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极化毫米波的人体安检成像技术
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将取代金属探测门用于民用机场

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将取代金属探测门用于民用机场
未来,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将逐步取代民用机场沿用26年的金
属探测门,旅客也将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检服务。
近日,民航局颁布《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鉴定内控标准》及《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违禁物品探测能力测试程序》,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全球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已在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机场用于旅客人身安检,但此前仅美国和欧盟拥有准入技术标准。
该设备能够在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有效检测出在衣物覆盖下藏匿于人体各部位的物品,特别是能够检测出非金属物品,并可以从图像上获取隐匿物品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此外,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具有对人体无害、穿透力强的特点,其发射功率不及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千分之一,能准确识别人体携带物品,有效提高检查的客观性、准确。
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检查规范总结

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检查规范总结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安全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隐藏在人体衣物下的非法物品。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毫米波穿透力强、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的特性,通过扫描人体表面来获取人体衣物下的信息。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以下是一些对毫米波人体安检仪使用的检查规范的总结。
1.设备操作规范:a.使用人员需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操作流程;b.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c.在检查前,要进行设备自检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2.人员隐私保护:a.使用安检仪检查人员时,要确保检查过程中不侵犯人员的隐私权,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b.检查人员应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暴露的衣物,以便更好地检测隐藏的物品;c.当发现可疑物品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但应保护被检查人的隐私;3.设备维护保养:a.每日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设备无明显损坏;b.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设备表面和传感器,检查设备电源和电线连接等;c.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并停止使用该设备;4.安全意识培养:a.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b.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c.员工应时刻保持警惕,对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告,确保设备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运行;5.法律法规遵守:a.在使用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检查的法律和法规;b.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非法物品,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c.设备的使用记录要妥善保存,方便日后的追溯和审核。
总之,对于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注重人员隐私保护和法律法规的遵守,使安检工作既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又能保护个人隐私和尊严。
毫米波安检门_人体安检的大势所趋

毫米波安检门——未来机场、车站及重要场所人体安检之必然趋势放眼现如今的安检领域,不乏五花八门、品牌众多的安检设备。
不论品牌,只针对人体安检领域的安检门就有多种类型:金属安检门、X光扫描仪以及新出世的主动毫米波成像安检门。
金属安检门,其原理是利用磁场来捕捉人体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
然而如今是个科技高发的时代,危险物品早就不限于金属物品,陶瓷、玻璃、塑料等等制成的刀具等危险品不胜枚举,而金属安检门只能检测出人携带的金属,那么其他呢?是够皆能够如“和田劫机者”的“拐杖”一样“顺利登机”,如入无人之地?所以,金属安检门注定不能更好的完成机场、车站及其他重要场所人体安检的重任。
X光裸检仪,高科技新产品成果!能有效检测人体携带危险品,广泛用于机场,车站,会场,海关安检,珠宝店,矿场等。
且不论其安检速度及广为人知的“隐私泄露”问题,英国健康保护局及美国一些卫生机构日前发现,X光扫描仪使用的电离辐射已被证实会破坏人体DNA,且会致癌。
虽然辐射量极低,相当于一个人飞行几分钟后获得的辐射,但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年数以亿计接受扫描的乘客中,出现了少量由此引发的癌症个案。
由于担心裸检仪会诱发癌症,欧盟已要求其成员国不要在机场安装裸检仪。
不论国内外,生命都是无价的,X光对人体的穿透伤害也是确实存在的,那么你们,还能安心使用X光过安检吗?主动毫米波扫描成像安检门,其具备快速、安全、可靠、隐私保护等优势,可以解决现有通用人体安检手段(金属安检门)无法解决的巨大安检漏洞问题。
只要是有形或有外包装的东西,不论其材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是固体还是液体,甚至是有包装的气体,都可以快速从藏匿者身上自动探测并指示出来,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法院、监狱、看守所和重要政府设施,边防、海关,大型公共活动和公共设施等地方安检的必备设备,也是企业针对人员随身藏匿偷盗的最佳也是唯一可接受的手段。
毫米波成像是真正对人体安全的成像技术,毫米波是处处存在的各种电磁波中的一个波段,系统应用的超小功率短时照射不会对人造成损害,经美国政府交通管理局长期测试证明其功率不及手机电磁波辐射的万分之一!多频繁的检查也不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GB2019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系统是一种基于毫米波反射原理,利用反射毫米波对人体体表进行扫描检测的系统,能够在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有效检测出藏匿于人体表面或衣物下的违禁品和嫌疑物,如枪支、刀具、爆炸物、毒品等,并以图像的方式显示检测结果,适用于机场、车站、陆路关口、重要集会活动等场所的人体安全检查。
近年来,以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扫描设备为代表的AIT(先进成像技术)设备逐渐成为全球人体安检设备的主打设备。
因此,通过制定《基于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的人体安全检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规范此类设备的技术要求并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法,对设备的功能性能进行客观评价,加强此类产品的使用与管理十分必要。
同时,本标准的制定,推动相关设备在不同领域和场所的推广应用,对切实加强人体安检力度,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3月7日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在北京组织召开“2018年度防爆安全检查专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研讨会”,研讨新标准项目提案,确定 2018 年度TC100 申报的防爆安全检查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标准申报单位是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确定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准主责起草单位。
2018年3月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经立项评审后,经公安部主管部门同意,向国家标准委提交立项申请。
同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制修订计划,将制定《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仪》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4821-T-312。
2、协作单位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包括: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声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科38所博微太赫兹公司、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等。
基于Vision_Transformer的毫米波人体安检图像违禁品识别

基于 Vision Transformer 的毫米波人体安检图像违禁品识别贾宝芝1,2(1.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2.厦门市视觉感知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 毫米波人体安检图像因为成像质量和遮挡等问题,使违禁品的识别难度较大。
因此采用更优的检测识别算法,提升违禁品的识别速度和精度一直是业内重点研究的方向。
将Vision Transformer (ViT )应用到毫米波图像违禁品的识别过程中,通过将无监督预训练的ViT 与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Faster R-CNN )相结合,实现了高精度的毫米波人体安检图像违禁品识别。
为了充分训练和测试算法,制作一个包含枪支和刀具两类违禁品,共计14.5万个违禁品成像样本的毫米波人体安检数据集。
通过与经典的基于101层残差网络(ResNet-101)的Faster R-CNN 对比,该算法使mAP50提升了2.4个点,达到了89.9%。
关键词: 毫米波人体安检 无监督 违禁品识别 残差网络中图分类号: TP391.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91(2023)23-0055-04Identification of Prohibited Items in Millimeter-Wave Human Security Inspection Images Based on the Vision TransformerJIA Baozhi 1,2(1.Research Institute of Xiamen Reconov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2.Xiamen Key Laboratory of VisualPercep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Abstract: The millimeter-wave human security inspection image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prohibited items because of problems such as imaging quality and occlusion, so using a bette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speed and accuracy of prohibited items has always been a key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Vision Transformer (ViT) to the millimeter-wave imag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prohibited items, combines the unsupervised pre-trained ViT with the classic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 Faster R-CNN, and achieves the high-precision millimeter-wave human security inspection image identification of prohibited items. In order to fully train and test the algorithm, this article creates a millimeter-wave human security inspection dataset which contains two kinds of prohibited items: guns and knives, with a total of 145,000 imaging samples of prohib‐ited item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Faster R-CNN based on ResNet-101, the algorithm improves mAP50 by 2.4 points to 89.9%.Key Words: Millimeter-wave human security inspection; Unsupervised; Identification of prohibited items;Re‐sidual network毫米波安检是一种高级安全检查技术,用于检测隐藏在人体或物体表面的非法物品或危险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