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ppt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28页PPT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28页PPT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ppt课件(42页)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ppt课件(42页)
7、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有“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为民间什 么节?我们称“茱萸”为什么?悬挂门前有什么之 说? 重阳节 艾草 辟邪
8、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的播放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剧中康熙与琳琅的故事感人至深,剧名源自 【唐代】刘方平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风》李峤 (唐代)
3、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云唐.来皓
(打一自然物)
4、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打一动物)
蜂唐.罗隐
5、【唐】虞世南有首咏物诗:
(打一动物)
白历流光小, 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 独有暗中明。
只有一只小船,如岛屿,泊在水中,静静的,一动不 动。一些雪花从它身边滑入江中,化了,一些雪又紧跟而 来。船上的渔翁,破旧的斗笠下露出一双沉着的眼,岁月 的风霜写满了苍老的双颊。瘦小的身子,裹在单薄的蓑衣 里,季节的交替改变不了他悠闲的生活。
稳坐船头的渔者,他是在钓一段失去的岁月,还是明 年的希望呢?
规则:1-5题每题5分答 对得分,答错扣分。 6-10题,每题10分, 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时间:每题一分钟。
抢答
猜诗迷
1、
不用裁为呜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打一植物)
《咏竹》 唐·白居易
2、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打一自然物)
萤火虫
诗的前两句写实,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 后两句议论,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 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诗人虽然没有揭 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3单元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课件(共19张PPT)

第3单元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课件(共19张PPT)

木兰:娘,我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不由得 心慌,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帐帖上有爹爹的名字。爹爹身体
又不好,弟弟还小,可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前去替爹爹了。(兴奋地)嗯, 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骑马必备品。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
第三幕 村口送行
活动任务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活动指导
此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 一首故事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确定表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戏剧等。比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 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可以把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 并根据音乐和词的意境编一段舞蹈;可以把《木兰诗》改编
并撰写简要的评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录。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 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 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
共享“编书”的快乐。
针对训练
1.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
下面的任务。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 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 天景色的诗句( A D)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而“入”字没有这种感觉。
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 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最新古诗苑漫步(1)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古诗苑漫步(1)教学讲义ppt课件

▪ 成语典故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 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 诗句中的成语。
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怒发冲冠 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 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⑤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v 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v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v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v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v ⑤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v 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v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v ⑧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知识 诗苑漫步乐其中
竞赛规则
题目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每题为5 分。以大组为单位,必答题按序由 全组成员举手回答;抢答题分轮举 行,每轮由各组选一代表抢答。回 答时限均为10秒回答机会为1次,答 错不扣分,但不能再答此题。
必答题
第一轮
背出下列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下句)
4、背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 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四轮
改正下列诗句中的别字
1、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劝君更进一杯酒

3、芳草凄凄鹦鹉洲

4、会当临绝顶

第五轮 回答下列有关诗歌的综合知识
唐代诗人中 1、被称为诗仙的是 李白 2、被称为诗圣的是 杜甫 3、被称为诗魔的是 白居易 4、被称为诗豪的是 刘禹锡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PPT精品课件【2024年春】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PPT精品课件【2024年春】

成果展示
正文(示例)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②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③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④歇,王孙⑤自可留。
【注释】①暝(míng):日落,天黑。 ②空山:空寂的山野。 ③竹喧:竹 林中传出一阵喧笑。 ④春芳:春天的花草。 ⑤王孙:泛指一般贵族官僚子 弟。典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人反 用其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学习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 格,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重点) 2.领会诗歌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地诵读古 诗,进而熟悉唱古诗的形式。(重点) 3.学会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品读古 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难点) 4.试辑录一本专题诗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素养)
拓展探究
示例:
诗集名称:《到唐诗中去赏月》
前言(节选)
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
江水流”“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
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雁引愁心去,山衔
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
随人归”,这月亮有时又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
预习检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整体感知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1.课前搜集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反复听读,进而跟读模仿, 找到朗诵的感觉。 2.选定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广泛查阅资料,深入领会诗歌 意境,揣摩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基调。 3.创作朗诵作品。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朗诵材料配上合适的 背景音乐,然后练习配乐朗诵。 4.参加朗诵比赛。一名同学朗诵时,其他同学可以担任评委, 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 选出优胜者。

《古诗苑漫步》课件

《古诗苑漫步》课件
情感表达
在朗诵和表演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 声音和肢体语言等手段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
古诗创作实践与探索
创作实践
学习和掌握古诗的基本格律和写作技巧,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表 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创新探索
在传承古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探索,尝试将现代元素和审 美观念融入古诗创作中,推动古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诗的创作背景与灵感来源
时代背景
古诗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如战乱、政治斗争、 民生疾苦等,这些时代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自然景观
大自然的美景常常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山水、花鸟、雨雪等 自然景观都是古诗中常见的描绘对象。
人际关系
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也是古诗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诗人们 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对爱情的渴望等情感。
0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以月起兴,以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
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
哲理性追寻之中。
03 古诗的鉴赏与评析
古诗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的构成
通过自然景物、人物描绘 等手法,营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运用
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表 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 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古诗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近 体诗包括绝句、律诗等。
特点
古诗注重押韵、对仗和意境的营造, 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古诗的文化内涵
思想情感
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 人生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抒 发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和爱国情怀

《古诗苑漫步》作文指导25页PPT

《古诗苑漫步》作文指导25页PPT
《古诗苑漫步》作文指导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完整版)古诗苑漫步课件

(完整版)古诗苑漫步课件

(完整版)古诗苑漫步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古诗《登鹳雀楼》,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奔腾不息东流入海的情景。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壮阔的诗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景象,感受古诗的韵味。

3. 学会通过古诗来欣赏自然景色,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学会通过古诗来欣赏自然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频播放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幅黄河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观察黄河的景象,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黄河的特点是什么吗?”2. 朗读:让学生跟读《登鹳雀楼》,注意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解释: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如“鹳雀楼”、“黄河之水从天上来”等。

4. 欣赏: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感受黄河的壮阔。

5. 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登鹳雀楼》。

6. 应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鹳雀楼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奔腾不息东流入海。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将《登鹳雀楼》背给家长听。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并将描述写下来。

答案:1. 《登鹳雀楼》2. 描述诗中的景象,如“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奔腾不息东流入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登鹳雀楼》的朗读和背诵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景象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进行分享和欣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诗句的字面意义:理解每一句诗的字面意义,如“鹳雀楼”是何种楼台,“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又是何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