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1_基因的分离定律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
( 自交 )、×( 杂交 )
考点1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2)交配类型 杂交: 基因型不同 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自交:植物的自花(同株异花)受粉;基__因__型__相__同__的动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测交: 杂种子一代(F1) 与 隐性 个体之间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正交与反交: ♀甲 × ♂乙 与 ♀乙 × ♂甲
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 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
遗传性状。
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和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聚焦 1.豌豆用作杂交实验材料的有点有哪些?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3.性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概念? 4.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法”。 5.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 实质? 6.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自交法、测交法、配子法等。
考点1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思维拓展2】拓展:复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某类性状的基因有2种以上;(如ABO血型
涉及IA、IB、i三种基因);但其在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
分析各血型的基因型
A血型: IAIA 、IAi B血型: IBIB、IBi AB血型: IAIB O血型: ii
基因的分离定律
【想一想1】什么是遗传?
遗传: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想一想2】 经典的遗传学研究的观察指标是什么?
生物的性状
一轮复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轮复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
分析: 若双亲有一方为AB血型,可 确定后代不可能为 O型 型。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优秀课件

5.符合基因别离定律,一定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别离比吗? 提示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 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别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别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 致死等。 ③某些性状遗传为从性遗传,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教材 拾遗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方面: 自花 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纯 种。
②性状方面:具有易于 区分 且能稳定地 遗传给后代 的相对性状。
③操作方面:花大,便于进行 人工异花授粉 操作。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人工去雄
人工授粉 再套袋隔离
① 自花传粉
雄蕊 开花前(花蕾期)
靠,A正确;进行人工杂交时,需在豌豆花未成熟时进行人工去雄,B正确;在统计时,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理论上可使其性状别离比更接近3∶1,C正确;孟德尔 根据对豌豆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在假说的根底上演绎推理出测交后代性 状别离比应为1∶1,并通过实际种植进行测交实验验证,D错误。
4.(20xx·福建福州质量抽测)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以 下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别离定律时的假说的内容是( ) 答案 D A.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别离比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 C.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彼此别离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独立的颗粒,不相融合
3.(20xx·东北三省四联考)以下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表达中, 错误的选项是( ) 答案 D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时除尽母本的雄蕊 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别离比越接近3∶1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别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 解植析来演豌绎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

2.“假说—演绎”的过程
大一轮复习 生物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高茎 矮茎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因子 成对
遗传
成单
成对的遗传 因子
随机结合 4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1∶1
1∶1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2.(2013·高考全国卷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 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3.基因的分离定律
减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染色体 有性生殖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链接高考·追溯命题来源 1.(2017·高考全国卷Ⅲ,T6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 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 ) 命题来源:来源于教材必修 2 P4-5 和图 1-5。
考点一 考点二 微专题突破9 课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生物
解析:选 B。纯合子之间交配,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 AA×AA→AA;杂合子之间交配,后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 杂合子,如 Aa×Aa→AA、Aa、aa;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 子,如 AA 的配子是 A,杂合子产生的配子可能有多种类型,如 Aa 产生的配子包括 A、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 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024新高考生物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十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2024新高考生物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十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十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基础篇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23届河南郑州四中二调,20)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因子成对出现,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属于作出假设B.用假说内容推导F1自交后代类型及其比例属于演绎推理C.把演绎推理的结果用测交实验来检验属于实验验证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答案C2.(2022黑龙江哈一中月考,8)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答案A3.(2023届河北秦皇岛摸底,8)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学生在正方体1和正方体2的六个面上用A和a标记,在正方体3和正方体4的六个面上用B和b标记,将四个正方体同时多次掷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正方体1和正方体2可以模拟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B.每个正方体上A和a(或B和b)的数量均应为3个C.统计正方体3和正方体4的字母组合,出现Bb的概率为1/2D.统计四个正方体的字母组合,出现Aabb的概率为1/16答案D4.(2022辽宁沈阳月考,19)(不定项)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均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为3∶1。

下列属于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A.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D、d两种比例相等的雌或雄配子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都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D.不同基因型种子发芽率有差异答案ABC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5.(2023届重庆一联,17)玉米是同株异花植物,雄花位于植株顶端,雌花位于叶片基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精品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精品课件

教材 VS 高考
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2017·全国卷Ⅲ, 6D)( × ) (2)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2017·全国卷Ⅲ, 6A)( √ )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2016·海南卷,6A)( × ) (4)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2015·海南卷,12A)( × ) (5) 在 生 命 科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 证 明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的 实 验 是 孟 德 尔 的 豌 豆 杂 交 实 验 (2013·全国卷Ⅱ,T5)( × )
教材 VS 高考
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2017·全国卷Ⅲ, 6D)( × ) (2)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2017·全国卷Ⅲ, 6A)( √ )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2016·海南卷,6A)( × ) (4)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2015·海南卷,12A)( × ) (5) 在 生 命 科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 证 明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的 实 验 是 孟 德 尔 的 豌 豆 杂 交 实 验 (2013·全国卷Ⅱ,T5)( × )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测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对此实验分析合 理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 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分离定律 C.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演绎内容 D.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豌豆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2.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图中①为_去___雄_: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_外___来__花__粉__干扰 ↓
图中②为_人___工__异__花__传__粉_: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 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__再__套__袋__隔___离__: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异花传 粉后所结出的
第二步,利用公式计算自由交配情况下的某基因型的频 率。
后代中DD的基因型频率=(D的基因频率)2,则基因型为 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2/3)2=4/9。
真题重现
1、(2019·全国卷Ⅱ)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1∶1
4.基因分离定律
(1)研究的对象:__等__位__基___因_。 (2) 等位基因的存在 :在杂合 子的细胞 中 , 位 于 _一__对___同__源__染___色__体__上。 (3)发生的时间:_减__数__分___裂__产__生___配__子__时。 (4)遗传行为:随__同__源__染__色___体__的__分__而开分离,分别进 入__两__个__配___子_中,独立2019·浙江卷)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
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

基因分离定律课件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课件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型及比例为多少?
个体表现型中若D对d是不完全显性,F1杂合子表现为中等高度茎, 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等茎∶矮茎=1∶2∶1。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2.1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1.说明孟德尔杂交的过程和结果?
2.正交与反交是什么关系?
子一代所显现出 来的性状
3.什么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例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 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 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B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 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 个体比接近1∶2∶1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基 因 分 离 定 律课件 高考一 轮复习 生物( 优秀课 件)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 (如肤色,血型,高度,脸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