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PPT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2张PPT).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2张PPT).ppt
(4)秦朝暴政的见证
思考:如何评价秦始皇长城和直道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第贰章
郡县制,乡里制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
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统一货币、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户籍制
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上》
吏到其家,人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
头会箕敛
——《汉书》
第叁章
严刑峻法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弃市:在市中杀死
戮:先羞辱后斩杀
磔:割裂肢体而杀
腰斩:从腰间斩断
阬:即坑杀,活埋
枭首:割下头悬在木头上示众
车裂:五马分尸 (商鞅就是这么死的)
定杀:将患疾病的罪人抛入水中或者生埋
人北击胡……筑长城及南越地。
——《史记·秦始皇本纪》
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
房宫,或作骊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
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
十二万人作陵。
——《汉旧仪》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横征暴敛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屯戍一岁,加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
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
相伍。
——《史记·秦始皇本纪》
联系今天的户籍管理制度,思考与秦朝
户籍制度的区别,并分析其作用。
里耶简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疆域 制度 政策 经济 文化
继承
发展
统一与兴衰
历史趋势: 统一 人民群众与兴衰 平民政治
04 评价与反馈
用平板交互软件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 用动画软件绘制秦汉疆域变迁动图 写一篇《连结东西的丝绸之路》的小论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建立
CONTENTS
目 录
1 课标和内容 2 学生和目标 3 思路和方法 4 评价和反馈
01 课标和内容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
主题 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
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
两汉衰亡的原因。
统一与兴衰 教学内容
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 措施,秦的暴政和秦末农 民起义;两汉的统治;汉 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汉朝的社会矛 盾和农民起义
02 学生与目标
学生情况
可能的困难
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高度整合和理解 相关知识;目标
—— 《史记》
第三课 纵横开阖大汉风
读地图,感受国家发展 读史料,感受历史智慧 读人物,感受家国情怀
统一
推恩令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 少则易使之易,国小则亡邪心。
——《治安策》
饮马瀚海, 封狼居胥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第四课 继承发展看东汉
版图和制度的继承发展 经济和文化的继承发展
1、了解秦统一的过程;知道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了解汉朝的建立;汉朝对秦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体会 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加深对统一 观念的认同。
2、了解秦的暴政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概况;了解 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概况;深刻认识秦的灭亡 与汉的崩溃的原因。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0张PPT)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0张PPT)
柳宗元:认为秦朝的郡县制是“公天下”,— 对秦—朝[唐持]柳有宗赞元扬《态封度建。论着》 眼于为反对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寻找历史依据。
非《诗》《书》等诸子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
百家书籍全部焚毁。
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
(2)坑儒: 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 黔首”罪名,将460余名 儒生方士坑杀。
杂 非 不 书影不烧 今 烧 。响利之 者 , 若:①②于。 族 黥 欲激钳国有 。 为 有化制家敢吏城学社思长偶见旦法会想治语知。令矛,久《不所,摧盾安诗举不以—,残。》者去吏—《不文与者为《书同,师利化史》罪医。于;记者。药制社·秦弃令卜曰会始市下筮:发皇,三种可展本以十树。纪,古日之》
皇帝用虎符控制军队
宗 正 皇室宗族
治典廷粟内客尉史作 相 在少租司用一互数税法:定配民、、程合族首财度,都政上彼警卫此减牵少了制决,奉常军策政的郎中令大失卫尉权误操。太仆纵于廷尉皇典客帝手宗正中,治粟内史
少 府
知识点1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政府组织
中央官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
(公元前221年- 关系 断交往交流与交融。 公元220年) 对外 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
关系 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文化
从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两汉时期,中 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知识点1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2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一、秦的暴政 1、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阿房宫:仅前殿就相当 ▲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
于故宫总面积三分之二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一历史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ppt(37张PPT)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一历史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ppt(37张PPT)

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统一的必要性: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统一的可能性: (3)秦朝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6)秦始皇雄才大略
君主专制: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是 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②三公九卿制
皇帝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行政 军事(虚设)
中央官制
郎卫 太 宗 廷 治 少 典 奉中将
中尉 仆 正 尉 粟 府 客 常尉作


宫廷 警卫
门 卫 戍
宫 廷 车 马
皇 室 事 务
司 法
内 史
工商 税务
民 族
祭京 祀畿
少 府
刑 狱
农赋 皇室 外 财政 财务 交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 秦的暴政 1.表现 2.结果 3.影响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 秦的暴政
1.表现
(1)秦始皇穷奢 极欲, 大兴土木 (2)刑法严苛,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pt课件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pt课件
2.秦统一的进程
1.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前221年, 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 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 2.南征越族 控西南夷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 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 在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过:
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大兴土 木与徭役,激化阶级矛盾,是 导致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
总评:功大于过。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 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 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 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本课总结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秦统一的条件
一、秦的统一
2.秦统一的进程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条件(客观条件) 材料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下》 材料2: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
——樊树志《国史概要》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战国后期出现了由分裂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是历史必然。
秦的统一
探究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秦帝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 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材料二:“百代行秦制,中国两千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制。从琴以后, 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隋其实也是秦的翻版。”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不过,秦的 然如此短命,
统治 却给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35张PPT).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35张PPT).ppt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秦朝的暴政
02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
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04
秦直道,令大将 蒙恬率数十万军 工、民工突击修 筑一条重要军事 要道。被誉为人 类历史上最早的 高速公路。
秦始皇统治时期 全国总人口不过 2000万,其中成 年男丁大约450 万。为完成“四 大工程” ,每年 征调服徭役的男 丁不下三百万。
(1)客观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一、秦的统一
1、条件
你能根据以下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主观条件吗?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地利多,是形
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色不流汙,其服不挑, 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 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 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倜然莫 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觉百事不留, 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有幸也,数也。
——《通典·食货》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东汉]王充《论衡》 经过二十多年的变法实践,秦国国富民强,彻底改变了战国七雄原 有的力量格局。秦国,已经具备势力问鼎帝业。
——马平安《大秦帝国启示录》
一、秦的统一 1.条件
秦岭 函谷 关崤 山
(2)主观条件: ①地理位置: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 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个人才能: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吏治较为清明。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 ③变法革新: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 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 历史条件。

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1张PPT)

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1张PPT)

四、秦的灭亡
2.楚汉之争


















非张楚不能灭秦 非承秦不能立汉
四、秦的灭亡
2.楚汉之争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 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史记·高祖本纪》
楚汉战争示意图
在此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 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 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 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 “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 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 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 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 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 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
廷治少典奉
尉粟府客常
司 法
内 史
工商 税务
民 族
宗 庙
刑 农赋 皇室 外 礼
狱 财政 财务 交 仪
二、秦的统治
3.地方:郡县制
皇帝
特点: 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官吏皇帝任免,不可世袭
郡 郡守、郡丞、郡尉
意义:
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 中央集权;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为后世地方制度奠定基础
邹纪万:《秦汉史》
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袭 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 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后代史书中,秦始皇多以暴 君的面目出现,但今天的中国学者 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如今天西方语言中“中国”(China) 一词就来源于“秦”这个词的读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秦国模式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8张PPT).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8张PPT).ppt
①设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击_______,筑长城;③南抚 夷越,设_________。
①实行_________登记,有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②乡里制度与__________组织;③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________。
铁犁牛耕、重农抑商、统一_______、_________。
①选官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考核制度: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③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大夫,郡监御史。
①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击匈奴,筑长城;③南抚夷越, 设四郡(闽中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史记·李斯列传》
秦国完成统一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秦“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秦统一之因 (P15—16)
天时
长期战乱,民不 聊生,人民渴望 安定统一 地域经济发展、
各民族联系加强 兼并战争出现局部 统一,统一成为人 们的共识
统一势不可挡!
地利
独立西陲之地 位置易守难攻
人和
励精图治, 广纳贤才, 吏治清明。
交通 修______、_______、五尺道、统一车轨。
文化 崇尚法家、焚书坑儒、统一________。
秦“大一统”局面
中央
地方 官员 选拔 与管 理 民族 外交 基层 管理
经济
①皇帝制 ;②三公九卿制;③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和“令” 都具有法律效力;④建立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①废分封,推广郡县制;②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
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新知讲解
皇帝制度
“皇帝” 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 皇五帝。秦王嬴政自认为“德兼 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 帝”作天为子自正己号的曰专皇用帝称,号自。称曰 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 制、特诏征,:史皇官位记独事尊曰,上至。车马 衣服高器无械上百。物曰乘舆,所在曰 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 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
知识概览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国最终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制度上 ,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外,秦 始皇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制等方面采 取措施巩固统一。但由于秦朝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爆发,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新知导入
秦始皇(前259年—前 210年),嬴姓,赵氏,名 政,又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 家、改革家,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纷乱局面,完成了 华夏大一统,是中国第一个 称皇帝的君主。
新知讲解 一.秦的统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新知讲解
从公元前230年 到公元前221年,秦 国先后韩、赵、魏、 楚、燕、齐六国,建 立起新的统一王朝。
新知讲解
知识小结
秦朝暴政
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 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 百姓徭役繁重 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等 开拓边疆、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 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刑法严苛,人们摇手触禁。 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秦二世密织刑网,变本加厉
阶级矛 盾、统 治阶级 内部矛 盾等社 会矛盾 空前尖 锐。
繁重的 徭役
阿房宫
兵马俑
新知讲解
公元前213年,齐人淳于越反 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 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 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 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 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 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 《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第二年,焚两书儒个坑术士(修炼功;,法有以炼敢古丹谈非的论今人的《)灭诗侯族》生、。和《卢书生》暗的地处死 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 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 。
新知讲解
公元前218年,张良派刺客于阳武县博浪 坡刺杀秦始皇
新知讲解 四.秦的灭亡-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 之争
公元前209年,在 陈胜、吴广领导下,发 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起义,陈胜自立为 王,号为“张楚”。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 P19“学思之窗 ”,分析为什么 陈胜号称“张楚 ”
六国中,楚国对秦国最为痛恨 。陈胜、吴广是故楚国人,手下也 多是楚人,用这个政权名称,有增 强起义军凝聚力的作用。
统治者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自主学习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秦的巩固-制度创新与维护统一 的措施
秦朝采取 哪些手段来有 效巩固国家的 统一?
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P16,完成下列表格,概括秦巩固 统治的措施
主要措施
政治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
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等
思想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法律
统一法律,以法为教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PP T公开 课课件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PP T公开 课课件
课标要求
1.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包括条件、时间、过程。 2.知道秦朝建立后的制度创新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结合材料及合作探究,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及其深远影响 4.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秦朝灭亡与暴政的联系 5.认识秦朝的建立及其措施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全国听命于国君,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 实现君主专制
新知讲解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新知讲解
秦 朝 修 筑 的 直 道
合作探究
秦朝采取 这些措施有何 积极影响?
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 经济、文化:促进了经济、文化 交流与发展 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
新知讲解 三.秦的暴政-暴政体现及影响
知识小结
秦统一的条件
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障碍
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秦商鞅变法后,实现法治、奖励耕战 秦国
秦王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材料引导
李斯上《谏逐客书》 “...夫物不产于秦,可 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 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 敌国,损民以益雠,内 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材料引导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 ,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 莫知行之所在。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新知讲解
皇帝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三公九卿 制
郡县制
里、正
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
主要官员由中央 任命
新知讲解
公元前207年,刘邦 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 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 展开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 元前202年,建立汉朝。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材料引导
材料: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 也:亟役万人,暴其刑威,竭其货贿。……咎在
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结合材料,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柳宗元《封建论》 秦朝暴政激起人民的反对
合作研究
秦朝灭亡的教训 秦速亡的主要教训在于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 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所以,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除了对统治思想 的正确解读,建立健全的制度,选择英明的领导之 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且能够在 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让全国百姓认同的意 识形态和文化思想。
新知讲解
长 城
陇 西
南 海
在北方,派大将蒙 恬北南匈奴,收回河套 东 ,修筑万里长城、修建 海 直道。在南方,征服百越 ,开凿灵渠,设置三郡 ,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 统治。
合作探究
1.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希望实现 统一吗? 2.完成统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最具备这 些条件? 4.秦国是如何实现这些条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