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字式保护的硬件系统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知识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知识
•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 数据传送指令 • 程序控制指令 • 输入/输出指令 • 其他类型的指令 注意:不要把指令系统当作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它属于计算机硬件的范畴。
28
计算机工作原理
原始数据 取数
I/O设备
结果
内存储器
存数
指令
运算器
存取命令
输入/输出命令
控制器
运算命令
29
微机主板示例
软驱 时钟 硬盘 光驱
15
软盘
软盘是一块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圆片 磁道——圆片上的同心圆,信息就记录在磁道上 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1个扇区=512个字节

容量=面数×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16
硬盘存储器 由若干同样大小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圆盘片环 绕一个共同的轴心组成,两个盘片之间仅留出安 装磁头的距离,硬盘片的每个面上有若干个磁道, 每个磁道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每一硬盘片存储面的同一磁道,形成一个圆柱面, 称为柱面。硬盘容量为: 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硬盘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每兆字 节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怕震动等缺点。
18
位、字节、字及字长
位 字节(8位) ……
数 据 存 储 的 组 织 形 式
字,字长
注意: 字长是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19
存储位
存储单元
0000H
(字节)
0001H
0002H
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
FFFFH
存储体结构图
20
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
CPU 快
存 取 速 度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器 、扫描仪 常用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第二章继电保护的硬件构成第一节继电器的类别和发展历程继电器能反应一个弱信号(电、磁、声、光、热)的变化而突然动作,闭合或断开其接点以控制一个较大功率的电路或设备的器件。

继电器的分类按输入信号性质分:非电量继电器和电量继电器按功能分量度继电器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中作为主要元件,与辅助元件有或无继电器配套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继电器等有或无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辅助元件中间、时间、信号继电器等电磁式继电器衔铁弹簧电磁铁工作回路电磁继电器触点信号电源一、电磁型继电器(Relay)继电特性:无论起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最小短路电流返回电流: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值最大负荷电流返回系数(恒小于1) I K re= K re= 0.85~ 0.9 I K act 触发特性曲线返回动作旋转衔铁式电流继电器结构6二、感应型继电器用电磁铁在一铝制圆盘中或圆筒中感应产生电流,电流产生转矩使圆盘或圆筒转动,使接点闭合的继电器。

四极感应圆筒式感应继电器工作原理与鼠笼式感应电机相似相当于两相式的电动机,垂直方向两磁极的线圈和水平两级的绕组磁通在空间上相差900,如果两磁通在时间上也相差900则可产生最大的旋转磁场圆筒上的转矩:M= KΦ1Φ 2 sinθ动作条件:电流大于定值(转矩大于弹簧反作用转矩),且θ为正(900时转矩最大)可反应两个电气量,如电压、电流,可实现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侧面正面电磁式中间继电器正面侧面五、微机保护将反应故障量变化的数字式元件和保护中需要的逻辑元件、时间元件、执行元件等和在一起用一个微机实现,成为微机保护,是继电器发展的最高形式。

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开始了微机保护研究的热潮源于计算机技术重大突破:价格大幅度下降、可靠性提高70年代中后期,国外已有少量样机试运行。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习题(第二版)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习题(第二版)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一、是非题1.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分配的系统软件。

A.对 B.错2.构成计算机电子的、机械的物理实体称为计算机硬件系统。

A.对 B.错3.计算机的“兼容性”,是指在新类型的处理器上开发的软件能够在旧的处理器中被正确执行。

A.对 B.错4.ISA、PCI、AGP、IDE等是一些不同的总线标准,它们不会应用在同一台计算机中。

A.对 B.错5.有关存储器读写速度的顺序为:Cache>RAM>硬盘>软盘。

A.对 B.错6.两个显示器屏幕尺寸相同,则它们的分辨率必定相同。

A.对 B.错7.一台微型计算机只要安装了Windows95或以后的操作系统就具备即插即用特性。

A.对 B.错8.CMOS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

A.对 B.错9.温彻斯特硬盘的主要特点是将盘片、磁头、电机等驱动部件等制成一个不可随意拆卸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密封组合式的硬盘存储器。

A.对 B.错10. 优盘只需要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与主机相连,在使用前不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A.对 B.错11. 微型计算机外存储器是指软盘、硬盘、光盘等辅助存储器。

A.对 B.错12.定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的数,它只能表示整数与纯小数。

A.对 B.错13.每种显示器均有多种供选择的分辨率。

A.对 B.错14.位图图像只能表示单色图像。

A.对 B.错15. 声音信号可以直接送入计算机存储和处理。

A.对 B.错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121二、单选题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

A.主机及其外部设备B.主机、键盘、显示器C.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D.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2.软件系统包括______。

A.程序与数据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系统D.程序数据与文档3.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第02章_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4_5)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第02章_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4_5)

第四节 频率差和电压差的调整
2. 电压差调整 •任务:在并列操作过程中自动调节待并发电机的
电压值,使电压差条件符合并列的要求。 (1) UG < U X ,发升压脉冲; (2) UG > U X ,发降压脉冲;
•实施原理、原则:与频率差调整相似。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3. 自动并列装置的工作原理 4. 频率差与电压差的调整 5. 数字型并列装置的组成
) 重点:
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组成;
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的基本原理 ;
微机式准同期装置的原理与优点。
本章作业:
1、 什么叫并列操作,简述同步发电机并列时应遵循的两条基 本原则。 2、并列操作有哪两种方式?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3、什么是准同期的恒定越前时间?它的整定值与哪些因素有 关,应当如何整定? 4、自动准同期装置由哪三个控制单元组成?它们各自的主要任 务是什么? 5、何谓滑差、滑差周期?与相角差δ有什么关系? 6、简述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实现电压差检测、频率差检 测、相角差检测以及恒定越前时间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节 数字式并列装置
一、概述
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CPU)等器件构成的数字式并 列装置,由于硬件简单,编程方便灵活,运行可靠,且技术上 已日趋成熟,成为当前自动并列装置发展的主流。
模拟式并列装置为简化电路,在一个滑差周期Ts时间内, 把ωs假设为恒定。数字式并列装置可以克服这一假设的局限性 ,采用较为精确的公式,按照δe当时的变化规律,选择最佳的 越前时间发出合闸信号,可以缩短并列操作的过程,提高了自 动并列装置的技术性能和运行可靠性。
原理:驱动器控制的三相电形成电磁场, 转子(永磁铁)在此磁场作用下转动; 同时电动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 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二章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

数字控制理论及应用(讲稿)第二章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第一节 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组成一、 硬件部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主机、接口电路、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外部设备、操作台等。

1、主机它是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组成。

主机根据输入通道送来的被控对象的状态参数,按照预先制定的控制算法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计算,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决策,然后通过输出通道发出控制命令,使被控对象按照预定的规律工作。

2、接口电路它是主机与外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

在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主机接收数据或者向外发布命令和数据都是通过接口电路进行的,接口电路完成主机与其它设备的协调工作,实现信息的传送。

3、过程输入/输出通道过程输入输出(I/O)通道在微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起着信号传递与变换的纽带作用,它是主机和被控对象实现信息传送与交换的通道。

模拟量输入通道把反映生产过程或设备工况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给微机;模拟量输出通道则把微机输出的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作用于执行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微机通过开关量(脉冲量、数字量)输入通道输入反映生产过程或设备工况的开关信号(如继电器接点、行程开关、按纽等)或脉冲信号;通过开关量(数字量)输出通道控制那些能接受开关(数字)信号的电器设备。

1)、模拟量输入(AI)通道:生产过程中各种连续的物理量(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位移、速度、电流、电压以及气体或液体的PH值、浓度、浊度等),只要由在线仪表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标准模拟量电信号,均可送入模拟量输入通道进行处理。

2)、模拟量输出(AO)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一般是输出4~20mA(或1~5V)的连续的直流电流信号,用来控制各种直行程或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行程,或通过调速装置(如各种变频调速器)控制各种电机的转速,亦可通过电-气转换器或电-液转换器来控制各种气动或液动执行机构,例如控制气动阀门的开度等等。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从用户输入完整的操作命令到系统显示应答 信息为止的这段时间
单位时间内系统完成的工作量
用户提交作业到执行后改作业返回给用户所 需要的时间
WEI 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性能指标
分类 内存的主要技术
指标
鼠标的主要技术 指标
硬件系统基础
指标 存储容量 存取时间 存储周期 灵敏度
按键点按次数
取样频率
含义
一个存储器中可以容纳的存储单元总和
WEI 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性能指标
分类 CPU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硬件系统基础
指标 主频 内存总线速度 扩展总线速度 总线宽度
响应时间 吞吐量 周转时间
含义
CPU时钟频率 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
主频=外频*倍频
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CPU与扩展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数据总线宽度:CPU与二级缓存、内存、输 入输出设备时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WEI 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
第二代
名称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存在时间 代表器件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1946至1959 电子管
水银延迟线或磁鼓 穿孔卡片、纸带
1959至1964 晶体管 磁芯 磁带
应用范围 代表产品 软件
CPU
WEI 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主要部件
硬件系统基础
计算机硬件功能机构:
➢ 运算器:主要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并把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的寄存器中。 (算术运算是指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是指非、与、或等运算)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作业一第一章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参考答案: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 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 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 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 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 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 DDC 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 操作站相连.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参考答案: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图1.3-2 典型的数字控制系统给进行调节和控制.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

(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一、单选题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软件的工作基础,软件使硬件的功能______。

A.扩充B.完善C.扩充和完善D.改变2.硬件系统包括______和外部设备两部分。

A.内部设备B.处理设备C.其他设备D.主机3.软件系统则由系统软件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A.应用软件B.非系统软件C.功能软件D.商业软件4.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的物理装置的总称,主要由______、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部件组成。

A.微处理器B.集中处理器C.中央处理器D.处理器5.硬件系统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_____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A.存储器B.处理器C.输入设备D.输出设备6.计算机软件是相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的,它包括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程序、运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______、用户文档等。

A.软件说明书B.数据结构图C.源程序清单D.软件开发文档7.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各种硬件和软件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的,其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A.BOSB.DOSC.BIOSD.OS8.指令是告诉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的指示和命令,它用二进制表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指令由______和操作数地址两个部分组成。

A.指令码B.操作码C.功能码D.地址码9.______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它的功能是取出指令、翻译并分析指令、将指令转化为各种电信号,从而使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A.处理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存储器10.按照总线中传输的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______三类。

A.信息总线B.通信总线C.指令总线D.控制总线11.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指令,它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A.存储器B.缓冲器C.寄存器组D.译码器12.只读存储器(Reading Only Memory ,R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码器
62256.CS Y0 Y1 Y2 Y3 12 2864.CS 11 10 9 1 2 7 4L S08 8 25 5CS D1 0A 3 DRAM. CS
26
1
2
3
4
5
6
SA3
8 4 2 1 A
R9 SIPR
+5 D1 8 0C1 96 65 64 66 63 2 1 67 68 ACH0 ACH1 ACH2 ACH3 ACH4 ACH5 ACH6 ACH7
1 2 3 4 5 1 2 3 4 5
CPU
AD0 AD1 AD2 AD3 AD4 AD5 AD6 AD7 A8 A9 A1 0 A1 1 A1 2 A1 3 A1 4 A1 5 AL E RD WR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53 52 31 DT 0 DT 1 DT 2 DT 3 DT 4 DT 5 DT 6 DT 7 A8 A9 A1 0 A1 1 A1 2 A1 3 A1 4 A1 5
第二章 数字式保护硬件系统
一、硬件系统概述
二、数据采集系统 三、数据处理系统 四、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五、通信模块与电源
1
三、数据处理系统
数字式保护硬件示意框图
2
三、数据处理系统
1.微处理器简介
程序/数据 输入设备 外 部 设 备 接 口 存储器 运算器
微处理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外存储器
电子计算机的组成
2. 往功能全的方向发展
5
1.微处理器简介
继电保护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很高,
且保护装置工作环境恶劣。为了便于购买
和升级换代,一定要选择大公司的主流工
业级芯片。目前,国内外数字式保护装置
所用的微处理器有两大类:
一类是单片机 一类是数据处理芯片
6
2. 单片机
CPU RAM ROM或EPROM
定时器/计数器 串行通讯接口 I/O接口电路
D
+5 +5
R1 P0. 7
SA1 V0 R0 +5 Z10 4 5 62 8 9 28 CP 3 61 55 ANGND EA BUSW T H
XT AL 1 XT AL 2
DT0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15 7
HSI0 RE SE T VRE F VPD NMI RXD T XD VPP
16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2)高效的指令系统
典型指令有16位乘16位和32位除以16位的乘除指令,
有数据规格化指令(有利于浮点计算),很多指令既可用 双操作数,也可用3操作数。后者包括2个源操作数和 1个 目的操作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
当采用 12MHz 外接晶振时,一条指令的最短执行 时间为 1μs,16位乘16位乘法指令和32位除以16位除 法指令的执行时间只有6.25μs。
17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3)10位A/D转换器
在 96 系列部分产品中,有一个 8 通 道或4通道的10位A/D转换器,使得这些 型号产品特别适用于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智能仪器等应用领域。 A/D 转换周期为 22μs。
18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4)脉宽调制输出 作为 D/A 转换器输出,分辨率为 8 位。 96单片机可以直接提供脉宽调制信号,某 些电机可以用它直接驱动。脉宽调制输出 信号经过积分就可以获得直流输出。
DAT A BUS
ADDRE SS BUS
EPROM
D2 7 4L S37 3 3 4 7 8 13 14 17 18 1 11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OE LE Q0 Q1 Q2 Q3 Q4 Q5 Q6 Q7 2 5 6 9 12 15 16 19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RD A15 +5 D3 2 72 56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 0 A1 1 A1 2 A1 3 A1 4 OE CE VPP 10 9 8 7 6 5 4 3 25 24 21 23 2 26 27 22 20 1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DT0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D4 6 22 56 10 9 8 7 6 5 4 3 25 24 21 23 2 26 1 22 20 27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 0 A1 1 A1 2 A1 3 A1 4 OE CE WE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DT0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5 R5
19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5)全双工串行口
96 系列单片机具有与 MCS-5l 兼容的 全双工串行口。这个串行口可方便地用 于 I/O 扩展、与 CRT 终端等设备进行通信 以及多处理机通信。 (6)5个8位标准输入/输出口 96系列单片机还有5个8位I/O口。
20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单机应用
一片单片机,这是目前应用 最多的方式。 多机处理及局 部网络系统。
12
2.单片机
l )测控系统: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工业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2 )智能仪表。单片机能促进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
单机 应用
多功能化发展。通过采用单片机软件编程技术,使测量 仪表中的误差修正、线性化处理等难题迎刃而解。 3 )机电一体化产品。单片机与传统的机械产品结合, 使传统机械产品结构简化,控制智能化。 4 )智能接口。大型数据采集系统中用单片机对模/数 转换接口进行控制不仅可提高采集速度,还可对数据进
RD 62256.CS WR
RD 2864.CS 3
C0 SB
D2 B2
RD WR
P1. 0 P1. 1 P1. 2 P1. 6 P1. 7
10 11 12 22 23
P1. 0 P1. 1 P1. 2 HL 1
R2
+5
HL 2
R3
58
57
CRY
C
C2 1
C2 2
6
A14 A15
D9 A 7 4L S13 9 2 3 1 A B E Y0 Y1 Y2 Y3 4 5 6 7
结构与指令功 能都是按照工 业控制要求设 单片机 计的,故称单 片微控制器, 又称单片微型 计算机。
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7
2. 单片机
单片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71-1974 年): INTEL 公 司设计成集成度为每片上有 2000 只晶体管 的 4 位微处理器 Intel 4004 。 1972 年又研 制 成 了 功 能 较 强 的 8 位 微 处 理 器 Intel
行预处理,如数字滤波、线性化处理、误差修正等。
13
2.单片机
1 )多功能集散系统。多功能集散系统是为了
满足工程系统多种外围功能要求而设置的多机
多机 应用
系统。 2 )并行多机控制系统。并行数据采集、处理 系统、实时图像处理系统。 3)局部网络系统。分布式测、控系统。
14
举例
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MCS-51以及MCS - 96 系列仍然是单片机中应用的主流产品。 但8位单片机在很多场合下已经不能满足工业 控制的需要。 MCS-96 系列的 16 位单片机是功 能较强,性能优良的单片机,它在一个芯片上 集成了 13 万个晶体管,功能较强。尤其是该 系列 MCS-80C196 性能更好。国内很多继电保 护装臵都采用此类单片机。
10
2. 单片机
单片机的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 1983 年以后): 8 位单片 机巩固发展及 16 位单片机推出阶段。此阶 段主要特征是一方面发展 16 位单片机及专 用单片机;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 8位单片 机,改善其结构,典型芯片有MCS-96。
11
2.单片机
单片机的应用
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只使用
8008。
8
2. 单片机
单片机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 1974-1978 年):初级单片
机阶段。以 INTEL 公司的 MCS - 48 为代表: 8
位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
寻址范围不大于4K,且无串行口。
9
2. 单片机
单片机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1978-1983 年):高性能 单片机阶段。串行口,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 RAM 、 ROM 容量 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字节,典型芯片有 MCS-51。
23
单片机(MCS-96系列)的主要性能特点
(11)8K/16K字节的内部ROM 96系列单片机寄存器的空间为 64K字节, 在带内部ROM的芯片中,内部ROM的容量为8K 字节或16K字节。内部ROM/EPROM可以加密, 并可在运行中对EPROM编程。
(12)256字节的寄存器阵列和专用寄存器
(7)高速输入/输出器 高速输入器可以相对于内部定时器产生 的实时时钟,记下某个外部事件发生的时间, 共可记下8个事件;而高速输出器可以按规定 的时刻去触发某一事件,任何时候都可以存 储起8个事件。 ‚高速‛意味着这些功能是‘自动地’ (相对于定时器)实现的,无需CPU的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