔集》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和思想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作 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
“懦弱”指缺乏力量而又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一般形容人的性格、 意志。
应用 ①人们在痛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为何学业压力、求职失
败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挫折,竟会成为他轻生的理由?他的内心为 何如此脆弱? ②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 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
短文三篇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把握文章内容,思考文章所阐述的哲理。 2.赏析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理解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和人生观。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连线作者 (1)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的思想 家、散文家。蒙田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词语释义 (1)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2)垂暮之年:老年。垂:将、快要。 (3)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 失去。 (4)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5)老练:阅历深,经验多,稳重而有办法。 (6)通达:明白(人情事理)。
很好地认识到了人的无能为力,当他逃避痛苦和死亡,不去 努力追寻上帝和永恒时,就流于怠惰了。帕斯卡尔认为要同 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在此 基础上,开始着手写《思想录》。
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 PPT课件 图文

★作者态度
3 .作者认为要怎样对 待生命?
明确3
➢⑴迅速抓紧时间,留住稍纵即逝的 日子。
➢⑵让短暂的生命过得丰盈饱满。 ➢⑶增加对生活的关心程度,得到更
多的生活乐趣。 ➢关键词:珍惜 充实 乐趣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作者:帕斯卡尔
★课题解析
1.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 的苇草”?
明确1
➢⑴这句话用了比”的“度日”态 度。
➢⑵“哲人”尽量回避、甚至无视生 命,我珍惜生命。通过对比,表达 了作者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句子理解
2 .怎样理解“只有乐于生的人 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的 含义。
明确2
人如果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认真而充实地生活,享受到了 生活中的各种快乐,即使死也 会没有遗憾,因此也就不感到 死的苦恼了。
➢⑵人是一根苇草,是说人如 苇草一样,是非常脆弱的。
➢⑶在强调人脆弱一面后,重 点突出了人思想的高贵。
★句子理解
2.如何理解“我们全部的尊 严就在于思想……我们才必 须提高自己”的含义?
明确2
➢⑴人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 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多大的 空间和多长的间时都没有用。
➢⑵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 而在于思想。思想能使人获得力量, 使人的到发展和完善。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作者:蒙田
《热爱生命》-蒙田简介
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 有《随笔集》。他的《随笔集》与 培根的《人生论》、帕斯卡尔的 《思想录》一起被誉为欧洲近代哲 理散文三大经典。
★思考问题:
1 .文章第一段提到了哪两种人 “度日”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
3.10 短文三篇ppt(新人教版必修4)课件

度dduùó度忖日度
自
主 导 学
畜xcùhù畜畜牧牲
课 堂
挨áāii挨挨打近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语文 必修4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磨mmóò磨 磨难 坊
教 学
资
囊nnáānnɡɡ囊 囊括 揣
源 链 接
稍sshhāàoo稍 稍微 息
菜单
新课标·语文 必修4
晨
素
读
“思想铸就的伟大”——帕斯卡尔
材
开
日
卷 有
帕斯卡尔(1623—1662),生于法国奥
积 月
益
累
维涅州的克勒蒙。法国 17 世纪著名的思
课 想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一生体弱多病,
教
前
学
自 主
只活了 39 岁,但他却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资 源
导
链
学 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
课
教
前
学
自
资
主
源
导
链
学
接
课
堂
课
互
时
动
作
探
业
究
菜单
新课标·语文 必修4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1.字音辨识
课
(1)单音字
教
前
学
自 主 导
赋.予(fù)
茎.叶(jīnɡ)
推衍.(yǎn)
资 源 链
学
弥.补(mí)
苇.草(wěi)
聚苯乙烯.(xī)
接
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热爱生命PPT课件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就曾受到列宁的赞赏,直到逝世的 前几天,列宁的手里还捧着它。
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 活过并经历痛苦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 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 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 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 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腿受了伤,鞋子破 了,脚在流血 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 一匹病狼 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 原上互相猎取对方 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闭上眼睛,你不知道睁眼 在后 哪她 儿会 。25%
她在帮助我、帮助你,帮助我们 所有人
她在这儿、在那儿
65%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THANKS!
感谢聆听 请多指点
感谢学校及公司提供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感谢XX团队,特别感谢某某给予的耐心指导;
感谢台下观众!
•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 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 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 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 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 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 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 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必须抓紧时 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 可能终止生命。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课件)

附:关于热爱生命的小故事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
一.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 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 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 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 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 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 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 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 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 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 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 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 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 解开了宇宙之谜。
作者蒙田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他对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是因为认识到了“生之 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17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好日子 坏日子 哲人 我
细细品尝 消磨光阴 打发 消磨 回避 无视 苦事 贱物 值得称颂 富有乐趣 自然的厚赐 优越无比
点击链接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 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 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 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热爱生命PPT课件

短文三篇
作者简介
蒙 田 (1533—1592) , 法 国 思 想 家 、 散文家。一译蒙台涅。加斯科涅郡人, 出身于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 蒙田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 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 士、意大利等国,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 录下来,日积月累,写成《随笔集》 (或译《随感录》) 2卷,于1580年出版。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 盈充实。
•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 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 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用“丰盈充实”的生活 使生命相对延长。
4、作者既然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 趣”、“优越无比”,那么为何又在第二段中 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 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 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 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 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 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 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 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 一位现代人。
——维克多·吉罗
• 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
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
格兰。
——谢瓦里埃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 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 要这样比喻?
人的渺小、脆弱,在大 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 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 得高贵和有尊严。
1
目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教学课件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 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 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 也不敢相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 力,在冰雪下伸展,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 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 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 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 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 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 5.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 得来的一个头脑。 • ——蒙田
• 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 7.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 ——西塞罗
• 8.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 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 ——歌德
• 美国当代哲学家——富尔格姆 • 富尔格姆在他的经历中,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推销员、专业画
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等。 • 主要作品:《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 评价: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 二、背景回放
• 《热爱生命》
• 蒙田生活在16世纪中后期。在他生活的时代,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 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量回避它”,“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 件贱物似的”。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他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 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 福和快乐,做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并且强调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 得丰盈饱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人物轶事 乡村贵族成长史
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后裔,父亲是波尔 多小贵族,任裴黎葛法官兼波尔多市长。自 出生起,蒙田便成为父亲培养贵族计划的一 部分,他把摇篮里的儿子送到城堡外的乡 下,寄养在一个贫穷的伐木工家庭。这种让 孩子接受“自然人”教育的做法,比卢梭提倡的早 250 年。3 年后 从乡下接回儿子,父亲又作出第二个惊人之举,聘请一位不懂法 语的德国医生做儿子的家庭教师,并立下家规:凡有蒙田在场,
研读第三段
1.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2.“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 生,毫不惋惜”?
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
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
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
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 “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 “软”“淡”一些,往往是“小中见趣”。 2、表现在笔调上
杂文“犀利”;随笔较为“闲适”。 3、在语言色彩上
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 “幽默”,较为惬意。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第一篇 热爱生命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是真正的 “糊涂人”。真正的希望在于生命本身。
14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对比说 明:生 命是否 可爱有 意义, 取决于 其对生 命的认 识和态 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不惋惜。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16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研读第三段
3.“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怎么解?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
一种形式。
4.“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
法?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 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 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
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 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一般人的有什么不同?
(1)一般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 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 的。
(2)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 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只能讲拉丁语。不足 20 岁时,父亲为蒙田安排了一次壮丽的欧洲 旅行,八个仆人护卫着这个公子哥儿,在欧洲大陆游荡了一年, 不仅随身携带吃穿用和取暖等家什,甚至连做饭的炊具、烧茶的 铁壶也是自家的东西。然而,这一趟豪华旅行下来,效果却适得 其反。蒙田自惭形秽,他深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融入欧洲王室那优 雅富贵的上流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 文化内涵。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3.联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考虑应该怎样生活、 做事和为人。
文体常识
随笔
1、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形式可以不受体裁 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 内容而定。 3、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 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 或是一个新观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17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 的认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之情。
第二段:糊涂人对生命的态度。 (过渡,导出第三段)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表达更加热 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1
研读第一段
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背景链接 《热爱生命》 蒙田生活在 16 世纪中后期。在他生活的时代,哲人们深受 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 量回避它”,“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蒙田发现 了其中的弊病,他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 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 幸福和快乐,做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并且强调生命愈是短暂, 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法]蒙 田
6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作家作品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共62 张PPT)
蒙田(1533-1592),
欧洲文艺复兴后法国思想 家、散文家,著有《随笔 集》。在16世纪的作家中, 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 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 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 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 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 察家,也是对各民族文化 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 研究的学者。
12
研读第一段
3.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 日”说起?
从这入手,会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 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步的接受作者的观 点。
13
研读第二段
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
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 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没有作任何评论, 他引用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
1、随笔主“理”,重“讲谈”色彩, 较为冷静;
散文主“情”,重“自白”色彩, 较为热烈。 2、随笔面向人生,重哲理感悟;
散文面向内心,重生命体验。 3、随笔讲求“文化”品位;
散文崇尚“人性”深度。来自随笔与杂文的区别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 但是也有区别: 1、表现在取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