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紧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体会

紧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体会

Mi n , L I N W e i 一
, Y A NG Q i o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u r g e r y , t h e F i m t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W 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i t h c e r e b r l a i n f a r c t i o n, a n d 1 c a s e o f Ma r f a n’ S s y n d r o me . T h e n u r s i n g c re a ma i n l y i n c l u d e d t h e mo n i t o i r n g o f v i t a l s i g n s , c o n t r o l l i n g o f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nd a h e a r t r a t e, s e d a i t n g nd a ll a e v i a t i n g p a i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si r n g, d i e t a n d mo v i n g n u si r n g ,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 Re s u l t s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i n a l l 3 5 c a s e s w e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c o mp l e t e d, t h e r e wa s n o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

根 据研 究表 明 , 试 验组 患 儿 的临床 症状 消失 、 体温 恢复 速度 、
治 疗 总 时长 等 均要 比对 照组 短 ,试 验 组 患儿 家 长对 护 理 的 满意 度
比对 照 组高 ,这个 结 果说 明 ,儿科 门诊进 行 小 儿上 呼吸 道 感染 治 疗 的时 候 ,采 取综 合 护 理 干预 具 有非 常 优 秀 的效 果 ,能 够 让患 儿
【 关键词 】 脑动脉 瘤 ; 介入栓 塞术 ; 临床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K4 7 3 . 6 【 文 献标识码 l B 【 文章编号 l 1 6 7 4 — 9 3 0 8( 2 0 1 5 ) 2 4 - 0 2 4 5 - 0 2
d o i :1 0 . 3 9 6 9 0.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 2 0 1 5 . 2 4 . 1 7 4
2 4 5
试 验组 症状 消 失 耗 时 【 ( 3 5 . 2 -3 4 . . 5 )h V S . ( 4 6 . 4 -2 4 . . 8 ) h 】 、体 容 易 出现 不 适应 感 ,感 觉 到 恐惧 ;而 且患 儿 家 长 因为 担 心 ,对 护
温恢 复 正 常 耗 时 f ( 1 5 . 3 - 4 - 2 . 4) h V S . ( 2 3 . 6. - 4 3 . 3) h 】 、总治 疗 耗 时 理 人员 的要 求过 于严 苛 ,非 常 容 易引 发 护患 纠 纷 。传 统 的儿 科 护 f ( 6 1 . 8 - I - 1 0 . 3 ) h V , q . ( 7 2 . 4± 7 . 5) h 】 均低 于对 照组 ,差异 具有 统计 理 工作 仅 关 注 于 护理 工作 ,对 患 儿 、患儿 家 属 的情 绪 感受 顾 虑 的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标签:脑动脉瘤;护理体会;动脉硬化脑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

脑动脉瘤极易在突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的过程中突然破裂,引起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可达75%~80%[1]。

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介入设备、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的良好护理措施对于介入治疗的成功亦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我科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005年5月~2008年8月,我科共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48.5岁;患者就诊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头昏、恶心、呕吐,54例患者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8例,后交通动脉瘤22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大脑前动脉瘤6例。

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

术中根据动脉瘤所在位置或血管代偿情况,酌情使用肝素,确认栓塞满意后拔出导管鞘,压迫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绝对卧床24 h,并应用尼莫地平等扩血管药物治疗1~2周。

5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18例,经临床治疗,恢復良好;全部患者动脉栓塞成功,术后复查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供血正常,康复出院。

术后半年随访无再出血。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护士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意识清醒患者应细致地讲解手术目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注意事项、术中配合、术后肢体制动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介绍介入治疗的优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要保持病室安静,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室,限制探视,避免和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日常护理工作要集中进行,注意“四轻”,避免噪声刺激。

介入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应用

介入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应用

介入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应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是在避免开胸条件下完全达到胸主动脉重建术的治疗效果,实现微创和疗效确切的治疗目标。

此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简捷、疗效好等优点,减少传统手术中出现的大出血、心、肺及肾等常见并发症,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与外科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术后监护项目少,时间短,内容简单,护理难度小,患者舒适度高,且术后恢复较快。

我科室于2012年7至2014年2月为8例胸主动脉夹层动闭合症行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并从中积累丰富的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年龄平均为33~60岁之间,其中12例患者均有慢性高血压病史,表现为突发持续性胸背部刀割样及撕裂样剧烈疼痛。

所有病例均经胸腹部CT及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Ⅲa型11例,Ⅲb 型7例)。

入院后给予降血压、控制心率、镇痛等处理,病情相对稳定后,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胸背部疼痛消失,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超声多普勒及血管造影(CTA)显示,带膜支架通畅,未见支架扭曲、滑脱、移位及内漏。

原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腔内血栓形成,未见明显动脉血反流,腹主动脉及双下肢血供良好,经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2、治疗方法在DSA引导下行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监测动脉压、心电图。

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腹股沟动脉,经股动脉选入标记导管于升主动脉行造影术,造影后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及瘘口的确切部位。

全身肝素化后沿超硬导丝送入带有支架移植物的支架放松系统定位于预定的可完全旷置的瘤体位置后固定导管,用生理盐水48ml+硝酸甘油10mg静脉泵入控制动脉收缩压至60~70mmHg,缓慢释放支架放送器,使带膜支架与夹层动脉瘤瘘口壁完全紧贴,确认定位准确后完全释放支架,并再次行胸主动脉造影。

若发现仍存在内漏情况,可用裸支架覆盖内漏部位,重复造影,直至内漏消失。

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其诊断时,患者会有复杂的病情,危害性也会非常高。

因此,临床护理对于该病的恢复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

一、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护理活动的开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用于建立护理计划,是护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1)心血管功能障碍:夹层的压迫导致的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心脏损伤等;(2)精神压力:患者有可疑性症状,可能导致紧张、焦虑等精神压力;(3)生理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会导致血压升高、血液稀释和血管阻力增加等;(4)并发症:心肌缺血及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硬化等。

二、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护理时,应根据病情和诊断结果,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可以分为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调整三个方面:(1)生理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定期进行血压监测,控制脂肪和盐摄入量,心肌酶检测,心电图监测及合理用药,以及遵从医嘱及及时行检查。

(2)心理护理:应关怀患者,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状况,根据所说和行为特征,正确引导患者调节情绪,减少精神压力。

(3)生活调整: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增强抵抗力,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三、护理目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目标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控制心血管系统风险,促进机体疾病的恢复和调节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应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了解病情,并制定护理计划,按时执行,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四、护理体会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需要护士从多个方面深入细致,以诊断制定出解决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

本人自从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以来,感受最深的是护理中的时间关系,每一次护理活动都要随时关注病情,把握节奏,及时进行护理工作,并要经常更新方法,以适应患者的新需求。

一例带膜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的护理

一例带膜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的护理

一例带膜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的护理摘要:通过对一例主动脉夹层带膜血管内支架安置术的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术前心理护理、及时缓解剧烈疼痛、严格控制各种诱发主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康复指导等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疼痛介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安置术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环状或横向撕裂,血流通过内膜的破口侵入主动脉中层,使内膜与中层分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危害性大,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其主要由高血压、损伤、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所引起。

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即带膜血管内支架安置术具有免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疗效明显等优点。

我科对一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覆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术后经抗凝、扩血管等治疗、监护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

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60岁,因突发胸口压榨样剧烈疼痛伴后背撕裂样疼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以胸背部疼痛原因待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未正规服药,血压右上肢180/110mmHg,左上肢175/105mmHg,入院后行胸腹部CT检查提示: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2 手术方法在全麻下行带膜血管内支架安置术。

经左侧桡动脉送入导管行主动脉血管造影,定位破口处,评估支架大小,再经右侧股动脉送入覆膜支架,再次造影,显示支架植入后破口闭合,无渗血,手术成功。

2 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胸背部疼痛难以忍受加上覆膜支架植入术是一项新技术,病人对其效果及成功率都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失败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

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们给予紧急止痛治疗外,尽量在床边守护患者,给予安慰,同时允许患者信任的家属陪伴一人,耐心对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此治疗方法的优点、注意事项以及国内治疗此病成功病例,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中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中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中的护理配合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颅内动脉瘤(ICA)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ICA患者中选取102例,均行夹闭术。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均为51例,观察手术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评估焦虑情绪和生活能力。

结果在手术和下床时间上,两组患者的用时接近(P>0.05);但试验组的住院天数更短,术后并发症率更低(P<0.05)。

两组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接近(P>0.05),干预后SAS评分降低明显、ADL评分增高明显,且试验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ICA夹闭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动脉瘤;夹闭术;护理引言ICA(intracranial aneurysm,ICA)是指脑动脉壁局部不正常瘤样扩张,是一种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疾病。

当ICA被诊断出来后,传统的治疗就是开颅。

随著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ICA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治疗ICA的手段。

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逐渐为患者所接受。

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但对于这一新技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些患者对此不了解,导致怀疑、恐惧、焦虑和焦虑。

根据以上情况,对ICA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行为护理可改善患者情况。

文章研究探析了ICA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5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ICA患者中选取102例,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个组别,均为51例。

对照组中,有15例是男性,有36例是女性,构成比为29.41%、70.59%;患者最小31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58.37±12.46岁;动脉瘤部位:前循环动脉19例、后交通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10例、椎动脉5例、基底动脉3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

通常将其分为3型,其中Ⅰ型和Ⅱ型均起自升主动脉,Ⅰ型的受累范围超过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Ⅱ型则仅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源于降段胸主动脉,往往向远端延伸一定距离[1]。

临床表现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疾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发病24h 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2]。

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新开展的微创腔内疗法,其创伤性小,手术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

不过先进的手术也给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带来挑战,自2010 年1月到2012年1月我科对12例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2 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男8 例,女4 例;年龄38~78 岁,平均48 岁。

12 例病人中有原发性高血压者11例,马凡氏综合征者1 例;其中Ⅱ型1 例,Ⅲ型11 例。

12例病人收入我科时起病时间3h至5d,其中9例已行Duplex超声检查,8例行CT检查,3 例行MRA检查,均明确诊断。

12例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右腹股沟小切口,游离右髂外动脉,在动脉造影DSA监测下,经髂外动脉植入主动脉带膜支架人工血管,其中11例患者取得成功,1 例死亡(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2 护理对策2.1 术前护理2.1.1 基础护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为防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撕裂,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一切生活护理均应由护士协助,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宜,预防感冒咳嗽。

避免用力过猛(排便用力,剧烈咳嗽),大小便应在床上,保持大便通畅。

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以保证患者绝对休息,避免一切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防止夹层动脉瘤破裂。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常会引起外周动脉阻塞征象,因而不仅要观察桡动脉压,还必须常规观察颈、股动脉搏动变化,若动脉搏动消失或两侧强弱不等则提示阻塞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方法在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对15例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1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

结论护理人员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96-0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指主动脉中膜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因各种原因如高血压、marfan综合症等受到损害或有发育缺陷时,其连同内膜可被撕裂,血流可自破口进入中膜中,形成主动脉的壁内假腔,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是心血管内科的急症,如未经特殊治疗与护理急性期的患者约80%左右在3周内死亡[1]。

常见诱因有高血压、marfan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且重要的致病因素,约占ad病例的2/3-1/2,尤其debekeyⅲ型病[2]。

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但手术复杂,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

介入治疗是目前国际医学最佳微创治疗方法,伴随着其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也给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年龄52岁。

其中,14例患者以突发胸痛,持续撕裂样,向腰部放射,急诊入院;1例以发热伴胸痛2周入院。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经ct或mri确诊为debekeyⅲ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前常规行主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3-5cm左右。

1.2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在dsa监视下行覆膜支架隔绝术。

1.3 结果: 1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复查螺旋ct增强血管造影,见动脉夹层假腔内完全无造影剂渗入,假腔较前缩小,真腔效前增大,血液通畅。

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因患者起病急,疼痛剧烈,对疾病及手术缺乏认识,且手术所需费用较高,故患者多数情况下情绪低落、担忧、悲观、恐惧,针对以上情况应及时进行术前心理疏导。

鼓励、安慰患者,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必要性、手术过程、手术优缺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15例患者均能以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1.2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特别应注意血压、脉博的变化,本组15例患者均应用监护仪进行 24小时动态监护,其中使用硝普钠控制血压,根据血压和病情整调药物剂量,维持血压在90-120/60-70mmhg正常范围内[3]。

使用硝普钠过程中应用避光输液器,以免其遇光分解变质,降低药效。

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以微量泵控制剂量,药物现配现用,并6小时及时更换,硝普钠剂量不宜过大,如应用剂量过大,可发生氰化物中毒,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疼、精神错乱、震颤、嗜睡、昏迷等不良反应[4]。

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可有效地延缓或终止夹层血肿继续伸延,疼痛消失[5]。

2.1.3 疼痛观察及护理。

疼痛的变化直接反映着病情的进展情况,因此,详细记录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程度、持续时间,据此判断血肿的部位、剥离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6]。

若出现疼痛加剧,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脉博加快等症状,提示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立即开通静脉输液通道,予氧气吸入,必要时紧急手术[7]。

遵医嘱给予有效止痛剂,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让其听舒缓、放松的音乐。

观察疼痛明显减轻或疼痛的消失是夹层主动脉瘤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也是血压控制的有效指征[8]。

2.1.4 检查术前准备情况:测量患者身高、体重,以备术中准确计算肝素用量,检查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皮肤准备情况,询问既往有无过敏史,碘过敏实验结果,查看相关实验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与手术有关的各种签字。

触诊双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博动情况,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以便术前、术后对比。

2.1.5 患者准备:遵医嘱术前晚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充分休息,术前晚8点后禁饮食、禁饮水,手术日晨入导管室前不提倡术前预置胃管和导尿管,以防对患者增加不适和疼痛刺激,影响精神和血压的稳定,一般在麻醉诱导成功后留置尿管、胃管是否留置视情况而定[9]。

2.2 术中护理2.2.1 巡回护士配合护理(1)患者入介入室后,置患者于手术床上,平卧,双下肢伸直略外展,暴露并注意保暖。

(2)连接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情况。

(3)建立三通路,浅静脉通路用于麻醉诱导及输液,深静脉通路用于术中给药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桡动脉穿刺置管用于术中监测动脉压。

(4)连接吸引器,协助麻醉并做好护理,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应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

(5)按无菌操作予患者留置尿管。

(6)协助手术医生消毒手术皮肤,铺无菌手术单,术中注意进程,及时提供特殊用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及量,认真做好各项手术记录,留取植入物标签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及病历上。

2.2.2 器械护士配合护理:(1)准备手术器械台,由于血管外科手术器械及介入手术器械均较高,常规准备两个手术器械台,介入手术器械台备齐各种介入手术器械;血管外科手术器械备齐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2)严格按照大血管介入治疗查对制度进行查对,手术开始前缝合皮下时分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查对手术器械核对无误后,报告医生再缝合。

(3)密切注意手术进程,及时准确递送各种手术用物。

(4)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待患者神志转清醒,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后,护送患者返回病房。

2.3 术后护理2.3.1 一般护理:术后监测心电图,生命体征1次/30分钟,监护24-72小时,术后48-72小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仍用微量泵入硝普钠控制血压,严格床头交接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3.2 术区切口的护理:由于术中应用肝素,应严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拔针时注意延长按压时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血尿、皮肤有无出血点等,出血倾向,及时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发现敷料潮湿、渗血量较多,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3.3 肢体的制动及活动护理: 术后在股动脉插管处加压包扎24小时,同时嘱患者制动24小时后局部无出血,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屈伸活动。

术后第二天可由医护人员协助翻身,1周后可下床进行室内活动。

2.3.4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术后1周内不宜叩背及剧烈咳嗽,以防支架移位。

2.3.5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高营养、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3.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注意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情况出现,此外,由于局部假腔血肿及带膜支架的刺激,以及术中侵入性置管和股动脉切口,置入后综合症发生率为30%-100%[10]。

故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和参加抢救。

3 结论夹层动脉瘤是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的一种血管疾患。

介入治疗是治疗debekeyⅲ型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因其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近期疗效确切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其手术护理常规还没有形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完善。

介入治疗过程中涉及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疼痛观察及护理,术中、术后的各种专业化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饮食指导等多个环节。

本组资料通过对15例夹层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并有效地降压,预防了动脉瘤的破裂,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稳定的情绪,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张小明李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继续医学教育,第20卷第9期[2]刘玉清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和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影像学和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4,1(1):3-6[3]唐晓燕贾秀珍杨秀瑾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46-47 [4]黄芳梅蔡立慧钟晓珊等,主动脉夹层43例分期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617-2918[5]凌桂芳周静文林春喜等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11):41[6]杨艳主动脉夹层的内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18[7]齐少春刘洪珍张岱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09(1):27-28 [8]邱丽急性主动脉夹层67例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23)5591-5592[9]王利丽等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术前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0):764-767 [10]毛燕君许秀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m].人民军区出版社,2007,161-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