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合集下载

动物微生物期末复习思考题

动物微生物期末复习思考题
《动物微生物》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 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
3.消毒:是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病源微生物的过 程。
4.免疫:是机体对自身与非自身物质的识别,并清 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 衡的生理学反应。
30.自然界微生物主要分布在( )中。 A.土壤 B.水域 C.空气 D.生物体 31.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A.灭菌 B消毒 C.防腐 D.①和② 32.大肠杆菌在麦康凯琼脂鉴别培养基上形成( )的菌落。 A. 蓝色 B.红色 C.紫色 D.黑色 33.禽霍乱的病原是( )。 A.大肠杆菌 B.多杀性巴氏杆菌 C.沙门氏菌 D.魏氏梭菌 34.下列病毒中,呈子弹状的病毒是( )。 A.痘病毒 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C.新城疫病毒 D.狂犬病病毒 35.正常动物肠道中含有的细菌是( )。 A.沙门氏菌 B.大肠杆菌 C.结核杆菌 D.巴氏杆菌
9.疫苗:利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其组成成分、代谢 产物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0.SPF动物:无特定病原动物的简称,指为了科学研究 和生产需要而人工培育的没有特定病原体抗体的健康 动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 )。
A.石灰 B.CuSO4 C. KMnO4 D.漂白粉 2.下列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
答: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单股RNA病毒,外形像子弹, 有囊膜,对0.1%的升汞,0.1%的来苏尔敏感,强毒株在动物 脑组织神经细胞中可形成胞浆包涵体;致病性:各种哺乳动 物都易感,人也可感染,其常因被病犬,健康带毒犬或狂犬病 患者咬伤而发病,病毒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在伤口附近的肌 细胞内复制,而后上行到脑的边缘系统大量复制,导致脑损 伤,行为失控,先兴奋继而麻痹的神经症状.病毒主要存在于 神经系统和唾液腺中,经咬伤而传染.本病病死率几乎100%。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机制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机制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机制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空气、食品等。

在人体内,细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细菌是人体的益生菌,有助于消化食物、提高免疫力等,但有些细菌则会引发疾病。

因此,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机制对我们对细菌的认识和控制极为重要。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形态结构非常多样,包括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除了形态外,细菌还有一些特征,如大小、颜色、生长速度等都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

1. 球形细菌球形细菌,也称为球菌,其形状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1微米至10微米之间,通常无需显微镜即可观察。

球形细菌最常见的菌属为链球菌,常引起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2. 杆状细菌杆状细菌,其形状呈细长的杆状,长短不一,直径约为0.5微米至1.0微米,杆状细菌可分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两种。

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的菌属为大肠杆菌,常引起腹泻等疾病;革兰氏阳性杆菌常见的菌属为炭疽杆菌,是一种危险的生物武器。

3. 螺旋形细菌螺旋形细菌,形状呈螺旋状或波浪状,直径约为0.5微米至1.0微米,通常需要透过显微镜才能观察。

螺旋形细菌常见的菌属为隐螺旋菌,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高毒性的细菌。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机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减期。

1. 潜伏期细菌的潜伏期,是指细菌在接种培养基后的一段时间内,菌落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

此时,细菌在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成分等条件下,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并在细胞内合成新的细胞成份,为后续的生长和繁殖做好准备。

2. 指数期当细菌在潜伏期后充分生长后,进入了指数期。

此时,细菌迅速繁殖,数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这个阶段是细菌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感染人体的时期。

3. 平稳期当细菌数量达到其生长环境最大容量后,细菌进入了平稳期。

此时,细菌数量与培养基中的养分变化相对平衡,数量较为稳定,不再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此阶段称为平稳期。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菌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细菌的基本特性、生存环境、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细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细菌的基本特性1. 形态:细菌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2. 细胞结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胞质和核糖体等基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 大小:细菌的体积微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 繁殖方式: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速度快。

二、细菌的生存环境1. 营养需求:细菌需要水分、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 温度:细菌的生存温度范围广泛,有的细菌在低温下生存,如冷藏食品中的细菌;有的则在高温下生存,如热水中的嗜热菌。

3. 氧气:根据对氧气的需求,细菌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三、细菌的分类1. 根据形态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2. 根据生存环境分类:土壤细菌、水生细菌、寄生细菌等。

3. 根据氧气需求分类:需氧细菌、厌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

四、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 有益细菌:部分细菌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

2. 致病菌:有些细菌能引起疾病,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 细菌与环境保护: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净化污水等。

五、细菌的控制与利用1. 控制细菌繁殖:通过高温、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方法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繁殖。

2. 细菌的应用:在食品工业、医药制造、生物工程等领域,细菌的利用十分广泛。

六、细菌的实验室培养1. 培养基的制备: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为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接种与培养: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3.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七、细菌的防治1.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食物清洁等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

细菌的种类与繁殖方式

细菌的种类与繁殖方式

细菌的种类与繁殖方式细菌(Bacteria)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等。

细菌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在生物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细菌的种类以及其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细菌的种类细菌具有高度多样性,根据其形态、营养方式和生物学特征等,可以将细菌分为以下几类:1.球菌(Coccus):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单个或多个成团生长。

根据细菌的分裂方式,球菌可进一步分为单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单球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Bacillus):杆菌形状长而细长,类似于条状或棒状。

杆菌可进一步分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炭疽杆菌和乳酸杆菌,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杆菌。

3.螺旋菌(Spirillum):螺旋菌为螺旋形,类似于螺旋状。

常见的螺旋菌有钩端螺旋菌和空肠弯曲菌。

4.弧菌(Vibrio):弧菌呈弧形或半月形。

弧菌中的霍乱弧菌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

5.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为一类细胞内寄生菌,通过依附宿主细胞寄生和繁殖。

立克次体可引起布鲁氏菌病和斑疹伤寒等疾病。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二分裂、芽孢形成和同胞形成。

1.二分裂:二分裂是细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也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式。

细菌通过二分裂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

二分裂过程中,细菌会将其复制的遗传物质均匀地分配到两个新生细胞中,使得每个新生细胞都具有与原始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2.芽孢形成:某些细菌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会形成芽孢,以保护自身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芽孢是一种耐高温、耐干燥和耐化学物质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

当环境条件适合时,芽孢会释放出细菌细胞,重启生长和繁殖。

3.同胞形成: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同胞形成的方式进行繁殖。

同胞是由大量细菌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与芽孢类似,同胞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中存活。

一、形态大小...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形态大小...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形态大小...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形态大小...一、形态大小单细胞,无鞭毛。

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球、卵、圆桶形。

大小在1-5um X 5-30um之间。

二、细胞结构1、细胞壁:厚0.1-0.3um,三层,由酵母纤维素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类脂)。

用蜗牛酶(heliase)破坏壁来制备原生质体。

2、细胞膜:与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麦角固醇)。

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细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3、细胞质及内含物4、细胞核:真核:双层单位膜,大量核孔,可见染色体,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膜外有中心体。

5、线粒体:含有一环状DNA。

呼吸酶系载体,“动力工厂”。

有氧时需要,厌氧或过量葡萄糖存在时,被阻遏。

环状“2um质粒”:外源DNA载体。

6、核糖体:细胞质中80S,线粒体70S。

三、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一)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1)芽殖 budding:最普遍方式(过程)(2)裂殖 fission:少数(裂殖酵母)(3)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3、形成孢子条件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适当温、湿度(25-30,80%)空气要流通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life cycle)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四种基本类型:1、无生殖,仅有营养繁殖。

(细菌)2、仅有一个单倍体生活,双倍体短。

3、仅有一个双倍体生活,单倍体短。

4、有世代交替现象,单倍体有性,双倍体无性。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世代交替型:酿酒酵母五、常见常用酵母菌酵母图示5节:霉菌 molds非分类名词,丝状真菌统称。

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一、形态和构造营养体由菌丝(hyphae)构成,直径3-10um,菌丝再形成菌丝体(mycelium)菌丝:无隔,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有隔,多细胞,高等真菌菌丝体: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气生菌丝,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

环境微生物:细菌的基本形态及大小

环境微生物:细菌的基本形态及大小
细菌的个体形 态及大小
细菌的个体形态 细菌的大小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 简单、细胞壁坚韧的以二分裂方式 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1. 球 菌
单球菌
(1)单球菌
分裂后的细胞分散 而单独存在的球菌.
如尿素微球菌 (Micrococcus ureae)
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 进行,分裂,分裂后每四个细胞 在一起呈田字形.
如四联微球菌
(Micrococcus tetragenus)
1. 球 菌
八叠球菌
(5)八叠球菌
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 裂后,每八个球菌在一起成立方 体形.
如藤黄八叠球菌
(Sarcina ureae)
2.杆 菌
短杆菌
长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1. 球 菌
双球菌
(2)双球菌
分裂后两个球菌成 对排列的为双球菌.
如肺炎双球菌 (Diplococcus pneumoniae)
1. 球 菌
链球菌
(3)链球菌
分裂是沿一个平面进 行,分裂后细胞排列成 链状.
如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s)
1. 球 菌
四联球菌
(4)四联球菌
例如:大肠杆菌:平均长度:2 μm ; 宽度0.5μm
1500个大肠杆菌头尾相接等于3mm;
109个大肠杆菌重1 mg.
由于菌种不同,细菌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 个菌种,细胞的大小也常随着菌龄变化。另外,对于同一个 菌种染色前后其细胞大小都有所不同。所以,有关细菌大小 的记载,常是平均值或代表性数值。
感谢观看,欢 迎批评指正2.杆 菌单杆菌链状杆菌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 EMP 途径的微生物种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
有;(
)是产生 4 碳、5 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
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葡聚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2.在酵母菌细胞壁的四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
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聚糖
3.酵母菌无性繁殖最主要方式是(
)。
A、芽殖 B、裂殖 C、产生子囊孢子 D、产生掷孢子
4.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3.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
B、衣壳 B、衣壳粒 C、核衣壳 D、囊膜
4.溶源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烈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 R 因子的细菌
D.带有 F 因子的细菌
5.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在溶源性细菌内可以下列状态存在( )。
A、复制、表达产生子代病毒 B、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式 C、自发或经诱导进入裂
)。
A.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B.肠道细菌和大肠杆菌 C.土壤细菌如放线菌 D.立克次氏
3.
试图示 G+和 G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4.
试用简图表示 G+和 G -细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5.
试列表比较 G+和 G -细菌间的 10 种主要差别。
6.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答:细菌按其个体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 大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1μm;杆菌大小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多数杆菌的宽度与球菌直径相近,其长度则为宽度的1倍至几倍(约0.5~5μm);螺旋菌大小也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但长度一般是指菌体两端点间的距离, 并非真正的长度。

多数螺旋菌大小为0.3 ~ 1 ? 1 ~ 50μm。

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 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即一个细胞通过分裂(二分分裂或折断分裂),结果由一个母细胞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有少数芽生细菌能象酵母菌一样进行芽殖, 即在母细胞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后再与母细胞分离的一种繁殖方式。

此外,还有极少数细菌种类(主要是大肠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能通过性菌毛进行有性接合。

2. 试述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一般结构是指一般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核质体和细胞质等。

(1) 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 ~ 80 nm), 机械强度较高, 化学组成较简单, 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较薄, 机械强度较低, 但层次较多, 成分较复杂, 主要成分除蛋白质、肽聚糖和脂多糖外, 还有磷脂质、脂蛋白等。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机械性或渗透压)的损伤;②作为鞭毛运动的支点;③为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所必需;④具有一定屏障作用,对大分子或有害物质起阻拦作用;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 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的结构可表述为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model),即由具有高度定向性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膜蛋白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答:细菌按其个体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 大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1μm;杆菌大小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多数杆菌的宽度与球菌直径相近,其长度则为宽度的1倍至几倍(约0.5~5μm);螺旋菌大小也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但长度一般是指菌体两端点间的距离, 并非真正的长度。

多数螺旋菌大小为0.3 ~ 1 ⨯ 1 ~ 50μm。

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 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即一个细胞通过分裂(二分分裂或折断分裂),结果由一个母细胞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有少数芽生细菌能象酵母菌一样进行芽殖, 即在母细胞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后再与母细胞分离的一种繁殖方式。

此外,还有极少数细菌种类(主要是大肠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能通过性菌毛进行有性接合。

2. 试述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一般结构是指一般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核质体和细胞质等。

(1) 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 ~ 80 nm), 机械强度较高, 化学组成较简单, 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较薄, 机械强度较低, 但层次较多, 成分较复杂, 主要成分除蛋白质、肽聚糖和脂多糖外, 还有磷脂质、脂蛋白等。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机械性或渗透压)的损伤;②作为鞭毛运动的支点;③为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所必需;④具有一定屏障作用,对大分子或有害物质起阻拦作用;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 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的结构可表述为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即由具有高度定向性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膜蛋白构成。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占50%~70%)和脂类(占20%~30%),还有少量的核酸和糖类。

脂类主要是磷脂,每一个磷脂分子由一个带正电荷的亲水极性头(含氮碱、磷酸、甘油)和两条不带电荷的疏水非极性尾(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非极性尾的长度和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主要是:①具有高度的选择透性,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排除, 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 ②含有各种呼吸酶系,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产生ATP的部位;③是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生物合成的场所;④质膜上的间体与DNA复制分离及细胞间隔形成密切相关;⑤是鞭毛的着生点并为其运动提供能量。

(3) 核质体核质体实际上是一条很长的环状双链DNA 与少量类组蛋白及RNA结合, 经有组织地高度压缩缠绕而成的一团丝状结构,通常称之为细菌染色体(图2 –12)。

细菌染色体中心有膜蛋白核心构架,构架上结合着几十个超螺旋结构的DNA环,而类核小体环不规则分布在DNA链上。

其功能是起贮存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性状的重要作用。

(4) 细胞质主要化学成分是水(约占80%)、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类及无机盐类。

一般细菌细胞质中主要含有核糖体、贮藏物、酶类、中间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质和大分子的单体等。

少数细菌还含有磁小体、羧酶体、气泡等组分。

其中,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微粒,由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组成, 每个细菌细胞约含1万个,是合成蛋白质(酶)的场所。

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和提供碳源、能源、氮源和磷源等, 其种类主要有:糖原颗粒、聚 -羟基丁酸颗粒、硫颗粒、藻青蛋白、异染粒等。

3.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有哪些生理功能?答:特殊结构是指仅在某些细菌细胞才具有的或仅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形成的结构,包括糖被、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1) 糖被糖被的生理功能主要是:①起保护作用,使细菌能抗干燥、抗噬菌体吸附、抗白细胞吞噬;②是菌体外的贮存物质,营养缺乏时可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③可使菌体附着于某些物体表面; ④作为透性屏障, 使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毒害。

(2) 鞭毛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 鞭毛的运动引起菌体的运动,以实现其趋性(包括趋化性、趋氧性、趋光性等),其运动方式有泳动、滑动、滚动或旋转。

(3) 菌毛普通菌毛的主要功能是使细菌较牢固地粘附在动植物细胞或组织的表面,即作为细菌感染动植物组织(如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的粘膜)的粘附器官。

性菌毛是雄性菌株(供体菌)在有性接合过程中,向雌性菌株(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

此外,某些RNA噬菌体(如M13)以性菌毛作为特异性吸附受体。

(4) 芽孢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为一个营养细胞,故细菌产芽孢并无繁殖功能,而是产芽孢细菌生存的一种形式。

与营养细胞相比,休眠状态的生芽孢细胞对热、辐射、干燥和化学药品等恶劣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能力。

4. 简单表述肽聚糖的组成和结构。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有何不同?答:每一肽聚糖单体由3部分组成: ①双糖: 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与N—乙酰胞壁酸(NAM)通过β-1,4-糖昔键相连形成双糖单位(易被溶菌酶水解);(图2 – 7)②短肽(四肽尾): 由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 短肽接在N—乙酰胞壁酸(NAM)上;③肽桥(肽间桥): 起着连接前后2个短肽分子的作用, 其组成分具有多样性,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肽桥为-(Gly)5-, 而大肠杆菌的肽桥为-CO·NH-。

肽聚糖的结构可简单表述为: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与N—乙酰胞壁酸(NAM)重复交替连接构成骨架,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的相邻短肽由肽桥再交叉相联, 形成致密的多层网状结构。

短肽和肽桥的组成分及联接方式依不同种类细菌而异。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 ~ 80 nm), 机械强度较高, 化学组成较简单, 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较薄, 机械强度较低, 但层次较多, 成分较复杂, 主要成分除蛋白质、肽聚糖和脂多糖外, 还有磷脂质、脂蛋白等。

5.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其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怎样?答:1884年,丹麦医生革兰氏(Gram)发明了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称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该染色法的步骤是:(1)先用结晶紫液初染;(2)再用碘液媒染(与结晶紫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3)接着用95%乙醇进行脱色;(4)最后再用番红(沙黄)液复染。

经过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将所有细菌基本上区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细菌(Gram positive bacteria):原经(1)(2)步已染上的紫色复合物不被乙醇洗脱仍保持紫色,称革兰氏阳性(G +)。

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原已染上的紫色复合物易被乙醇洗脱,又变成无色菌体最后则被番红复染而呈红色,称革兰氏阴性(G—)。

革兰氏染色反应机理: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而紧密,肽聚糖网层次多、交联致密,不含类脂质。

当用乙醇脱色时, 因失水而引起肽聚糖层网格结构的孔径缩小乃至关闭,阻止了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洗脱,故菌体最后仍呈紫色或紫红色;相反, 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薄, 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 而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 当乙醇脱色时,外膜层的物质迅速被溶解,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提洗脱,细胞褪成无色, 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 结果阴性菌呈现红色。

6. 什么是原核生物?哪些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答:原核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细胞中的核比较原始简单,没有核膜包围,不具核仁和典型的染色体,也没有固定形态。

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的原核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7. 请解释下列名词:菌落、菌苔,单菌落、菌膜、菌落特征。

菌落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以母细胞为中心迅速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堆团,称为菌落(colony)。

菌苔将某一纯种细菌的大量细胞密集地划线(直线或之字线)接种到琼脂斜面上,培养2 ~ 4天后,每个细胞长成的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称为菌苔(lawn)。

单菌落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则称之为单菌落,可认为是细菌的纯培养物即纯种。

菌膜好氧细菌在试管的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后,在液体表面的生长状态。

菌落特征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各种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所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形态、构造等特征。

8. 试述工业上常用几种细菌 (大肠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学名、用途及细胞形态特征。

答:工业上常用几种细菌的学名、用途及细胞形态特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

菌体呈短杆或长杆状,0.5~1.0×1.0~3.0 µm,革兰氏阴性,运动(周毛)或不运动,无芽孢,一般无荚膜。

菌落呈白色至黄白色,扩展,光滑,闪光。

大肠杆菌的用途主要有: 制取氨基酸、制备多种酶、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作为水和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的指示菌。

谷氨酸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为直到微弯的杆菌,常呈一端膨大的棒状,行折断分裂而成八字形排列或栅状排列。

大多数种不运动。

革兰氏阳性。

棒状杆菌的用途主要有:高产谷氨酸、生产其它多种氨基酸、生产5′-核苷酸、水杨酸、棒状杆菌素等。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为革兰氏阳性菌(老培养物中的细胞可能是阴性),大小一般为0.5~1×2~10 μm,形成长丝,单个或成链。

无芽孢,多数不运动。

乳酸杆菌的主要用途有:工业生产乳酸、发酵生产乳制品、生产其它乳酸发酵食品、生产药用乳酸菌制剂、生产禽畜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菌体细胞呈现多形态, 有的呈较规则形短杆状,有的为纤细杆状带有尖细末端,有的呈长而弯曲状,也有的呈各种分枝或分叉形、棍棒状或匙形。

单个或链状,V形、栅状排列,或聚集成星状。

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

双歧杆菌的主要用途有:生产微生态制剂、生产含活性双歧杆菌的乳制品。

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主、再辅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菌种,混种发酵生产而成的酸乳,是一种具有很好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俗称枯草杆菌。

细胞0.7~1×2~3 μm,直杆状,单个,着色均匀,无荚膜,运动(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芽孢小于或等于细胞宽,椭圆至圆柱状,中生至近中生,壁薄。

菌落粗糙,不透明,不闪光,扩展,污白色或微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