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干预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前期汇报ppt课件

均衡营养摄入
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全 谷类、优质蛋白质等营养 素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 和糖类的摄入。
规律进餐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 酒。
增加运动锻炼方法指导
有氧运动
如步行、跑步、游泳等,每周至 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
动。
力量训练
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以增加 肌肉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
进行瑜伽、太极等柔韧性训练,有 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身体柔韧性。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
充足睡眠
每晚保持7~8小时的高质 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和减轻疲劳。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不足的睡眠时间 。
放松心情
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 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心 情愉悦。
04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 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 出,从而降低血糖,常 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 格列净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包括年龄、病程、胰岛 功能、并发症等,选择 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 必要的风险。
胰岛素使用指征和注射技巧培训
使用指征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当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 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此外,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特 殊情况,也需要使用胰岛素。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病情。
应激反应与血糖波动
心理压力会触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水平 波动,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3
心理调适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心理调适,患者可以减轻负面情绪,改善睡 眠质量,从而提高血糖控制的稳定性。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3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诊断及治疗(共67张PPT)

呼气是否有酮臭味(烂苹果味)
空腹血糖超过正常值最高限6.
约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脂毒性”引发的胰岛损害和三酰甘油的异常升高多出现在血糖升高之前,故糖尿病又有“糖脂病”之称。
总胆固醇 (mmol/L) <4.
STOP-NIDDM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的IGT患者3年后高血压(>140/90mmHg)患病率累计增长了16%,伴有IGT较不伴有IGT的患者微量蛋白尿增加更
(4)尿液;男性尿频、尿液多;
(5)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 在过去,医生会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节食、运动等等。
糖代谢异常要及早干预,其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降低血糖,而是为了减少心血管事件,即保护心脏。
(6)皮肤: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 根据DPP研究结果,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应该减重5%~10%,并且长期维持这一水平
网膜病变在IGT患者中的患病率为7.9%,在 进展为糖尿病的IGT患者中为12.6%
❖ 在安慰剂干预的IGT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从 29%增加到38%,血脂紊乱从6%增加到 16%,心血管事件增加了近50%
对糖尿病前期不干预的临床风险
最近的研究显示IFG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 ❖ 8mmol/L(<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
糖尿病前期的营养原则
3. 总热量分配: a) 碳水化合物: 55%~60% b) 脂肪和油: 25%~30% c) 蛋白质: 15%~20% 每天热量应以1/5、2/5、2/5三餐进食
4. 限制饮酒
5. 不吃甜食,可用非热卡性、非营养性甜味剂
6. 食盐<6g/天
7. 尽量少吃坚果类食物
8. 血糖控制较满意者,允许两餐间吃适量西瓜、苹果、 梨、柚子等
空腹血糖超过正常值最高限6.
约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脂毒性”引发的胰岛损害和三酰甘油的异常升高多出现在血糖升高之前,故糖尿病又有“糖脂病”之称。
总胆固醇 (mmol/L) <4.
STOP-NIDDM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的IGT患者3年后高血压(>140/90mmHg)患病率累计增长了16%,伴有IGT较不伴有IGT的患者微量蛋白尿增加更
(4)尿液;男性尿频、尿液多;
(5)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 在过去,医生会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节食、运动等等。
糖代谢异常要及早干预,其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降低血糖,而是为了减少心血管事件,即保护心脏。
(6)皮肤: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 根据DPP研究结果,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应该减重5%~10%,并且长期维持这一水平
网膜病变在IGT患者中的患病率为7.9%,在 进展为糖尿病的IGT患者中为12.6%
❖ 在安慰剂干预的IGT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从 29%增加到38%,血脂紊乱从6%增加到 16%,心血管事件增加了近50%
对糖尿病前期不干预的临床风险
最近的研究显示IFG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 ❖ 8mmol/L(<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
糖尿病前期的营养原则
3. 总热量分配: a) 碳水化合物: 55%~60% b) 脂肪和油: 25%~30% c) 蛋白质: 15%~20% 每天热量应以1/5、2/5、2/5三餐进食
4. 限制饮酒
5. 不吃甜食,可用非热卡性、非营养性甜味剂
6. 食盐<6g/天
7. 尽量少吃坚果类食物
8. 血糖控制较满意者,允许两餐间吃适量西瓜、苹果、 梨、柚子等
糖尿病前期干预诊断及治疗课件

02
空腹血糖受损是 指空腹血糖水平 在6
03
糖尿病前期是糖 尿病发展的必经 阶段,也是预防 糖尿病的关键时 期。
04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增加患糖尿 1 病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 2 疾病的风险
增加肾疾 3 病的风险
增加眼部疾 4 病的风险
增加神经病 5 变的风险
增加感染性 6 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减少 糖分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等健 1
康食品摄入
保持良好的作息 4
习惯:保证充足 的睡眠,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运动锻炼:增加 运动量,提高身
2 体代谢能力
3
戒烟限酒:减少 烟草和酒精对身 体的损害
药物干预
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身 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身 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
适量运动:每周 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运 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减轻压力, 保持心情愉悦
谢谢
3 药物使用时间:根据患者病情 和身体状况确定药物使用时间
4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使用方案
心理干预
01
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了解糖尿病 前期,减轻心理
压力
02
心理治疗:针对 患者的心理问题 进行治疗,如焦
虑、抑郁等
03
心理支持:提供 心理支持和帮助, 帮助患者建立信
心
04
心理教育:提高 患者对糖尿病前 期的认识,增强
糖尿病前期干预诊断及治疗课件
目录
01. 糖尿病前期概述 02. 糖尿病前期干预 03. 糖尿病前期治疗 04. 糖尿病前期预防
空腹血糖受损是 指空腹血糖水平 在6
03
糖尿病前期是糖 尿病发展的必经 阶段,也是预防 糖尿病的关键时 期。
04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增加患糖尿 1 病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 2 疾病的风险
增加肾疾 3 病的风险
增加眼部疾 4 病的风险
增加神经病 5 变的风险
增加感染性 6 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减少 糖分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等健 1
康食品摄入
保持良好的作息 4
习惯:保证充足 的睡眠,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运动锻炼:增加 运动量,提高身
2 体代谢能力
3
戒烟限酒:减少 烟草和酒精对身 体的损害
药物干预
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身 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身 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
适量运动:每周 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运 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减轻压力, 保持心情愉悦
谢谢
3 药物使用时间:根据患者病情 和身体状况确定药物使用时间
4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使用方案
心理干预
01
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了解糖尿病 前期,减轻心理
压力
02
心理治疗:针对 患者的心理问题 进行治疗,如焦
虑、抑郁等
03
心理支持:提供 心理支持和帮助, 帮助患者建立信
心
04
心理教育:提高 患者对糖尿病前 期的认识,增强
糖尿病前期干预诊断及治疗课件
目录
01. 糖尿病前期概述 02. 糖尿病前期干预 03. 糖尿病前期治疗 04. 糖尿病前期预防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强调个体化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主张增加静息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
静息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 水平。
充足的睡眠时间对维持正常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至关 重要。
只要达到条件,均可启动药物干预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未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前 期患者,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 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4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现状 • 糖尿病前期干预策略与方法 • 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 八大更新要点 •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糖尿病前期的高发性和危害性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阶段,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 糖尿病诊断标准,此阶段患者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如 不进行有效干预,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是 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等因素也可能与糖尿病前期的发 病有关。此外,孕期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也 可能增加女性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03
糖尿病前期干预策略与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 高糖、高脂肪食物,增 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
胰岛素治疗
对于部分胰岛功能受损的患者,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
新型降糖药物
关注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进展,如 GLP-1受体激动剂等。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管理
01
02
03
04
主张增加静息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
静息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 水平。
充足的睡眠时间对维持正常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至关 重要。
只要达到条件,均可启动药物干预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未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前 期患者,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 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4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现状 • 糖尿病前期干预策略与方法 • 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 八大更新要点 •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糖尿病前期的高发性和危害性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阶段,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 糖尿病诊断标准,此阶段患者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如 不进行有效干预,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是 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等因素也可能与糖尿病前期的发 病有关。此外,孕期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也 可能增加女性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03
糖尿病前期干预策略与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 高糖、高脂肪食物,增 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
胰岛素治疗
对于部分胰岛功能受损的患者,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
新型降糖药物
关注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进展,如 GLP-1受体激动剂等。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管理
01
02
03
04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ppt课件

糖 尿 病 前 期 I m p a i r e d G l u c o s e
Regulation(IGR):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
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 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WHO(1999年)糖代谢分类标准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 15.5%, 推算出全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约为 1.48亿人。 糖尿病前期如不进行干预, 67.7% 的人会发展为 糖尿病。
学习内容
1
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2
3 4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易患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
一、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9/20/2017
运动金字塔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20/2017
定期监测
糖化 血红蛋白
血糖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体重、眼底 等)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
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 至少每日减少总热量400~500卡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加强对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筛查,
9/20/2017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类别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 <6.1 6.1~7.0 <7.0 ≥7.0 OGTT2h(mmol/L) <7.8 <7.8 7.8~11.1 ≥11.1
9/20/2017
Regulation(IGR):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
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 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WHO(1999年)糖代谢分类标准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 15.5%, 推算出全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约为 1.48亿人。 糖尿病前期如不进行干预, 67.7% 的人会发展为 糖尿病。
学习内容
1
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2
3 4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易患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
一、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9/20/2017
运动金字塔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20/2017
定期监测
糖化 血红蛋白
血糖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体重、眼底 等)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
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 至少每日减少总热量400~500卡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加强对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筛查,
9/20/2017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类别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 <6.1 6.1~7.0 <7.0 ≥7.0 OGTT2h(mmol/L) <7.8 <7.8 7.8~11.1 ≥11.1
9/20/2017
糖尿病ppt课件完整版

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 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 用引起。
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 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则导致胰岛素 分泌减少或缺乏,无法有效降低血糖。
食物选择与搭配
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 物,如燕麦、豆类、全麦 面包等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来源 ,如鱼、瘦肉、蛋类等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提供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 肪酸摄入,如动物油脂、 煎炸食品等
餐次安排与食谱制定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多餐,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早餐丰富、午餐适中、晚餐简单,符合人体生理需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DPP-4抑制剂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增加内源性GLP-1水平,促进胰岛B细 胞释放胰岛素,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胰岛素治疗原理及使用方法
胰岛素治疗原理
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
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 干预过程,有助于增 强患者的心理韧性。
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 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促进病情改善。
THANKS
运动方式与强度选择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 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促进葡萄 糖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对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的筛查,
9/20/2017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9/20/2017
运动金字塔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20/2017
定期监测
糖化 血红蛋白
血糖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体重、眼底 等)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
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 至少每日减少总热量400~500卡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类别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 <6.1 6.1~7.0 <7.0 ≥7.0 OGTT2h(mmol/L) <7.8 <7.8 7.8~11.1 ≥11.1
9/20/2017
IGR病因及发病机理
1、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不敏感 “钥匙”胰岛素打
9/20/2017
三、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危害
大血管病变 IGR人群发生 心脑血管事件 的风险相对增 加了2~3倍
微血管病变 IGR人群发生 微血管并发症 的危险性比单 纯IFG人群高
四、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是重点!
鉴于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和向糖尿病的高转
化率,欧洲糖尿病联盟 (IDF)指出“糖尿病 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早期干预,即在糖尿病 前期阶段进行干预,尤其是生活方式干 预。”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9.7%, 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994 2002
9.7%
5.50%
2.5%
2010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蔬菜 水果
﹝四﹞不要经常进食高糖份、高盐份和太油 膩的食品
低脂
﹝五﹞不要暴饮暴食,以免摄取过多热量,
血糖
mmol / l
点心
点心
点心
时间
维持定时定量,細嚼慢咽,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鼓励患者做到4句话:
有粗有细 不甜不咸 少吃多餐
七八分饱
适当运动
ADA2010 年指南指出,对于 HbA1c 在5.7% ~ 6.4% 之间的患者,应该通过健康指导项目 使体重下降 5%~ 10% ,每周至少进行 5 次运 动,每次持续时间为30 —60分钟
9/20/2017
B、药物干预
适用于部分糖耐量低减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 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习惯 的生活方式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
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
干预的药物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马来酸罗格列酮
总结
并对已发现的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及 早给予有效的干预,把糖尿病这一 健康杀手扼杀在萌芽时期!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 15.5%, 推算出全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约为 1.48亿人。 糖尿病前期如不进行干预, 67.7% 的人会发展为 糖尿病。
学习内容
1
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2
害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
一、糖尿病前期的概述
不开大门,无法帮
助葡萄糖进入细胞
2、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缺乏 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 的“钥匙”胰岛素数 量不足
二、糖尿病前期的高危易患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生活方式改变,农村转移到城市、体力活动转 移到脑力劳动、主食转移为肉食为主、 经济 收入迅速增高者; 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I)大于25 者;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者; 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 流产者; 年龄40岁以上者; 饮酒过多者; 静坐生活方式者;
糖 尿 病 前 期 I m p a i r e d G l u c o s e
Regulation(IGR):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
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 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WHO(1999年)糖代谢分类标准
干预措施
1
生活方式的干预
2
`
药物干预
A 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及优点
9/20/2017
生活方式干预的组成
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
定期监测
9/20/2017
(一)均衡营养
脂肪 < 30% 碳水化合物 55-60%
蛋白质 15-20%
9/20/2017
(二)烹调方法
﹝三﹞多吃高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