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月,在过敏反应前期,结素试验无反应; • 免疫系统受干扰: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白喉等,
可使原有过敏反应暂时受到抑制,呈阴性反应; • 免疫功能低下:急性、重症结核病,如急性粟粒型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或病人濒危时,肿瘤,结节病和艾滋病等结 素反应可降低或无反应;但随着病情好转,结素试验可转 为阳性反应; • 结核菌素试剂失效或接种方法错误,也可呈阴性反应。
关于结核病控制的现代观点
• 再生气溶胶(尘埃)传染,随地吐痰,干燥后形 成再生气溶胶,被吸入感染。
• 结核杆菌在干燥的痰中可存活6~8个月,随尘土 飞扬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可保持传染性8~10天。
• 消化道传染
• 多由饮用未经消毒的患结核病牛牛乳引起, 人的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少 量进入,易被胃酸杀灭,大量进入,有可 能感染。
•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 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 结核风湿症等,一般发生在初染患者;
•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 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出现空洞也无自觉 症状
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 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 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 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 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 ( PCR),血清学检测 ,细胞因子检查。
• 诊断性、试验性治疗 :诊断性治疗不要用既抗 炎又抗结核的药物;试验性治疗要注意抗结核治 疗3~4周仍不退热者,应考虑有无继发感染或药 物热、或系耐药结核菌感染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可能发生的“暂时恶化”的鉴别。
• 流行病学: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源。 •
•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

结核病诊断标准与分类

结核病诊断标准与分类

结核病诊疗标准和分类1、肺结核诊疗标准:根据新修订肺结核诊疗标准(WS288- )分为:肺结核确诊病例、临床诊疗病例和疑似病例。

⑴、确诊病例:包含涂阳肺结核、仅培养肺结核、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疗为结核病变者三类。

涂阳肺结核:凡符合下列三项之一者为涂阳肺结核病例。

①、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②、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上肺部影像学检验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③、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上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仅培养肺结核: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病例。

①、痰涂片阴性;②、肺部影像学检验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疗为结核病变者⑵、临床诊疗病例:凡符合下列之一者为临床诊疗病例(涂阴肺结核)①、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②、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验阳性;④、3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验证实为结核病变者;⑤、3次痰涂片阴性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疗性诊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者;符合临床诊疗病例标准,但确因无痰而未做痰菌检验未痰检肺结核按涂阴肺结核诊疗管理方法采取诊疗和管理;【注: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指:和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任一个肺结核病变影像学相符。

】⑶、疑似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①、有肺结核可疑症状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和涂阳肺结核患者亲密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仅胸部影像学检验显示和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2.1流行病学结核患者发病时,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来源。

当易感者与具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被感染。

2.2临床表现2.2.1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表现咳嗽、咳痰、咳血痰或咯血,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持续时问较长;支气管淋巴痿形成并破人支气管阻塞气道或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

当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时,还可表现肺外器官相应症状。

当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绿色痰等。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已形成空洞也无自觉症状,仅靠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2.2.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患者延误诊治时间较长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除呼吸系统体征外,还可表现面色萎黄,结膜、甲床和皮肤苍白以及消瘦等相应部位体征。

当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位于肺部。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结核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史患者的病史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以下方面:1. 既往有无结核病史,以及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情况。

2. 是否有长期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

3. 有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4. 是否有咳嗽加重、胸痛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于诊断肺结核也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

2. 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

3. 检查患者的胸廓形态、肺部叩诊、听诊等。

4. 检查患者的淋巴结、脾、肝等器官是否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关键。

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痰液检查,包括痰液涂片、痰液培养等。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

3. 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结核病变。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肺部结核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3. PET-CT检查:PET-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结核病变的活动程度。

五、诊断标准根据以上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结核。

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肺结核的诊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临床诊断。

2. 确诊诊断:需要通过痰液检查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人体各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引起肺脏病变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1临床表现1.1 症状1.1.1 呼吸道症状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咳嗽、咳痰≥2周以及午后发热为最主要的肺结核可疑症状。

随着病变进展,病人可逐渐表现为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痰,当肺结核合并各种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脓痰等。

有时以咳血痰或咯血而发现肺结核,根据结核病变侵犯血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临床上可表现大、中、小量咯血或咳血色痰。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持续时间较长。

1.1.2 胸痛多表现为背部酸痛,与肺结核病变累及胸膜有关,当同时患有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患侧多有胸痛,在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多胸痛可消失,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在胸腔积液减少时胸痛可再发,这与胸膜粘连有关。

1.1.3 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食欲不振,女性病人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少数病人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或头痛等。

1.2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有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体重可略减轻。

如合并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干酪坏死物破入支气管阻塞气道或发生气管、支气管结核而出现气管或支气管的狭窄等,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可见呼吸三凹征,听诊可闻喘鸣音。

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延误诊治时间较长者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肺结核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
情并防止传播。

目前,肺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和体征
肺结核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低热等症状,并在体检中
发现肺部有异常体征,如湿啰音、胸膜摩擦音等。

这些都是肺结核的
典型表现,对于初步诊断非常有价值。

2.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通过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杆
菌感染的反应的方法。

这种测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曾经感染过
结核杆菌,并且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3.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种通过拍摄胸部X光片来观察肺部情况的方法。

在X光
片上,肺结核患者的肺部通常会出现斑点状或结节状的阴影,这些阴
影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结核病灶。

4.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咳出的痰样本进行培养和染色,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存在的方法。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结核感染,并且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

5. 分子生物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一种通过PCR技术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是否存在的方法。

这种检查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因此被视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总之,以上几种诊断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

同时,在进行诊断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家族史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得出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

要确诊结核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来做出判断。

以下是结核病的一般诊断标准及参考内容:1. 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长期持续咳嗽,可能伴有咳痰、咯血、胸痛、乏力、发热和体重下降。

因此,在诊断结核病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2.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是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检查方法。

在结核病初期,胸部X线可能没有明显的异常,但在后期,可以看到肺部阴影、斑点状浸润和块状阴影。

这些结果是结核病的一种指示性特征。

3.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

在TST中,医生会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肤上,然后观察反应。

如果在48-72小时内形成硬结,则被视为阳性反应。

然而,TST不能区分活动结核感染和旧有感染,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诊断。

4.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与检测:通过结核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方法,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为6-8周)。

另外,还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咳嗽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来进行检测。

5. 基因扩增试验(GeneXpert):GeneXpert是一种快速诊断结核病的分子诊断方法。

通过GeneXpert技术,可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核酸,并确定其对常用结核药物是否具有耐药性。

这是一种快速、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

6. 组织活检:当其他检查结果无法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医生可能会进行组织活检。

在该检查中,医生会收集患者的肺组织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诊断标准及参考内容仅供参考,结核病的确诊仍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因此,在怀疑结核病的情况下,请务必就医并寻求专业诊断与治疗。

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

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

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病变者;
2.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阴影,病人有咳嗽、吐痰、低烧、盗汗等肺结核症状或按肺炎治疗观察2-4周未见吸收;
3.儿童结核菌素试验(5个单位,相当于1﹕2000)强阳性反应者,伴有结核病临床症状。

二、确诊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包括涂片或培养);
2.痰结核菌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表现;
3.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
4.疑似肺结核病者,经临床X线随访、观察后,可排除其他肺部病变;
5.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消毒】
75%酒精数分钟可杀灭,痰内菌体用50%苯酚或2%甲酚皂溶液12-24小时可杀灭,日光直接照射4小时可大部分杀灭。

痰可焚烧或用2倍量25000—50000mg/L有效氯溶液拌匀作用6小时候后倒入厕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2004年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 结核病分册》,里面明
确指出,呼吸系统结核包括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结核病。很
明显,肺结核,就是肺的结核,不包括结核性胸膜炎,也不包括支气
管结核等。教材也一直把结核性胸膜炎单独列开写一章。
然而,新版的诊断标准这样定义: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

查到一篇文献,刘建民, 何权瀛. 194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
情况的临床分析(摘要)[C]中华医学会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 2000,里
面提到,肺结核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 中华医学会气管支气管结核
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里面提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
并气管支气管结核。

2、肺结核的确诊标准

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是什么?病理?
结核病的金标准不是病理,因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也会引起干
酪性坏死,所以病理不能确诊肺结核,只能临床诊断;奴卡菌、非结
核分枝杆菌,也会抗酸染色阳性,痰涂片更不能确诊结核。
教科书明确写了,结核病的金标准是培养到结核分支杆菌。
然而,新版诊断标准,病理可以确诊肺结核,甚至部分患者,抗酸染
色阳性可以确诊肺结核;甚至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也可以确诊肺结核!
内科学第八版指出,痰培养不到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确诊
菌阴肺结核。确诊菌阴肺结核,我觉得这不等于确诊肺结核。
菌阴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肺
结核。
其诊断标准为:
①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
②抗结核治疗有效;
③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④PPD (5IU)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⑤痰结核菌PCR和探针检测呈阳性;
⑥肺外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
⑦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中检出抗酸分枝杆菌;
⑧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
具备①~⑥中3项或⑦~⑧中任何1项可确诊。

新版诊断标准如何确诊肺结核?
■ 涂片查抗酸杆菌
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确诊:
痰查抗酸杆菌阳性2次;
痰查抗酸杆菌阳性1次,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痰查抗酸杆菌阳性1次,同时影像学支持肺结核
■ 痰培养

影像学支持肺结核,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 分子生物学检查
影像学支持肺结核,同时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即可确诊。
■ 病理
影像学支持肺结核,同时病理检查支持肺结核,即可确诊。

■气管、支气管结核
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和支气管病变,同时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确
诊:
病理检查支持结核;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抗酸杆菌阳性2次;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抗酸杆菌阳性1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

■结核性胸膜炎
影像学提示胸腔积液(干性胸膜炎可无异常),同时满足以下任何一
条,即可确诊:
胸膜病理检查支持结核;
胸水抗酸杆菌阳性2次;
胸水抗酸杆菌阳性1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胸水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
3、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结核,同时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断:
具有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PPD中度阳性或强阳性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
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

■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和支气管结核相关病变,可诊断为气管、支
气管结核。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
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同时PPD中度阳性或强阳性;
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同时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同时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
■痰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检查)
以前,很多书这样描述抗酸染色检查:
弱阳性:1~2条/300视野
阳性(+):3~9条/100视野(9~27条/300视野)
新版标准做了修改,并且取消弱阳性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阳性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阳性(1+):3~9条/100视野,连续观察300个视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阳性(2+):1~9条/10视野,连续观察100个视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阳性(3+):1~9条/1视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杆菌阳性(4+):≥10条/1视野。
阳性,和阳性(1+),是有区别的!

■荧光染色镜检很多医院没有开展,敏感性更好。
荧光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阴性 (-):0条/50视野;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报告分枝杆菌数):1~9条/50视野;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1+):10~49条/50视野;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2+):1~9条/1视野;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3+):10~99条/1视野;
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4+):100条及以上/1视野。
报告2+至少观察50个视野,3+及以上的阳性结果至少观察20个视

野。
■PPD阳性判断方法
第八版内科学未提PPD阳性判断标准,第七版这样描述:
试验后48~72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
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反应。
新版的标准也变了:

72 h(48 h~96 h)检查反应。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为阳性。硬
结平均直径≥5 mm,<10 mm为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 mm,<15 mm为中度阳
性;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

4 如何判断结核感染
以PPD反应≥10 mm为结核感染标准。
这里的结核感染,包括既往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