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USLE的贵州省红枫湖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合集下载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兴义市为例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兴义市为例

学科代码:070502 学号:4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兴义市为例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年级:2015级姓名:章开莎指导教师:黄炜(校聘副教授)完成时间:2019年4月5日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兴义市为例摘要:本文基于GIS,利用RUSLEM模型,结合兴义市DEM、月降雨量、土地利用数据、NDVI等数据,研究兴义市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在进一步的分析土壤腐蚀强度的改变与土地利用程度和坡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1)从空间上来看,兴义市土壤侵蚀的等级较低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市里的北部和西部,而且忽然都是以块状为主;而另外的受到侵蚀等级高的主要分布在市里的相反方向,也就是南部和东部,这种侵蚀程度的都是以条带状为主;(2)从角度上来看,不同角度的土壤受到的侵蚀程度也是不同的,例如坡度分布在八度到十五度和十五度到二十五度的土壤会受到最大程度的侵蚀,侵蚀面积已经占到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六零;(3)从土地类型上来看,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总土壤侵蚀面积比最大,分别为33.67%和26.76%。

Abstract:Based on the RUSLEM model of G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nthly rainfall, land use data and NDVI data of Xingyi C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in Xingyi City.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soil corrosion intensity and the degree of land use and slope is further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space, the lower grade of soil erosion in Xingyi City is ma 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the city, and all of a sudden it is mainly block-shaped; Other high erosion grad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city, that is, the s outh and east of the city, the degree of erosion is mainly a strip; (2) from an angle of view, the degree of e rosion to soil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s also different, for example, soils with slope ranges from eight degr ees to fifteen degrees and fifteen degrees to twenty-five degrees will be subjected to the greatest degree of erosion. The erosion area has already accounted for 66.6% of the total area; (3)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nd type cultivated land and unused land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otal soil erosion area, 33.67% and 26.76%, respectively.关键词:GIS;RUSLE;兴义市;土壤侵蚀;Key words: GIS;RUSLE;Soil erosion in Xingyi city1.引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土地里的土壤母质由于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土壤被破坏,表面被剥离、搬运、沉积的过程[1]这我国现在正在遭受着严峻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这种自然灾害已经遍及全国范围,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峻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峻的损害。

贵州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诊断

贵州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诊断

收稿日期:2009-01-05;改回日期:2009-06-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6CB403200)、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308012)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项目/111计划0(B08048)第一作者简介:杨涛(1974-),男,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E -m ail:Enigama2000@贵州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诊断杨 涛1,陈 喜1,谢海文2,许崇育3(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 2.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南京 210008; 3.挪威奥斯陆大学地球科学系,挪威奥斯陆)摘 要:本文以贵州10个径流站覆盖近50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1956~2000)及19个气象站同期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M ann -K endall 趋势分析和流量历时曲线FDCs 等方法,分析了时间变异点(1986年)前后贵州8大主要流域的径流过程的年度和季节变化、洪枯水变化规律及其演变的空间特征。

结果表明:(1)从时间规律上看,贵州主要江河近50年间径流变化大部分测站呈现小幅增加趋势,个别下游水文站径流呈明显增加趋势;(2)1987~2000年期间贵州的汛期径流和1956~1986年期间相比更加集中了;(3)贵州大多数水文站月径流洪水指标(Q 5)在1986年后有不同幅度增加,而枯水指标(Q 95)1986年后涨跌互现。

与之对应的洪水指数(Q 5/Q 50)及枯水指数(Q 95/Q 50)也存在类似规律;(4)从空间规律上看,贵州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径流减少,其它地方(主要集中在乌江上游)增加。

贵州1986年前后近50年时期内的降水及蒸发的空间规律与其径流变化空间规律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贵州过去近50年来的径流过程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保证并促进贵州地区区域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中年纹理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中年纹理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中年纹理特征与环境变化研究
吴丰昌
【期刊名称】《地质地球化学》
【年(卷),期】1993()5
【摘要】湖泊沉积物详细记载着区域和全球变化的信息,许多近代湖泊沉积物中都发育了不同颜色的规则交替的韵律纹理,这种类似于树木年轮和冰川纹泥的、具年和季节性分辨的年纹理沉积物,对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和地质年代学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鉴于湖泊的时。

【总页数】2页(P88-89)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年纹理特征;环境变化
【作者】吴丰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3
【相关文献】
1.贵州红枫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J], 张耀;杨永琼;李晓燕;王敬富;余萍萍;陈权;金祖雪
2.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变化特征 [J], 王敬富;陈敬安;曾艳;杨永琼;杨海全
3.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及其与粒径的关系 [J], 朱元荣;张润宇;
吴丰昌;傅平青
4.贵州红枫湖HF1-2孔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土壤侵蚀意义 [J], 吕明辉;王红亚;蔡运龙;王文博;徐琳
5.贵州红枫湖纹理沉积物中近代气温记录 [J], 吴丰昌;万国江;黄荣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阳市红枫湖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与环境质量评价

贵阳市红枫湖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与环境质量评价

贵阳市红枫湖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与环境质量评价何邵麟;李朝晋;潘自平;罗明学;孟伟;莫春虎;王芳【摘要】Multi-purpose geochemical survey in the Hongfeng Lake of Guiyang City shows that its pH values are between 7. 3 and 7. 5 suggesting an intermediate and somewhat alkaline environment. Lacustrine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trophic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C, Corg, N, S F and P and hidden dangers of heavy metals such as As, Cd and Hg. The concentration of As is between ( 34. 6 - 52) × 10 -6 , 40. 8 ×10 -6 on average, exceeding the Grade III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According to year-round monitoring and monthly sampling, the pH values of lake water are between 7.5 and 8.0, also implying an intermediate and somewhat alkaline environment, and the total N exceeds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lake may be impacted by geochemistry of lake sediments, and hence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for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mportant water source sites in Guiyang City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ediments and water in the lake.%通过贵阳市红枫湖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红枫湖湖泊沉积物pH值为7.3 ~7.5,属中偏碱性环境.沉积物具有富营养化趋势明显,C、Corg、N、S、F、P等含量较高且富集度大,存在As、Cd、Hg等重金属安全隐患,其中As含量为(34.6 ~52)×10-6,平均值40.8 ×10-6,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特点.按每月一次对湖水水质进行一年期观测,发现湖水pH值为7.5 ~8,属中偏碱性环境,湖水总N长期超标.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极可能对湖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湖泊沉积物和水体的综合研究,可以为贵阳市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建议.【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02【总页数】5页(P273-276,297)【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湖泊水质;地球化学调查;环境质量评价;贵阳市红枫湖【作者】何邵麟;李朝晋;潘自平;罗明学;孟伟;莫春虎;王芳【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红枫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贵阳市主要供水源地,系1960年修建猫跳河梯级电站形成的人工湖。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以大方县为例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以大方县为例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以大方县为例黄启芬【摘要】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土壤侵蚀将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以2000年、2010年大方县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方县2000~2010年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计算并对比2000年,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且耕地面积减少,林、草地和水域用地面积增加;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明显增加,主要来自于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大小为: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2000~ 2010年,大方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方向发展,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2【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大方县【作者】黄启芬【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0 引言土壤侵蚀作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历史综合产物。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可以更好地把握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1-3]。

李辉霞等[4],王友胜等[5],杨小垂等[6],在GIS 支持下,利用TM 影像和相关资料编制土地利用矢量图和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借助空间转移矩阵分别提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的面积变化信息,并对两者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某个时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

以上是基于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的研究,卞鸿雁等[7]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以土壤侵蚀模数作为土壤侵蚀的表征,定量研究黄土高原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效应。

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_郜红娟

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_郜红娟

第33卷 第1期 2015年3月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Vol.33 No.1Mar.2015 收稿日期:2015-02-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187); 环境科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自然地理校级重点学科专项基金。

作者简介:郜红娟,讲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cgp1963@126.com。

*责任作者:张朝琼,教授,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qzhang714@163.com。

doi:10.16036/j.issn.1000-2650.2015.01.011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郜红娟1,张朝琼2*,张凤太1(贵州师范学院1.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 550018; 2.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方法】采用遥感解译和GIS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视角,分析了1990-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结果】研究期间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

在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梯度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于低梯度带。

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集中于高梯度带。

在高程梯度带上,高海拔梯度带是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区,低海拔梯度带是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的优势区。

1990-2010年各地形梯度带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降低,而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

主要表现为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

其中,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变化集中于中等及以下梯度带。

建设用地和水域变化主要分布于中等高程带以及其他低地形梯度带。

【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差异突出。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其主导因素。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地形;等级;贵州省中图分类号:F321.1;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650(2015)01-0062-09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Use Change in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errain GradientGAO Hong-juan1,ZHANG Chao-qiong2*,ZHANG Feng-tai 1(1.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550018,China;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indifferent terrain gradients.【Method】In this study,a method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The terrain gradi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elevation,slope,landform relief and terrain niche from 1990to 2010.【Results】Th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land use from 1990to 2010in Guizhou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ter-rain gradient.Farmland,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 terraingradient of slope,landform relief and terrain niche.Conversely,woodland,grassland and unusedland were distributed in high terrain gradient.Farmland,grassland and unused land were in highelevation.However,woodland,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s were in the low elevation.The areaof farmland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 in each terrain gradient from 1990to 2010while the area ofwoodland,grassland,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s increased.The most obvious is the conversionfrom farmland and unused land to wood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The change of farmland,grassland,woodland and unused land concentrated in the average or lower terrain gradient.Thechang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verage elevation or other第1期郜红娟,等: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lower terrain gradient.【Conclusion】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rrain gradients of landuse change as a resust of natural condition,socio-economic factor and reforestation policy.Key words:land use change;landform;grading;Guizhou province 地形作为土地的重要的背景,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研究一直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land cover,LUCC)研究的重要内容[1-2],它直接影响地面的物质流动与能量的转化,从而深刻影响着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和速度[3-6]。

基于USLE模型的大方县1990-2015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基于USLE模型的大方县1990-2015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基于USLE模型的大方县1990-2015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杨建;周秋文;韦小茶;杨娟【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02【摘要】对贵州省大方县1990-2015年土壤侵蚀量进行研究,为该地的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等工作提供依据.基于GIS/ENVI技术和方法,结合USLE土壤侵蚀模型,利用1990、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1990-2015年的日降雨量、DEM等数据估算大方县的土壤侵蚀模数.在研究1995年小于容许土壤流失量(500t·m-2·a-1)的土地面积达874km2,占全县侵蚀总面积的50.37%,轻度侵蚀面积为497km2,占比达28.64%,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土壤侵蚀量强度较小,占土壤侵蚀量总强度的20.99%.【总页数】3页(P18-19,44)【作者】杨建;周秋文;韦小茶;杨娟【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基于遥感和USLE模型的2000-2010年甘肃省土壤侵蚀变化评价 [J], 王莉娜;李文龙;王素芳;陈迪;许静2.基于GIS与RUSLE的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分析 [J], 李雪莹;杨俊;杨阳;王雪3.基于RUSLE模型的铜仁地区1987—2015年土壤侵蚀时空特征 [J], 胡先培;曾成;钱庆欢;王权;李阳兵4.基于USLE模型的2001—2015年江西省土壤侵蚀变化研究 [J], 周夏飞;马国霞;曹国志;於方;周颖;贾倩;张宇航5.基于RUSLE模型的2000—2010年长江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评价 [J], 王萌;刘云;宋超;李春蕾;肖文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rusle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rusle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土壤侵蚀 6 退耕还林 2 定量评价 2 rusle模型 2 rusle 2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1 经验建模 1 空间特征 1 混合像元分解 1 海坛岛 1 泸定县 1 沙棘造林 1 水土流失 1 水力侵蚀 1 植被覆盖度因子 1 景观格局 1 时空关系 1 数字高程模型 1 敏感性 1 归一化植被指数 1 岔口小流域 1 山地环境 1 定量研究 1 季节分异 1 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 1 地理信息系统 1 土壤侵蚀模型 1 土地覆盖类型 1 土地利用变化 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1 回归分析 1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1 云蒙湖 1 ndvi 1 gis 1
推荐指数 5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贵州省猫跳河流域 土壤侵蚀模拟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rusle 3s技术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 预测模型 降雨变化 退耕还林(草) 泥沙输移比 影响因子 延河流域 复杂地形区 地形因子 土壤可蚀性k值 侵蚀量 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 不确定性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rusle 退耕还林 白龙江流域 生态风险 水土流失 景观损失指数 岷江上游 土壤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研究方法
2. 2. 1 研究思路
将流域 1960 ~ 2004 年的土壤侵蚀划分为 1960 ~
1986 年、1987 ~ 1997 年、1998 ~ 2004 年 三 个 时 段,其
划分依据是为了方便与在该流域利用沉积物分析法得
出的结果[3]进行对比,并且流域从 1998 年开始实施小
中图分类号: S15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65(2011)02-0113-06
土 壤 侵 蚀 是 最 活 跃 、最 敏 感 的 生 态 致 灾 因 子 之 一 , 它不仅破坏 土 地 资 源,导 致 土 壤 退 化、土 地 生 产 力 下 降,而且造成江河 湖 库 的 淤 积,加 剧 洪 涝、干 旱、滑 坡、 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土壤侵蚀作为土地利用 /土地 覆被变化引起的主要 环 境 效 应 之 一,是 自 然 因 素 和 人 为 因 素 叠 加 的 结 果 ,是 全 世 界 瞩 目 的 环 境 问 题[1 ]。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1 年 3 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Vol. 38 No. 2 March 2011
基于 RUSLE 的贵州省红枫湖流域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特征
曾凌云1 ,汪美华2 ,李春梅3 (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廊坊 065201;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态脆弱带 之 一 ,山 高 坡 陡 、降 雨 量 大 、植 被 覆 盖 率 低 ,这 些 因 素 直 接导致了 严 重 的 土 壤 侵 蚀 乃 至 石 漠 化。 有 学 者 采 用 3S 技术和 RUSLE 模 型,分 析 了 贵 州 省 猫 跳 河 流 域 土 地利用 / 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空 间格局下的土壤侵蚀 状 况,探 讨 了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对 临 近的猫跳 河 流 域 的 影 响[2]。 另 有 学 者 利 用 沉 积 物 矿 物磁性 参 数 研 究 了 贵 州 红 枫 湖 流 域 的 土 壤 侵 蚀 情 况[3]。本文采用修正的通 用 土 壤 流 失 方 程 ( RUSLE ) , 定量研究了 40 年来红枫湖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量和 土壤侵蚀强度,探讨 了 流 域 土 壤 侵 蚀 与 土 地 利 用 的 时 空变化特征。
1 研究区概况
红枫湖位于贵州 省 中 部,是 云 贵 高 原 上 最 大 的 人
收稿日期: 2010-03-08; 修订日期: 2010-06-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5036) 作者简介: 曾凌云(1983-) ,男,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和地质
环境管理方面研究。 E-mail: loftygift@ sina. com
工湖泊,建于 1958 年,于 1960 年 竣 工 蓄 水,水 库 面 积 57. 2km2 ,蓄水 量 6 101 × 108 m3 。 主 要 入 库 河 流 包 括 麦翁河、羊昌河、麻 线 河 和 后 六 河。 红 枫 湖 流 域 ( 106° 00′ ~ 106°26′E、26°00 ~ 26°25′N) 地 处 猫 跳 河 的 上 游 地区,流域总面积约 1 591km2 ( 图 1 ) 。 在 行 政 区 划 上 包括平坝县、安顺 市 西 秀 区 和 长 顺 县 的 一 部 分。 流 域 海拔最低 1 196m ,最 高 1 640m,大 部 分 介 于 1 200 ~ 1 400m之间。流域内出露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 石炭系、二叠系、三 叠 系 和 侏 罗 系 灰 岩、白 云 岩、砂 岩、 页岩,第三系砾岩,第 四 系 堆 积 物 和 海 西 期 玄 武 岩 等。 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 季 风 湿 润 气 候,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约为 1 200mm,主要集中在 5 ~ 10 月,降水量一般占全 年降水量的 80% ,且多以阵 雨 和 暴 雨 形 式 出 现。流 域 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受到人类活动 的 长 期 影 响 ,流 域 内 原 生 植 被 只 有 小 部 分 残 存 ,绝 大 部 分为次生林 和 人 工 林,森 林 覆 盖 率 仅 为 9. 9% 。 土 壤 以黄壤和石灰土为 主,此 外 还 有 水 稻 土、紫 色 土、黄 棕 壤等类型。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 1 数据来源 (1) 研 究 区 1973、1990、2002 年 三 期 遥 感 影 像。
1973 年是分辨率为 57m 的 MSS 影像,1990 年和 2002 年是分辨率为 30m 的 TM 影像。
(2)研究区 1∶ 5 万地形图。 (3) 安 顺、贵 阳、平 坝、清 镇 四 个 站 点 1960 ~ 2004 年的逐月降雨量。
·114·
曾凌云,等:基于 RUSLE 的贵州省红枫湖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2011 年
(4)研究区 1∶ 5 万土壤类型图。 (5) 研究区土壤普查资料 ( 包括土壤机 械 组 成、粒 级含量、有机质含量等数据) 。
图 1 研究区位置图 Fig. 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表明,过去 40 多年来,流域的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先增强再 减 弱 的 过 程,土 壤 侵 蚀 强 度 空 间 分 布 呈 西 强 东 弱 的 格 局 ,且

流 域 西 部 呈 明 显 先 增 强 再 减 弱 的 特 征 ,东 部 变 化 相 对 较 小 。
关键词: RUSLE; 喀斯特地区; 土壤侵蚀; 时空格局; 红枫湖流域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100081;
摘要: 以贵州省红枫 湖 流 域 为 研 究 对 象 ,运 用 GIS 和 RUSLE 模 型 分 析 了 该 流 域 1960 ~ 1986 年、1987 ~ 1997 年、1998 ~
2004 年三个时段内的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强度,并探讨了 40 多年来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