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强的设计理念
靳埭强生平

知名平面、广告设计大师详细资料及作品欣赏靳埭强,男,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
1957年定居香港。
先为学徒,后做裁缝师。
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
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在香港,靳氏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
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埭强的设计观: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
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在8 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企业就是品牌靳埭强认为,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企业本身是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作为企业,应该有真的形象、真的体质,应该有清晰完善的理想和目标,以及美的内在和外在。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的水墨手法研究

计师外 , 他还常常在 自己 的海报作 品中体现出一 个设计 师的对 社会关 心的态度。在香港 , 每年的 6月 4目都有 很多人 在公园 里点蜡烛静坐纪念 8 9年 的学潮 , 1 9 9 8年是人数最多的一年 。而 就在这一年 , 靳埭强应邀参 加一个字体展览 , 他 有感于 “ 一 国两 制” 后, 香港还能在这一天表达 自己的情感 , 所 以他做 了这 样的 系列海报 。设计中 , 他用水 墨的笔画和宋体的笔 画来展现 字体 的形象 , 把“ 永字八法 ” 做 成 了一个 烛光版本 , 海报 中“ 永” 字的 背景设计 时当年香港 五万人手捧蜡烛集体悼 念的照 片。由此 , 不难看 出靳埭强在海报设计中体现 了对普通 民众生活的关注和 对社会 的关怀。 3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 的水墨风格形成的原因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 的水墨风格形成 的原 因有 诸多方 面, 也很复杂 , 但归纳起来 , 不外乎客观 因素和主观 因素两种方 面。 首先 , 从客观 因素来看 , 靳埭强水 墨风格的形成 , 显然是受 到了 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 深影响 , 继而影 响到 了他的思 维方式 转变 。 从其设计的众多海报作品中 , 我们不难看出 , 他对 中国的文化 的 精髓有其特殊的解读与深刻 的理解 , 这对他 自身设计 风格 的形 成起到 了外因的作用 。其次 , 从 主观 因素来看 , 这 与他 自己学习 的经历有关系。他 曾在伯父 的影响下爱上 了书法 、 绘画 , 并对水 墨有种很特别 的敏感 , 这奠 定了其在 日后 的海报作 品 中运用 水 墨元素的基础 。其实 , 靳埭强水墨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 的, 是其在长期的实践 中逐渐形成的 。在 2 o世纪 的 6 o年 代刚从 事 设计时 , 他的设计 手法还很 西方化 , 使用 的是包豪斯 、 波普等西 方 国家 流行 的设计套路 , 其设计没有独特之处 , 没有得 到设计界 的认可 。7 0年代 , 通过 自己不懈努力在获得 一些肯定后他 开始 研究 中国传统 的文化 , 并在一些 作品中注入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 的符号和元素 , 这代表着靳埭强 设计风格开始转 向了。进入 8 o 年代 以后 , 靳埭强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水墨设计风格 , 对 中国传统 文化的思考与运用也更深入 。现在 , 他已经是 7 0多岁 的享有盛 誉的著名 国际设计师 , 然 而, 他还在不断 的努力 , 希望通 过 自己 创新的作 品能使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 的设计舞台上得到更多
靳棣强

靳棣强,男。
设计师、画家,曾入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获得香港特区颁发的铜质紫荆星勋章。
男,于1964年开始研习艺术与设计,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1970年开始水墨画创作。
1981年获市政局艺术奖,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画家,1999年获香港特区颁予铜质紫荆星章勋衔。
作品除获国际权威刊物刊载外,更被本地及海外博物馆等收藏。
出版十多本设计及文化专论。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1957年定居香港,做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如此10年之外。
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部攻读设计课程。
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1967年创办设计公司,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
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在香港,靳氏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其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靳氏曾出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主席,现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出版有《平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海报设计》《广告设计》《日本设计师对谈录》及《商标与机构形象》。
靳埭强作品赏析

靳氏的海报选集《物我融情》的封面设计
靳氏的海报选集《物我融 情》的封面设计,是一条 黑色胶纸与水墨组成的字 母“P”(Poster)。这条 胶纸是朋友寄包裹给靳氏 时所用的包装胶纸,经过 靳氏对生活的细心发掘而 用在其设计中,黑色的胶 纸与其个人风格的海报概 念相得益彰。
《手相牵》香港回归祖国纪念银器设计
《手相牵》香港回归祖 国纪念银器设计(图3), 以母子双手相叠合继而 表达儒家的“家、国、 天下”的意念;道家, 靳氏则认为注重人与自 然的关系,以一种融合 互相尊重的观念对待人 与自然的相处,大气磅 礴。
《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海报
1989年创作的《国际舞 蹈学院舞蹈节》海报 (图4),既以庄周与 蝴蝶的典故诠释了道家 合一的思想;佛家,博 大高深,许多深层境界 则难于理解,此需多花 一些生活经历慢慢体会 领悟。
标志设计是将古钱与“中”字 结合,赋以简洁的现代造型, 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 现代国际化的主题。中国银行 标志的造型完满大方,符合国 家专业银行的身份,更包含着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汉字》系列
文字,笔墨,纸砚,结合的完美。山的“伟岸博大”、风的“骤动无影”、云的“飘逸非凡”、 水的“灵动幽远”,仅仅用黑白浓淡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深感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 一的阴阳脉动。让人感受到设计的无穷魅力。
《香港生肖系列邮票》
他的设计作品中开始更多的出现了剪纸、 刺绣、木雕等中国民间的物件以及民间 的图案与色彩。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作 的《香港生肖系列邮票》即突破了以前 的纯西化的设计风格而运用了中国传统 图形与文字,受到广泛好评。《马年生 肖邮票》(图3)凭此“民俗风格”的设 计,使靳氏获得了其设计生涯中的第一 项国际大奖。
汉字和水墨已成为靳埭强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水墨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代表,是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 感,以凸显主题出一种对比与和谐。
靳埭强平面设计作品水墨意境美赏析

图 4 汉 字 系 列作 品
Fg4 Chn s h rc es ga hc i. ie e c a a t r rp is
厦 门理工学 院学报
2 1 年 01
汉字系列作品中,主题字分别为 “ 云”“ 山” “ 风” “ ,字字铿锵有力 ,磅礴大气 。“ 水” 云”有 着飘逸动感的身姿;“ 山”有着伟岸的胸襟 ;“ 风”有着骤驰 电掣 的速度 ;“ 水”有着柔弱胜刚强的 灵动。汉字与笔墨纸砚构成新 的意象 ,表达了书者与工匠的情感融合 ,字与笔是 “ 恩重如山”般的 感情,字与纸是 “ 如鱼得水”般的亲昵,字与砚是 “ 如沐清风”般 的得意,字与墨是 “ 闲逸如云”
生 的形象 。对 于什 么是意境 ,宗 白华 先生 说 :“ 与世界 接 触 ,因关 系 的层 次不 同 ,可有 五种 境界 ” 人 ,
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 “ 功利境界 ,伦理境界,政治境界 ,学术境界 以及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 。“ 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 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 、秩序、节奏 、和谐 ,借以窥见 自 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 :化 实景而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 ‘ 艺术境界 ’” 意 。 境是主观与客观情景的交融,它是 “ 虚实相生” 的,意境之美 的最终 的实现是 由欣 赏和创作两者融 合实现的,如将无形表现为有形 ,流离于是与非之间,将方圆百里描绘在可视之间;从是与非之间窥 视到无限,在方寸中体味到苍茫之势,于形象和想象中领悟到抒情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作品的灵魂, 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 了中华 民族 的审美意识 ,能诱发和开拓欣赏者的审美想 象空间。 艺术作品中意境之美的产生是 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靳先生的许多平面作品都很好地
《字体设计100+1》读书笔记

《字体设计100+1》读书笔记简介:字体设计不仅是一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实操,也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社会文化。
《字体设计100+1》追本溯源,以文化为本,结合大量的中外经典案例,以浅显的语言系统论述了100个字体设计的课题,从基础概念、文字源流、字体发展、文化探索、专业知识、创作实践等多个维度叩问传统与现代字体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涉及广阔的中西字体设计领域,希望邀请读者一起探求已知或未知的字体设计文化,开启另一个设计的新领域。
关键词:字体设计、视觉传达、字体应用内容亮点:1.靳埭强有着怎样的观点?2.文字基础的概念我们了解多少?3.汉字历史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在视觉的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和图形、影像、插图一起,是视觉传达的四大表现元素。
而且在这里面,字体设计还是最能清晰传递信息的工具。
正是因为字体设计如此重要,我个人也研读过很多关于字体设计的书籍,这里面经典、成体系的书籍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大部分都比较晦涩,而这本书的语言相对平实,是一本对于初学者来说,都能一口气读完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靳埭强老师是香港平面设计教父、世界著名的华人设计师、靳刘高设计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被列入世界平面设计师名人录的华人,在国内外斩获大奖、荣誉无数。
当然了,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和靳埭强老师身上的这些耀眼的光环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他丰富的教育经验。
靳埭强老师一直认为,一个人做设计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培养更多的年轻力量,才能把我们的设计做到世界顶尖水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担任过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也在国内很多的高等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过20多本专业书籍。
特别是字体基础和字体设计,就是他在任教期间长期研究、教授的科目。
对于字体设计这门学科,他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是:“学好字体设计,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和靳埭强老师之前出版的书相比,这本书算是新书了,里面的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全面,会通过文字的基础概念、文字的源流、字体的发展、历史回顾、文化探索、专业知识再到字体练习和创作实践等多个维度,来引导我们学习和了解字体设计的相关知识。
靳埭强PPT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坦言自己 "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 发现。靳埭强说: " 我不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是自然地从生活中培养潜能。热 爱生活帮助我领悟宝贵的人生观,同时给予我神妙的创作动力。
设计是为他人度身定做
靳埭强说:做裁缝是注重为他人度身订做一套衣服,是要别人穿起来舒适,看 起来美观,又合他的心意。这套观念是一个设计师亦须要有的。你要为别人- 消费者或者委托人去创作一件设计品,是要满足他,而不是为了自己而做。正 如裁缝做的衣裳须要适合别人的身材,不是做来自己穿。我很容易明白这套观 念,我不会好似一个艺术家只是自持有艺术气质而去设计,我会为委托人度身 订做一件适身合体的设计。
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唯一的设
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
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
人物经历
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
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其 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香 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
藏。靳氏曾出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
主席,现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 院院长、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桂林电子科
同时他认为,设计不单是企业促销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塑造形象,准确 地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设计一方面发挥其商业功能,达到应有的市场效应; 另一方面又能蕴涵比较深厚的文化素质,为企业建立一个正面的视觉形象。靳 在给企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的。
设计要了解市场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 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靳埭强设计的猛龙牛仔就是这 一宗旨下的传神之作。" 因为美国以出产优质的牛仔裤而闻名,所以我们在设 计的过程中为猛龙牛仔的形象增加了美国色彩。同时在其外包装上增加了充满 节日气氛朱古力形象,使得这个包装有了浓郁的人情味。" 新的包装推出来后, 猛龙牛仔的市场迅速打开,现在猛龙牛仔已是香港人过节送礼的佳品。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以靳埭强的作品为例

068《名家名作》·研究一、传统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所谓传统文化,大多由文化进一步的发展细分而来,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的浓缩和提炼。
当今语义环境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更多地可以概括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风光、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的典型符号、色彩、形象以及技巧和工艺。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它彰显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首先是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就是提倡人要如实客观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这也是“天人合一”精神的核心。
其次是出世入世的人文精神。
在《荀子》《中庸》等经典著作中,有天、地、人这样三个概念,其中人是始终处于能动地位的主体——在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天地是生养人与万物的根本,但是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人却拥有着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权。
最后是传统文化元素背后所包含的意象诗韵的写意品格。
中国美学精神讲究意象,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在追求神、气、韵的美学精神。
强调写意的中华美学精神孕育出包括情、趣、境、气、韵、味、品等一系列具有民族学理特质的美学范畴。
二、靳埭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靳埭强先生的设计善于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设计的长处,包含着对民族和本土的重视与思考,[摘 要]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好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但真正好的设计作品还是要从文化的根本出发,这就涉及对传统文化元素继承的问题。
对传统文化元素去粗取精、合理运用,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韵味的作品,比如靳埭强的作品,将东方之神韵与西方现代设计相结合,完美地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风格大气鲜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继承的典型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靳埭强的设计理念
——杨乐佳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省番禺,1957年定居香港,做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
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部攻读设计课程。
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1967年创办设计公司,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
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在香港,靳氏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1992年被选为90年代风云男士之一;1998年再获杰出成就奖。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
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
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
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
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他在诸多海报设计中加入了很多中国化的东西,如传统的笔、墨、纸、砚、脸谱、风筝、旗袍、古钱、尺、书法等并努力用饱含中国文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
这些媒介即使他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又是他扩散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
然而在靳埭强作品中特别要提到的元素就是——红点。
红点本身是一个无意义的符号,但当它与其他元素在一起时却又产生了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
在构成视觉艺术的形象和色彩两大要素中,色彩是最具冲击力的,而色彩的情感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的联想得到的,当人们对色彩的认知掺入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后,色彩就变得富有人性和情调了,随之也成为了一种象征。
在靳埭强的设计中,红
点有时象征太阳、有时象征母亲、有时代表着伤痕、有时代表沟通、有时它又是心灵的表现,每次都拥有着不同的涵义。
靳埭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师古、师自然、师自我”将中国的文化、思维以崭新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
他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丰富创意的源泉,体现出了东方人独特的思维与智慧,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本土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
名族的也就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