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概论(刘沛清,2018年5月26日)
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原市2022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社会主义诞生在西欧的土壤,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孕育的叛逆之子,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资本主义现代性这一历史前提。
因此,中华文明把现代社会主义融入自身,包含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文明必须积极吸纳作为现代社会主义之前提的一切“现代文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还要借助现代社会主义能动地创造一种新型的、更好的现代文明。
这就是文明革新的辩证法。
问题在于,经典作家所论述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实质上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超越,而在缺乏资本主义土壤乃至基因的其他社会,比如中国,到底如何经过“拿来主义”来人为构建一种并非自生自发的未来文明,却是谁也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做的事情。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新生,并非按照现代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进行生硬的单向自我改造的结果,而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与自身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和自身的双重改造。
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的融合创新。
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绝不是作为一个被动受纳的纯粹客体而存在,毋宁说,中华文明必须保持高度的主体性,只不过这种主体性不是现代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基于主客二分、流于封闭自我的形而上学“主体”,而是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学习型文明所固有的“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系辞上传》)。
教育界名人

教育界名人腾大春193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赴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除在师范部任课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和“从做中学”的理论落之于实际.1935年春,适逢学校改组,应安徽省教育厅之邀,担任安徽省义务教育委员会秘书,积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成效卓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四川任国立编译馆编审,钻研欧美教育史及欧美教育思想家的名著,著成《卢梭教育思想》。
1947年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先后获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1950年毅然回国,先后任河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教授,并兼任南开大学教授。
1986年,获得全国外国教育史专业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任河北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教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老年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滕大春先生在教育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70载,声名远播,建树非凡。
在外国古代(东方)教育史、美国教育史、卢梭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均有卓越成果,著述丰硕。
出版了《美国教育史》《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等专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德国教育史》等译著;主编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六卷)。
此外,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
滕先生发表专题论文80余篇,1998年出版个人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
滕大春先生的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在国内外教育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中《卢梭教育思想述评》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光明日报》“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荣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国教育史》一书为国家教委“七·五”重点项目,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外国教育通史》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九届中国图书奖,被学界公认为本学科奠基性的经典学术著作;《外国近代教育史》获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现代汉语“A不了一点B”构式分析

现代汉语“A不了一点B”构式分析
廉菲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17
【摘要】“A不了一点B”是现代汉语中相对固定的程度构式,然其在文本中并没有很高的使用频率,CCL与BBC语料库中相关语料合计仅36条。
互联网时代下,构式中的变项能够适用新的词类,得到了发展与延伸。
本文在CCL与BBC语料的基础上,抓取微博2023年下半年的300条相关词条,从构式语法出发,利用三个平面理论,分别从句法、语义与语用分析构式“A不了一点B”,并总结该构式的网络语体特征。
【总页数】4页(P133-136)
【作者】廉菲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4
【相关文献】
1.现代汉语中“不A不B”成语的构式语法探析
2.动补情态否定构式与“不”字否定构式的比较分析
3.现代汉语“X不X”构式的语义概念化研究
4.现代汉语构式“V也V不C”的句法语义研究
5.“X不了一点”的构式解析及机制动因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语法问题指析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语法问题指析徐连祥【摘要】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确实比前几版更加完善了.然而,在近些年的语法教学实践中仍发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词单独作谓语的问题,中性宾语的分类问题,谓词性宾语的相关问题,\"时地补语\"与\"时地宾语\"的归属问题,存现句判定标准问题以及其他零散问题.把这些问题写出来,供教材的编纂者、从教者和学习者参考,希望这套教材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稳定,更加完善,更好地利泽于广大的使用者.【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2)002【总页数】6页(P123-128)【关键词】语法问题;句法成分;三个平面理论;系统;科学【作者】徐连祥【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简称黄廖本),从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直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增订五版,面世30多年来,一直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好教、好学、效果好”注黄伯荣. 我们是怎样编写《现代汉语》教材的[J]. 东方论坛,2009(3):67.,这的确是广大使用者的心声,也是较为客观地反映;同时,这套教材也是首批重点推荐使用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之一,自2007年以来,增订四版、增订五版,又先后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它的优点和成绩。
特别是增订五版,比前几版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觉比前几版更加得心应手,但同时也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对增订五版下册语法部分仍存在的问题做一下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为教材的进一步修订、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为了便于阐述,以下凡直接写出页码的,均属黄廖本增订五版下册,涉及以前版次另行标明。
一、动词单独作谓语的问题第60页,“动词单独作谓语常常要在前面或后面带上别的成分(修饰补充或动态语气等成分)”的说法不妥,既然说动词单独作谓语,就意味着前后没有别的成分,如果前后还有别的成分,就不能说是动词单独作谓语。
华农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初试科目501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园林设计》唐学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60数学《大学数学》(第2版) 谢季坚、李启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邓泽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概率论及试验统计》余家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09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有机化学》陈长水主编,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3版)汪小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12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次印刷。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
613教育学(含教育史)《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614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16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7社会学研究方法《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9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民法学》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法学概论》李长健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62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_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

2009年3月第11卷/第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RNA L OF HE BEI NORMA L UNI VERSITY /Educati7onal Science Edition/Mar.2009Vol.11No.3收稿日期:2008210220作者简介:黄明喜(19642),男,江西上饶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黄明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 要:20世纪以降,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
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教育形态,即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
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它是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20世纪初年,以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
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它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制度标志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13X (2009)0320029205 20世纪以降,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
但在西学东渐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包括教育史在内的我国教育学界对西方传统教育及其源流议论纷纷,且对西方现代教育及其流变津津乐道,而对何谓“中国现代教育”这一根本性问题几乎缄默无语,更遑论去深入探讨“中国古典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嬗变情形,宏观论证“中国现代教育”的分期、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等等,致使人们对20世纪的百年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缺乏一种整体的历史感。
现当代文学研究期末复习资料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专题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zyc{学弟学妹们,赶快下载下来复习啊!期末考包过!!!}综合训练(一)填空:1.文论方面,桐城派的“义说”说;诗论方面,宋诗派的“肌理”说;词论方面,浙西派的“清空雅正”说都曾被清代统治者尊为正宗。
2.1907年,新创办的《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4.1887年,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
5.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梁启超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初步表达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裘廷梁也发表了《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6.最先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1899年在福州印行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7.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
8.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春柳社,并在新的戏剧观念指导下排演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
9.1915年A月,《新青年》(第一卷叫《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卢骚》蒋智由;《人间词话》王国维;《敬告青年》陈独秀;《终身大事》胡适;《人境庐诗草》黄遵宪;《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什么是新文学》李大钊;《致蔡鹤卿太史书》林纾;《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贡献于新诗人之前》邓中夏。
选择:二.选择1.除《巴黎茶花女遗事》外,为林纾赢得翻译盛名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1901年翻译出版的。
(D)A.《迦因小传》B.《块肉余生述》C.《撒克逊劫后英雄略》D.《黑奴吁天录》2.严复认为,中国要自强的治本之法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其中,他又以“(B )”为这三者的关键。
南京大学文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文学院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目说明:具体考试科目以及其他信息请登录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看年硕士招生目录。
各专业参考书目如下:一、汉语国家教育专硕《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二、中国语言文字下属的七个二级学科专业学硕——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提供参考书目,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三、戏剧与影视学学硕《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年;《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年第二版;《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年;《诗学》,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年;《美学》(三卷,戏剧部分),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年;《中国新文学大系》(五套,其中戏剧、电影、理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册),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年;《戏剧结构》,霍洛道夫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汉堡剧评》,莱辛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年;《论戏剧艺术》,狄德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年;《吴梅戏曲论文集》,吴梅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年;《元曲选》,[明]臧懋循编,中华书局年;《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年;《六十种曲》,[明]毛晋编,中华书局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年;《历代曲话汇编》,俞为民、孙蓉蓉主编,黄山书社年;《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美]布罗凯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认识电影》,[美] 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史()》陆弘石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新中国电影史()》尹鸿、凌燕著,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电视艺术通论》,陈志昂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年;《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仲呈祥、陈友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年;《电视与日常生活》,[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年;《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著,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