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山脉河流

合集下载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

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

40'-53。

34',东经121。

28'-141。

20'。

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

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

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

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

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

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

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

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

黑龙江干流上游和中游为中俄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

界河黑龙江流域南部中国境内主要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等山脉。

大、小兴安岭海拔约1000m。

自北向南形成一道高耸的屏障环抱着松嫩平原。

北方地区东北三省

北方地区东北三省

山地和丘陵地区——林业 商品粮基地
条件:地多人少,规模经营,产量 大,商品率高,品质优良。
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 春小麦、甜菜等
农耕区畜牧业: 猪、牛、羊、禽
畜牧业基地
林区养殖业:鹿、蛙
东 北 工 业 发 展
条件: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丰富的 石油和煤、铁等矿产资源。 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石 油、石油化学等。
第二节
东北三省
(一)位置与范围
1. 位置
东北三省位于我 国的( 东北部 )
2. 范围
吉林省(长春) 辽宁省(沈阳)
黑龙江省(哈尔滨)
(二)地形
地形: 以山地、 平原为主
山脉: 大兴安岭、小兴安 岭、长白山 平原: 松嫩平原、三江平 原、辽河平原 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 图们江、鸭绿江、 嫩江、松花江、辽 河
嫩江
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辽河 鸭绿江
图们江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环水绕
地面 地貌类型及 结构 地形区分布 大兴安岭 山环水绕 山 西部 小兴安岭 (周围) 地 北部 长白山 东部 辽河平原 沃野千里 平 南部 松嫩平原 (中部和 原 西部 东北部) 三江平原 东部 优势农 业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特征: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新中 国的“重工业摇篮”。
耕地资源丰富
(三)气: 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点:冷湿 (1)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2)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 北 农 牧 业
特点: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 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 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平原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 农业布局

各大洲山脉及河流简介

各大洲山脉及河流简介

世界各大洲河流及山脉概况亚洲山脉天山山脉: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

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

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

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

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东西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国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

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南北走向。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

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

主脉分为三段。

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

南北走向。

扎格罗斯山脉:伊朗西南部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自锡尔万河(Sirvan River, 迪亚拉河〔Diyala River〕),东南至设拉子(Shiraz)。

长约900公里(550哩),宽240公里(150哩)以上。

绝大部分位于现今的伊朗境内,形成伊朗高原最西面的边界,不过北面和西面的山麓丘陵则伸入到相邻的国家。

基本上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有许多平行的山岭,最高的一些山峰高达3,600公尺(12,000呎)以上,常年被雪覆盖。

亚洲河流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中国山脉河流分布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中国山脉河流分布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中国山脉河流分布中国是多山之国。

据统计,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

就海拔而言,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中国国境线上和国境内者即达9座。

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第2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第3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米),第5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第7高峰——卓奥友峰(8204米)均位于中国国境线上,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8012米)位于中国西藏境内。

至于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在喜马拉雅山脉、喀□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山地中数以千百计,无论是山峰的高度和数量都是其他国家无可伦比的。

山地是中国地貌的格架。

中国大地貌单元如大高原、大盆地的四周都被山脉环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5000米,环绕高原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降至2000~1000米,周围的山脉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

西北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有秦岭、太行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等。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最低处罗布泊洼地的海拔780米。

而周围的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一般海拔在4000~5000米。

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四周都为高大山脉所封闭。

就是在中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大平原和岛屿上也可见到大片的中、低山和丘陵,如松辽平原东部的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黄淮海平原东部的山东丘陵和长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

台湾岛的玉山海拔3997米,海南岛的五指山海拔1867米。

形成时期中国造山运动划分为5幕:即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①加里东运动指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造山运动。

山脉

山脉

山脉1736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的南岸,南抵西拉木伦河的左岸,全长约1200公里,大部分的宽度在200—300公里。

大兴安岭为北北东走向的山脉,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多数山峰海拔1500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在地质历史上,沿着大兴安岭东侧的断层,一再发生从东向西的掀升活动,以致造成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坡度不对称的现象。

近百万年来,许多地方有过火山活动,岩浆岩中的玄武岩散见于各地。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以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

森林为动物栖息创造了有利环境,这里动物种类多而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毛皮兽产区。

1737小兴安岭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其北界大致为嫩江—呼玛一线。

在地质历史上这里地壳运动的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小兴安岭有东西向、东北—西南向、西北—东南向、北北东—南南西等多种方向的构造线,但是从地面山文线方向看,小兴安岭基本上是西北—东南走向。

小兴安岭的山峰海拔多数不足千米,最高峰对面山也只有1,200米左右。

小兴安岭山势和缓、谷地宽展,许多地方呈丘陵地形,浑圆的山岗连绵不断。

小兴安岭西侧的纳谟尔河一带在地壳运动中有大量的玄武岩喷溢,形成大面积的玄武岩台地。

公元1719—1721年,又有玄武岩喷溢,阻塞河道,形成“五大连池”。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这里的红松分布广泛,多集中于海拔150—700米的范围内,红松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用材树种。

1738长白山地东北地区东部松花江以南的山地,总称长白山地。

北段由许多北东—南西向的山脉组成。

如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等。

一般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是古老的褶皱山经火山活动和河流切割而成。

长白山是整个山地的最高部分,主峰白头山海拔2744米,山顶有火口湖—天池,是中朝界湖。

白头山为一休眠火山。

长白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海拔500米左右主要分布着杂木林;500米以上逐渐过渡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针叶树有红松、沙松、臭冷杉、鱼鳞云杉等;至1000米左右黄花落叶松的比重逐渐增加;在1800—2200米,为黄花松与岳桦混交林。

中国山脉和主要河流图中国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中国山脉和主要河流图中国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中国山脉和主要河流图中国的主要山脉与河流中国的主要山脉与河流位于分界线上的我国重要山脉1.天山横贯新疆中部,呈东西走向,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天山冰川十分发育,有冰川近七千条,总面积九千多平方公里,对干旱地区来说高山的冰雪融水是很宝贵的资源。

山地的雪线高度各处不一,北天山一般在海拔3900米以上,南天山因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热空气影响,一般在4100米以上,雪线高度总趋势是南天山最高,向北逐渐降低。

天山的森林资源丰富,为新疆的最大林区。

2.阴山内蒙古高原与河套平原之间,东连大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沙海,长千余公里。

阴山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由于山脉对南来北往的气流有阻挡作用,南北侧年平均气温相差约3—5°C,年降水量相差70—80毫米。

阴山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分界线,山北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山南的河套平原灌溉便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有“塞上江南”之称。

3.昆仑山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至柴达木盆地南缘伸展,全长2500公里,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

昆仑山习惯上分成西、中、东三段,西段山地呈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观,是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要道;中段山岭比较平缓,气候干旱,愈向东去,大陆性愈强烈;东段山脉大陆性气候显著,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多年冻土层深厚。

4.秦岭横贯我国中部,全长1600公里,面积广大,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山岭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山北的关中平原冬季寒冷,一月的平均气温在0°C以下,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山南的汉水谷地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气候类型,秦岭的南北侧文化差异也很明显,如“南稻北麦”“南船北马”及语言、饮食和风俗等。

5.南岭南岭位于湘、赣、粤、桂四省的接壤地区,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是我国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左右,山地6.大兴安岭在黑龙江省西部,南端延伸到吉林、辽宁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

中国主要山脉(二)

中国主要山脉(二)

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15.9℃左右。
巫山山脉:
罗霄山脉:
罗霄山脉位于湖南和江西两省的自然界线。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
等。除个别山岭海拔达1,500~2,000公尺外,大部分为1,000公尺上下。山地间夹有长条形断陷盆地,堆积有红色岩层。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八面山,井冈山,武功山等。罗霄山地区有炎帝陵,汤湖温泉,井冈山, 大围山等地。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四川、湖北、贵州三省边界。海拔约1,000~1,500公尺,最高峰乌云顶海拔约2,441公尺。长江横穿其间,形成峡谷,著名的「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自奉节白帝城到黛溪,长江横穿石灰岩山地,形成8公里长的瞿塘峡。两岸岩壁直立,江面狭窄,最窄处不过100多公尺。自巫山到官渡口长约45公里,长江流向与岩层走向斜交,形成巫峡。北段河道曲折,两岸峭壁高出江面100多公尺,山峰高出江面一般为500~600公尺,最高的达1,300公尺,形成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78公里、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忻州市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武陵山脉:
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源自北、贵州和重庆四省直辖市,长度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梵净山;最高峰为凤凰山主峰,海拔2570米。属于武陵山系覆盖的地区被称为“武陵山区”。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黑龙江(阿穆尔河)1 概述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蒙古国、中国和俄罗斯3国。

中国古称羽水、浴水、黑水、望建河、乌桓水、石里罕水等。

蒙语称哈拉穆河,满语称萨哈连河,俄语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为额尔古纳(Argun')河,由海拉尔河和克鲁伦(Cherlen)河汇流而成。

其中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河流全长626km,流域面积4.91万km2;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南流折向东流,河流全长1264km,至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

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石勒喀河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

南北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

沿途接纳左岸的结雅河、布列亚河和右岸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注入鞑靼海峡[见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以额尔古纳河为河源计算,河流全长4444km。

流域面积185.5万km2,居世界第10位。

其中中国境内89.11万km3,占全流域的48%。

额尔古纳河以海拉尔河为源计算,全长1624km,河道比降平缓,约0.1‰~0.3‰,水面落差200m,中国境内流域面积15.76万km2。

黑龙江干流全长2820km,自然落差460m,干流可分为3段:自洛古河村至黑河附近的结雅河口为上游,长约900km,平均比降0.2‰;自结雅河口至乌苏里江为中游,长约950km,平均比降0.09‰;乌苏里江河口以下至黑龙江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70km。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年径流量3408亿m3。

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河网密布,支流、湖泊众多,大小支流10000多条,湖泊60000多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山脉河流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段,北部是沿黑龙江右岸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则是由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构成的东部山地。

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是由北北东向南南西。

在大、小兴安岭与东部山地所环抱的松嫩平原上,流淌着松花江、嫩江和呼兰河等,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则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共同冲积而形成的。

黑龙江省的河流多属于黑龙江流域的外流河,河水最终经黑龙江下游人海。

西部的乌裕尔河流经干旱地区成为无尾河,东南的绥芬河往东经苏联人日本海,可算是黑龙江省河流中的个别例外。

一、山脉(一)大兴安岭山地大兴安岭山地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其北部和东北为黑龙江谷地,东南部与小兴安岭相接,东部与松嫩平原相连,西部与西南部则与大兴安岭的主体部分相连接。

大兴安岭山地总面积约1146万平方公里(包括属内蒙古自治区而由黑龙江省代管的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

大兴安岭主体部分在内蒙古境内。

大兴安岭是在海西期的大兴安岭褶皱带基础上形成的。

其地面以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和安山岩为主,其中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大。

在山地轴部边缘及河谷中还有玄武岩分布。

大兴安岭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向东急剧过渡到松嫩平原,向西逐渐过渡到呼伦贝尔盟高原。

呼玛县境内的大白山是其最高峰,海拔1529米。

黑龙江右岸为丘陵。

海拔高度400米左右,相对高度40-100米。

大兴安岭山体大部分由火成岩构成,岩性均匀,抵抗风化和侵蚀的力量比较一致,因而山峰比较浑园。

由于降水量较少,被流水分割的程度不如张广才岭和老爷岭那样剧烈,因而山上准平原保存得比较完整。

在第三纪末期以后,可能由于冰川曾经在这个地区活动,以至在山地北部黑龙江的一些支流谷地留下了谷底宽平、两岸壁立的地貌。

目前谷中流水细小,两旁沼泽极为发育。

沼泽的形成与永久冻土层的存在也有一定关系。

大兴安岭是祖国的森林宝库,植物的种类有700余种,若与植物种类数以在万计的云南相比是太少了,但它以种类独特而著称于世。

如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均为特有种类,主要植被构成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体的原始森林,称为山地针叶林,又可称为南泰加林。

这种组成成份较为单一的植被类型是其它区系所罕见的。

大兴安岭山脉的北麓,构成黑龙江上游谷地,属于中国最北面的领土。

(二)小兴安岭山地小兴安岭山地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其西北大致以嫩江县与黑河市同大兴安岭相接,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东南隔松花江谷地与张广才岭相邻,东部突入三江平原,东北邻黑龙江,西南与广袤的松嫩平原连接。

小兴安岭构成黑龙江水系与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岭,面积77725平方公里。

小兴安岭山地是在海西褶皱带基础上形成的。

地面组成以结晶岩、片岩、片麻岩、花岗岩为主,还有玄武岩及砂砾岩。

小兴安岭山势,面向黑龙江的东北坡比较陡峻,而面向嫩江平原的西南坡比较平缓,显示出不等量的隆起。

小兴安岭可以铁力、嘉荫一线为界划为北部和南部两段,南部较高而北部较低。

南部山体山顶浑园,一般海拔500-1000米。

由片麻岩组成的山峰比较突兀,高可达1000米以上。

伊春附近的大青山海拔1203米,白石砬子1060米,还有许多山峰在1000米左右,多形成尖顶山及"U"形宽谷。

谷中有沼泽湿地,当地称为"甸子"。

小兴安岭北段多丘陵盆地和熔岩台地,海拔300-600米,山势和缓,山顶较平坦。

侵蚀剥蚀丘陵主要沿辰清河两岸的西岗子、孙吴和龙门等地分布。

熔岩台地分布在乌云河上游、库尔滨河和沾河一带,主要是上新统玄武岩经流水切割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形成深切曲流和峡谷,相对高度80-100米。

小兴安岭北段多火山发育,在接近大兴安岭部位有嘎从火山、大黑山、新安屯火山群,科洛火山群等,稍南有五大连池火山群和二克山火山群等,历史上曾多次喷发。

小兴安岭的植被主要是针阔混交林。

针叶树种以红松为主。

这一森林类型可与苏联的阿穆尔等远东沿海地区及吉林和朝鲜北部的针阔混交林相连。

在针阔混交林内,降水量较丰富,植物种类可超千种。

在小兴安岭南侧的腹部,伊春市的五营区,1963年已建立了"丰林自然保护区"。

(三)东部山地东部山地西与松嫩平原相邻,西北与小兴安岭交界,东北与三江平原相接,东部和东南部与苏联相邻,往南则为吉林省境内的山地,面积约7万余平方公里。

东部山地属于长白山系的北延部分,它们是在海西期的张广才岭断层褶皱带和太平岭断层褶皱带的基础上形成的。

地面组成岩石以花岗岩、片麻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在地质历史上上升程度不同,南部隆起大,属于中山与低山区,边缘地区为丘陵区。

海拔高度800-1000米。

张广才岭南部大秃顶子海拔1668.9米,是黑龙江省最高的山峰。

中山与低山区山高谷深,山脊狭窄,多呈"V"形谷。

丘陵区山势和缓,山顶浑园,河谷较宽。

东部山地比兴安山地要破碎,它大体上是由好几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平行褶皱山脉和宽谷组成。

从东到西有太平岭、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

太平岭与老爷岭之间为穆棱河谷地,老爷岭与张广才岭之间为牡丹江谷地。

此外还有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

完达山是老爷岭的北支绵延成带的丘陵,向东北伸入三江低地,成为孤岛状,高不及200米。

东部山地多熔岩地貌,它是由第三纪中期和第四纪初期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复盖广大地面,经长期流水切割而形成如宁安、穆棱至东宁一带有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和孤丘,有许多呈平顶方山状,本地称为"平岗"。

宁安县境内有许多第四纪火山,如牡丹江市西南的团山子火山群,东京城西南的三家子火山群以及镜泊湖西北的"地下森林"火山群等。

张广才岭山区,丘陵起伏。

隆冬季节,银装素裹,有理想的天然滑雪场。

阿城县玉泉的北山滑雪场已有40多年历史,是距哈尔滨最近的一个滑雪场。

尚志县和延寿县有高山雪场12处,越野雪场138处。

其中有一些标准雪场,如尚志县乌吉密雪场、延寿县新城雪场。

1982年,国家又在尚志县建立了亚布力青云滑雪场。

在完达山西端,山高林密,石砬耸立,流水潺潺,是东北虎理想的栖息繁殖环境,也是东北虎的故乡和天然的避难所。

为了挽救和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东北虎,黑龙江省政府于1980年批准在集贤县、桦南县和双鸭山市交界的七星砬子建立了东北虎自然保护区。

七星砬子最高峰海拔853米,保护区总面积达3.3万公顷。

二、河流黑龙江省著名的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牡丹江和绥芬河。

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和连环湖。

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条,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全省0.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泡沼640个,正常水面面积5255平方公里。

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是黑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

黑龙江省的河流汛期较长、水位较稳定,含沙量小,为航运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有良好的航道,其中,尤以松花江干流的航运最为发达。

黑龙江省水能总理论蕴藏量739.49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603.2万千瓦,全部开发年总发电量218.5亿千瓦时。

至1985年,黑龙江省内开发装机容量仅有13.71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2.3%。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一级支流牡丹江流域,其次分布在黑龙江一级支流呼玛河、额穆尔河、库尔滨河以及嫩江干流等河流上。

其余的分布在汤旺河、绥芬河及其他一些中小河流上。

黑龙江省对水能利用率很低,发展潜力很大。

全省河流平均径流量为655.8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左右。

地表水人均水量为2093立方米,每亩平均水量为504立方米,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人均水量2700立方米,全国农田亩均水量1800立方米)黑龙江省出境直接入海的河流有黑龙江与绥芬河2个水系。

汇流到黑龙江的有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等较大河流,按习惯将它们分四个水系。

(一)黑龙江水系黑龙江蜿蜒在中国东北的边境上,是世界重要的国界河流之一,流经苏联、中国,总流域面积为184.3万平方公里,大小支流约91条。

黑龙江原为中国的内河,185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后,沙皇政府强占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黑龙江变成了中俄界河。

黑龙江古称"完水"、"黑水",汉称"弱水",唐称"望建河",清代始称"黑龙江"。

满语称"萨哈连乌拉"意为黑色的江。

俄人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其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北源为石勒喀河,其上源为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东麓。

两源于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村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干流。

经黑龙江省漠河、塔河、呼玛、黑河、孙吴、逊克、嘉荫、萝北、绥滨、同江、抚远等县(市),至抚远三角洲东北角汇合乌苏里江后流入苏联境内,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的鞑靼海峡。

干流全长2821公里,流经黑龙江省境内1887公里。

黑龙江干流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5公里,属于山区性河段;从黑河至与乌苏里江汇流处为中游,长982公里,穿行于山地、平原之间,中国一侧为小兴安岭山地和三江平原,江宽600-1300米,一般水深 1.5-2米,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乌苏里江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934公里,全部在苏联境内。

黑龙江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融雪为辅。

上、中游秋末开始结冰封冻,次年4月末(中游)5月初(上游)前后开江,多年平均封冻时间164天,多年平均最大冰厚1.08-1.24米。

由于开江晚,冰汛、春汛过后紧接雨季,一年中常出现几次洪水过程。

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额木尔河、呼玛河、逊别拉河、松花江和乌苏里江。

流域内森林茂密、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有耕地788万亩,人口87.1万人。

因江水水质优良,水草丰盛,适于各种鱼类生长,鱼的种类在百种以上,以鳇鱼、大马哈鱼为特产。

黑龙江水能资源丰富,干流理论蕴藏量为30403万千瓦,占东北地区的20.1%,可建大、中型电站多座。

(二)松花江水系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也是黑龙江省境内的最大河流。

魏称"速末水",唐称"粟末江",辽称"混同江"金、元称"宋瓦江",明时始称松花江。

满语称"松阿哩乌拉",意为"天河"。

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第二松花江在吉林省境内,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北源嫩江在黑龙江省境内,发源于大兴安岭。

两源于三岔河汇合后至注入黑龙江的江段称松花江干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