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教案

合集下载

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研究

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研究

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研究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9期摘要:都匀毛尖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由于树种的不同,产出茶叶的质量和口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能够产出更加优质的都匀毛尖,许多研究人员专门对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展开调查研究。

本文首先对都匀毛尖本地茶树生长环境做简要分析,然后研究提升茶树品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都匀毛尖;茶树品种;资源一、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分析都匀毛尖曾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生长在我国的贵州省都匀市。

据相关研究显示,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生长情况与所处的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地理环境、土壤环境以及气候环境三个方面。

(1)地理环境。

本地茶树多生长在峡谷或溪涧的两旁,且有着较为繁茂的树木作为屏障。

区域环境内空气湿度较大,雨水十分充沛,且具有较多的漫射光,为茶树生长营造出良好的地质条件,进而使得茶树品种较为优良。

(2)土壤环境。

本地茶树所处区域土壤呈现出酸性特征,且PH值十分适宜茶树的根系生长。

同时土壤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这些都为茶树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

(3)气候环境。

茶树大多处于海拔800米以上、1500米以下的区间,再加上繁茂的绿植,使得该区域范围内既没有严寒也没有酷暑,常年气温维持在15℃左右,带来良好的气候环境。

也正是多方面优越的生长环境,使得都匀毛尖本地茶树有别于其它的茶树。

二、都匀毛尖本地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改善策略为了能够让都匀毛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茶树产出更加优质的茶品,在种植上应当注重对相关资源的改善,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重对本地茶树资源的保护。

由于人们在对本地茶树的认识上存在不足,使得许多本地茶树资源遭到破坏,造成许多本地茶树品种出现危机。

基于此,首先需要加强对本地茶树资源的保护工作,对周边区域居民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一些优良的野生茶树尽量维持原生态生长,将其作为本地茶树的重要基因资源。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是中国主要的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区,其野生茶树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
茶叶新品种繁育和资源保护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种质资源,
我们对福建寿宁的野生茶树进行了叶片和花粉的微形态观察。

本次观察结果如下:
一、叶片微形态观察
1.叶片基部
在叶片基部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叶柄基部呈现出明显的三角形状。

而在一些其他地区的野生茶树中,叶柄基部多是圆形或者半圆形。

叶柄基部的形态差异能
够反映不同野生茶树群体的遗传差异。

2.叶片边缘
3.叶片表皮细胞
在叶片表皮细胞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表皮细胞形态比较规整,大
小均匀。

而在其他地区的野生茶树中,表皮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

叶片表皮细胞形
态的差异可能与不同野生茶树群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保护能力有关。

4.叶片气孔
1.花粉颜色
在花粉颜色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花粉呈浅黄色、淡绿色或淡褐色,与其他地区的野生茶树相比颜色较浅,光泽度较高。

2.花粉形态
3.花粉大小
综上所述,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种质资源在叶片和花粉微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为茶叶新品种繁育和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中国中南部的滇中地区。

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适宜,使得茶树在此地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发展。

为了了解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开展了一次茶树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本文就此进行介绍。

一、种质资源调查(一)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范围包括曲靖市内的茶园、农户自留茶园和野生茶树林等,调查对象则是曲靖市内的茶树。

(二)调查主要内容1. 种质资源分布情况:调查茶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包括主要种类和次要种类的数量和面积。

2. 茶树的树高和树冠形态:调查茶树的平均树高和树冠形态,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树高和树冠形态差异。

4. 茶树的生长环境:调查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

(三)调查结果1. 种质资源分布情况:调查共发现曲靖市内种植了14个不同品种的茶树,其中以滇红茶、普洱茶和云南大茶种植面积最大,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34%、29%和22%。

2. 茶树的树高和树冠形态:调查结果显示,曲靖市内的茶树平均树高为2.5米左右,树冠呈圆形或半圆形。

3. 茶树的叶形和叶色:调查结果显示,曲靖市内的茶树叶形和叶色差异较大,但整体上呈深绿色,叶子大多为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

(一)种质资源特点1. 茶树品种繁多:曲靖市内共种植了14个不同品种的茶树,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

2. 茶树平均树高低:曲靖市内茶树平均树高较低,但树冠形态整齐,生长状况良好。

4. 茶树生长环境适宜:曲靖市内茶树生长环境适宜,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良好,能够满足茶树生长和发展的需要。

(二)优良种质资源的应用价值1. 品种筛选:在现有的14个品种中,根据不同的糖、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筛选出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

2. 品质改良: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新的品种,达到品质改良的目的,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

3. 种植推广:对于生长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进一步增加区域经济收益。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叶片和花粉微形态观察
福建寿宁是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以其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而闻名。

本次研究旨
在对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叶片和花粉进行微形态观察,以了解其形态特征和进一步研究其
遗传背景。

我们选择了寿宁地区的几个野生茶树样本进行研究。

在实验室,我们通过光学显微镜
对茶树叶片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叶片呈椭圆形,有光泽,边缘平滑。

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可能因品种而异,但总体上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叶片上可见到茶树的主
脉和侧脉,其排列方式与传统茶树品种相似。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叶片颜色丰富,从浅绿
到深绿不等,说明其在环境适应中可能有不同的变异。

我们观察了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花粉微观形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福建寿宁野生茶树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突起和刺状纹理。

花粉的
大小约为25-35微米,与其他茶树品种的花粉大小相似。

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花粉在外观
上与其他中国茶树的花粉相似,但也有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

通过对福建寿宁野生茶树叶片和花粉的微形态观察,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形态特征。

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福建寿宁野生茶树的遗传背景和资源利用。

未来的研究可
以通过对更多野生茶树样本的观察和比较,以及分子遗传学分析,进一步探索福建寿宁野
生茶树的多样性和进化历史。

同样,这些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福建寿
宁野生茶树的遗传资源,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中国茶树优良品种的识别一、目的中国茶树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高产优质良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优良品种各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通过多它们的识别,要求认识当前推广的主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初步掌握识别茶树良种主要特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优良品种的许多经济性状都可通过如植株形态、分枝状况、芽叶特点、适制性能、产量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来,而这些我们均可用计数、称重、化学分析和比较记述的方法加以鉴别与区分它们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因此,认识良种是为了更好地选用良种和提高良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材料及用具1、材料选用校内生产茶园或品种园主要良种10~20个。

2、用具钢卷尺、粗天平、记载板、铅笔、调查表。

四、方法与步骤每2人为一组,在生产茶园内选2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和在品种园内选3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进行观察,并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记载(附表)。

五、作业1、填写调查表。

撰写实验报告。

2、比较各品种主要性状的异同点。

3、提出各调查品种的适制性,并说明理由。

附一:茶园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上往下数)右边1~5行福云6号;第6行金萱和龙井长叶;第7行福云6号;8~12行金萱。

左边第1行仁化白毫和台湾单选;第2行华农1号;第3行华农1号和黄枝香;第4行华农2号;第5行黄叶单枞、黄枝香和红柄单枞;第黄淡和白叶单枞;第7行红柄单枞;第8行黄淡和凤凰单枞;第9行华农2号和华农1号;第10行资源圃。

附二:资源圃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里往外、由左向右数)第一行:勐海大叶6株;台湾长叶11株;佛手8株;福云6号3株;桃仁10株;台湾黄叶9株;政和大白茶12株;迎春10株;黄叶水仙9株。

第二行:小叶水仙12株;毛蟹12株;悅茗香12株;大叶水仙12株;铁观音12株;越南种12株;英红9号11株。

第三行:排旗种6株;笔架山茶6株;台湾种6株;锅孟种6株;无名杂种6株;连南白茶5株;宛田种6株;云大单株株;龙脊种3株;六洞种5株;云南大叶5株;凌云无性4株;掸部种5株;大瑶种5株;台湾种4株;开山种5株;凤凰水仙6株。

大班科学教案茶树

大班科学教案茶树

大班科学教案茶树茶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尤其在亚洲地区。

在一个大班科学教案中,茶树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让他们学习到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根据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介绍茶树的基本信息、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其它相关知识,帮助老师们设计一份完整的大班科学教案。

首先,茶树是一种常绿灌木,主要生长在亚洲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印度、日本和斯里兰卡等。

茶树的叶子通常呈椭圆形,有光泽,叶片边缘有锯齿。

它们的花朵小而白色,聚集在一起形成花序。

茶树的果实称为茶叶,是我们平常饮用的茶的来源。

茶树生长的环境对它的生长和品质非常重要。

它通常需要温暖而潮湿的气候条件,比如年均温度在15°C至30°C之间,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至2500毫米之间。

茶树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以确保其根系和叶片的正常生长。

因此,在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茶树的适宜生长环境,并与他们一起观察茶树的叶子和树干,以帮助他们理解茶树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对于茶树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栽培和播种阶段。

茶树通常是通过种子繁殖,种子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处理外壳和浸泡在水中进行发芽促进。

然后把种子放在适宜的土壤中,控制好湿度和温度,等待种子发芽生根。

在这个阶段,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一旦茶树发芽,它们就进入了生长期。

这个阶段要注意给予茶树适量的水和阳光,并在需要时进行适当的修剪和保护。

茶树通常经过几年的生长才能开始采摘茶叶。

在教案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茶树的种植图纸,让他们了解不同阶段的茶树外观特征,并观察茶树的生长变化。

最后,要介绍一些茶树的相关知识,如茶叶的种类、采摘技巧和加工过程。

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种类,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

采摘技巧也影响茶叶的质量,一般来说,嫩叶的茶叶品质更好。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东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茶树种质资源的地区。

茶树是云南省的重要特产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地之一。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的茶叶生产重镇,茶树的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茶叶生产和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茶树种质资源调查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是对茶树种类、分布、数量、品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为了保护、利用和开发好茶树资源,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曲靖市的茶树资源,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调查:1. 茶树种类调查:曲靖市茶树品种繁多,主要包括普洱茶、滇红茶、绿茶等。

在调查中,发现曲靖市茶树种类多样,品种繁多,其中以普洱茶和滇红茶最为常见。

2. 茶树分布调查:曲靖市茶树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罗平、富源、陆良、会泽等县市。

调查表明,曲靖市的茶树分布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3. 茶树数量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曲靖市茶树数量巨大,是云南省茶叶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

茶树的数量不仅满足了本地茶叶生产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出口量。

4. 茶树品质调查:茶叶的品质与茶树的种质密切相关,因此调查中还对茶树的树龄、品质、产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通过对茶树的品质调查发现,曲靖市茶树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对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后,接下来进行了资源分析,主要包括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分析。

1. 资源利用现状:通过对曲靖市茶树资源利用的调研发现,茶叶产业已成为曲靖市的特色产业之一,茶叶加工企业众多,产品远销国内外。

茶树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

2. 存在问题分析:在茶树种质资源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茶树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种质资源混杂等情况。

还存在着一些茶农技术水平不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3. 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对茶树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的研究

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的研究

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的研究茶是中国最优秀的国粹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以茶为佳饮,有“茶禅一味”之说。

现代茶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其中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是关键。

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的研究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副部分。

鉴定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茶树种质资源的异同,并针对性地进行利用,将有助于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茶树种质资源的概述茶树是半常绿乔木,属于山茶科,是中国南方及其周边地区的常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速生、适宜栽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医用价值,所以广泛栽培。

目前全球茶叶生产以中国为主,全球茶叶的70%以上都产于中国。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用茶创造出了不少传统名茶,如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等。

而茶叶的品质良莠不齐,茶叶的生长环境、种植方式、采摘时间和方法都会对茶叶的特点产生影响。

在提高茶叶品质的前提下,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茶树种质资源包括中国茶区和海外茶区,其中中国茶区以中国南方地区为主,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南方沿海地区。

中国茶树品种权益归中国国有,保护较重,因此国内的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较为深入。

而海外茶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地区的茶树生长环境、生理特征、品种资源等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二、茶树种质资源鉴定的方法和指标1. 外部形态鉴定外部形态鉴定是茶树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它主要是观察茶树的树形、枝叶长势、芽叶性状、花果特征、根系形态等多方面的性状来判断其种属、品种。

外部形态鉴定可以分为目视鉴定和显微镜下鉴定。

目视鉴定比较粗略,主要是通过人眼来判断,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而显微镜下鉴定则更加精细,可以对茶叶的细节进行更加准确地观察和分析,结果更加可靠。

2. 生物学鉴定生物学鉴定主要是通过研究茶树的生物学性状,如陆地多倍体性、胚胎型、花粉形态、花器形态等性状,确定茶树的属种、品种和亲缘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茶树种质资源调查
一、实验目的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茶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茶树种质资源是供生产育种利用或进行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

它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野生茶树及近缘种等。

据最近统计,目前我国共保存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2700份,这为我国开展茶树资源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库。

二、内容说明
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主要是对茶树特性特征、产量、品质、抗性等的观察记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提出利用意见。

1.茶树植物学特性调查
茶树植物学特性观察包括树体、枝叶和花果等几个方面,其中树体项目包括树型、树姿、幅度和分枝密度;枝叶包括茶树新梢以及叶片的大小、形状、叶脉对数、叶尖、叶色、叶面、叶质、叶缘及叶身和叶片内部解剖结构;茶树花果性状包括花冠大小、花辨、花萼个数及颜色,柱头长度、开裂数、雄蕊个数、子房茸毛多少、室数,果实的色泽、形状及种子的大小和重量。

2、茶树生物学特性调查
生物学特性包括营养芽物侯期、开花期和结实性。

3、经济性状调查
茶树经济性状包括产量、品质和抗性系,这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最重要的内容。

①茶树产量鉴定可通过茶树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间接测知产量状况。

通常高产茶树的株型是:植株阗开展,叶片稍向上斜状着生,分枝4-5层,发芽密度大,芽叶肥壮,全年可采轮次5轮左右。

也可通过幼年茶树定剪枝叶量等来早期鉴定。

②茶树品质鉴定一般从形态特征,生化成分和成茶审评三方面来鉴定。

凡叶大质轻、叶面隆起、嫩叶背卷、叶色黄绿,多数是适制优良红茶的特征;叶色绿富光泽,叶质柔轻、持嫩性强,宜制绿茶。

生化成分上红茶品种要求茶多酚含量高,其中酯型儿茶素比例高,尤其是L-EGC和L-EGCG含量丰富,酚氨比大。

而绿茶要求有较高的氨基氮含量,茶多酚含量少,儿茶素含量低。

③茶树抗性鉴定茶树抗性包括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

多数采用直接鉴定法,即在遇到低温干旱和病虫害发生时,观察其受害程度和抵抗能力,并可采用间接鉴定法。

三、材料与设备
1、材料
不同品种茶园
2、设备
卷尺、记载本、计算器
四、步骤及方法
1、每3人为一组,调查1片茶园,按五点取样,每点要求调查茶树3丛以上。

2、将各样点每株茶树按项目进行测定调查,填好记载表。

五、作业
填写种质资源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