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

合集下载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元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二、元代文学的特点1. 融合:元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在元代文学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创作出了很多融合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特点的作品。

2. 戏剧:元代的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戏剧主要有元曲和皮影戏两种形式。

元曲以剧情曲折、音乐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其表演形式也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皮影戏则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享有盛誉。

3. 小说:元代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代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元代小说主要有民间故事、宫廷传奇、史话等,这些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曲:《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爱情传奇戏剧,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西厢记》在元代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文学的珍品。

2. 皮影戏:元代的皮影戏以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独特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打白骨精》是元代著名的皮影戏剧,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皮影和声乐等多种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神怪传奇故事。

3. 小说:元代的小说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聊斋志异》、《水浒传》等。

《聊斋志异》是元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神怪、鬼怪为题材,富有超自然的想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元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义士抗暴的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元代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和演变经历,对于我们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这个主题,从不同维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1. 独特的时代背景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这是一个政权更迭的时代,因此也给元代文学带来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时代氛围。

元代文学在表现时代背景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自觉性,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各种心理和生活状态。

2. 自然观念的转变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自然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之一。

元代文学中对于自然的描写、表现、感受等方面都出现了重要变化。

同时佛学和道教思想对于元代文学的自然观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其自然观念的进一步转化。

3. 大量民间元素的融入元代文学是以元朝为背景的文学,因此不仅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审美标准,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和民间文化元素。

这些元素对元代文学的表现手法和审美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元代文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4. 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元代文学在面对自身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的时候,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和反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元代文学都有所表现,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各种态度和反应。

二、元代文学的演变1. 元曲的繁荣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性产物,其流派和作品数量在元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元曲不仅在文学作品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在表达方式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特点。

2. 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元代文学中,白话文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推广。

元代文学中白话文和文言文并存,二者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白话文的创新和发展,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篇章。

3. 多元化的文学流派元代文学中,各种类型的文学流派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例如,南北元派、元学派、禅学派等,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语言特点和审美取向。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在元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融合”的方式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姿多彩、丰富多彩。

元代文学吸收了汉、蒙、藏、回等多种民族文化,展示出多种文化交融的魅力。

1. 元代戏曲元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彰显民族特色的题材和形象受到广泛关注。

元代的戏曲分为二十种门类,其中有元曲、杂剧、散曲、皮影戏、竹枝词、短篇小说等。

2. 元代小说元代小说以《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为代表,其独特之处在于形式活泼、情节丰富,融合了神话、传说等多种文化元素。

3. 元代散文元代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一种文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元代散文风格多样,有诙谐幽默的说话文、豪放奔放的骈文和优美婉丽的弦赋等。

二、元代文学对后人的影响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戏曲艺术元代戏曲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杂剧、宋代的元丰戏、金元时期的散曲、南戏等多种艺术形式,都为元代戏曲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

2. 小说文学元代小说有“四大名著”之称,包括《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这些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为后来的小说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散文艺术元代散文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元代散文大师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至今仍受人们喜爱和推崇,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散文以自然、真实、朴素为美,成为后来文学界追求“自然、真实”的标志。

三、结语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元代文学以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彰显民族特色的题材和形象,展示了多种文化交融的魅力。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第一节绪论一、元代社会概况二、元代文学特点:1.元代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文学迅速发展、繁荣。

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臧晋叔《元曲选》、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元杂剧作品162种元曲:元代文学的代表,主要包括杂剧(剧曲)和散曲。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王(郑)2.抒情文学:散曲成为新的文学体式。

隋树森《全元散曲》:散曲作家两百多人,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数四百多套3.传统诗词仍是广大知识阶层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

清顾嗣立《元诗选》等:诗人二千六百多人,诗作三万余首;元诗四大家;杨维祯“铁崖体”先秦歌舞汉魏六朝百戏(角抵)唐代参军戏、踏摇娘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北曲)、南戏明杂剧、明清传奇;三、元杂剧的体制特点1.结构形式:一本四折,楔子2.曲词和演唱特点:一折用一个宫调并一韵到底,一人主唱,曲调由北方歌曲、少数民族乐曲与中原传统音乐结合而成3.科范4.宾白5.角色:旦、末、净、杂;第二节关汉卿和《窦娥冤》一、关汉卿(1225?—1300?),大都人,共写有六十多种杂剧,现存十八种。

二、关汉卿杂剧内容其杂剧可划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三类。

关的代表作《窦娥冤》即为公案剧。

三、《窦娥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为关汉卿晚年之作,叙写了一个冤狱平反的悲剧故事。

故事原型为汉代刘向《说苑》所载的“东海孝妇”故事。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窦娥冤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背景介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元代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戏曲等多个领域,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本文档旨在整理元代文学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元代文学史年表1206年 - 1227年(成吉思汗在位)- 元昊创立西夏,成吉思汗开始统一蒙古部落- 元代文学起源于蒙元边地的曲辞民歌和诗文1228年 - 1259年(拖雷在位)- 拖雷统一草原,蒙古帝国开始崛起- 元代文学开始形成风格独特的后期边塞诗1260年 -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 ,建立元统,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代文学在政治、经济中繁荣发展,出现许多重要作品和流派,如杂剧、元曲等1295年 - 1307年(成宗元贞在位)- 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元人的杂剧和元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著名作品有《窦娥冤》、《西华山》等1308年 - 1311年(武宗元统在位)- 元代文学进入鼎盛期,元曲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元人的杂剧和元曲艺术达到了顶峰,著名作品有《长生殿》、《琵琶记》等1312年 - 1320年(仁宗至治在位)- 文学艺术继续繁荣发展,特别是元曲在艺术形式、创作风格上不断创新- 著名作品有《马丹阳》、《转寒夜》等1321年 - 1368年(英宗至治在位)- 文学艺术进入衰落期,元曲的创作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元代文学的创作和观念受到明代文学的影响,逐渐衰落总结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文学在这个时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从元昊的西夏到成吉思汗的统一草原,再到忽必烈的大都王朝,元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元代文学史年表记录了元代文学的演变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 注:以上年表仅为粗略整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详细,读者可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元代文学史的更多内容。

元代文学的特点

元代文学的特点

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它的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本篇文章将从作者的背景出发,分别阐述元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思潮、主题与情感、趋向性以及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多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元代文学的面貌。

一、作者背景元代文学的作者大都经历过蒙古族的外族统治,这一历史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元代文学中,怀古抒情的情感倾向非常强烈,这也与汉族文学史上的其他时期截然不同。

因此,在探讨元代文学的特点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

二、语言特点元代文学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元代文学采用了大量的外来语词。

这与当时蒙古族的统治有关,也与当时中亚文化的传入有关。

此外,元代文学也吸收了传统汉族文学的优秀语言特点,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语言风格。

2、元代文学中,有大量的口语化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与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更加崇尚口语而不是书面语。

因此,元代文学也出现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达,这使得元代文学的文风更加平易近人,更富有真实感。

三、文学思潮元代文学的文学思潮也十分特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复兴。

元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不满于元代的文化状态,对唐宋文化进行了反思并加以挖掘和继承。

2、世俗化。

元代文学与前代文学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描述的是更加真实世俗的人与事。

3、民族化。

元代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政权的代表,因此,其文学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比较丰富,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

四、主题与情感元代文学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怀古抒情。

元代文学中,怀古抒情的作品非常多,反映了作者们对于唐宋文化的敬仰与思念,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

2、现实主义。

元代文学比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因此,很多作品的主题也是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比如社会贫困、法律制度、家庭观念等等。

3、宗教思想。

元代文学中,宗教思想非常丰富,反映出了作者们对道、佛、儒等不同宗教思想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六)元代文学

后期——
张可久.
张可久: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著有《吴盐》、《苏堤渔唱》、《小山北曲乐府》等散曲集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单刀会
救风尘
拜月亭:《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
第六章元代文学
元曲: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双赴梦
玉镜台
二.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元代,汉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融合,使得元代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西厢记》、《太上感应篇》、《醒世恒言》等。

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元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角,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家族命运沉浮的故事。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西厢记》则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

它以杜丽娘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清新唯美的爱情世界和女性的独立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太上感应篇》是元代道教经典之一,主要介绍了太上老君的道教思想和修炼方法。

而《醒世恒言》则是元代散文集,收录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短篇小说,涉及到伦理、道德、官场等方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之,元代文学作品虽然已经历经千年,但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 1 -。

元代文学的多样表现形式

元代文学的多样表现形式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别具一格。

元代文学的多样表现形式既包括浪漫主义的诗歌、散文,也包括现实主义的小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元代文学的多样表现形式。

一、浪漫主义文学元代的文学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情感的流露主要体现在元代的诗歌和散文之中。

元代的诗歌和散文旨在表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力量,以及人类内心的情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长恨歌》。

《长恨歌》是元代文学中一首最为著名的诗歌,其表现了唐婉(杨玉环)和唐明皇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歌具有丰富的浪漫色彩,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八百里秦川风满袖、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等,这些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对人类内心丰富多彩情感的关注,表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无尽渴望与追寻。

此外,元代的散文也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元代散文最负盛名的是肖文炳的《女史箴言》,这部著作中展现了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其对待内心情感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

在《女史箴言》中,肖文炳通过对女性内心的关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状,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现实主义文学元代的文学多样表现形式也包括了现实主义的小说,这种小说主要是对于社会现实主义的一种批判,展现了元代社会的矛盾与斗争,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不稳定。

杨万里的《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主要讲述了农村家庭之间的斗争。

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丰富,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矛盾。

《三家村》中的家庭斗争,表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他们社会地位的担忧。

另外,元代刘大明的《东京梦华录》也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小说。

这部小说描述了元代北京(当时的东京)的社会风貌、人情冷暖,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了社会矛盾与斗争。

《东京梦华录》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积弊与阴暗面,具备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三、抒情文学元代文学中的多样表现形式也包括了抒情文学,这种文学主要表现了对生活和情感的个人体验。

元代文学作品选

元代文学作品选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朝的文学主要以杂剧、散曲和诗词为主要形式。

以下是一些元代文学作品的选读。

1.《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窦娥冤》:作者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中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窦娥被冤枉致死,后来昭雪的故事。

3.《汉宫秋》: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杂剧中的四大悲剧之一,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悲壮故事。

4.《梧桐雨》:作者白朴,是元代杂剧中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5.《墙头马上》:作者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中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才子佳人相爱的故事。

6.《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中的著名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是元代散曲中的著名作品,通过对潼关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8.《南浦·春水》:作者赵孟頫,是元代散曲中的著名作品,描绘了春天水乡的美景。

9.《满江红·登高》:作者萨都剌,是元代诗词中的著名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这些作品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情感世界。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杂剧和散曲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不知其为名或字也。号己
斋叟,大都人。金末,以解元贡于 乡,后为太医院尹;则亦未知其在 金世欤?元世欤?元初大名王和卿, 滑稽佻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 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 中天”小令,由是其名益着。汉卿 与之善,王尝以讥谑加之;汉卿虽 极意还答,终不能胜。 †宋元戏曲史‡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骇。汉卿来吊唁,询其由,或曰:‚此 释家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 对曰:‚此玉箸也。‛汉卿曰:‚我道 你不识,不是玉箸,是嗓。‛咸发一笑。 或戏汉卿云:‚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 死后方还得一筹。‛ 凡六畜劳伤,则鼻中常流脓水,谓之 嗓;又爱讦人之过者,亦谓之嗓,故云 尔。
1、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
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 冠。 2、明•臧晋叔†元曲选序‡:关汉卿辈争 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 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 3、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 如琼筵醉客。
举例
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
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
吟髭捻断为诗魔,醉眼慵开为酒酡。
半生才便作三闾,些叹番成†薤露歌‡,
等闲间苍鬓成皤皤。 功名事,岁月过,又待如何?‛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戏曲发展简历: (一)萌芽期 原始歌舞 ‚优孟衣冠‛ 汉 代‚角抵‛ 六朝‚踏摇娘‛ (二)形成期 唐参军戏 宋杂剧 金院本 (三)成熟期 元杂剧
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 大功著在方册者,日月炳煌,山川流峙,及 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余 因暇日缅怀古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 才博艺,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 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名之日†录鬼 簿‡。《天一阁本录鬼簿》自序
若以读万卷书,作三场文,上夺嵬科 首,登黄甲第者,世不乏人:其或甘心 岩壑,乐道守志者,亦多有之,但于学 问之余,事务之暇,心机灵变,世法通 殊,移宫换羽,搜奇索怪,而以文章为 戏玩者,诚绝无而仅有也。 †录鬼簿后志‡
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杂四类。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 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 底。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 ‚旦本‛。
传奇主脑,总在生旦,一切他色,止为此 一生一旦之供给。一部剧中,有无数人名, 究竟都是陪客。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 即其一人之身,自始至终,又有无限情由, 无穷关目,究竟都是衍文。…如实甫†西厢 记‡,止为张君瑞一人而设,而张君瑞一人, 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而设,其余枝节,皆从 此事而生。夫人许婚,张生望配,红娘勇于 作合,莺莺敢于失身,借由于此。是则白马 解围四字,即作†西厢‡之主脑也。‛

谢枋得
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
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 三岁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今年二月, 考终于正寝,某自今无意人间事 矣!‛
“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 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贵 之者,以为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九 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贱之者,谓 之无益于国也’。嗟乎,卑哉!介乎娼 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者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老子 他说》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 注今译》 《老庄新论》 周振甫:《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续 编》 《楚辞补注》 陆侃如诸般著作 《管锥编》
余冠英 :《诗经选译》 《古诗精选》 《古代文学杂论》 钱穆 :《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国 史大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 《国史新论》《湖 上闲思录》 《中国史学名著》 叶嘉莹 :《迦陵论词丛稿》 《迦陵论 诗丛稿》
獨立眺虛曠。 無劍心悲壯。 心實千載上。 亦當定所向。
《咏“臭老九”》梁漱溟
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 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 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 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
†水仙子。歸興‡张可久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腳難登白玉堂, 遠功名卻怕黃茅瘴。 老來也思故鄉,想途中夢感魂傷。
雲莽莽馮公嶺,浪淘淘揚子江,
水遠山長。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 南北方戏剧圈: (一)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 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 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 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 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 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二)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 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 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 杂剧。
禁止非法集会,
禁止投机倒把,
禁止夜行
思想文化禁锢少
无避讳
基本无文字狱,文化禁令。
宗教信仰自由。
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陈垣:
‚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 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 得国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论起, 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计乾 隆二十年以后,则汉、唐、清学术 之盛,岂过元时‛.
《四书》、《易经》、《书经》、《诗 经》、《礼记》、《左传》、《老子》、 《墨子》、《庄子》、《荀子》、《韩非 子》、《战国策》、《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或《通鉴纪事本末》)、、《楚辞》、《文 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 集》。
元代文学概况
历时:1234—1368
俗文学的天下
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
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话本继续盛行。
元诗亦颇有可观者
读本
臧茂循†元曲选‡
刻元剧本拟百种,而尚缺其半,搜
辑殊不易,乃先以五十种行之。且 空囊无以偿梓人,姑借此少资缓急, 兹遣奴子赍售都门,亦先以一部呈 览,幸为不佞吹嘘交游间,便不减 伯乐之顾,可以买纸计矣。 (臧茂 循†寄黄贞父书‡
†送方伯载归三山序‡

鄭思肖 †心史。大義略敘‡
一官、二吏、三僧、
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
九儒、十丐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纵使圣朝过尧舜,毕竟不是真父母。 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咏怀三首》其三
驅車欲出門, 恣意杯酒間, 雖在寂寞濱, 天地固寥廓,
元代文学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右所列五项,倘能依法读之,则国学根柢略立, 可以为将来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 治专门别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 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人矣。
《录鬼簿》=元代戏剧史
上卷: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
方今名公;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 奇行于世者;
下卷: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
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已死才人不 相知者‛;‚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 名行实并所编;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 者
《录鬼簿》自序
独不知天地阖辟,亘古迄今,自有不死之鬼

杂剧

散曲 杂剧: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 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 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 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
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秀容 (今山西忻州)人。 †元遗山先生全集‡ †续夷坚志‡
元好问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
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 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爾何?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 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 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踏摇娘
曰:踏摇娘者,生於隋末。河内有
人丑貌而好酒,常自号郎中,醉归 必殴其妻。妻色美善歌,乃自歌为 怨苦之词。河朔演其曲而被之管弦, 因写其夫妻之容。妻悲诉每摇其身, 故号踏摇娘。
唐段安节 †乐府杂录‡
常非月《咏谈容娘》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
歌要齐声和, 情教细语传。
元好问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仍復見爲人。 高
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 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 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 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 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 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 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 任何城市可比。
†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曲,
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 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少数民族的 歌曲而形成的。盛誉两宋的词,本来就 是歌曲。曲,则突破了词的某些限制, 并形成了自己的格律。作为一种戏曲声 腔,为与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故 称北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