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菌出现了抗药性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作者:张沛强薛永发蒲利萍来源:《果农之友》2019年第05期苹果黑星病属省级检疫病害,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花器及嫩梢。
2018年,在渭北西部部分苹果产区苹果黑星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认真防治,防止大面积发生危害。
1 发生特点1.1 发病时间长据多年观察,此病发生危害一般在7、8月雨季之后,枝条中下部成熟叶片上出现黑褐色霉斑,枝条中上部嫩叶及果实上病斑较少。
而2018年,此病在落花后,就侵染嫩叶,5月中下旬幼叶出现病斑,6月上旬幼果出现病斑,发病期较历年提前1、2个月时间;而且一直危害到9、10月份果实采收,发病持续时间长。
1.2 危害程度较重此病在2018年发生危害严重。
一是发病区域性强。
多集中在某个果园或某个区域发生危害,而其他果园或区域又相对较轻。
二是抗病力差的品种和幼树易发生。
该病多发生在10年生以下的幼龄苹果园,老龄果园相对较少。
不同品种抗病力不同,富士系的长富2号、玉华早富、短枝富士及粉红女士等品种易感病,乔纳金、嘎拉等品种抗病性中等,澳洲青苹、密脆等品种抗病力较强。
三是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叶柄、花器,果树其他器官不发生病害。
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淡白色小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每叶少则1、2个,多则10多个,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出现黑绿色霉层(图1);发病重的果园,6月初开始大量落叶,短期内造成枝条中基部光秃。
危害果实先危害幼果,每果病斑几个至十几个不等,初期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渐变黑褐色霉层;随果实膨大病斑扩大,有的连成1~2厘米的大斑,发病后期,病斑凹陷、硬化,部分龟裂、畸形,造成果实小,失去商品性(图2)。
1.3 造成损失较大由于2018年苹果黑星病发生地域性强,发病区域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一是当年减收。
通过调查,受害果实商品率下降,重者失去商品性,轻微果园减收30%以上,严重果园减收70%以上。
二是来年减收。
受害叶片,轻者造成叶功能下降,成花质量较差,影响第二年结果;重者造成早期落叶,当年成花量减少,第二年结果量不足。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苹果黑星菌。
近年来,由于苹果管理粗放,苹果黑星病在我县的发生日趋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后很难控制,苹果叶和果实上带菌率达70%~80%,以富士品种易感病。
苹果黑星病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例降低,从而影响我县苹果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1症状苹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发生病斑初为淡黄色的圆形或放射状,后渐变为黑褐色,叶片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直径在3~6mm,发病后期严重的多数病斑连在一起,病部干枯破裂,叶片小而厚,呈卷曲状。
果实发病,幼果和成熟果都可受侵害,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后期褐色或黑色,表面有绒状霉层,病斑凹陷,硬化龟裂。
2发病规律苹果黑星病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我县气候春温回升不稳,7月份是雨水集中时期,利于苹果黑星病菌的发生。
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苹果树的溃疡枝及苹果残体中越冬,开春黑星病菌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感染时间主要在花蕾开放和花瓣脱落期。
3防治措施3.1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运到非疫区。
3.2春季合理修剪果树,避免果树呈“扫把”状。
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清园,把残叶及剪掉枝条清扫干净,烧毁,可大量消灭菌源。
3.3果树密植园和老果园要进行疏树,加大通风透光作用。
3.4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及微量元素等,增强树势。
3.5药剂防治早期喷波尔多液或大清园农药,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施10%世高10g/亩,或大生M-45用量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并配施叶面肥和微量元素,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3-11-05CATALOGUE目录•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苹果树黑星病的传播途径•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方法•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实践•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案例分析•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01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放射状病斑,沿叶脉两侧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叶片受害枝条受害果实受害枝条上产生黑色病斑,沿枝条向下扩展,病斑稍凹陷,严重时造成枝条枯死。
果实上产生黑色病斑,凹陷,严重时引起果实开裂。
03症状识别0201苹果树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病原菌病原菌种类苹果黑星菌是一种真菌,具有细长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棍棒形,具有1-5个分隔。
病原菌形态特征苹果黑星菌在病残体、僵果、落叶等组织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发病条件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多雨年份、低洼地、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发生规律传播途径苹果黑星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侵染循环苹果黑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僵果、落叶等组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次侵染。
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02苹果树黑星病的传播途径风传播苹果树黑星病病菌可以通过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苹果树上,特别是当有气流运动时,病菌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雨传播在雨季,病菌可以通过雨水冲刷到地面,然后通过水流传播到其他苹果树上。
风雨传播苹果树黑星病病菌可以通过一些昆虫进行传播,如蚜虫、介壳虫等。
昆虫种类这些昆虫在吸取苹果树汁液时,可以将病菌传播到健康的苹果树上。
传播方式昆虫传播水质污染如果用于灌溉的水受到污染,含有苹果树黑星病病菌,那么这些病菌可以通过灌溉水传播到其他苹果树上。
水流速度水流速度也会影响传播效果,较快的速度会导致病菌传播更远。
灌溉水传播03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方法通过修剪树枝,去除病枝和弱枝,提高树体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黑星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黑星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苹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危害苹果果实和叶片,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苹果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苹果黑星病症状及危害1、叶片:苹果叶片染黑星病后,叶片两面出现病斑,初为淡褐色,表面产生绒状黑色霉层,后期病斑向上凸起,中央变为黑褐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甚至早期落叶。
2、果实:苹果果实染病初期为黄绿色,渐变为黑褐色,近圆形,表面有灰黑色霉层,随果实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严重时产生龟裂,病果变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二、苹果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黑星病病菌主要在枝条溃疡斑或芽鳞内越冬,在翌年遇雨后产生孢子开始释放,夏季多雨时释放最多,借风雨传至果树叶面,侵入组织,在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最易受侵染,病菌可不断侵染,早春多雨气温低发病早,病重。
在夏季阴雨连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发病。
如黄太平、国光、富士、嘎拉、元帅易感病,祝光、金帅、黄魁、秦冠、藤牧一号、红星较抗病。
三、苹果黑星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严禁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
3、在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病叶、落果清理出果园处理。
4、在苹果树发芽前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酚钠,休眠期对树冠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5、在雨季可用40%福星乳油100倍,50%扑海因100~1500倍液,80%大生M-45 800倍液每次相隔15~20天,
70%甲托超微效可湿粉剂100倍液,64%杀毒矾4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等喷洒防治。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摘要】引言: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技术。
正文: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常在夏季或秋季发病,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储存期。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主要侵染苹果叶片、果实和枝干,引起病斑黄褐色,并产生黑色细胞孢子。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在潮湿温暖、气温介于20-25摄氏度时最为适宜发生,且多发生在树冠内湿润通风不良的环境。
防治技术:针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可采取合理的病害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源、适时喷洒防治药剂以及加强树叶落叶后的清理和烧毁工作等。
结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只有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才能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防治技术、总结1. 引言1.1 概述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给苹果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害主要通过真菌感染苹果树叶片、果实和幼苗,从而导致果实腐烂、掉落和形成黑色斑点。
为了有效控制黑星病,农民需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病原特性、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农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的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和果园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易在温湿环境下迅速繁殖。
病原菌在苹果树上越冬,春季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活动,引发病害发生。
2.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特别是在春季和初夏,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时,病害的发生率较高。
苹果黑星病防治方法

果实套袋与保护
果实套袋
在果实成熟前进行套袋,防止病菌侵染果实。
化学保护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和涂抹,提高果实抗病能力。
04
苹果黑星病防治案例分析
A果园防治经验分享
定期检查
A果园定期对苹果树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变部位,避 免病害扩散。
科学施肥
A果园注重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提高苹果树的抗 病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总结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方法
1 2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树体健壮,提高抗病能 力。
化学防治
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 延。
3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和抗生素进行生物防治。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病害监测
定期对果园进行病害监测,掌握病害发生动 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修剪
A果园通过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 生。
B果园防治效果展示
及时治疗
01
B果园在发现苹果黑星病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用针对性药
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了病害的扩散。
统一管理
02
B果园对苹果树进行统一管理,施肥、修剪等措施一致进行,提
高了防治效果。
持续监测
03
B果园定期对苹果树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病害,
确保防治效果持续。
C果园防治注意事项
选用抗病品种
C果园在种植苹果树时,选择对黑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从根本 上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保持树体卫生
C果园注重保持苹果树的树体卫生,及时清理落叶、枯枝等,减 少病害的传播媒介。
避免偏施氮肥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5期植物保护学摘要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 )是新疆伊犁垦区苹果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大、防治难度大,近年来不断扩展与蔓延,严重威胁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
本文介绍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发生危害情况、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及黑星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发生情况;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新疆伊犁垦区中图分类号S436.611.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5-0110-02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徐阳1陈雪冬2宋义前1赵贺新1唐永清1王朴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1团林业站)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又称疮痂病或黑点病,是世界各国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它是由Venturia jnaequalis 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3],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树势衰弱,受害果实开裂畸形、果肉木质化,失去商品价值。
伊犁垦区是新疆苹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伊犁地区特色林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
苹果作为伊犁垦区重要的林果业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栽培面积达7.23万hm 2以上。
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黑星病也不断发展和蔓延,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导致产量降低、果品质量变差,对苹果产业发展存在潜在威胁。
经过对苹果黑星病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苹果黑星病在伊犁垦区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及最佳防治时期。
苹果黑星病在花期低温多雨天气、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前期先危害叶、花及幼嫩枝条,后期侵染果实,造成果面产生黑色病斑、果实木质化而失去商品性。
现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情况、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其垦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苹果生长。
随着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给果农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于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原因苹果黑星病是由黑星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主要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新疆伊犁地区春季多雨,湿度大,有利于黑星病菌的生长繁殖。
2. 栽培管理不善:一些果农在栽培管理中往往出现疏于管理、施肥不当、排水不畅等现象,使得果树的养分供应不足,抵抗力下降,易患黑星病。
3. 病害传播:病害的传播途径多样,一般为风雨、昆虫等自然因素传播,果农施肥、修剪等活动也会导致病害传播。
二、苹果黑星病的危害苹果黑星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果实受害:黑星病主要侵染叶片和果实,引起果实畸形、裂果、变质等现象,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减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会导致果树叶片凋落,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 传播其他病害:苹果黑星病一旦发生,易引起其他真菌性病害的侵染,加重果树的病害危害。
三、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为了有效控制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果农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预防、防治技术和药剂防治。
1. 病害预防(1)选择抗病品种:果农在进行苹果栽培时,应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如富士苹果、红星苹果等。
(2)加强田间管理:果农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剪松弛的树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定期施肥,保证果树的养分供应,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
2. 防治技术(1)果园消毒:果园开展冬季清园工作,对果树和果园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病害的滋生条件。
(2)合理浇水:要合理控制浇水的时间和量,保持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湿度,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转自“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
苹果黑星病菌出现了抗药性
[美]Brian Wallheimer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显示,一些最常用的杀菌剂对苹果黑星病不再有效,许多果园种植者也已经发现这个问题。
珍娜·贝克曼是植物学和植物病理学副教授,她说,在印第安纳州和密歇根州,四种常用的杀菌剂由于长期地大量使用,已经在苹果上产生了抗药性。
贝克曼说:“经常被用来控制黑星病的杀菌剂已经开始失效,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我们测试的许多标样同时对这四种杀菌剂都产生了抗药性。
这就像抗生素的多重抗药性一样,是全方位的抗药性。
”
苹果黑星病是由真菌Venturia inaequalis引起,可以造成苹果树叶和果实褐变,极具破坏性。
果实上的一个病斑,可使其售价降低85%。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结痂、开裂,造成真菌、细菌甚至害虫在内滋生,使其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贝克曼说:“一个果园发生这种病害可能会造成部分损失,但如果果园品种多样性差,也可能会造成毁园。
”
一般认为,当病原生物形成抗性时,会导致该生物在其他一些方面的适应性降低。
贝克曼与普渡大学毕业生Kim Chapman和密歇根州立大学George Sundin 教授的合作研究显示,苹果黑星病菌在对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同时,本身并没有丧失任何适应能力。
人们常用多果定、醚菌酯、腈菌唑或甲基托布津来防治苹果黑星病,在被测试的苹果黑星病菌样本中,约12%的菌株对这四种杀菌剂同时都产生了抗药性()。
果农的唯一选择是使用被严格限制的老的杀菌剂,导致使用的次数更多,花
费也更大。
这种形势将促使果农改变他们对果园的管理方式。
一些感病品种(如旭McIntosh),将更加依赖化学药剂。
果农的选择本来就不多,抗药性的问题将进一步缩减果农的管理空间。
贝克曼说,她和她的合作伙伴正努力研发一种快速检测苹果黑星病菌抗药性的方法,以便及时帮助果农调整管理计划。
美国农业部、普渡大学和密歇根州农业试验站资助了该项研究。
(张瑜译,曹克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