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支架简介培训资料
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管)及附件产品技术要求funade

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管)及附件适用范围:用于泌尿系统内窥镜微创介入或开放手术中,置入肾盂与膀胱间起支架、引流的作用。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分类×× -××××××- G/C包装中含导管增加后缀“-C”,包装中含导丝及导管增加后缀“-G”有效长度L(2或3位数字,单位:cm)外径D(2位数字,单位:Fr,3Fr=1mm)型式编号(2位数字)系列(2个字母,“US”包装内含支架管,“DG”包装内只有导管,“DS”包装内只有导丝)1.2型式编号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管)及附件(以下简称J型导尿管)J型导尿管US系列型号清单见表1,J型导尿管DG系列型号清单见表2,J型导尿管DS系列型号清单见表3。
标称尺寸允差±5%。
表1 J型导尿管US系列规格清单表2 J型导尿管DG系列规格清单表3 J型导尿管DS系列规格清单1.3组成: 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管)及附件由支架管、导丝、导管组成(见图1)。
图11.4型式及产品描述支架管为一根中空管子,截面为环形,材料为脂肪族聚氨酯,管壁标有表示长度的标记(单位:cm),双端或单端有J型弯曲,端头型式分为封闭和开口两种型式(见图2),管壁和端部弯曲部位有引流孔。
导丝为一前端有绕丝的细长镍钛合金不锈钢丝,表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导管为一根细长的聚丙烯管子,是放置支架管的推送工具。
导丝保护套作用是防止导丝运输中损坏,材料为聚丙烯,不与人体接触。
2. 性能指标2.1几何尺寸:支架管、导管、导丝的外径和有效长度应符合表1、表2、表3的规定。
2.2 外观2.2.1支架管外观要求:外表面应光滑、平直,封头端应圆滑、无毛刺。
2.2.2导管外观要求:外表面应光滑、平直。
2.2.3导丝外观要求:当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在扩大2.5倍的条件下检查时,导丝有效长度的外表面应无加工缺陷和表面缺陷,无杂质、毛刺。
输尿管支架置入操作流程

输尿管支架置入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空腹,从前一晚开始禁食禁水。
- 移除患者的任何金属物或服饰。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并确保他们的隐私。
2. 麻醉-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确保患者合作,以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
- 如果需要,可以根据临床需要添加镇静剂。
3. 确定支架放置位置-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确定支架应放置的具体位置和长度。
- 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和尺寸。
4. 准备器械和材料- 准备所需的手术器械,如导丝,器械夹,输尿管支架等。
- 确保所有器械和材料都是清洁的,并已进行适当的消毒。
5. 清洁和消毒- 清洁和消毒患者的外部生殖器区域,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6. 引导导丝- 通过导丝将输尿管支架导入患者的尿管。
- 在途中确保导丝不发生滑脱或弯曲。
7. 置入支架- 使用器械夹,将输尿管支架置入正确的位置。
- 在确保支架稳定的同时,避免对尿道和尿管造成损伤。
8. 检查和确认- 使用适当的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确保输尿管支架已正确放置并符合预期位置和长度。
9. 结束手术- 检查出血情况,并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
- 移除手术器械,关闭手术切口。
- 清洁和处理手术区域。
10. 术后护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和体温。
- 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 具体的术后护理指导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上是输尿管支架置入操作的一般流程。
实际操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操作。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同样重要,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康复。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输尿管梗阻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输尿管梗阻是指输尿管内发生的一种疾病,引起患者排尿困难,甚至肾功能不全。
输尿管支架可以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患者的恢复和生存有着极大的价值。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病例。
输尿管支架是一种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管状装置,可以在输尿管内部支撑,保持输尿管通畅,使得尿液能够顺利排出。
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可以解除输尿管梗阻,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输尿管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支架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如背部疼痛、尿液潴留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输尿管支架可以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的损伤,降低肾脏的负担,减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输尿管支架能够促进患者尿液的排出,防止尿液潴留导致的感染和结石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输尿管支架可以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为后续的肿瘤治疗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在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恶性梗阻伴肾功能不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术后的护理和随访。
术后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等,以防止输尿管支架的移位或排出。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输尿管支架的通畅情况和肾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通过术后的护理和随访,保证输尿管支架的长期有效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一次性使用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导管)产品技术要求德迈特

一次性使用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导管)适用范围:用于泌尿系统微创介入或开放手术中,置于肾盂或输尿管起支架、引流作用。
1.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支架导管根据不同直径和长度分为不同的规格见附录A表A.1。
1.2 组成:一次性使用J型导尿管(输尿管支架导管)产品由一个或多个以下部件组成:支架导管、导丝、推送导管、丝线、夹子。
1.3 材料:1.3.1 支架导管的主要材质为聚亚胺酯。
1.3.2 导丝的主要材质为SUS304(06Crl9NilO)不锈钢,涂层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颜色为绿色。
1.3.3 推送导管的主要材质为聚氯乙稀(PVC)。
1.3.4 丝线的主要材质为聚酰胺。
1.3.5 夹子的主要材质为聚甲醛(POM)。
1.4 结构1.4.1 支架导管形状:单猪尾/双猪尾/直型。
1.4.2 支架导管开口类型:两端开口,两端闭口,末端闭口,Tiemann头端。
注:医学上将支架导管的越来越细的头端称为“Tiemann头端”。
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2.1 物理性能2.1.1 支架导管要求2.1.1.1 外观尺寸:a) 长度(cm):标注长度(L) × ( 1±5%),标注长度遵照附录A的规定。
b) 直径(mm):标注直径(D)× ( 1±5%),标注直径遵照附录A的规定。
c) 形状:单或双猪尾、直型。
d) 管体每隔5cm±0.6cm应有一个标记。
2.1.1.2 断裂力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断裂力2.1.1.3 表面:当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在放大2.5倍的条件下检查时,有效长度的外表面应清洁无杂质。
2.1.1.4 支架导管近端及远端具有侧孔,侧孔应不堵塞,管体侧孔均匀分布,间距为4cm±0.4cm。
2.1.1.5 射线不透过性:在X射线照射下应可见支架,射线设备参数为500mA。
2.1.1.6 保持力:按附录B的方法进行试验,输尿管支架的保持力不得小于0.2N。
双J管(猪尾巴导管)教学内容

双J管(猪尾巴导管)双J管(猪尾巴导管)临床应用: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每端形似猪尾而得名。
由于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
同时,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可避免肾造瘘所引起的出血、感染;因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术后康复。
一般的双J管术后到一定时间需要回当时的手术医院在膀胱镜下拔出!1)输尿管梗阻的治疗。
2)促使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
3)输尿管镜检查、体外冲击波碎石及经皮肾镜后。
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切开与重建。
5)恶性肿瘤造成的输尿管梗阻。
6)支架管在女性中末段输尿管结石术中。
特点:1、材料为聚氨脂,抗老化性强,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表面极光滑,结壳倾向小。
2、可曲性好、具有弹性、内径大、管径大、管壁厚、引流量大、管径合适、不会上下移动、X线能显影。
3、为Tiemann尖端,便于进入输尿管。
采用聚氨酯材料,柔软,高弹性,侧孔多,流量大,不易变形,支架光滑,易穿过输尿管,生物相容性好, 对组织无伤害,无刺激,不堵塞,X光射线完全显影,便于检查。
4 、 .型号:双尾,单尾,导管外径分4F,5F,6F,7F,8F。
5、组成:导尿支架,助推管,导丝等。
6、长度:15、22、24、26、28、30㎝7、产品种类:有手术中型、海马管、双端开口、单端开口、肾移植用管等品种。
可吸收双J管:介绍及技术指标本项目用可吸收热塑弹性体制造输尿管支架管,替代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不可吸收支架管,避免二次手术拔出,减轻病人痛苦是本项目在泌尿外科手术领域的创新。
椐了解国外可吸收输尿管支架管的研发已进入临床阶段,但还未见产品上市。
本项目产品特点:1、柔软、高弹性:材料拉伸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300%。
2、完全吸收性:能在3个月内完全吸收,符合临床要求的时间。
3、生物安全性:无毒,生物安全。
4、其他:对组织无刺激,不堵塞,降解产物易排除体外,无需二次手术。
输尿管结石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输液结束后,使用肝素盐水进行 封管,防止血液回流至导管内引 起堵塞。
留置针的更换时间与注意事项
更换时间
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 长不超过7天。如出现渗漏、堵塞、 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注意事项
更换留置针时应选择血管相对充盈、 弹性好的部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 菌原则,避免引起感染。
留置针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导管脱落或断裂
总结词
导管脱落或断裂表现为留置针部分或全部脱出血管或发生断裂。
详细描述
导管脱落或断裂的原因多为固定不牢或患者过度活动所致。处理方法包括重新固 定留置针、拔除留置针并止血等,断裂的导管需立即拔除以防进入血管造成更大 危害。
静脉留或肝 素盐水对留置针进行冲管,以清 除导管内的回血和药液,保持导 管通畅。
液体渗漏
总结词
液体渗漏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
详细描述
液体渗漏的原因多为留置针固定不牢或患者活动过度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固定留置针、抬高患肢、局部压迫等,严 重者需拔除留置针。
导管堵塞
总结词
导管堵塞表现为输液不畅或无法抽出回血。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的原因包括血液反流、药物沉淀、导管打折等。处理方法包括生理盐 水冲管、肝素溶液封管、尿激酶溶栓等,若处理无效则需拔除留置针。
01 保持清洁干燥
留置针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02 避免过度活动
留置针部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屈伸,以免留 置针移位或脱落。
03 观察与记录
每次更换留置针时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 痛等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特殊情况下的静脉留置针护 理
高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护理
高龄患者血管弹性较差,血管壁较薄,应选 择较小的留置针型号,并采用合适的穿刺技 巧,确保一次穿刺成功。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2016年版)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窄梗阻者。
需行输尿管镜D-J管留置术解除梗阻或一期留置D-J 管以备择期输尿管软镜碎石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泌尿系B超或CT。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系结石、梗阻或其他疾病继发输尿管狭窄梗阻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为≤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
(5)泌尿系B超和/或CT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超声、肺功能、MRU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八)手术日。
为入院≤2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局麻或者全麻。
2.手术方式:输尿管镜D-J留置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九)术后恢复。
≤2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卧位腹部平片。
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解痉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卧位腹部平片提示:D-J管位置符合输尿管走行。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输尿管支架置入操作流程

输尿管支架置入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解释和知情同意
-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了解其病情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必要性
- 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安排适当的手术室和人员
2. 麻醉
- 给予患者适当的麻醉,可以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 穿刺和导丝置入
- 使用消毒剂清洁患者的导尿部位
- 使用无菌技术穿刺输尿管并将导丝插入穿刺点
- 将导丝引导到需要置入支架的位置,确保导丝稳定并不会滑出
4. 输尿管支架置入
- 使用导丝作为引导,将输尿管支架缓慢地推进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X射线或其他适当的影像学技术确认支架的位置是否正确
-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更清楚地显示支架的位置- 确定支架的位置正确后,将导丝缓慢地拔出,同时保持支架的稳定性
5. 监测和观察
- 在置入支架后,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确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或并发症
- 监测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确保支架的通畅性
- 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或并发症,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6. 完成手术和后续处理
- 术后,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药物给予患者,如需要的话
- 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包括饮食和活动方面的限制
- 安排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支架的正常功能和身体恢复情况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操作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术前医生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作出适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