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培训课件_图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预防措施
病情监测
教会家长监测患儿病情的方法,如观 察体温、皮疹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就医。
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如 勤洗手、不接触患病儿童等。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某幼儿园的防控经验
总结词
全面预防,科学管理
详细描述
该幼儿园制定了严格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包括每日健康检查、定期消毒、加强 洗手教育等,有效降低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该条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监测和救治 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XX市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职责,并制定了 具体的防控措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卫生组织合作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卫生组织对手足口 病的防治研究,分享防控经验,共同 提升全球防控水平。
国际学术交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
Hale Waihona Puke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洗和消毒日常用品 ,如玩具、餐具等。
避免拥挤环境
尽量减少家庭成员的聚集 ,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待 太久。
社区防控策略
健康宣教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预防 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
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 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02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个人卫生习惯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饭前、便后以 及处理完呕吐物和粪便后 。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减少与患有手足口病 的人的接触,特别是避免 共享个人物品。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 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 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立 即洗手。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

如果患上轻微手足口病,可以怎样做? 口腔溃疡严重的,应怎样做? 患手足口病后,饮食应注意些什么?
谢 谢!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 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 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切记,成人 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 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 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 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 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 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五步洗手法: 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得了手足口病后能不能上学?
得了手足口病后不能回校上学,要 隔离治疗。
注意:隔离期小孩最好留在家里, 不要在外面跟邻居的小朋友玩。
隔离的患儿什么时候可以回校?
解除隔离时间:通常要手足口病的症
状消失后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并经过当 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医生核实, 开具健康证明才能复课。
如何缓解疼痛?(自己通过课 文,解决下面问题)
分清洗干净。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
谢 谢!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 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 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切记,成人 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 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 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 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 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 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五步洗手法: 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得了手足口病后能不能上学?
得了手足口病后不能回校上学,要 隔离治疗。
注意:隔离期小孩最好留在家里, 不要在外面跟邻居的小朋友玩。
隔离的患儿什么时候可以回校?
解除隔离时间:通常要手足口病的症
状消失后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并经过当 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医生核实, 开具健康证明才能复课。
如何缓解疼痛?(自己通过课 文,解决下面问题)
分清洗干净。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
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临床表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
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及时发现及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危重症型抢救团队组成
ICU和儿科高年资医生(ICU医生侧重病情及生命征的观 察,抢救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呼吸机使用及气道管理。 儿科医生侧重和ICU医生一起查房,按指南制定基本治疗 方案-具体用药、输注液体量及速度)。
有的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 显,出现频繁抽搐、深昏迷状态。
病死率较高。
第4期治疗要点
3期治疗基础上 + 呼吸机辅助通气 应用升压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
升压药具体用法
多巴胺:5-15μg/kg·min 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 肾上腺素:0.05-2μ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kg·min 血管加压素:每4小时静脉缓慢注射20μg /kg,用药 时间视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而定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性脑炎或脑干脑炎(肠道病毒…..)
注意问题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表现
确诊诊断: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
手足口病?或疑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诊断中问题
1.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展快脑炎,不用报疫情,但 观察、治疗同典型的手足口病。 2.诊断手足口病时要同时注明那一期 2期:手足口病(重症)、病毒性脑炎 3、4期:手足口病(危重症)、病毒性脑干 脑炎。
手足口病图解培训课件

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手足口病图解
17
治疗(二)
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 面早日愈合;
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若伴有发热时,可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口腔溃疡可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外用。
选用中药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或甘草等煎服, 也有较好的效果。
流行情况
截至到5月2日安徽阜阳共确诊HFMD病人3736 例,死亡22例,1460例已经痊愈出院,还有30 例重症病人,12例病危。
5月2日卫生部已正式将HFMD定为丙类法定传 染病管理。
5月4日广东省报告925例,其中3例死亡。
5月4日湖南省报告368例,尚无死亡病例。
其他省份也经陆续有报道感染者。
7. 医疗机构发现HFMD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
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
疾控机构报告。
手足口病图解
22
手足口病图解
23
手足口病图解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婴幼儿,急性起病,主要是发热,可引起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个别患者
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较严
10
流行方式
HFMD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
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
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
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
手足口病图解
17
治疗(二)
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 面早日愈合;
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若伴有发热时,可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口腔溃疡可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外用。
选用中药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或甘草等煎服, 也有较好的效果。
流行情况
截至到5月2日安徽阜阳共确诊HFMD病人3736 例,死亡22例,1460例已经痊愈出院,还有30 例重症病人,12例病危。
5月2日卫生部已正式将HFMD定为丙类法定传 染病管理。
5月4日广东省报告925例,其中3例死亡。
5月4日湖南省报告368例,尚无死亡病例。
其他省份也经陆续有报道感染者。
7. 医疗机构发现HFMD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
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
疾控机构报告。
手足口病图解
22
手足口病图解
23
手足口病图解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婴幼儿,急性起病,主要是发热,可引起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个别患者
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较严
10
流行方式
HFMD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
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
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
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
手足口病知识讲座教学课件ppt

社会心理影响
疫情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对社会心 理产生影响。
手足口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预防和控制策略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社会影响,有助于制 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 防范意识,促进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和报告手足口病疫情,有助于实施监测 和预警,防止疫情扩散。
3
手足口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特别是在5岁 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手足口病的肠道病 毒通过粪口途径传 播;
病毒随血液分布到 全身各器官,引起 相应的症状。
病毒在口腔黏膜和 咽部大量复制,然 后进入血液,形成 病毒血症;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口腔及手足疱疹
02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疼痛性溃疡,同时手、足等部位
会出现疼痛性疱疹。
其他症状
03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恶
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手足口出现疼痛性疱疹等症 状,以及发病时间、季节等流行病学特点,医生可以进行临 床诊断。
继续探索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 治愈率。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减少发病 率和死亡率。
加强对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为预防和控制手 足口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THANK YOU.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飞沫、接触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及皮肤黏膜疱疹液等;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易造成爆发和 流行。
疫情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对社会心 理产生影响。
手足口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预防和控制策略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社会影响,有助于制 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 防范意识,促进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和报告手足口病疫情,有助于实施监测 和预警,防止疫情扩散。
3
手足口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特别是在5岁 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手足口病的肠道病 毒通过粪口途径传 播;
病毒随血液分布到 全身各器官,引起 相应的症状。
病毒在口腔黏膜和 咽部大量复制,然 后进入血液,形成 病毒血症;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口腔及手足疱疹
02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疼痛性溃疡,同时手、足等部位
会出现疼痛性疱疹。
其他症状
03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恶
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手足口出现疼痛性疱疹等症 状,以及发病时间、季节等流行病学特点,医生可以进行临 床诊断。
继续探索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 治愈率。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减少发病 率和死亡率。
加强对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为预防和控制手 足口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THANK YOU.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飞沫、接触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及皮肤黏膜疱疹液等;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易造成爆发和 流行。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口传播(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02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立即入院,有针对性地作好救治工作 持续高热 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惊跳)、肢体无力、抽搐 呼吸、心率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血压升高或降低 血糖高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1-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01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04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02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03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手足口病课件PPT课件

。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 、不吃生冷食物等良好
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避免与手足口病患 者接触,减少病毒传播
风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
03
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西医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01
02
03
04
一般治疗
休息、饮食调节、保持口腔卫 生等。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开发智能化诊断系统,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的诊断和数据分析。
新型疫苗研发
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和免疫逃 逸机制,研发新型疫苗,提高疫苗 保护效果和持久性。
05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 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介绍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手足口病病例数据,描述疾病的分布、流行特征 和变化趋势。
复性。
基因芯片技术
02
可同时检测多种病毒基因,实现高通量、快速准确的诊断。
宏基因组学技术
03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和分析,有助于发现新的病原体和诊断标志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重检测技术融合
将不同检测技术融合,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漏检率和
误检率。
智能化诊断系统
手足口病课件PPT课件
目 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 • 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病原学
定义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 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 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 、不吃生冷食物等良好
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避免与手足口病患 者接触,减少病毒传播
风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
03
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西医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01
02
03
04
一般治疗
休息、饮食调节、保持口腔卫 生等。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开发智能化诊断系统,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的诊断和数据分析。
新型疫苗研发
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和免疫逃 逸机制,研发新型疫苗,提高疫苗 保护效果和持久性。
05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 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介绍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手足口病病例数据,描述疾病的分布、流行特征 和变化趋势。
复性。
基因芯片技术
02
可同时检测多种病毒基因,实现高通量、快速准确的诊断。
宏基因组学技术
03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和分析,有助于发现新的病原体和诊断标志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重检测技术融合
将不同检测技术融合,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漏检率和
误检率。
智能化诊断系统
手足口病课件PPT课件
目 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 • 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病原学
定义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 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 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ppt课件免费

公共场所。
疫苗接种政策及建议
疫苗接种政策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为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疫苗接种建议
对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建议尽早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虽然感染 风险相对较低,但也可以考虑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并不能100%预防手足口病,因 此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要求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 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手足口
病的诊疗水平。
开展宣传教育
组织学员们参与手足口病的宣 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手足
口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疫情防控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疫情,制定 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保障人
民群众的健康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 YOU
诊断流程
医生接诊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症状出现时间、发热情况、 皮疹特点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实 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 粪便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和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病原体的 类型。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和 IgG的水平,有助于判断感染情况 和病情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 与手足口病有相似之处,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皮疹仅局限于口腔后部、软腭、扁桃体等处。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 巴结肿大。风疹的皮疹一般从面部开始,然后向躯干和四肢扩展,与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有 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