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_毛琼蕾

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_毛琼蕾

・综述・ 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毛琼蕾陈小清房月近年来,随着抗真菌药、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生率急剧增加,真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加重。

耐药真菌所致的深部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抗真菌研究面临克服真菌耐药性的问题。

本文按耐药机制发生的频率,综述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认为,真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真菌细胞内药物累积减少;(2)药物靶酶产生增多或靶酶结构改变;(3)靶酶的缺失,导致细胞代谢途径的改变;(4)生物被膜形成;(5)细胞壁的合成障碍;(6)细胞应激反应[1-2]。

耐药菌株的各种耐药机制既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机制同时起作用。

一般情况下,参与耐药的机制越多,耐药程度越重[3]。

一、耐药真菌细胞内药物浓度的降低研究发现敏感念珠菌细胞内唑类药物的浓度约是细胞外药物的浓度的3倍,而耐药菌株胞内唑类药物的浓度反而约为胞外的一半[4]。

目前多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耐药真菌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的现象:(1)真菌膜通透性减低,使可进入胞内的药物减少。

(2)细胞膜上参与药物外排有关的运载蛋白的表达上调,是现在认为许多耐药真菌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目前比较明确的与外排泵有关的运载蛋白有两大类,一类是含ATP结合区的ABC转运蛋白超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T),其中Cdr1p(candida drug resistance protein)和Cdr2p是对唑类药物产生耐药最主要的ABCT[2]。

CDR1为白色念珠菌中最先发现的外排泵基因。

大多数对氟康唑耐药的白色念珠菌株中均发现CDR1超表达[5]。

Cdr1p的表达使白色念珠菌产生对氟康唑耐药性比Cdr2p的表达影响更大[6]。

Cdr2单独破坏株并未显示对唑类药物高度敏感,Cdr1和Cdr2同时破坏株显示对唑类药物高度敏感[7]。

海绵动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瞿城

海绵动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瞿城

中华中医药95学刊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15.01.030海绵动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瞿城,沈子博,楼坚伟,吴佳丽,钱欢,邵莹,吴启南(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海绵为海洋生物天然活性物质新药研制提供了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的丰富资源。

海绵动物分布广泛,富含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萜类、含氮化合物、甾体等,大多数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对近几十年来海绵动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R282.7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5)01-0095-06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Their Bioactivities of Marine SpongesQU Cheng ,SHEN Zibo ,LOU Jianwei ,WU Jiali ,QIAN Huan ,SHAO Ying ,WU Qinan(School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Jiangsu ,China )Abstract :Marine sponges provide leading compounds for marine natural active drug development and they are therich source of innovative drugs.Marine spong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contain various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no-vel structure ,such as terpenes ,nitrogen compounds and steroidal.Many of these secondary metabolites have bioactivities ,such as antimicrobial ,anticancer and antiviral activities and they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in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bioactive research of marine sponges in recent years so as to reveal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marine sponge ;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activity 收稿日期:2014-08-12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项目(20133237110010);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630);江苏省高校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项(2013);江苏省高等学校“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作者简介:瞿城(1992-),男,江苏南通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李俊峰;刘丽【摘要】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表现出优良的表面活性和生理特性。

简介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菌及其种类,重点介绍了海洋微生物所产的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The 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s with unique chemical structure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They have excellent surface activity and special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 producing microbles and types of 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s were reviewed,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 produced by marine microorganisms was mainly introduced,and prospect of 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 was put forward too.【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产次级代谢产物【作者】李俊峰;刘丽【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s)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来的具有表面活性的脂肽类化合物。

这些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两亲性分子结构,同时存在极性亲水的肽键及脂肪烃链组成的非极性憎水基,具有特殊的功能。

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 ,开发海洋 ,向海洋索取资源 ,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将从海洋微生物的特点、海洋微生物的重要意义、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药用开发前景、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与研究、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产品和学科展望方面来介绍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关键词】:海洋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酶Key words: Marine microorganisms Resources Marine microbial enzymes一.微生物的特点海洋微生物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

自八十年代起海洋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向海洋要药物”是新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提出的口号。

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也受到了普遍重视。

海洋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一下特点:(1)分布极为广泛;(2)种类多;(3)独特的生态适应性。

二.微生物的重要意义1.微生物中发现了有重要价值的代谢物(1)从海洋细菌中分离到含溴量高达70%的抗生素。

(2)从海洋放线菌分离到罕见的含硼化合物(aplasmonhodide)抗生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3)从海洋真菌中发现许多结构新颖,有抗菌、抗癌和神经心血管活性物质。

如:头孢菌素C,大环交脂,生物碱等。

2.海洋动物中的活性物质的真正来源是海洋微生物如:河豚毒素、海葵毒素等。

研究培养繁殖这些微生物,能大量提取珍贵的活性物质。

3.海洋微生物研究有益于海产养殖业的发展如:虾卵的表面细菌能够产生保护虾卵的3-吲哚啉二酮。

者哩鱼身上表面发现一种放线菌streptomyces sp,产生两种奇特的肽类,能选择性抗革兰阳性菌。

4. 海洋微生物能产很多新的生化产品如:热稳定的耐盐的酶,细菌视紫红质以及生物塑料等。

此外,也利用海洋微生物处理海洋环境污染。

一株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深海霉菌的鉴定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分析

一株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深海霉菌的鉴定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分析
作 者简 介 : 陈丽维( 1 9 8 7一) , 女, 硕 士研 究 生 ; E— m a i l : l i v e r 0 9 7 @1 6 3 . e o m
1 材 料 和方 法
1 . 1 指 示菌 本 实验所 用 的 指示 真 菌 主要 包 括 : 宛 氏拟 青 霉 ( P a e c i l o m y c e s v a r i o t i ) 、 绿 色木霉 ( T r i c h o d e r m a v i r i d e ) 、
7 0 %( m / m) . 初 步分析 了该 抗 菌粗 蛋 白的理 化 性 质 , 结 果表 明 , 该 活 性物 质 具 有很 好 的 耐 热性 , 经
6 0、 8 0、 1 0 0 ℃甚 至 1 2 1 o C处理 后 , 活性均 无 明显差异 ; 耐 强酸强碱 , 在p H值 为 2~l 2范 围 内活性 不
受影 响 ; 紫外照射 0—1 2 h及 用蛋 白酶 K、 胰 蛋 白酶 、 木瓜 蛋 白酶 处理后 , 活性 均没有 减弱 ; 但 对 多种
有机 溶剂 比较 敏 感 , 经 三氯 甲烷 、 乙酸 乙酯 、 乙醚和 丙酮 处理后 , 抗 菌活性 受到 不 同程度 的 抑 制 , 其 抑制 率 分别 为 3 5 %、 2 5 . 7 %、 2 2 . 9 %、 1 2 . 9 %. 证 明该抗 菌活性 物 质 高效 、 稳定, 可 用 于抗 真 菌农 药
物 病虫 害对增 加农 产 品 的输 出显 得 越 为重 要 … . 其
中真菌病 害是 植物 病 害 里最 重 要 的一 类 , 约 占植 物 病害的 7 0 % ~8 0 %. 在世界范围内, 由于 真 菌 致病
体合成 小分 子抗 菌肽 及 大量 的抗 菌蛋 白。 。 j . 真 菌 中

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1. 引言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具有丰富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等环境中。

由于其特殊的代谢途径和生物活性产物的丰富性,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包括放线菌的分类、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种类、研究方法以及应用前景等。

2. 放线菌的分类放线菌是真菌界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属于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并且是细菌中最大的纲。

根据16S rRNA 基因序列的分析,放线菌可以分为封端放线菌目(Corynebacteriales)和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

封端放线菌目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病原性菌种,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念球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等;而链霉菌目是放线菌中最大的目,几乎包括了所有具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菌种。

3. 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种类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以其丰富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根据其作用机制,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可以分为抗生素、抗肿瘤剂、免疫调节剂等几大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线菌代谢产物:3.1 抗生素•链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四环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一类静菌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抗菌作用。

3.2 抗肿瘤剂•霉素类:如阿霉素、链霉素等,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紫杉醇:是一种来自于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天然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3 免疫调节剂•真菌素:是一种来源于放线菌的抗生素,具有抗真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

4. 研究方法在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中,涉及到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4.1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是研究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壤稀释法、表面光滑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微生物天然产物与新药研发

微生物天然产物与新药研发

微生物天然产物与新药研发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性微生物也愈加困扰着人们的健康。

寻找新的抗菌和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变得尤为紧迫。

微生物天然产物成为新药研发的有力资源,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化学多样性和生物活性。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以及成功应用在新药研发方面的相关案例。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什么?微生物天然产物是微生物所产生的天然化合物,从分子上来说,它们非常多样化。

在细菌中,微生物天然产物包括多肽和多糖类物质、酰胺和混合酰胺、生长素以及多种毒素和细胞素等。

真菌生产一些重要的抗生素和外泌物,如青霉素类、庆大霉素类、红霉素类、链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此外,海洋生物也生产一些具有重要活性的生物碱和龙脑烷类化合物。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微生物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生物质、抗肿瘤、抗病原体、抗炎、抗生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等。

其中,生物碱、多肽和多糖类物质主要表现出抗生物质和抗病原体等活性。

龙脑烷类化合物主要表现为抗肿瘤和抗病原体等活性。

海洋微生物是重要的生物活性产生者,它们生产各种生物碱、萜类、多糖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微生物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微生物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抗生素面临耐药性问题的情况下,微生物天然产物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源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有近900种天然产物被用作新药研发,其中仅2017年就有24种天然产物被认证为新药。

一些成功的案例包括:1. 链霉素类药物:链霉素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布洛芬等,它们是产自放线菌属细菌的微生物天然产物。

链霉素类抗生素已成为治疗许多细菌感染所必需的药物。

2. 维拉帕米类药物:维拉帕米是产自海洋真菌的一种天然产物,是钙通道拮抗剂的代表性药物,可用于治疗心律紊乱和高血压等疾病。

3. 替珂珠单抗:替珂珠单抗是由单克隆抗体改造而来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探析(可编辑)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探析(可编辑)

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探析维普资讯 ////0>.第卷第期. . .海洋通报年月.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与展望于荣敏,严春艳,曲红艳,姚新生,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摘要: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新型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海洋多肽具有抗肿痛、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来国内外对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并进行了概括性展望。

关键词: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概况:展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由于海洋生物物种的生态环境比陆生生物复杂得多,其赋予海洋生物的某些特异的化学结构是陆地生物体内尚未发现的,这使得海洋成为创新药物与功能性/保健食品的资源宝库。

自世纪年代以来,人们已经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数万种新型化合物,包括肽类、蛋白质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大环聚酯类等类型。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肽类是数量最庞大的一类化合物,达数万种之多 ,包括海洋肽类毒素与海洋生物活性肽等。

生物活性肽是指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

现已证明,很多海洋肽类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

抗肿瘤多肽从海洋动物提取的化合物有 %具有抗癌活性,海洋植物提取物有. %具有抗癌和细胞毒活性。

其中抗癌多肽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由于海洋生物生存的特定环境,海洋抗癌多肽的结构与陆生动植物肽糖肽有很大不同,多为小分子环肽.含有丰富的型氨基酸、羟基酸、新的氨基酸与氨基酸及噻酚、嗯唑环。

有的还含有烯键与炔键,这大大提高了肽的生物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年,等从帕劳群岛的海洋藻青菌中分离得到了抗肿瘤活性很高的化合物 ,它最初是从海兔中获得的。

人们还从关岛和夏威夷的中分离得到了的化学类似物,结构中的 , 二甲基异亮氨酸基团为型氨基酸,并确定了它的立体化学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得到真菌Streptomyces sp.BD21.2,它的培养液中含有一 种新的化合物,俗名为bomactin,经活性检测具有抗真菌 活性及抗革兰氏阴、阳性菌的活性嫡】。 2海洋细菌活性产物的开发研究
万方数据
化合物gajuaouIamide C
化合物A
3海洋动植物的共附生菌活性产物的开发研究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具有开发前景的活性
海洋微生物在寻找抗真菌类活性产物方面的研究与开 发,是陆栖微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的延续和扩展。活性物质 的直接来源是从海水、海泥及海洋动植物中筛选出的微生 物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经进一步的研究可直 接开发成新药或经修饰后成为新药,也可作为新药开发的 先导化合物。 1海洋真菌活性产物的开发研究
多年来,人们从海洋丝状真菌Keissleriella sp.YS4108 的代谢物中相继发现了5种化合物,其中的一种具有全新 的碳骨架(结构如下:化合物E)。5种化合物经由体外活性 检测,化合物D、化合物E显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对人病 原真菌Candida alhicans、Tricophyton mbmm、Aspergillus niger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MIC值分别为40、20、80 la g/ ml和10、30、50 p g/mltl。】。
【文章编号】1009-0959(2010)02-0280-02
随着化疗、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检查 和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浅部和 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持续性增加,面对真菌病发病率增 加的挑战,人们试图寻找新型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真 菌抗生素,以解决真菌感染带来的困扰。寻找新种属或特 殊性状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生新型药物的难度越来越大, 于是最近几年人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有药物开发前景的海洋 微生物——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大潜力不可忽视。除直接由海洋微生物培养基中获取有功
效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外,我们可利用活性物
质新颖的结构作为先导物,设计合成理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可研制出人们所渴望的具有高效
低毒的新药。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真 菌疾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们日益重视海
万方数据
名单;2009年度中国检验医学十大先进仪器;2009年度中国检验 医学十大进展新闻。据悉,“检验医学年度评选”活动由科学时 报社发起,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 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临床应 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外诊断专业 委员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系统专业委员会(筹) 在内的多个业内组织以及众多业界专家对本次评选给予了大力支 持。会议由科学时报社长刘洪海主持,“2009检验医学在职杰出 贡献人物”代表、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等在会上讲话并回答 有关问题,数百名代表和有关人士出席会议。
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海洋微生物 的多样性又与其具有多种多样的代谢作用相关,因此,海洋微 生物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新颖生物活性的产物。从总数量来 看,海洋微生物要比陆栖微生物多得多;从多样性的观点来 看,海洋微生物也要比陆栖微生物大得多。从海洋微生物中 寻找抗真菌活性产物的研究工作仅仅是最近50年来的事,大 规模的筛选工作也仅发生在90年代之后,海洋样品采集区域 不够广泛,远海乃至深海微生物产物尚未涉足,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手段越来越灵敏、先进,相关工作的不 断深入,国际范围内通过海洋微生物分离提取抗真菌活性代 谢物的研究渐渐成为人们寻找新的创新药物的热点。
2 李春远,杨瑞云,林永成,等.海洋真菌K38号代谢产物的研究EJ].中 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2-75
3 赵卫权,崔承彬.近年国内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概况.国际药学 研究杂志。2008:35(5):330--335
4 23mng X Li XM,Wang BG.Nigetasperones A-C,new monomeric and
antibiotic produced by mal证e fungus Phoma Sp《J】.J Antibiot(Tokyo),
2007;55(12):1036--1041
D岫nination 6 Schumacher RW,Tahnage SC.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8 Jensen PR,Fenical W.et a1.Strategise for the discovery of secondary
mctabolitos fi'om marine bacteria:Ecological pe嚣pec咖酷【J】.Allnu Rev Microbiol,2004;48:559-563 9 汪开治.几种具有重要的药物学用途的海洋微生物酶抑制剂.生物技 术通报。2006:3(1):104.-,106 10赵文英,朱庆书,顾谦群.海洋来源真菌烟曲霉(AspergiUus fumigatus) 次级代谢产物研究(I):生物碱[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28(3):199—,201
美国的Schumacher RW等从夏威夷的浅海沉积物中分
单元及1个羟基组成。研究发现从加勒比海真菌(Lnygbya majuscula)@分离到的化合物决大多数有细胞毒及抗真菌 活性。研究者Kenneth E.等从佛罗里达附近收集加勒比海 真菌(Lnygbya majuscula),筛选得到有brine—shrimp毒性 及抗真菌活性的新颖环状二缩肽(结构式如下化合物A)。
洋微生物抗真菌药物的开发,随着海洋微生物技术、基因
工程技术等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真菌疾病的深入了解,海洋
微生物抗真菌活性产物的研发领域必将取得更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黄永富,孟娜,田黎,等.海洋真菌Aspergillussp.的二肽类代谢产物 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6:16(1):37-39
matin@alga-derived即dop驰 dimeric naphtho-gamma-pyron酷from a
fongusAspcrginus nigerEN-13,JAntibiot,2007;60:204-210
5 Nagai K,Kami#ri K,பைடு நூலகம்atsumoto}I.et a1.YM一202204,a nffw antiftmgal

QbiD鱼墨曼』Q垡匝鱼!Q!丛金鱼幽凸坌!鱼些i鱼曼
2010 Volume 12 No.2(Serial No.76)
海洋微生物抗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张琳,王燕平 CIL京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700)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抗真菌:生物活性产 【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 A
化合物E 为了得到更多量的化合物日本研究者从海洋真菌 phoma sp.Q60596的培养基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具有内酯结 构的抗真菌抗生素YM一202204,试验表明YM-202204对真菌
粘细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产生次级代谢物的重要来 源,在微生物新药的开发研究中是极好的菌种资源。尽管 研究粘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作起步较晚,但目前所发现 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数量已达400种以上,80多种具有全新的 结构。但是之前所有的发现仅局限于陆生粘细菌,最近德 国的Venugopal J等采集海洋沉积物中的放线菌B 5632、B 3497,用人工海水培养3天,培养液经醋酸提取,提取物显示 强烈的抗真菌活性。经过跟踪筛选,分别得到4种新颖的丁 烯内酯(butenolides)及5种抗霉素(antimycin),其中抗 霉素正是培养基起抗真菌作用的重要成因。¨。
2009年中国检验医学年度评选结果 在 征京 尿揭 俑晓 皖
2010年1月31日,科学时报社在京举行“2009检验医学年度 评选颁奖典礼。,会上正式发布了。2009检验医学年度评选”的 获奖结果,获奖项目有:不在职的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在职的 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十大优秀企业家; 十大优秀检验科室;十大用户满意外资IVD企业;十大优秀医学 独立实验室;I、rD产业十大最具成长力企业;十大先进试剂获选
物质并不是由海绵、海藻、海胆、海葵等动植物产生的, 而是由与其共生或附生的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墉’。研究中发 现很多从海绵、海藻中分离的海洋抗真菌抗生素的真正来 源是海洋微生物。
据报道:共生的海洋细菌能通过一种化学物质来保 护甲壳类的胚胎,以防止病源真茵的感染。例如:长密 虾属Palacmon macrodactylus的胚胎能显著地耐受真菌 Logarnidium callinectes的感染(此种致病茵常见于甲壳 类动物),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胚胎表面上能不断地分离到 Altermanas属海洋细茵,这属细菌能产生2,3.indalinediane 或靛红(isatin),这些化合物都是病源真菌的抑制剂,所以对 胚胎有保护作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海洋中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开发研 究仅仅集中于海洋真菌,蓝细菌,粘细菌,放线菌等少数几
种微生物,还有很大一部分微生物没有被认识尤其是深海
微生物,这当中还蕴含着很多未被发现的活性产物。
抗真菌活性物质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出有临床价值 的抗真菌药物,虽然目前从海洋微生物的发酵培养中没有
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真菌药,但这一资源产生创新药的巨
an Antimicrobial Ester from ama血c似liment-Derived B∞tcri眦【J】.J
Nat Prod,2003;26;66(9):1291—1293 7孙奕,吕阿丽,田黎,等.海洋真菌Trichoderma reesei的次级代谢产
物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9):546~548
butenolides 1:R=H:R’=OH 2,3 R=OH:R’.H 4:R=o:R’=H
韩国的一个研究组从浅海区富有腐烂有机物的海洋沉 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Genus Streptomyces,它的培 养基提取物显示了强的抗真菌Candida albicans的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