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浅淡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浅淡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浅淡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标题,是新闻工作的术语。

这在辞海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怎样写出精彩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区分,电视与广播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

电视主要以图像、声音为主,它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去满足于受众对视觉和听觉双重需求,而广播在传播方式上比较单一,完全依赖于声音去展现。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新闻的标题写作比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更要精准,一定要形象而生动。

广播新闻标题写作如果标题太长,很容易听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

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既有主题还有眉题甚至是副题。

因为广播新闻标题很难单从声音就让受众从标题上达到看报纸标题那样全面的信息,所以广播新闻标题要求言简意明、形象生动,让受众一听就能明白,切忌堆砌一些华丽的语言。

如果想增加新闻的感染力,那么可以适当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想一个好的标题,等于写好一则新闻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而要写好广播新闻标题不仅要精准、形象、独特。

有时候也要注意几个要素:1、理解标题的内在含义,树立一种标题与新闻同等重要的意识。

2、要依托新闻事实、凸显新闻价值,从导语中提取语言,反复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

3、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多运用动词、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语。

消息类标题应质朴平实、评论类标题应严肃有逻辑性、专题类标题应注重文采意境。

其次,电视新闻虽然在传播方式上有优势,但它和广播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稍纵即逝。

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引起受众关注并加记忆,那么就很难吸引受众。

所以说一个好的新闻,有一个好的标题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电视新闻标题大多数以最简短的文字配以最真实的图片,那么受众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理解新闻的内容及意义。

例如:2006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这个标题一看就对新闻内容及新闻价值一目了然,从而使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本质、理解新闻内容。

例如:2006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我最看不起“看不起农民”的人》这个标题很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意图,让受众明辨是非。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融媒体时代指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广播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媒体时代也需要适应变革,进行创新。

新闻标题作为广播电视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要有精准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幅度下降,他们更在乎的是新闻内容的关键信息。

新闻标题要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突出新闻的核心信息,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要避免夸大、夸张的标题,不仅会误导观众,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要有时效性。

随着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观众对新闻的时间敏感性也在增强。

新闻标题要能够及时反映新闻的最新进展,保持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新闻标题也要适应不同平台、不同终端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制作相应的标题,提高新闻的可传播性和可阅读性。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要有创意性。

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只有具备独特的创意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记忆。

新闻标题要能够巧妙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塑造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创新的新闻标题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煽动情绪、引发思考等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要有多样性。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观众具有多元化的需求,追求多元化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新闻标题要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制作多样化的标题内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要注重题材的多样性,结合新闻报道的不同领域和内容,制作多元化的新闻标题,提高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要有精准性、时效性、创意性和多样性。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革,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参与度。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处理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处理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处理本文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标题的“浅”“空”现状,阐明了电视新闻标题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到既简短、通俗、活泼,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观点。

并从求新、求动、求变、求趣四方面并结合新闻实例论述了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艺术性的具体做法。

标签:新闻标题艺术一条电视新闻,能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眼球,新闻标题起着很大的作用。

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令人过目不忘;反之,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会让人提不起兴趣。

所以说,标题就如同新闻的脸面。

因此转变目前电视新闻标题空洞无物、呆板干瘪,公式化和程式化的现状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部分电视新闻标题的“浅”“空”现状当前,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标题的撰写不以为然,每次采访回来,首先想到的是导语怎么写,然后再考虑正文如何表达,至于标题,甚至随意对付一个了事,甚至有的交稿时标题处还空着,让编辑们制作,凡此种种,导致目前电视新闻的标题“假大空”的多,单调乏味的“公式化”、“程式化”的多。

如,播发会议新闻便是《市委×届×次常委会议召开》,或《我市召开××会议》,成就报道多以《××城市魅力水乡》,《××公司重振企业雄风》为题。

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标题”,观众早已厌倦。

会议新闻的标题如此,就连本身生动有趣、新奇感人的社会新闻,很多标题起得也了无生机,索然无味。

好人好事多以《雷锋式的好少年——×××》,《××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为题,忽略淡化了事件本身的感人至深之处。

二、巧妙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艺术性首先要做到求新。

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

制作电视新闻标题,首先要做到求新。

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

以往各县市电视台报道“两会”,很多都使用《我市“两会”胜利召开》之类的标题,而这样的标题往往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在融媒体时代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递新闻内容,更需要
在视觉上传递信息,与读者建立情感连接,唤起读者的兴趣,提高内容浏览量。

首先,新闻标题需要简短明了。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读者对于新闻资讯的获取越
来越依赖于快速精准的标题。

标题需要简明扼要,主题明确,让读者一眼就能了解新闻的
要点,从而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内容。

其次,标题需要醒目突出。

新闻标题需要在视觉上吸引人的注意力,让读者在众多信
息中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可以通过采用醒目的颜色、粗体字或加粗、大字体等方式,让
标题在眼球上更显眼。

再者,新闻标题需要具备新闻价值。

标题是新闻的门面,需要通过新闻事件的重要性、亮点、独家性等,直接传递新闻的价值,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关注和阅读兴趣,从而吸引读
者的注意。

此外,新闻标题需要符合新闻传播规范。

时刻牢记新闻传播的责任和底线,新闻标题
不应有过分渲染、夸大、歪曲、敏感等问题,既要传递信息,又要坚守真实,体现专业性
和诚信度。

最后,新闻标题需要适应不同平台的特点。

不同平台的用户习惯和阅读方式不同,所
以新闻标题也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改编。

如社交媒体上的标题需要更短、更具吸
引力,而在搜索引擎上的标题则需要更专业、更严谨。

总而言之,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需要注重视觉诱导、内容价值、传
播规范、平台适应等方面,以提高内容吸引力和浏览量,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主流趋势,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标题制作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不仅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更能准确地传达新闻事件的要点,如何制作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成为了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一个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在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能够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兴趣。

一个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应该简洁明了、直抵主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阅读或收听的欲望。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这样的标题就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们对此次访问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个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要能够准确传达新闻事件的要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快速了解新闻事件的要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地传达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标题时,需要注意对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出事件的要点,并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加强防控措施”这样的标题就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主要情况。

一个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还要符合传播规律和受众的需求。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多样,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泛,广播电视新闻标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受众需求进行调整。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观众更倾向于直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点,新闻标题要简练、直接;而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平台上,观众更愿意接受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新闻报道,新闻标题可以稍微长一些,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啰嗦,尽可能地突出新闻事件的重点。

制作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准确传达新闻事件的要点,并且符合不同传播规律和受众的需求。

浅谈新闻标题的创作技巧

浅谈新闻标题的创作技巧

浅谈新闻标题的创作技巧摘要:标题是文章的眼,是文章的魂。

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加深对新闻本身的记忆,使得新闻更加生动而鲜活,过目不忘。

通过新闻标题能够让读者初步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内容以及能够帮助读者选择是否阅读该则新闻以及阅读新闻信息的先后顺序。

报刊媒体需要充分认识到新闻标题的价值意义,通过进一步强化新闻标题创作技巧,制作出能够切实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新闻标题。

本文将主要分析新闻标题的作用与创作要求,提出具体的新闻标题创作技巧,以期为报刊媒体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新闻;标题;创作技巧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各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创新力,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在网络等技术支持下新媒体应运而生。

新媒体在新闻报道形式上更加多元,图片、视频、音频等均可作为新闻信息的报道形式,而报刊则主要以文字为主,因此随着社会生活速度加快,人们对于传统报刊的专注度下降,在浏览新闻信息时更愿意在新媒体上进行。

在此背景下,进一步保证传统报刊媒体健康长远发展,尽可能地吸引留住读者,可以在新闻标题制作上下功夫,通过鲜活、新颖,有创意的标题激发读者阅读欲望,以此加强读者与报刊的黏性。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与创作要求(一)新闻标题的创作要求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成为读者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而对新兴媒体的新闻标题了解发现,新闻标题不实、夸大,且利用粗俗文字吸引读者,给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1]。

传统报刊在新媒体冲击下需要进行创新发展,但作为主流媒体,要始终保证其产出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有效性,对新闻标题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要做到不做“标题党”,但要为党做好标题。

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真实。

传统报刊作为主流媒体,其在读者群中具有权威性地位,具有引导社会舆论方向的作用。

对此,报刊在进行新闻标题创作时需要坚持真实性要求,切忌过于夸大以及利用噱头来吸引读者,标题更不可与新闻内容脱节。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第一篇:浅谈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浅谈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周勋邯郸广播电视台和报纸、广播新闻一样,一件电视新闻作品要想表达宣传思想、体现作者意图,新闻标题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有的电视同行,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只注重画面的优美、解说的到位,同期声采访的感人,但忽略了电视新闻标题的重要,只根据新闻内容拟一个体现大意的标题,这就好像画龙没有画眼睛一样,龙很难“活”起来,新闻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

作为电视工作者,怎么为一件电视新闻作品立一个恰到好处的新闻标题,怎么仅能通过电视新闻标题就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这里面是有很多技巧的,笔者从事电视新闻多年,通过一些成功的电视作品,总结出一些很实用的小技巧,有三点最为值得借鉴。

首先,电视新闻标题要突出新闻价值。

一篇好的电视新闻作品应该能从新闻标题中透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已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是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能引起受众兴趣,所以我们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时,就要优先考虑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用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新闻标题就是作品的主题。

2002年,笔者和同事一起采访拍摄的电视新闻《三个代表在基层:政“误”公开顺民心》成功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报提要播出。

新闻讲述的是河北邯郸市兼庄乡政府在给老百姓办实事中,公开的不是自己的政绩,而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失误,以此鞭策自己,更好的服务群众,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

在这个新闻事件中,我们认为最大的新闻点就是公开“失误”,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把这个新闻点立为新闻的标题《政“误”公开顺民心》,一字之差,让观众浮想联翩,是打错字了,还是另有它意,一下子就把观众吸引住了,让人觉得很有新鲜感。

像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它的标题就是它的新闻点,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东西。

一个成功的电视新闻标题也就决定了一次画龙点睛的完成。

其次,电视新闻作品标题也要讲究语言精炼、说服力强。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标题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标题
体 加 快 转 型 升 级 的 “ 好 年 代 ” — 民生 新 闻 也 不 美 —
责 任 编 辑 : 宏 法 章
视界面 霆 …… …… 一 … ~ …. 一
把标 题 控 制在 1 个 字 以内 。 0

但在一些 特殊情况下 , 使用标 点符合能起到更好 的传达信息 、 表达感情 的作用。如中央电视 台《 新 闻 3 分》 目在 20 年 7 1日改版时 , 0 栏 09 月3 头条的标 题处理 上就使用 了惊 叹号 , 目是 《 题 惊喜 !中国女
的接 受 。所 以 , 就 决定 了 电视标 题必 须 要短 。 这 标 题 字 数 太 多 , 让 观 众 目不 暇 接 , 以 电视 标 题 会 所
旨、 置悬念 的作用 。好的标题 , 设 能让观众 准确快
速 地 了 解 新 闻 的意 义 和 价 值 , 起 到 画 龙 点 睛 的 能 作 用 , 到 一 叶 知 秋 的效 果 。 准 确 、 动 、 出 主 达 “ 生 突
了》 既通俗 又简洁 , , 让人一 目了然 。后来 , 这条新
大越好 。但 近两年来 , 电视标题 特别是民生新 闻 的标题 , 了加深观众对标题 的印象 , 为 除了颜色亮
丽 外 , 题 的 字 号 也 开 始 处 理 得 比 较 大 , 较 突 标 比 出 。有 些 时 候 标 题 甚 至 占到 电 视 屏幕 的五 分 之 一 大小 , 而且 还 会 用 不 同字 体 、 同颜 色 突 出标 题 中 不 的重 点词 , 大 视 觉 冲击 力 。 加 3 . 题 与 流 行 语 : 在 很 多 媒 体 都喜 欢 拿 社 件 具 有 轰 动 性 、 然 突 性 、 秘 性 , 以往 往 会 引 起 公 众 的 恐 慌 和 好 奇 , 神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标题,是新闻工作的术语。

这在辞海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怎样写出精彩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的首
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区分,电视与广播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

电视主要以图像、声音为主,它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去满足于受众对视觉和听觉双重需求,而广播在传播方式上比较单一,完全依赖于声音去展现。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新闻的标题写作比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更要精准,一定要形象而生动。

广播新闻标题写作如果标题太长,很容易听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

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既有主题还有眉题甚至是副题。

因为广播新闻标题很难单从声音就让受众从标题上达到看报纸标题那样全面的信息,所以广播新闻标题要求言简意明、形象生动,让受众一听就能明白,切忌堆砌一些华丽的语言。

如果想增加新闻的感染力,那么可以适当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想一个好的标题,等于写好一则新闻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而要写好广播新闻标题不仅要精准、形象、独特。

有时候也要注意几个要素:1、理解标题的内在含义,树立一种标题与新闻同等重要的意识。

2、要依托新闻事实、凸显新闻价值,从导语中提取语言,反复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

3、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多运用动词、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语。

消息类标题应质朴平实、评论类标题应严肃有逻辑性、专题类标题应注重文采意境。

其次,电视新闻虽然在传播方式上有优势,但它和广播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稍纵即逝。

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引起受众关注并加记忆,那么就很难吸引受众。

所以说一个好的新闻,有一个好的标题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电视新闻标题大多数以最简短的文字配以最真实的图片,那么受众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理解新闻的内容及意义。

例如:2006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这个标题一看就对新闻内容及新闻价值一目了然,从而使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本质、理解新闻内容。

例如:2006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我最看不起“看不起农民”的人》这个标题很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意图,让受众明辨是非。

由于电视新闻标题具备了以上两点作用,所以有一些新闻编辑就开始运用恰当的新闻标题去体现他本人的编辑思想了。

例如:中国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就有一组关于公章的两则新闻被编排为了一组头条,《山西霍县为引进一条生产线盖了500个公章》、《嘉定县审批引进项目只盖1个章》这则新闻头条中,编辑特意突显了500个和1个的强烈对比,这则新闻播出后,反想很大,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编排的重要性。

但光有编排还是不够的,为了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电视新闻标题还要增加信息量,帮助受众去记忆,有心理学专家说“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80%-90%都是由视觉带来的,所以电视新闻标题一定要把新闻中最形象、生动、有价值的信息加以概括结合到一起,从而引起受众关注。

这就是我们日常节目中常用到的片花。

这样既能吊受众胃口,又能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受众往下看的兴趣,这样注
意力自然而然就被吸引了。

总结以上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总结归纳为标题要有个性、突出情感、引入悬念、写出事实、突出首例、运用动词、强调反差。

1、标出个性但凡好的新闻标题,都是作者抓住新闻中的特点,表达出了新闻的个性而将受众吸引的。

例如:2006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2200万元罚单开出 9个月一文未到》这个标题,一个2200万元一个一文未到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标题就标出了个性。

2、标出情感好的新闻标题,仔细阅读,都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感人之处。

用情感去征服受众也是新闻标题
《我国近6000万人的姓名冷僻无法输电脑》、应该俱备的特征。

例如:
《3.5万救命钱给了病友》、《圆明园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保护还是破坏?》等新闻标题或抒情于事,或抒情于理,或抒情于景,但无论哪些抒情方式都把受众深深在吸引,使受众有了看的愿望。

3、标出悬念可以把新闻事件中不合常理的事情、对比强烈的事情摆在一起,意含而稍露,卖个“关子”但要切忌故弄玄虚。

例如: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首钢未来不姓“钢”》,这三则新闻标题就是先后运用了反常法、设问法、岐义法去制作的,它们的特点就是通过疑问吸引受众。

4、标出事实这类新闻标题除了要突出事实外,还要有多个有用信息组团,这样才能吸个受众。

例如: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这类
标题力求用最少的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信息量取胜。

5、标出“首例”这类标题很好理解,就是将新闻事件中第一次发现的事实、观点、做法提出来。

例如: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它就是标出了首例去吸引受众。

6、标出动感这类标题多使用动词,使标题更生动化,从而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三千苗胞出山,招财进宝百万》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说了“禁语”砸了“饭碗”》等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动词,变抽象为现实,使原本呆板的新闻听上去很鲜活。

7、标出反差这类标题很容易吸引受众关注,反差越强烈,越会引人思考。

例如:第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打的”贵过坐飞机》等标题中都运用了强烈的反差来吸引受众。

总而言之,要写出好的标题,非一朝一夕之事。

这需要写作者有强求的政治觉悟、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多的社会观察,以及自身对标题重要性的认知,多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写出的标题引人入胜。

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同时注意用心去捕捉好,在工作中多留心积累,要从优秀的新闻标题中寻找规律,写出适合自身写作方式的特色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