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新药评价与新药管理

合集下载

新药研发与评价方法研究

新药研发与评价方法研究

新药研发与评价方法研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对医疗事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药研发成为了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然而,新药的研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流程。

本文将从新药研发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新药研发与评价方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药研发的基本概念新药研发是指在药品治疗领域中,通过多种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从天然产物或者化学合成物出发,发现并合成一种能够治疗疾病的新药物的研究过程。

该过程需要包括药物筛选、预临床实验、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

二、新药研发的现状目前,全球内新药的研发速度在逐年加快。

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制药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FDA批准了48种新药,较2018年的56种新药略有下降,但是仍处在一个不断增加的趋势。

尽管新药研发取得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整个研发过程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时间长、投入高新药研发所需的时间和投入非常大,可能需要长达几年的研究和一大笔资金。

尤其是在临床试验环节,如果结果不理想,还需要重新开展药物设计和制备。

这不仅会耗费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

2.无法得到预期效果新药的研发有时候也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即使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仍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

实践表明,无论是小分子药物,还是生物制品,都有失效的可能。

这也是新药研发十分复杂的原因之一。

3.安全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从过去的研究来看,新药的研发往往要面对安全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平衡。

即使是已经研制出来的新药,也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新药的研发需要在尽可能保证药物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药效,才能够为患者带来真正的治疗价值。

三、新药评价方法的现状新药的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评价方法的标准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药物药效学研究、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

1.药物药效学研究药物药效学研究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药物的药效学特征、药物对疾病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评估工作报告

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评估工作报告

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评估工作报告一、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新药研发成为了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环节。

临床试验作为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管理效果评估对于确保研发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的评估工作,为改进管理方法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问题与挑战1. 临床试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试验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试验主体选择的困难,试验流程的复杂性,对试验结果的监管不充分,以及试验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难题。

2. 新药研发管理效果评估的需求评估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研发效率和试验质量,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对于评估工作的需求迫切。

三、评估工作的方法和实践1.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评估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试验数据和管理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试验人口的基本情况、研究设计、试验结果等。

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2. 试验质量和结果评估评估试验质量是评估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参与机构和试验实施人员的评估、随机抽样的质量检查和数据验证等方式,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

此外,对试验结果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试验的可靠性等。

3. 管理措施的改进与优化根据对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的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是保证研发成功的关键。

这些措施包括对流程的优化、对人员培训的加强、对监管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和实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推动新药的研发工作。

四、案例分析为了具体了解评估工作的实践效果,本文选取了一家药企的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管理效果评估案例进行分析。

该药企通过收集试验数据、制定管理指标和流程,以及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和质量检查,有效提高了试验的质量和效率。

新药研发技术和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药研发技术和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药研发技术和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需求的增加,人们对疾病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各国都在加大新药研发和药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力度。

一、新药研发技术的发展新药研发技术是新药研发的重要基础。

目前,新药研发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研发模式,从化学合成向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向转变。

这种转变使得药物研发成为一项高科技的工程,研发周期也逐渐加快。

根据国际新药研发技术的发展趋势,新药研发技术已经进入了个性化、精准化和高通量化的时代。

目前,新药研发中主要的技术有:1、分子设计技术分子设计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结构的设计技术,可以从分子的基本结构出发,设计出具有特定药效的分子结构,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分子设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中,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

2、高通量技术高通量技术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对药物筛选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高通量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层面,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技术。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创新点。

它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发现药物研发中的规律性和关联性,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药物筛选、临床试验和药效评价等领域,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推动力。

二、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药效评价体系是对药物疗效进行科学评价的工具。

目前,药效评价体系已经逐渐完善。

药效评价体系包括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效能研究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三个方面。

1、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是对药物在体内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进行的研究,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分为药物吸收、药物分布、药物代谢和药物排泄四个方面。

2、药物效能研究药物效能研究是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的评价,包括药物安全性、药效特性和药物疗效等多个方面。

最新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最新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动物等级:健康洁净,符合国家要求(洁净级)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实验设施合格证书)
常用成年动物 2. 动物 年龄 幼年动物(发育、内分泌)
衰老动物,果蝇(抗衰老) 性别:雌雄不限,雌雄各半,单性别(热板法♀) 体重:与年龄有关,体重相近 种属:家兔和小鼠(不宜用于呼吸循环系统试验)
阿片类(猴犬兔中枢抑制;猫小鼠中枢兴奋) 品系:肿瘤试验(肝癌DBA/2;肺癌C57)
5.观察指标: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记录准确,指 标特异性和灵敏性高,重现性好,尽量用定量或半定量指标。
6.剂量
文献资料查询
剂量 范围
试验摸索 按体表面积剂量呼应:成人剂量←→动物剂量 离体试验浓度 参考药动学有效浓度
由分布容积估算最大浓度
最大浓度=成人剂量/最小分布容积(15L)
=动物剂量 /(体重÷4)
合成检验 与筛选
花费10亿元美金
新药研发特点
❖ 投资高 ❖ 周期长 ❖ 风险高 ❖ 利润高 ❖ 竞争激烈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1. 药学研究 2. 主要药效学研究 3. 安全性研究 4. 药动学研究
基础药动学研究
特殊毒性研究
全身毒性、局部毒性研究
有效性研究 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
药效学研究
制备工艺研究
新药发现、选题、设计处方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我不下地狱, 谁下地狱1
听说,辣椒吃多了也 会死人,到底吃多少 会死呢?我来试试吧, 不过别忘了追认我为
烈士呦!!
你们两个小家伙 怎么能代表我的 主人,我先吃上6
个月吧.
新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反应停:1956年上市, 治疗妊娠呕吐, 引起海豹畸形儿12000多人

新药研发与药物安全性评价

新药研发与药物安全性评价

新药研发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第一章: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药品行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药研发的首要目标是开发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药品,包括新型化合物、抗体药物、生物技术药品等。

1.1 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1)药物发现阶段药物发现阶段是新药研发的起点,通常是通过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式,筛选出数百万种潜在药物分子,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寻找合适的候选药物。

(2)药物优化阶段药物发现阶段筛选出的候选药物需要在药物优化阶段进行再次筛选和评估。

此时,需要对药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蛋白结构的优化、活性的改进等,以求得最终的药效。

(3)药物临床前阶段药物临床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确定药物的药效、毒副作用等指标,为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4)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

在临床试验中,需要对药物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药效、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指标,并为药物的上市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2 新药研发的难点新药研发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难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研究成本的高昂和研究时间的长。

新药研发的成本通常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由于药物的研发周期长,研究成本高昂,导致很多公司难以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此外,由于新药研发过程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研究成本和风险。

1.3 新药研发的趋势近年来,新药研发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技术药品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药品是新药研发的一大趋势,它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较小,对一些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优势。

(2)个体化治疗的发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新药研发开始向个体化治疗方向发展。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基因信息,从而选择更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多学科合作的发展新药研发是一项跨学科的工作,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协同运用。

因此,多学科合作将成为新药研发的趋势。

新药开发流程与评价标准

新药开发流程与评价标准

新药开发流程与评价标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新药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当今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

但是,为了确保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严格的新药开发流程和评价标准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药开发流程和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新药开发流程一个合格的新药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研发和试验。

一般而言,新药开发的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药物发现: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的方式筛选出可能具有药效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

2.临床前研究:在这个阶段,新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评估其毒性、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剂量,从而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

3.临床试验:在这个阶段,新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包括I 期(安全性)、II期(有效性)、III期(大规模安全性和有效性)和IV期(市场监测)。

4.新药注册:在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并获得良好的结果后,研究人员需要提交新药注册申请并通过审查批准。

5.上市销售:在通过审查批准后,新药需要在市场上销售,并继续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新药评价标准为了确保新药的安全有效性,药物监管机构需要清晰明确的新药评价标准。

目前,常见的新药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理学评价:通过评估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可以确定其尊重和组织特异性,以及是否具有期望的效能和毒性。

2.药效学评价:药效学研究是为了确认药物是否能够产生特定效果,并确定剂量反应曲线的形状、峰值和平台。

药效学评价还将确定药物在不同患者个体之间的变异性。

3.安全性评价:需要特别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依赖性和累积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和其他药物、饮食和生理/病理状态的相互作用。

4.药代动力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的评价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了解药物代谢和结构与吸收、分布和排泄有关的因素是安全和有效性评估的关键。

5.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确保生产合格药物的重要步骤。

新药研发的质量管理方法

新药研发的质量管理方法

新药研发的质量管理方法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而且耗时的过程,它的质量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而且还需要保证生产流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一个合理有效的新药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药质量管理方法的流程新药质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新药研发前的质量管理新药研发前,需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标准操作程序。

质量管理计划应涵盖以下内容:1.研发流程,包括研发的各个阶段和质量检验要求。

2.生产流程,包括生产的各个阶段和质量检验要求。

3.验收标准,包括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4.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药品的外观、标签标识、包装等。

第二阶段:新药研发中的质量管理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这包括以下内容:1.控制点的选择。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选择关键的控制点进行监测。

2.数据收集和分析。

需要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纠正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新药上市后的质量管理新药上市后,需要进行质量追溯和评估。

这包括以下内容:1.质量追溯。

新药上市后,需要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以便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质量评估。

需要对新药上市后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

新药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实例当今,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质量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下是几个新药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实例:1.疫苗质量管理。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重要药品,因此其质量管理尤其重要。

现在,疫苗质量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生产流程控制和验证方法,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一些新的疫苗质量管理方法被提出,如微生物质量测定、细胞培养质量测定等。

2.生物制剂质量管理。

生物制剂是一类包括蛋白质、肽、抗体、基因工程药物在内的药品。

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

新药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估

新药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估

新药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估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药研发成为了医药领域的关键课题之一。

然而,新药的开发过程并不简单,除了需要经过严格的研究和试验,还需要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估,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着重探讨新药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任务。

它包括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开发和药物上市等多个环节。

在药物发现阶段,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筛选出一系列具备潜在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随后,在药物设计阶段,研究人员会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其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在药物开发阶段,首先需要进行药物的合成和制备。

这一步骤涉及到大量的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技术,并需要严格的质检程序。

然后,通过体外和体内的实验评估,验证药物的效能和安全性。

最后,药物研发人员会提交申请,进行药物上市的审批流程。

二、药物安全性评估药物安全性评估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识别和评估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的安全。

药物安全性评估通常分为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和临床安全性评价两个阶段。

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阶段,药物研发团队会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对药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

这些试验包括药理学、毒理学、代谢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以评估药物的毒性潜力、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确定药物的安全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临床安全性评价阶段,患者会参与到临床试验中,接受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会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包括Ⅰ期、Ⅱ期和Ⅲ期试验。

这些试验旨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收集关于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数据。

药物研发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确定药物的合适剂量和适应症,并识别潜在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工作需要遵守严格的法规和伦理规范。

研发人员必须确保试验设计合理,患者知情同意,遵循数据的质量管控以及确保研究过程的透明和可追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这种情况当然也会影响美国新药研制 事业的学术地位和经济效益
1976年,有位叫Defelice的学者埋 怨药物管理局说: “对药物评价工作自由程度与药物 的发现是平行的。过度地妨碍人体实验 的任何组织系统都会减少药物的发现。 很多药物的作用是首先在人体上发现的, 而且现在还继续如此。没有做临床评价 的特权就不会有进展。”


事故也随之出现较多
很多新药的毒性不断地在临床应用 中表现出来 有些药物经常在用了好几年以后才 发现它的严重毒性和副作用,问题暴露 的时候已有相当多的人数波及了
29


下面举几个药害事件的例子: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泛地用 含 砷化合物 治疗梅毒螺旋体感染,死了很 多人
(2) 氯仿 用于妊娠后期的分娩,由于 肝脏的毒性,死了不少妇女
42

由于FDA的严格管理,学术界对
此是很有意见,是很不满意的

43

1983年美国著名学者 May 等指出: “由于新药上市数少,就延长了研究的 周期,使很多药物停留在临床试用阶段, 进而影响了更多药物进入临床。结果使 很多美国首创的新药流到国外去临床试 用,试用后就在外国注册。这种情况6 0年代以前是没有的,但在70年代以 后是明显的。”


以上因素的综合,促成了新药事业 的高速发展
25

(三)几起重大的药害事件的回顾
在新药事业高速发展的当时,药政管 理存在很多问题,并不十分严格 很多新药经简单的动物实验,看到一 定的药效,毒性不大就上临床 例如:


26

1、
氯丙嗪在临床试用前就没有做过几
项毒性指标

2、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酶抑

36

而美国却没有受害
因美国从1938年起就强调上 市新药的安全性,对一些产家多次 申请生产都没有受理
37

(7)斯蒙事件 在60年代后期,在日本相继出现许 多 Smon 症病人,症状最初是腹痛,而后 相继出现神经障碍和运动麻痹等 后来搞清楚此病是用抗肠道感染的药 物 氟碘喹 的制剂所致。70年9月全日 本停用此药, Smon 症的发病率急剧下降 为零 此症共有患者7800多人,350 多人死亡
18

如: 磺胺类药物 抗生素 抗微生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抗精神失常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绞痛药 抗肿瘤药


19



降血脂药 利尿药 巯基解毒药 螯合剂等 在那个时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

分析当时所以有这样大的突破,原因 很多。有远因,亦有近因 1、从 远因 来看,这与本世纪以来整 个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分不开,尤其是 与 医学科学技术 水平和 化学科学 水平的 提高分不开


23

(3) 磺胺药,抗生素的相继出现,再 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传染病和 寄生虫病的流行,促进了化学治疗学的 发展 (4) 化学合成工作者和药理工作者加 强了合作,使药物的合成和设计更好地 为寻找新药服务,推动了化学药理学的 发展
24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主要 国家实验设备大量更新,科研投资大幅 度增加,很多国家在主要制药工业机构 和药厂配备了高级科学家,开展了大量 寻找和评价新药的工作,等等
13


从19世纪开始,随着有机化学,植物
化学和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等基
础医学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在不
断地提高和深化

14
最突出的例子 德国药师 Serturner 1803年从阿片中 提取了纯 吗啡 ,这是人类 第一个 从天

然产品中分离和结晶得到的有效药物

1802年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到纯奎宁
7

另外又说: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由渔猎而畜牧 而农业。到了农业时代,民多食粮,遇 毒则渐少,尝草木治病的知识渐增,寻 草木而治病者日多,多中得一,积少成 多,代代相传,‘本草’而生。由此可 知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为了生存和疾病斗 争,从自然界选择了治病的药物”
8

薛教授的论述概括了从原始社会以来古 代人们觅药疗病的基本概况
3
第一节 新药管理法制化的发展 源自一) 古代的新药评价(管理)
《中国药学史料》
作者:我国著名的 薛愚 教授 在书中,薛教授详细论述了中国的药 物发展史
4

在 “药物的萌芽”一节
薛教授指出: “药物是人类在劳动生产中与疾病作斗 争而萌芽的,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 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而选择必需 的物质医治各种疾病而产生的”

很多工作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系列化
49

在这些技术条件的基础上,WHO和各 主要大国自60年代以来都先后制订了 “新药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对新药评 价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50

美国FDA1978年后提出了研制新药的
《非临床安全性实验研究规范》(GLP) 即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1979年 获得美国国会通过而生效。凡不符合GLP 的新药报批材料,FDA可不予受理


30

(3)
2,4-二硝基酚用作抗肥胖剂,
出现了白内障和视力障碍,骨髓抑制死
亡177人

(4) 1937年,美国用 二甘醇 做溶剂制
成一种磺胺药的制剂,作外用药,有很
大的毒性,广泛使用后,死了100多人
31


(5) 50年代初,法国出售一各有机锡 的胶囊剂,叫做 Stalinon, 主要用于治 疗痈疖和其它葡萄球菌性皮肤感染,骨 髓炎,炭疽和粉刺等。在没有充分地做 毒性试验的情况下,用于临床,在很短 的时间内就有上千人服用 ,结果造成 217人中毒,102人死亡 事后不久,实验证明主要是中枢神 经系统的毒性
治疗学 的手段,先在染病的 实验动物模
型 上进行药效学试验后才上 临床人体试


虽然说当时的工作总的还很初步, 但比古代完全靠经验尝试无疑是跨出了 很大的一步
17

(二)廿世纪上半叶的新药评价

上个世纪上半叶是新药发展空前迅速 的时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5 年间,也就是廿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这 30年间发展更快 现在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中大部分都是 那一时期研制问世的


21

(1)在医学方面, 生理学,生物化学, 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 等的发展奠 定了实验医学的基础 (2)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植物化学 的成熟为药物化学的发展作了准备 这两方面的成就都为新药研究工作的 发展铺平了道路


22

2、从近因来看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
(1) 实验药理学方法 系统地用於药物 的筛选,使筛选工作能比较迅速,有效 地发现新药 (2) 实验病理学 成功地建立了不少病 理模型,为实验治疗学打下了基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40
美国曾在1906年,1938年 和1962年三次修订药品管理的法令 60年代的Thalidomide事件以后, 美的新药评审一下子走向极端,竭力强 调对新药要严格管理。其基本精神充分 反映在1962年修订的美国第三个药 品管理法令中
5

“在渔猎时代,不食草木,而食鱼和动物, 故当时病者选择的药物以动物为主。我 国最早纪录有医药的古籍《山海经》一 书,其中所用药物也以动物较多,内外 科病多用动物药医治。故原始药物始於 动物而不是植物,是有科学根据的”
6

“由于人类的增殖,鸟兽鱼之类不敷食用, 则尝试草木类(果实、核仁、根茎类) 之可食者。草木多毒,故传说‘神农尝 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在毒药发现 之后从而有了解毒之药。治病之药也由 尝试而得,如泻下,呕吐,发汗等药逐 渐出现了”

47

60年代以来的新药评价工作的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药的开发 的推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特点,除了药政管理趋于严格以外,
48

首先是临床药理学突起 其次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 药品特殊毒理学的发展 同时,在新药的药学评价,药效 评价和一般毒性评价方面,60年代以来 在技术上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38



(四)采用法律手段对研究新药严格管 理

Thalidomide 事件的爆发促使世界各
主要大国加强对新药研制的管理 虽然由于美国新药审批工作的延缓, Thalidomide 的惨祸没有殃及美国,但美 国却是对该事件反映最敏感的国家

39

1962年美国再次修订了它的 药品管理法令 美国新药人体试用和生产的审 批权限属于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


这个法令,就是著名的Kefauver Harris 修正草案,是一个十分严密而繁 琐的法令
41

仅“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书”中规定的 文件就有十四个大项,而且每一项都有 具体的细则。

各种各样的保证书,说明书,人事档 案三类就有一大堆,毒性试验的要求也 越来越多,很多药物审批都没有通过, 结果使新上市的新药数量大幅度下降
宁 几乎没有做过什么毒性试验就在临床
应用了

3、 口服降血糖药甲磺丁脲人体应用的
报道和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发表
在同一期杂志上
27


从有利的方面讲:

由于临床试用方便
发现新药的机会就多


研究周期就短
成功率高


研制新药的积极性也高
当时,新药研究的形势确实喜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