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钾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合集下载

合理分配施用钾肥,提高钾肥利用率

合理分配施用钾肥,提高钾肥利用率

合理分配施用钾肥,提高钾肥利用率
佚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高产田和砂性土均有缺钾的趋势,合理施用钾肥的增产潜力很大。

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仅青海省产有少量钾肥,大多数钾肥依靠进口。

因此,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1.施于喜钾作物。

豆科作物对钾
最敏感,施用钾肥增产显着。

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作物和含糖较多的马铃薯、甜
菜以及一些浆果等需钾量也较多。

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和烟草等也是需钾较多的作物。

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对钾最为敏感,水稻中的杂交稻需钾也较多。

因此,钾
肥应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上。

【总页数】1页(P91-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钾肥及其施用对贵州一熟区马铃薯生产性状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肥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盘栽试验浅析
3.知其然,解其所以然:氮
磷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概述之一4.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养分利用
率的影响5.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

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

钾肥的高效施用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农田缺钾面积日益扩大,增施钾肥已成为夺取农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研究表明,钾肥的肥效受到土壤条件、作物特性、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以及施用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明确和掌握钾肥的有效施用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才能使目前有限的钾肥资源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土壤条件与施钾技术土壤许多性质都会影响钾肥施用效果,其中土壤供钾水平和质地的影响较大。

(一)土壤的供钾能力影响钾肥肥效的诸因素中,土壤的供钾能力是最重要的。

目前,国内评价土壤供钾能力主要是根据土壤速效性钾的含量,同时也考虑到土壤缓效性钾的储量。

各地大量钾肥试验和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性钾的水平是决定当季作物钾肥肥效的重要因素,钾肥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的多少。

土壤速效性钾的丰缺指标,因各地气候、土壤、作物等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综合各地试验结果,提出了以水稻、小麦为对象的土壤速效性钾水平与钾肥肥效的划分标准(表6-2),可供参考。

表6-2土壤速效性钾水平与当季作物钾肥肥效的关系土壤缓效性钾是土壤速效性钾的补充来源,它的储量和释放速率,影响到土壤速效性钾的含量,与当季作物钾肥的肥效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因此,对于速效性钾含量较低,而缓效性钾储量不同的土壤,仅根据速效性钾的含量来评价土壤供钾能力是不够全面的,还必须同时考虑缓效性钾的储量,这样才能较准确地估计土壤的供钾水平。

(二)土壤质地缓效性钾多存在于黏土矿物晶格中,交换性钾则被黏土矿物表面吸附。

因此,土壤质地不同,钾的含量就有差异。

含黏粒多的黏土或黏壤土含钾量较高,砂土含钾量低。

各地试验证明,砂性土壤施用钾肥的效果比黏性土壤好(见表6-3)。

表6-3不同土壤质地对钾素含量和钾肥肥效的影响(三)土壤氧化原状在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供钾状况基本相同的水稻土上,水稻施钾效果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呈负相关,即氧化还原电位越低的水稻土施钾效果越明显。

施钾对湖南主要双季稻区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施钾对湖南主要双季稻区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L AO . n - , Z I Yu 1 i ・ HENG h n - i n ・ , HUANG Ja -u ,NI J n - S e g xa ‘ in y 4 E u ,XI E Ja in ・ XI , ANG Ya - n n we 2
( . l g f s uc s n n i n n , 1 Co l eo Re o r e dE v r me t HNAU ,Ch n s a41 1 8,Ch n ;2 S i a dF r l e n t u eo Hu a e a o agh 02 i a . o l n e t i rI si t f n iz t n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6 3 期
20 0 7年 1 2月
湖南 农业 大 学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o n nAg iu tr l i est Nau a ce c s o r a fHu a rc l a v ri u Un y( tr l in e ) S
r g o s wa t d e y a p y n e i n ssu i d b p l i g 0, 1 2 5, 1 0 0 1 7 5 K2 k /h 1. 5 . , 8 . 0 g m K e t ie n f l x e me t T er s l f ri z ri e d e p r n . h e u t l i i s s o d t a h o t n s o so y a a l be a d t t o n Do g i g lk o b e r e r g o s i o v o sy h we h t t e c n e t f K l wl v ia l n o a K fi n t a e d u l c e i n s b i u l l n i h g e h n t a i y d u l r e r g o s I n tn e i n , d et i h s i K u p y c p c t r m h o l i h rt a h ti h l o b e i e i n . n Do g i g r g o s n l c u o h g o l s p l a a i fo t e s i y i e fK o t e s i c n me t c sK q i me t a i al o i h g an y e d;T e e e t f o a su a p ia i n t l f m o l a e e r u r s r h i r e e n sc l f rh g r i i l b y h f c t s i m p l t op c o wa o e r a l i y e 2 d u l c e i n ,t e y ed i c e s r d c d b f ri z ra p ia i n wa s n t ma k b e wh l i t p o b e r er g o s h i l r a e p o u e y N e tl e p l t s r en i n i c o

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 100 -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王惠新 王文青 王冬明 (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15533)水稻是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在水稻高产栽培中,施用硅肥可改善水稻的营养状况,增强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

硅钾肥是以含硅、钾为主,并含有硼、锌、钙、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新型肥料。

为明确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以期为硅钾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肥料高效硅钾肥(常熟市陆富新型肥料研发有限公司,含SiO2≥50%,K2O3%~5%)。

1.2 试验时间2012年6月12日~2012年11月7日。

1.3 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古里镇坞坵村一农户承包田内进行。

1.4 供试作物和品种供试水稻品种为“常优5号”。

1.5 试验设计各处理常规肥料总量N、P2O5、K2O统一为15.7、3.8、3.8 kg/667 m2,分蘖肥按处理另加施高效硅钾肥,设0(CK)、3、5、10 kg/667 m2 4个处理。

1.6 试验过程水稻于5月25日播种,6月12日耕翻整地,6月14日机插,栽插密度为1.58万穴/667 m2,基本苗4.3万苗/667m2,11月7日按小区单独收获,计产。

各处理常规肥料施用总量和方法一致,6月12日基肥施碳铵40 kg/667 m2,6月20日分蘖肥施尿素10 kg/667 m2,7月20日长粗肥施45%复合肥25 kg/667 m2。

2 结果与分析2.1 产量情况硅钾肥用量为3、5、10 kg/667 m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594.7、608.8、625.0 kg/667 m2,分别比CK增产9.6、23.7、39.9 kg/667 m2,增幅分别为1.6%、4.1%、6.8%。

2.2 产量结构———————收稿日期:2012-12-06摘 要:为明确常熟陆富新型肥料研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其应用效果试验。

施钾对寒地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钾对寒地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钾对寒地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Abstract: The effect of 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 N fertilizer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Kongyu131 were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K fertilizer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of rice. When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K fertilizer,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N in rice decreased while the absolute absorption amout in it increas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N in rice seed decreased, and apparent recovery efficiency,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agronomic efficiency and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N fertilizer all increased. These resuts showed that 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ould promote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 fertilizer in rice. The optimal 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K2O) under this experimental condition should be 90.0 kg/hm2.Key words: K; N fertilizer absorbing; 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rational fertilization; rice in cold region氮是对植物生长发育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必需养分元素。我国以世界上20%的水稻种植面积,消耗了世界稻田氮肥用量的37%,目前我国稻田单季氮肥用量平均为180 kg/hm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75%[1]。我国稻田施氮量为270~300 kg/hm2,有的高达350 kg/hm2[2],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单位氮肥的增产作用减缓,生产效益下降,特别是氮肥过量投入,不仅带来了面源污染等问题,而且导致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李庆逵[3]的研究表明,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介于30%~35%之间;朱兆良[4]、张福锁等[5]多年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试验的结果分析发现,无论是氮肥、磷肥,还是钾肥,从历史变化来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研究选用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空育131(粳稻)进行不同施钾量处理,探讨施钾对寒地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寒地稻区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空育131(粳稻,主茎11叶),试验于2006、2007年连续两年在哈拉海农场进行。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基础肥力为全N 1.141 g/kg,碱解N 106.8 mg/kg,速效K 57.6 mg/kg,缓效K 304.7 mg/kg,速效P 21.2 mg/kg,有机质32.8 g/kg。1.2试验处理试验设4个施钾水平,K2O用量(kg/hm2)分别为0(NPK0)、45.0(NPK1)、90.0(NPK2)、135.0(NPK3),NPK0处理为对照(CK)。全生育期施N 120.0 kg/hm2、P2O5 60.0 kg/hm2,磷肥全部基施,氮、钾肥基、穗肥各50%,移栽前一天施基肥,倒3叶施穗肥。另设一处理(N0PK0)不施氮、钾肥,磷肥施用方式与其他处理相同。供试化肥为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0 m2。试验品种经浸种后穴盘育秧,秧苗长至3叶1心时移栽,行距30.0 cm,株距13.3 cm,每穴4株。1.3测定项目与方法水稻成熟时,在每个小区内中央8行每行连续取样15株,共120株收割稻谷,晒干,测产;在测产区外按平均穗数取5株稻样,测定干物质产量,稻谷和稻草的含氮量[6]。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施钾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施钾对水稻产量、对水稻氮吸收和分配均有影响。从表1可知,施用钾肥提高了水稻产量,但随用量增加,单位钾肥对产量的提高幅度减缓,全生育期K2O用量90.0和135.0 kg/hm2处理间产量比较接近,无明显差异。测定植株不同器官含氮量发现,随施钾量增加稻谷和稻草氮含量均降低,施钾后稻谷含氮量降低幅度较大,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各施钾处理间相差不显著,稻草含氮量在施钾与不施钾处理间、各施钾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虽然施钾降低了植株含氮量,但由于干物质产量增加,水稻的总吸氮量均随钾肥用量加大而升高,且K2O用量90.0 kg/hm2和135.0 kg/hm2两处理显著高于45.0 kg/hm2处理,45.0 kg/hm2处理显著高于不施钾肥的处理。从氮素在经济器官与营养器官中分布来看,施钾降低了稻谷吸氮量占总吸氮量比值,亦即施钾后水稻多吸收的氮素,大部分分配到营养器官中,钾肥对水稻的“强源”作用大于“扩库”作用。2.2施钾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表征农田氮肥利用效率的参数主要有氮肥利用率(Apparent recovery efficiency of applied N,REN)、氮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applied N,PFPN)、氮肥农学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AEN)和氮肥生理利用率(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applied N,PEN)。氮肥利用率,即氮肥养分回收率,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氮的回收效率,REN=[(U-U0)/F]×100%;氮肥偏生产力是指单位投入的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子粒产量,PFPN=Y/F;氮肥农学效率是指单位施氮量所增加的作物子粒产量,AEN=(Y-Y0)/F;氮肥生理利用率是作物地上部每吸收单位肥料中的氮所获得的子粒产量的增加量,PEN=(Y-Y0)/(U-U0)。其中U为施肥后作物收获时地上部的吸氮总量,U0为未施肥时作物收获期地上部的吸氮总量,F为化肥氮的投入量,Y 为施肥后的作物产量,Y0为不施肥条件下作物的产量。表2列出了不同施钾水平下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4个参数值。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施钾后水稻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明显提高,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钾肥用量间水稻氮肥利用率变化不明显,但水稻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施钾处理间变化较大,表现为全生育期K2O用量90.0 kg/hm2和135.0 kg/hm2处理间无明显变化,但两处理均显著高于45.0 kg/hm2处理。施钾对氮肥农学效率的提高作用最大,其次是氮肥生理利用率,与不施钾肥相比,K2O用量45.0 kg/hm2的处理两项参数分别提高了100%和约80%,而90.0 kg/hm2处理分别提高约164%和142%。在试验条件下90.0 kg/hm2处理对于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效果最佳,在此水平上继续单独增施钾肥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作用不大。3结论与讨论我国农民在粮食生产中过度依赖氮肥的投入,不注重平衡施肥。彭显龙等[7]通过对黑龙江省1~3积温带240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表明,有45.3%的稻田钾素亏缺,60%以上的稻田土壤钾中等或偏低,65%以上的稻田施钾量低,造成土壤钾素偏耗。已有研究表明[8-10],氮、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水稻对氮的吸收及所吸收氮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钾的供应,在缺钾稻田,增施氮肥难以增产,必须增施钾肥才能达到增产目的。试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胡泓等[11,12]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表明,氮肥和钾肥的利用效率会随钾肥的施用而提高,相对增加钾肥的施入量可促使氮钾养分从水稻茎叶部位向穗输送,增加稻谷中的氮素比例。试验中施钾有利于促进水稻对氮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虽然降低了水稻体内氮素含量,但增加氮素吸收量,提高了水稻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且以全生育期K2O用量90.0 kg/hm2的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钾肥用量对氮肥利用效率作用不大,而且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与其结论不同的是施钾降低了稻谷吸氮量占总吸氮量比例。参考文献:[1] PENG S B,HUNAG J L,ZHONG X H,et al.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China Agricul Sci,2002, l(7):776-785.[2] 李伟波,吴留秋,廖海秋.太湖地区高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7,34(4):67-72.[3] 李庆逵.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 朱兆良.我国氮肥的使用现状、问题和对策[A].李庆逵,朱兆良,于天仁.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C].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51.[5]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6]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3-134 .[7] 彭显龙,刘元英,罗盛国,等.寒地稻田钾素状况与平衡[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46-49.[8] 李华,杨肖娥,罗安程.不同氮源与钾水平对杂交组合及常规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278-284.[9] 马均,孙晓辉,罗玲.攀西稻作区杂交水稻施钾的增产效应及生理作用[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4):73-78.[10]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等.不同类型生态区稻-稻种植制度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J].土壤通报,2008,39(3):612-618.[11] 胡泓,王光火. 钾肥对杂交水稻养分积累以及生理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2):184-189.[12] 胡泓,王光火. 施钾条件下杂交水稻氮磷养分吸收利用特点[J]. 土壤通报,2003,34(3):202-204.。

氮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氮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0 2 3 ()4 649 20 ,0 3 :1 ,3
J u n lo n u n u tr l ce c s o r a fA h jAg c l a产 量 的 效 应
作基肥 , 氮肥运筹 中基蘖肥 与穗 粒肥之 比为 6 4 :。防病 、
治 虫 、 草等 栽 培 管理 措 施 各 处 理 间均 一 致 。 除
2 结 果 与 分 析
c 。施用 氮 、 肥 扩 大 了水 稻 光 合 面 积 , 利 于 形 成 较 钾 有 多 的光 合 产 物 , 进 籽 粒 灌浆 结 实 。 促 2 3 施 用 氮 、 肥 , 稻 二 次枝 梗 现 有 数 量 有所 增 加 . 钾 水 从表 2 , 然 处 理 ② ~处 理 ⑦ 的 二 次 枝 梗 退 化 较 看 虽 对 照 多 , 各 处 理 的 二 次 枝 梗 现 有 的 数 量 较 对 照 均 有 所 但 增加 , 分别 增 加 54 4 4 50 2 8 3 3 1 . 。 而 促 进 . 、. 、 . 、 .、 . 、00个 从
水 稻增 粒 增 重 。
21 施用 氮 、 肥 , 进 了 水 稻 对 磷 等 营 养 元 素 的 吸 收 . 钾 促 和利用 , 协调 了植 物 体 内 的 营 养 , 利 于 水稻 早 发 有
由表 1可 知 , 理 ② ~处 理 ⑦ 分 别 较 对 照 , 峰 苗 期 处 高
增 茎 蘖 苗 25万 、 2 万 、 1 0 10 26万 、 1 2 1万 、 9 12万 、 0 27 万/12拔 节 期 增 茎 蘖 苗 15万 、 1 }l Ⅱ; 3 l4万 、1 27万 、1 20万 、
收 稿 日期 :O 2 2 2 2 O . .5 0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控失磷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控失磷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行物理和生物改性 , 研制 出化 肥养分控失剂 , 利用其形 成 的互 穿分子 网“ 网捕 ” 住养分 , 降低 化肥养分 在土壤 中的迁移率 , 达到控制化肥养分流失的 目的。 由中国科
学 院合 肥离子束 实验室 研制成功 的新 型控失氮肥 , 在 安徽省 池州市 贵池 区水 稻生产上 经过 3年的试验 , 取 得 了较好的成效 , 在减氮 2 %的情况 下 , 0 应用控失肥 比
始对控失磷肥 、 控失钾肥进行相关试 验 , 究施用控失 研 钾肥 、 控失磷 肥的增 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 总结 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 验 地 点 .
4 磷 肥 减 6 % ; 理 5 钾 肥 减 2 %; 理 6 钾 肥减 , 0 处 , 5 处 ,
5 %; 0 处理 7 钾肥 减 7 %; , 5 处理 8 按 当地施 肥 习惯确 , 定施用量 ; 处理 9 空 白对照 ( K)不施肥 。其 中, , C , 当地 习惯施 肥总用 量 N、 K0分别 为每 6 7 2k 、 PO 、 2 6 m 1 g4 k 和 8k , g g 氮肥 中基肥 、 蘖肥 、 分 穗肥 比例 为 53 , 、 :: 磷 2
品种 与技 术
DOI 1.9 9jsn10 — 0 22 1.600 :03 6 /is. 6 8 8 .0 0 .1 . 0 0
中 国 私 米 2 1 ,6 6 : 9 4 0 0 l ( )3 — 2
控 失磷 钾 肥 对 水 稻 农 艺 性 状 及产 量 的影 响
胡 润
( 徽 省 池 州 市贵 池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徽 池 州 2 70 安 安 4 10)
金项 目

的肥料 在当地 购买外 ,其余肥料均 由中国科 学院合肥 离子柬实验室提供 ,各种肥料主要养分技 术指标 见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