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成矿特征综述

合集下载

内蒙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内蒙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内蒙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内蒙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含金银型铜矿体,赋矿岩石为蚀变闪长玢岩、变质钙质粉砂岩;复合型银铅铜等矿体,赋矿岩石为花岗闪长岩,矿床成因严格受地层、岩性、岩浆期后及地下水热液叠加等因素的控制,矿床成因较为复杂。

矿床矿体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应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正镶白旗,多金属矿,成因浅析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Zhusileng Helhan area, Ejin Banner,Inner MongoliaSunJun LiHuan ZhangXi-pingShaanxi Second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GroupCo.,LTD.,Xi'an 71001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 the Ag-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Zhulanghelhan area,Ejin Banner,Inner Mongoli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ore-bearing ore-bodyof the deposit contains gold-silver type copper,and the ore-bearing rocks are altered diorite porphyrite and metamorphic calcretesiltstone.The ore-bearing rock is granodiorite.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strata,lithology,postmagmatic period and superposition of groundwater hydrothermal and other factors,so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relatively complex.Ore bodies occur instructural cracks and belong to medium-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Key words:Zhengxiang Baiqi,polymetallic ore,cause analysis1区域地质特征勘查区大地构造单元隶属天山地槽褶皱系东段,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之三级构造单元雅干复背斜。

内蒙古额济纳旗千条沟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内蒙古额济纳旗千条沟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工作区位于北山山系的东北边缘,六陀 山横担在图幅中部。 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 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中段。
区内有近于平行的深大断裂三条,均为 一级冲断断裂,构造线走向近东西向,横贯 本区。 岩浆活动强烈,从酸性到基性岩体均 有发育。 组成近东西向分布的岩带。 控制了 侵入岩及二叠系的展布方向。 区内由于构造 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 储存空间。
The s trata of w ork area is m ainly Ordovician s ilts tone and Perm ian s late,To- diorite , plagioclas e granite, granite- porphyry, granite is the m ainly kind of m agm atic rock. Regional tectonic thrus t by the Eas t- Wes t deep fault and the regional im pact of LiuTuos han Mountain anticlinorium , prim ary to s econdary faults and tens ional fractures pinnate, w ere filling by the late and pos t- m agm atic intrus ive rocks of quartz veins . In the plagioclas e granite area of s outhw es t w ork area , found m ineral vein 1, m ineral vein 2 , m ineral veins of group 3,m ineral veins of group 4. The s urface m ineralization are quartz veins , w ith s trong m alachite and lead. Mineralized quartz veins to the Southw es t- North Eas t bas ed.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李 岩(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对于国内地质矿石的研究工作来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有着代表性的意义,在地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很多地质工作者研究的对象。

该铜矿点主要以黄铜矿、辉铜矿为主,其产生地发源于古元古界北山群中的石英岩及绢云片夹层之中。

对该地进行地质探索及成因分析,对该地日后开展的矿产工作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本文基于地质角度详细探讨该铜矿点的地质特征和具体成因分析,以此为后续其他矿点的勘探开采奠定基础。

关键词: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地质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8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biaoshan copper deposit in Ejin Banner, Inner MongoliaLI Yan(No.9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Xingtai 054000,China)Abstract: The biaoshan copper deposit in Ej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s of representa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omestic geological and ore research work.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becom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many geologists. The copper occurrence is mainly chalcopyrite and chalcocite, which originated from quartzite and sericite interlayers in the Beishan group of Paleoproterozoic.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is area will be helpful to the mineral work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opper deposit,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 and mining of other ore spots.Keywords: biaoshan copper deposit in Ejin Banne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analysis对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标山铜矿点进行地质特征的考察和研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目的在于增加国内的铜矿资源储存量,通过研究地质数据来获取类似矿点,研究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勘探效率。

内蒙古老硐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与找矿前景分析

内蒙古老硐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与找矿前景分析
生 铅及 矽 卡岩 型铜 铁 矿床 。1 9 8 4年 8月 , 甘肃 省 地
组 、中元 古界 蓟县 系平 头 山群下 岩组 以及 大 面积第
四系l I _ 。其 中 , 白湖群 上 岩组岩性 为变 质石英 砂岩 、 粉砂 岩 和石英 粉砂 质泥 质板 岩等 ,构 成古 硐井一 英
雄 山背斜 核部 ;平 头 山群下 岩组 岩性 为 白云质 大理 岩、 钙 质 白云质大 理岩 、 结 晶灰 岩 以及 钙质 泥质 板 岩
今 后 的深 部 探 矿 工作 起 到 指 导 作 用 。
关 键词 : 地 质特 征 ; 控 矿 因素 ; 成 因 类型 ; 找矿前景 ; 老 硐 沟金 矿 ; 内蒙 古 中 图分 类号 : P 6 1 8 . 5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2 5 1 8 ( 2 0 1 3 ) 0 2 — 0 0 0 2 4 — 0 4
系平 头 山群呈 断层接 触 ,可见 宽数 米至 数 十米 的挤
压搓 碎带 及 闪长玢 岩脉 贯人 。它 既是本 矿 区 的导 矿
以及 大量 的闪长 玢岩 脉等 方 面 因素 ,造就 该 区 A u 、
构造 ,又是矽卡岩型铜铁矿和部分金铅矿体的容矿
构造 。 近 E W 向张扭 性 断裂 主要有 F , ,走 向 2 6 0 ~
查 开发 , 深部 找矿 工作有 了较 大进展 。
矿 区位 于古 硐井~ 英雄 山复 背斜 东部 转 折端 北 翼, 褶皱 构造形 态简单 , 断 裂发育 。
( 1 ) 褶皱 : 古 硐 井 一 英 雄 山 复 背 斜 为一 紧 闭 线
状、 向东 倾 伏 的背 斜 , 在矿 区 内主要 表 现 为 N N E东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外围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外围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从分 异程 度来 看 。Mn属 弱 分 异 型 ,C u属 强分 异 型 ,Au 、Ag 、P b 、Z n 、B i 、As 、S b 、 Hg属极 强分 异 型 ;从 富集 程 度来 看 ,Mn呈低 背 景 ,Z n 、C u 、 Hg与赤 峰 山 幅 水 系沉 积 物 测 量平 均值 基本相 当 ,Ag为弱 富 集 型元 素 ,Au 、P b 、B i 、As 、S b为强 富集 型元 素 ;从 叠 加 强度来 看 ,Mn为 改 造 型 元 素 ,C u为 叠 加 型 元 素 ,Z n 、S b 、 Hg为 强 叠 加 型 元 素 ,Au 、 Ag 、P b 、B i 、As 为极 强叠 加型元 素 。Au为 调 查 区 的 主 要成 矿 元 素 ,A g 、P b 、Z n为伴 生 成 矿元 素 .As 、S b 、Hg为寻 找金 矿指 示元素 ,这 与本 区 已知矿 产分 布基本 一致 。 从 元素 地球 化学 图与地 质 图对 比可 以发现 ,异 常分 布具有 明显 的规 律性 ,主要 受 断裂构 造 控制 ,Au 、As 、P b 、Z n 、Ag 、C u 、Hg 、S b等 中低温 元素单 元 素异 常及综 合异 常 明显构
4 8

西 地

第3 5卷
等 ,位 于志 留纪鹰 咀红 山岩 体外接 触带 。区内发 育一细 粒黑 云母 二长 花 岗岩 、中粒 似斑状 黑
云母 二长 花 岗岩岩 枝 。后期 Nw 、NwW 向构造 极 为发育 ,并 与岩 体共 同控制 着老 硐 沟蚀 变 岩 型金矿 床 ( 中型) 的产 出 。
皱 。韧性 、脆 韧性 断层 、脆 性 断层 发育 。
2 1 : 5 万 地 球 化 学 异 常 特 征
老硐 沟金 矿及 外 围位 于 1 : 5 万化 探综合 异 常 HS 3 2甲 2 一 l内 ,该异 常 主要特 征如下 :

内蒙古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内蒙古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关键词 :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内蒙古
Ge ogc a a t it d f d ncu in t d ol ialch r cer i an l i lso su y s cs ui
o ao o u c p -p y eal p i n n erM o goi fL da go op er olm t l de ost In n l i c i a ZHUANG Yu n’ FENG u yn Sh o- ig’W EI Yon -mei DONG Yon -s en W ANG Ke y g g ’ g h g - on 1No. E lr i d De elpmen Isi t o ie a Re ou c s f n er . 3 xpoat on an v o t n t ue fM n r l s r e o In Mo goi Huh ha t 01 0 Chn t n l a e oe 20 0 ia 2. l e ofEar Scen e in Col eg t h i c s Jl Unieri Ch g u 1 00 Chia i v st y an ch n 61 3 n

角岩化 ;5地质界线 ;6 1. 1. 断层 ;7实测断层 ;8推测断层 ;9流面产状 ;0层理 压性 1. 1. 1. 2. 产状 ;1 ( ) ;2 ( ) ;3矿( ) ;4重砂异常区 ;5 探异 常区 ;6工 2. 化 点 2. 化 点 2. 化 点 2 . 矿 矿 2. 化 2.
作区范围 图 1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 区域地质简图
古 生 代二 叠 系 下 统 及 中 生代 侏 罗 系 中一 上
低, 尤其对其成因及矿床类型归属等问题均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本文仅根据已有的 地质勘探成果 , 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简要 总结 ; 并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 , 分析了其 成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一个中心城市。

该地区地质条件良好,草原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古硐井金矿位于额济纳旗北部,是该地区重要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于晚白垩世岩浆侵入和岩浆活动期间。

矿体主要分布在各种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中,以脉状、层状和斑状分布为主。

该矿床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大理岩、麻粒岩、石英石、石英角闪岩等。

其中,大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矿体上部和周围。

麻粒岩和石英石呈层状和脉状分布,是该矿床的次要岩石类型。

在该矿床的富矿脉中,石英和钠长石是主要的矿物组成,含有金、银、铜等金属元素。

石英和钠长石的粒度和形态变化很大,具有典型的云母化特征。

石英脉呈脉状和散状分布,赋存于大理岩和火山岩中。

富矿脉的厚度不一,常在1~5米之间。

该矿床常见的找矿标志有以下几个:1. 岩浆活动带该矿床形成于岩浆的侵入和活动过程中,故岩浆活动带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附近岩石进行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可以找出岩浆活动带的分布情况和赋矿性质。

2. 变质带和变质岩该矿床围绕着大面积的变质带和变质岩,这些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云母化程度。

可以在变质带和变质岩附近进行地质勘查,找出富含金矿的区域。

3. 矿体分布规律在该矿床区域内,矿体主要分布在各种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中,以脉状、层状和斑状分布为主。

通过对矿体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可以找到更多的金矿矿体。

4. 石英石和麻粒岩的分布石英石和麻粒岩通常是该矿床的次要岩石类型,但也是含金矿的重要产出区。

可以通过调查这些岩石的分布情况,找出含有富矿脉的区域。

总之,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其地质构造复杂,找矿难度较高。

在找矿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找到更多的富含金矿的区域。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钱建平;符有江;周永宁;李佳奇;常德才;李风豪;韦振兆;苏特【摘要】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和三维地质建模,厘定了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加里东期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海西期?印支期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期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重建了成矿构造系统的演化过程,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通过研究认为不同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不同的矿床类型: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石英脉型钨矿体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的产出;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体的产出;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溶塌堆积型金矿体的产出.不同矿段的蚀变岩型金矿脉构式不同:由西向东,由Ⅱ矿段→Ⅴ矿段→Ⅰ矿段,依次呈现出\"入\"字型、\"多\"字型和\"亖\"字型,在动力学机制上都统一于成矿期东西向右旋力偶剪切构造应力场.控制脉岩的构造、控矿构造和控洞构造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蚀变岩型的金矿脉具有:北西西和北北西走向优选性,矿体倾向随岩脉倾向变化而变化,矿体具有向北西侧伏的规律.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亦是有利的控矿因素.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以有效地进行矿区找矿预测.【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18页(P1046-1063)【关键词】金矿;成矿构造系统;构造解析;构造演化;构造控矿规律;老硐沟;内蒙古【作者】钱建平;符有江;周永宁;李佳奇;常德才;李风豪;韦振兆;苏特【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形迹大都不是孤立产出的, 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构造形迹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地质构造系统, 成矿构造分析实质上是成矿构造系统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成矿特征综述
摘要:老硐沟金矿地处内蒙古西部,甘肃和内蒙交汇的位置。

对于额济纳旗老
硐沟金矿成因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是内生矿床跟外生矿床两种说法,
内生是以热液蚀变型为主,外生说法是指原生矿床通过氧化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
金矿。

通过对前人资料整理总结,对金矿的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研究,控矿因素
的分析,以及矿床赋存状态研究,总结分析矿床的成因类型。

关键词:老硐沟金矿、次生氧化淋滤矿床、成因类型
工作程度
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研究最早是在1958年原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地质队进行的矿产普查和区测队的1:20万区调工作。

但是主要的工作是在90年代左右对该地
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并提交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该地区主要做的科研工作是在1993~1996年,原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
在老硐沟地区进行了“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一带金矿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研究
工作,对该地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

控矿因素
老硐沟金矿床主要产出于蓟县系平头山群下岩组中的白云石大理岩、钙质白
云石大理岩以及结晶灰岩中。

通过对该地区含矿地层岩石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大
理岩和结晶灰岩中金、银、砷的含量分别是碳酸盐相应元素含量(K•图尔基安和K•魏德波尔,1961))的10倍、100倍、418倍。

而区内钙质泥质板岩中金、银、
砷的含量是板页岩同种元素含量高几倍至十几倍。

主要原因是碳酸岩类容易形成
断裂,为含矿热液运移提供通道和富集场所,并且碳酸岩类化学性质活泼,易跟
含矿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引起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矿区内对金矿床影响作用最大的侵入岩是斑状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


状花岗闪长岩侵入到大理岩地层,并且有闪长玢岩脉穿插在其中。

在沿东西向或
北西西向的断裂中侵入的闪长玢岩脉基本上遭受了强烈的热液蚀变形成了矿体的
一部分,如区内最大的98、1号矿体中都有沿矿脉侵入的闪长玢岩脉。

通过对该
地区侵入岩岩石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金、银、砷的含量分别为
相同岩石中同一元素丰度的3~4、20和14倍,闪长玢岩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
Au含量差不多,而其Ag和As含量则分别比相同岩石的对应元素丰度高40~121
和125倍。

所以区内金-多金属矿化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尤其是闪长玢岩脉有着成因和空间上的密切关系。

老硐沟金矿位于古硐井—英雄山复背斜东部转折端北翼,褶皱构造形态简单,断裂发育。

有大小断裂20多条,按构造方向和性质可划分为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近东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北东向、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扭性断裂。

其中近东西向
和北西向断裂带是重要的容矿和控矿构造,只要是断裂带内有产出的闪长玢岩脉
且发生热液蚀变现象,同时有大理岩构造角砾和胶结物产出,那么就会出现金多
金属矿化的富集。

矿床成因
在以往对老硐沟金矿调查研究中将老硐沟金矿类型划分为三类:1、属于岩浆热液蚀变型多金属矿床,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两个亚类,分别为裂隙充填-破碎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含金Cu-Fe矿床;2、老硐沟金矿
应属于卡林(细脉侵染)型金矿;3、老硐沟金矿应是以后生的氧化-淋滤作用致
使的金矿形成的主要条件。

对于第一种说法老硐沟金矿床属于岩浆热液蚀变型多金属矿床,是由于以下
几条原因:1、该地区控矿因素主要是受闪长玢岩侵入体与大理岩等变质碳酸盐
岩类地层2、在老硐沟金矿围岩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热液蚀变现象3、在断裂带中有闪长玢岩侵入部位才出现明显的矿化富集现象.4、该地区处于干旱的戈壁地区,虽然出露地层主要为碳酸盐类地层,但是在研究过
程中并没有发现普遍的喀斯特或溶洞现象,所以淋滤现象不会普遍出现。

对于第二种说法是由于该地区金以细微粒浸染状产于碳酸盐岩中,含金地层
主要是蓟县系平头山群下岩组中碳酸盐类地层。

金存在于含砷比较高的黄铁矿和
毒砂中,以固溶体为主,少数为显微的包裹金。

矿区内砷、锑、汞、铊、钡的地
球化学异常特征显著,金属矿物有铅、锌、铜、铁的硫化物和砷、锑、汞的硫化物、硫盐。

这与以美国内华达北部卡林金矿基本相似,所以归属于卡林型金矿。

第三种说法是近几年来比较推崇的一个说法,因为目前所见到的矿脉都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次生变化,主要就现有的钻井、浅井、和探槽资料以及正在开采情况
发现,正在开采的98号和1号矿脉(体)矿石类型为含金多金属氧化型矿石,矿脉
的氧化淋滤作用最为发育,氧化带内除少量的方铅矿外,其它硫化物均已被氧化
分解。

通过对多个钻孔不同位置上样品中金等元素含量分析,发现自地表至深部,氧化矿石中金的平均含量呈现出由低→高→低的变化总的趋势,所以认为氧化类
型金矿石金含量的不均匀性除了与原生金矿化体有关外,变化趋势主要与氧化淋
滤作用有密切关系。

在长期氧化淋滤过程中,原生含金硫化物发生分解,金随着
下渗流体向下迁移,并且为砷酸盐矿物和褐铁矿吸附包裹,因此形成次生富集带。

参考文献
[1]邓光勤,杜宏绪,叶永厚,等.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铅矿区详细普查地
质报告[R].酒泉: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1984.
[2]刘洪.内蒙额济纳旗老硐沟地区元素分带模式[J].物探与化探,1985,9(4):304-305.
[3]白大明,刘光海,常忠耀.甚低频电磁法在老硐沟氧化淋滤型金矿勘查中的
应用效果[J].地质与勘探,1998,34(2):46-49.
[4]白大明,聂凤军,江思宏.内蒙古老硐沟氧化淋滤型金矿综合找矿方法[J].矿床地质,2002,21(增):573-576.
[5]黄典豪,王宝林.额济纳旗老硐沟氧化—淋滤型金矿床成矿特征[J].贵金属地质,1997,6(2):93-100.
[6]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等.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质
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2002,21(增):192-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