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贵阳市2004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 1 生态足迹 计算 [ 7 3
E Ne ∑(i/ . ( , , F f N r _p) i 2 ……, c , =1
式中 i 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 ; F E 为区域总的生态足迹 ; N为人口数 ;f e 为人均 生态足迹 ;r . 为当量 因子 ;C i i 类商 品的 为
差 异 , 态足 迹分 析 法将 地 球表 面 的生 物 生 生 产 性 土 地 分 6 类 :化 石 能 源 用 地 、耕 地 、 大
性土地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
E = c C Ne NE( j ( 12 ……,) r y) j , , l f ,= 6 式中 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 ; EC 为区域总的生态承载力; NX E ; 为人 N l e c
17 9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0 年第 1 期 07 4
c I cEC N EH OO Y I OM TO u。07 H A s I EA DTC NL G N R A I Jl 0 N N F N 2
维普资讯
嚣 荔 … 罐
嚣 . . ∞ 茹
l _
g
雾 象 嚣
誊 舞 蠹 煮 #
挚 #謦
鍪毒雳嚣群嚣
豢 #
一l l
誊g嚣% 蠹 客翥
一
薹# 毫 嚣
女 嚣蘩
嘉 一
。
箩雾嚣攀盛
§
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张伟红 中国人 民大学环境 学院 1 0 7 82 0
均 生 态 承载 力 ; 为 当量 因子 ;a J类生 j 为 物 生 产 性 土 地 的 实 际 人 均 面积 ;Y 为 J类 j
转变 。2 世纪 9 年代初, 0 0 加拿大生态经济
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摘要] 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
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
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7-2009年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旅游消费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关键词] 生态足迹;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1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本研究提出的修正模型建立在以下概念的基础上:(1) 本研究将生态足迹划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与“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
旅游城镇人口消费所产生的一部分生态足迹可以通过贸易转移到其他地区,这部分可以转移的生态足迹我们将其称为可转移生态足迹。
这一部分生态足迹对本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没有根本影响。
另一部分不可以通过贸易转移,必须由本区域承受的足迹将其称为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区域承受环境压力的真实情况。
这一部分生态足迹对本地旅游有较大影响,是分析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可以推断:发生在本地的能源消费、建设用地属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旅游购物品的生物资源消费消耗的是当地的特色资源,属于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游客对当地特色餐饮的消费,这一部分生态足迹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性有关,出于保守的估计,将游客餐饮消费中生物资源部分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
将目的地居民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虽然城镇居民消费中的生物资源部分可能来源于当地,但由于这一部分消费可以通过贸易转移,因此应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
对于农村居民,因农村地区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在多数情况下,农村人口所消费的绝大多数生物资源归属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各种用水如果来自本地水资源,则用水均属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之,则属于可转移生态足迹。
各种废弃物如果在当地处理,产生的生态足迹属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之,则属于可转移生态足迹。
有些具体消费项目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 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与土地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用根生态赤字/生态盈余表示。
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7(035)002
【摘要】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结合毕节地区区域实际,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地区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总体上该区域生态足迹需求远小于其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但从生态足迹分量看,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远远超过相应的生态供给,生物生产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而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却极不充分.同时引入"生产性生态足迹指数"的概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盈余不可持续",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客观实际.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贵州,毕节,55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
【相关文献】
1.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 [J], 谢雨萍;向悟生
2.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 [J], 窦蕾;李平;姜财辉
3.湖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视角 [J], 刘志成; 刘晗
4.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J], 张露;夏正仪
5.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何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研究——以黔灵山公园为例

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研究———以黔灵山公园为例袁玉婷,彭娇婷*,张克新(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绿地休憩空间,其休闲适宜度水平对于缓解城市居民精神压力,促进居民交往有着重要影响。
运用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构建含有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公共审美、配套设施、健康效益、生态价值)、11个要素层和22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计算得出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得分为4.185,并结合评价结果对黔灵山公园管理与建设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促进黔灵山公园科学管理与零碳景区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零碳景区;层次分析法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前所未有的加快,与此同时,在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与高成本的生活压力影响下,城市居民在有限的空间里难以进行有效的休闲娱乐活动。
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绿地休憩空间,缓解城市居民精神压力,促进居民交往、改善城市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森林公园”包括农田、森林、水域以及城市4类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
目前对城市森林公园的研究主要有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究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2-4]、对城市森林公园康养休憩功能的研究[5-6],以及对城市森林公园内景观规划、土壤植被等进行研究[7-10]。
也有少数学者从声音的角度对城市森林公园展开研究,如朱天媛等[11]认为城市森林公园声景品质是影响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森林公园不同功能区中声景感知特征及差异性。
上述学者对城市森林公园的研究主要从满足人们休憩需求、公园环境、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了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为提升城市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感和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观光等功能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数 ; 为人均生 态足迹 ; 为总的 生态足迹 由上式 日知 E J
生态足 迹是一定 区域 人口数和 人均物质 消费 的一个 函数
表征 为每种消 费商晶 的生物生产性 面积 的总和 。
根据 生态 足迹 的概 念 , 旅游 生态 足 迹 可以 认为 足 在
一
境 等的生 态安全评价 、 啦测与 维护 等方面 ~f 目前关 。但
7 ・ 0
维普资讯
一新 向: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 究—— 以开封市为例
慌较为安 全的状 赢。对研 究嫡果 采用旅游 环境 骞量来盛 行判断 . 囊明研究 螭 也
美■词
生态安 垒 ; 游地 : 足迹分 析 : 封市 旅 生态 开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簟 号 柚略 一 】 2 ) 一 2蚪I∞6 观 螂知一0 6
中圈分类 号 F9 = 5 。
生态安 全已经成 为国家安 全的热 门话题 … , 其概 念 自
安 全进 行定 量 的评价 J “
2 基于生 态足迹 分析 的旅 游地 生态安 全 评 价方法
2 l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撒据科 学性 、 体完备性 、 整 代表性 、 比性 和可操 作性 可 的原则 . 生态 足迹评 价 的理 论和方 法 , 文建立 丁如 依据 本 下的生态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 见固 】。 )
影响到旅游 地生态 系统 的平 衡和 健康 . 因此 , 旅游 地生 对 态安 全的探 讨具有重要 的理 沦意义与实 践意 义 , 中对 这其
旅 游地生 态安全 的评 价 又是 问题的关 键所在 。
施 与旅 游 服 务的 占用 、 费与 消 费 , 而对 区域 生态 系 耗 进
统 和 域旅 游 的可 持 续 发 展产 生 影 响 这 种 影响 的 性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与城镇化模型研究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与城镇化模型研究——以贵阳市为例摘要:如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水平是旅游深度开发的重要部分,而花溪区作为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地区之一,其在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那么探究花溪区旅游业及花溪区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贵州省而言,更具有普遍意义。
当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贵阳市;旅游业;城市化;耦合模型一、引言:众所周知,旅游业有“朝阳产业”之称,而随着旅游业在世界与我国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与城市化的概念界定、特征、关系等定性描述1。
但对于而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协调性研究还不够深入2。
如一个有限地区范围内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是否相互协调适应以及是否适合进行旅游城市化以至于建设旅游城市。
而以上问题如果仅仅进行定性分析的话已经远远不够。
因此,本文借用耦合模型以定量分析法,探讨上述问题。
1例如:格拉德斯通(Gladstone) 分析了美国休闲城市和旅游大都市的旅游城市化特征。
国内学者陆林、黄震方等也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蔡建明指出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刘嘉纬等分析了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基本战略2体现在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二、旅游业和城市化耦合作用机理分析:1、耦合协调度含义: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
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
可见,而耦合协调度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体现了协调状况好坏程度,仅仅是对耦合模型中即良性情况的定量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评估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它通过计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和产生的废弃物,来评估人类的生态足迹是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承载力。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能够反映该地旅游业的生态效率和可持续性。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1.研究背景和意义:张家界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张家界的生态足迹进行评估,能够为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2.研究方法:采用生态足迹理论,通过计算张家界旅游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和产生的废弃物,评估其生态足迹。
这包括对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和游客活动等各方面的能源消耗和排放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同时,利用相关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出张家界的生态承载力,并与生态足迹进行比较。
3.研究结果: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张家界的生态足迹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
这意味着该地区的旅游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了其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此外,游客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是造成环境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4.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发现,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旅游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游客的生态保护行为以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等因素都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政策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a)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b)加强旅游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培养,提高其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c)引导游客采取生态友好的旅游方式,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d)鼓励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共享旅游业的发展成果;e)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32个地区为例

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32个地区
为例
王辉;刘琳琳
【期刊名称】《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10)6
【摘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Wackemage提m的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应用该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和分析,阐述了建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出发点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总页数】4页(P552-554,558)
【作者】王辉;刘琳琳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 [J], 谢雨萍;向悟生
2.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J],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
3.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 [J], 窦蕾;李平;姜财辉
4.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李平;窦蕾
5.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在本溪地区河流生态足迹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J], 刘凤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 6月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 期 1 0 5 ~1 0 9
J OURNAL OF GANS U AGRI CUI TURAL UNI VE RS I TY
第 4 8卷 双 月 刊
基 于 旅 游 生 态 足 迹 模 型 的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评 价
W ANG Pi n g , S HI Hu i — c h u n , I I Yo n g f e n g
( 1 . Co l l e g e o f Ge o g r a p h y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 No r t h we s t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Ch i n a; 2 .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Fr o z e n S o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l d a n d Ar i d Re g i o n s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S s s S e s S s me n t o f t e c o  ̄ l o g i l c a t 1 l f o o t p r i l nt o f i s S us uS t a i l n a 1 b )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o u r i s m f o r Gu i ya n g Ci t y
压力指数平均值为 3 . 2 5 7 4 . 研究结果表 明, 贵 阳市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 发展 的状 态.
关键词 : 生 态足迹 ; 旅游 生态 足迹 ; 贵 阳市 ;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F 5 9 0 — 0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4 3 1 5 ( 2 0 1 3 ) 0 3 — 0 1 0 5 — 0 5
以贵 阳 市为例
王平 , 石惠春 , 李勇峰
( 1 . 西北师范 大学地理 与环境科学学 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2 . 中国科学 院寒 区旱 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冻土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要 : 运用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 了贵阳市 2 0 0 0  ̄2 0 0 9 年 的旅游生态 足迹 、 旅 游生态承 载力 以及旅 游生态 赤
Hale Waihona Puke 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o f Gu i y a n g i n c r e a s e d b y 1 8 . 5 7 Y 0 f r o m 0 . 0 5 0 6 h m i n 2 0 0 0 t o 0 . 0 6 0 0 h m i n 2 0 0 9 : t h e
Gu i y a n g wa s g o t t e n b y c o mp a r i n g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s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p e r c a p i t a t o u r i s m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AS, I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 t h e n e x p o u n d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t o u r i s m e c o l o g i —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 Th e t o u r i s m 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a n d t o u r i s m e c o l o g i c a l c a p a c i t y o f Gu i y a n g Ci t y i n 2 0 0 0 — — 2 0 0 9 w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wi t h t h e t o u r i s m 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mo d e 1 . T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