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固相合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肽 固相合成

多肽 固相合成

多肽固相合成多肽是由氨基酸序列排列而成的短链聚合物,通常由两到数十个氨基酸构成。

多肽具有重要的生命功能,在生命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激素、免疫抗体、酶等都是由多肽组成的。

多肽的研究对于解决许多生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多肽的合成是多肽研究的基础,其中固相合成技术是目前用于多肽合成的主要技术之一。

固相合成技术是一种通过固相支持介质将氨基酸单元与C端结合,并使用反应废液的洗脱来进行异构体的生成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氨基酸的单元迁移速率,使得合成过程更加高效并可控。

此方法通常通过在固体表面覆盖各种功能基团来实现氨基酸的附着。

供体氨基酸通过受体基团上的活性位点与固体基质结合,使其在合成中稳定性更好。

固相合成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技术应用于核酸合成,早期技术通常使用硅胶糖结合物。

然而,这种技术很快被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收率低、反应速度慢等。

1963年,Merrifield首次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多肽合成,开创了固相合成多肽的新时代。

固相合成多肽的目标序列通常以依靠动力学控制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步合成为基础。

每一个合成步骤本身都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将物种分解称为“体系”,以确保反应环境的多样性,降低反应发生问题的可能性。

典型的固相合成系统由多肽连接基团,马来酰亚胺解离剂等组成。

连接基团是氨基酸序列之间的连接单位,通常由二硫杂丙烷等还原剂与异硫氰酸酯基团等活性基团相组合。

此外,马来酰亚胺解离剂通常用于避免存在多种C-端保护基团的多肽的产生。

固相合成技术的步骤:1. 固相介质的选择:根据合成目的,可选择PAM或诸如PS或PEGA等任何合适的基质。

2. 化合氨基酸的选择:化合氨基酸是固相合成的关键。

波尔斯定律可用来预测特定环境下氨基酸化合物的溶解度,从而优化反应条件。

3. 连接基团的选择:连接基团是用于连接化合氨基酸的二、三个化学基团。

此反应通常是还原条件下的硫醚和链延长反应。

4. 保护基团的选择:由于化合氨基酸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需要用保护基团保护一些有效基团。

多肽药物的研究及应用

多肽药物的研究及应用

多肽药物的研究及应用多肽药物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种疗法。

它们拥有许多优点,例如较高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较好的药代动力学、较小的潜在毒性等。

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肽药物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多肽药物的定义、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角度探讨它们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

一、多肽药物的定义多肽药物是由2到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分子,它们可以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它们可以通过带电、亲水或亲疏水的特性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具有药物活性。

多肽药物通过特定的受体或酶的识别,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多肽药物的研究进展1. 多肽药物合成技术的进步多肽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无法离开多肽的合成技术。

近年来,针对多肽药物的合成技术不断发展,合成成本得到了降低,合成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目前,多肽合成技术的常用方法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分子印迹法、固相合成等。

2.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筛选多肽药物的接受性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口服可及性、生物稳定性和免疫原型。

因此,多肽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评估技术,可以调整多肽药物的特征,例如亲水性和电性等,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改善其生物利用度。

筛选优化后的多肽药物,可以使用现代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验证活性和特异性,例如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活细胞学等。

三、多肽药物的应用多肽药物在疾病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多肽药物应用。

1. 降糖药现代医学中,许多人将胰岛素视为降糖药。

实际上,由于胰岛素本身并不能长时间稳定的存在于人体里,因此,现在最常用的降糖药物是胰岛素释放激素类多肽。

2. 肿瘤诊断与治疗许多肿瘤生长与表面标记物相关。

这就是为什么多肽药物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有一个名为Somatostatin受体的标记可以适用于神经内分泌和小细胞肺癌,同时充当治疗剂。

3. 肌无力症的治疗肌无力症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口中可溶性蛋白质骨架上乙酰氯酶活性不足而导致的自体免疫疾病。

多肽合成的先进技术和应用

多肽合成的先进技术和应用

多肽合成的先进技术和应用多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分子,在细胞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可以作为激素、酶、抗体和信号分子等。

因此,多肽在药物研究和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多肽的生命期较短,容易被酶水解,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肽合成技术应运而生。

多肽合成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化合物以预定顺序组合为多肽分子的方法。

它能够在实验室中合成长达数百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并通过尾端加入不同的化学反应物质,例如荧光物质、聚乙二醇等,以改善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溶解性等问题。

多肽的合成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合成方法。

化学合成方法是指在无细胞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合成多肽。

其中,固相合成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多肽合成技术。

该方法通过将氨基酸依次挂载在合成树脂上,并通过一系列反应使氨基酸残基逐渐链接形成多肽。

固相合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纯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多肽合成的主要手段。

生物合成方法是指利用细胞、菌株等生物体内的合成机制来实现多肽的生产。

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复杂结构的多肽,例如天然多肽、人工电子多肽等。

生物合成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多肽基因导入到表达宿主中,通过宿主的基因表达和翻译作用,合成出完整的多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扩大多肽的产量,而且还能够修饰多肽分子,改善其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

多肽合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由于多肽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特异性,能够较精确地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分子。

因此,多肽被广泛用于药物研究中。

例如,抗体药物就是一类由多肽或多肽衍生物构成的药物。

此外,多肽还被用于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例如,胶原蛋白多肽可以用于皮肤抗氧化和保湿。

总之,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在药物研究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多肽贡献会越来越大。

多肽固相合成

多肽固相合成

发明英文解释: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简写为SPPS在肽合成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是R.Bruce Merrifield,他设计了一种肽的合成途径并定名为固相合成途径。

由于R.BruceMerrifield在肽合成方面的贡献,198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下面给出了肽固相合成途径的简单过程(合成一个二肽的过程)。

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首先将一个氨基被封闭基团(图中的X)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

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这样第一个氨基酸就接到了固相载体上了。

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N,Nˊ-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icyclohexylcarbodiimide)活化,羧基被DCC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再与已接在固相载体的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肽键,这样在固相载体上就生成了一个带有保护基的二肽。

重复上述肽键形成反应,使肽链从C端向N端生长,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肽链长度。

最后脱去保护基X,用HF水解肽链和固相载体之间的酯键,就得到了合成好的肽。

固相合成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最初的反应物和产物都是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因此可以在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所有的反应,便于自动化操作,加入过量的反应物可以获得高产率的产物,同时产物很容易分离。

化学合成多肽现在可以在程序控制的自动化多肽合成仪上进行。

Merrifield成功地合成出了舒缓激肽(9肽)和具有124个氨基酸残基的核糖核酸酶。

1965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

固相合成法的诞生多肽合成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

1902年,Emil Fischer 首先开始关注多肽合成,由于当时在多肽合成方面的知识太少,进展也相当缓慢,直到1932年,Max Bergmann等人开始使用苄氧羰基(Z)来保护α-氨基,多肽合成才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机化学家们合成了大量的生物活性多肽,包括催产素,胰岛素等,同时在多肽合成方法以及氨基酸保护基上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为后来的固相合成方法的出现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课件 (一)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课件 (一)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课件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功能性多肽的研究。

在生物学领域中,功能性多肽是指以多肽作为药物或疫苗的药物分子,具有较好的药效和生物活性。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全面解析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一、定义及分类功能性多肽是指具有生物活性和在生物系统内具有规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多肽分子。

根据其生物活性的不同,功能性多肽可以分为抗菌肽、生长因子肽、神经肽、肥胖、免疫肽等多种不同类型。

二、研究内容1. 功能性多肽与生理活动关系的研究人体内含有大量的功能性多肽,因此对其与人体内生理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

例如,一些特定的生长因子多肽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而神经肽多肽可以用于提高神经系统功能和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2. 功能性多肽合成和改性技术的研究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如何对功能性多肽进行合成和改性,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药效。

例如,采用肽链合成技术和固相合成技术可用于生产更好的肽类药物。

3. 功能性多肽的应用随着功能性多肽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抗菌肽多肽可以用于改善一些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生长因子多肽可以用于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三、发展趋势1. 多肽化学技术的发展多肽化学技术是指利用固相化学合成方法对多肽及多肽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和开发。

未来,多肽化学技术将继续得到广泛应用,助力功能性多肽的制备。

2. 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多肽药物将会面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多肽药物将会问世。

例如,随着生长因子多肽的研究进展,未来生长因子多肽药物将会成为治疗癌症、创伤和糖尿病的标准药物。

总之,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其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药物分子。

fmoc多肽固相合成

fmoc多肽固相合成

fmoc多肽固相合成序言在现代化学领域,多肽固相合成技术是一种非常优越的合成手段,可以快速高效地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多肽分子。

其中,FMOC法多肽固相合成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以自组装原理为基础,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将氨基酸的分子有序地锚定在固相载体表面,并以此为基础稳定地合成目标多肽分子。

本文将介绍FMOC法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FMOC法和多肽合成FMOC法是一种固相合成中常用的保护群移除技术。

该技术采用FMOC苯基保护基进行氨基酸顺序控制和保护,保护群移除后可自由保护出N端羧基以及C端羧基,从而得到目标多肽。

FMOC法具有保护群移除方便、产率高、重整方便等优点,是一种优异的保护群移除技术。

多肽合成是指通过逐步合成单个氨基酸单元来构建目标肽链。

多肽合成包括固相合成和溶液合成两种方式。

相对于溶液合成而言,固相合成技术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使用固定在载体上的特殊极性基团,以亲水性的特殊固相材料作为载体,通过共价键或超分子键与氨基酸的侧链反应,使氨基酸固定在载体表面。

由于基团之间的共价键或超分子键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些固定在载体上的氨基酸单元可以构成一段有序的肽链。

二、多肽固相合成多肽固相合成是将多个氨基酸单元在固相基质表面依次加入反应体系中,结合区分抑制和亵渎剂辅助,合成目标多肽的技术。

多肽固相合成法与FMOC法密不可分,如同飞机离不开燃料,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够完成肽链的合成。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优点在于反应过程可以在单一反应过程中进行,这意味着在一次反应中可将许多氨基酸单元加到固相基质表面。

此外,固相合成技术还具有卓越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因此,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多肽分子的制备。

三、FMOC多肽固相合成的应用FMOC多肽固相合成因其简单、快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学领域。

特别是在药物研究和生物技术中,FMOC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对于制备具有特定活性和功能的多肽分子具有独特的优势。

多肽的化学合成

多肽的化学合成

多肽的化学合成一、多肽的概述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其连接方式与蛋白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低于。

多肽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迄今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多肽已达数万种,其广泛参与和调控机体内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多肽的化学合成多肽的化学合成主要是在有机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合成的多肽种类及数量远较生物学方法为多。

通过化学合成,可以获得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多肽,以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多肽的需求;可以获得生理活性强、药理作用显著的多肽药物;可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组分、结构明确的多肽,为研究多肽的结构与功能打下基础。

多肽的化学合成可分为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两大类。

1、固相合成固相合成是在固相载体上完成多肽的合成。

固相载体是一种带有化学基团的硅胶微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后续的纯化,是使用最广泛的多肽合成方法。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各种氨基酸及多肽合成,同时可以合成较大规模的多肽及蛋白质。

缺点是固相载体不易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合成的多肽不易进行结构修饰。

固相合成法又分为液一固相合成法和固一固相合成法。

液一固相合成法是利用液相法和固相法的结合,先将预保护的氨基酸在液相中缩合为“肽段”,再通过固相法将这些肽段连接起来生成长链多肽。

固一固相合成法是利用不同大小的固相载体进行多级反应,将小片段逐渐连接成完整的多肽。

2、液相合成液相合成是在液态有机介质中完成多肽的合成。

该方法主要利用氨基保护及羧基保护法来完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分段合成法、缩合生成法和循环合成法等。

液相合成的优点在于没有载体分离过程,环境污染小,可以合成大片段及较长的多肽;缺点是反应步骤多且繁琐,产率较低。

(1)分段合成法:此法是将多肽分子中全部氨基酸根据其性质分成若干组,分别制备其相应的预保护氨基酸溶液,然后在各组氨基酸溶液中选择适当的氨基酸进行“缩合”反应。

化学_酶法合成多肽的研究进展

化学_酶法合成多肽的研究进展
1 化学 2酶法合成多肽的特点
在化学合成肽中 , α2氨基 、羧基和各种侧链官 能团在合成前的保护和合成后的的脱保护是必不可
少的 , 也是最基本的耗时操作 , 并且还必须考虑一 直存在的消旋问题. 酶促肽合成与化学法相比具有 反应条件温和 、消旋作用小 、氨基酸侧链保护少和 立体专一性强等优点 [ 10 ] , 此外 , 区域选择性和立体 选择性也是酶法在肽合成中的两大优势所在 , 但单 从生物学方法考虑 , 该方法受到酶性质不稳定及产 率低等问题的限制 , 因此部分复杂多肽的合成必须 将化学法与酶法相结合才可实现.
收稿日期 : 2008211225; 修回日期 : 2009202210. 基金项目 : 十一五国家 863项目 (No. 2006AA02Z21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No. BK200618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376034) ,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2007). 作者简介 : 武秀明 (1984 - ) , 女 , 硕士研究生. 3 通讯作者 : Tel: 025 - 83587349, E2mail: zsbshen@ njut. edu. cn;
化 Fmoc2氨基酸酯形成 Fmoc2氨基酸片段. 其合成 过程如图 1, 每步耦合产率均在 75% ~90%.
图 1 Fmoc2氨基酸片段合成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Fmoc2am ino acid fragments synthesis
2. 2 肽段缩合
化很困难. 而利用化学 2酶法缩合短肽片段的方式
478
分 子 催 化 第 23卷
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 2. 1. 1 胸腺五肽 ( TP25) 胸腺五肽 ( TP25)是人工 合成的五肽 (A rg2Lys2A sp 2Val2Tyr) , 对应胸腺生成 素的 32至 36位氨基酸序列 , 具有天然胸腺生成素 的全部生物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财富
多肽固相合成的研究进展
刘立伟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河北唐山064400)
摘要:多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其化学合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介绍了多肽固相合成的原理、方法、固相载体的选择、连接分子的种类及肽键的形成等,揭示了固相合成多肽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关键词:多肽固相合成
1多肽的概述
多肽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

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多肽已达数万种,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已日益受到药物研发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活性多肽已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及畜牧业等领域。

合成多肽的方法主要是指化学合成法,其中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是最主要的合成方法,无论是液相法还是固相法都已经很成熟。

液相合成多肽主要有逐步合成和分段合成两种途径,它在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与经典的液相合成多肽方法相比,固相法合成多肽更以其省时、省力、省料、便于计算机控制、便于普及推广的突出优势而成为肽合成的常规方法并扩展到核苷酸合成等其它有机物领域。

2多肽的固相合成
1963年Merrifield提出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为多肽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并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为此1984年Merrifield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2.1固相合成的基本原理
多肽合成是一个重复添加氨基酸的过程,合成一般从C端(羧基端)向N端(氨基端)合成。

首先将目的肽第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固相载体相连,再以这一氨基酸的氨基为合成起点,经过脱去氨基保护基并同过量的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反应,接长肽链。

重复(缩合ң洗涤ң去保护ң中和及洗涤ң下一轮缩合)操作,达到所要合成的肽链长度,最后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过纯化等处理,即得所要的多肽。

其中α-氨基用Boc(叔丁氧羰基)保护的称为Boc固相合成法,α-氨基用Fmoc(9-甲氧羟基合成)保护的称为Fmoc固相合成法。

2.2合成方法
2.2.1Boc合成法
采用三氟乙酸(TFA)可脱除的Boc为α-氨基保护基,侧链保护采用苄醇类。

合成时将一个Boc保护的α-氨基酸共价交联到树脂上,用TFA 脱除Boc,三乙胺中和游离的氨基末端,然后通过DCC活化、偶联下一个氨基酸,最终采用强酸HF法或三氟甲磺酸(TFMSA)将合成的目标多肽从树脂上解离。

在Boc合成法中,由于要反复地用酸来脱保护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偶联,这就引入了一些副反应,如多肽容易从树脂上切除下来,氨基酸侧链在酸性条件不稳定并发生副反应。

2.2.2Fmoc合成法
1978年,Meienlofer和Atherton等人发展了以Fmoc(9-芴甲氧羰基)基团作为α-氨基保护基的多肽合成方法—Fmoc法。

在Fmoc法中,采用了可被碱脱除的Fmoc作为α-氨基酸的保护基,侧链采用酸脱除的Boc 保护方法。

Fmoc作为氨基保护基的优点在于它对酸稳定,用TFA等试剂处理不受影响,仅需用温和的碱处理,侧链用对碱稳的Boc进行保护等。

肽段最后用TFA/二氧甲烷(DCM)定量地从树脂上切除,避免了采用强酸。

Fmoc法与Boc法相比,由于Fmoc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产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多肽合成中。

2.3固相合成的聚合物载体的选择
将固相合成与其他多肽合成技术分开来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固相载体,而能被用作多肽固相载体的聚合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必须包含合适的连接分子(或反应基团),使肽链能连接在载体上面,并在以后除去。

②必须在合成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不与氨基酸分子反应。

③必须提供足够的连接点,以满足肽链不断增长的需要。

目前用于固相合成的聚合物载体主要有三类:聚苯乙烯-苯二乙烯交联树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乙二醇类树脂及衍生物。

这些聚合物载体只有引入相应的连接分子,才能与氨基酸进行连接。

根据连接分子的不同,树脂又被分为几种类型:氯甲基树脂、羧基树脂、氨基树脂或酰肼型树脂。

2.4连接分子
一个理想的连接分子必须在整个合成过程中十分稳定,并在合成后可以定量的切割下来而又不破坏合成的目标分子,同时连接分子还需要根据与树脂相连的肽的C端的结构类型,裂解后生成的羧酸、酰胺或氨基醇等衍生物来选择。

固相多肽合成使用过的连接分子为含有氯甲基、巯甲基、酰氯基、对苯甲酰基、芳磺酰氯基、烯丙醇基、丁二酰基、邻硝基苄醇基及二苯氯硅烷等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2.5肽键的形成
固相中肽键的形成原理与液相中的基本一致,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缩合剂法、混合酸酐法、酰氯法、活化酯法和原位法等,其中选用DCC、HOBT 或HOBT/DCC的对称酸酐法、活化酯法由于在肽键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减少副反应并抑制消旋的发生,最终得到的多肽收率高等优点而应用最广。

2.6多肽的切割,沉淀与纯化
按既定的顺序合成完多肽后,就要把目标多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并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由于多肽的合成有Boc法和Fmoc法两种,因此,它们的切割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在Boc法中,主要用TFA+HF裂解和脱侧链保护。

在Fmoc法中直接用TFA进行切割。

合成肽链进一步的精制、分离与纯化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亲和层析、毛细管电泳等。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3展望
固相多肽合成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但是,目前人们还只能合成一些相对较短的肽链,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肽链较长的蛋白质类物质,固相合成技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在合成中要用到大量的有毒试剂,合成费用昂贵,并伴随副反应、消旋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在生物体内,核糖体上合成肽链的速度和产率都是惊人的,那么,是否能从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原理上得到一些启发,应用在固相多肽合成(树脂)上,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同时,寻找更加绿色、环保的多肽合成技术,对科学家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韩香,顾军.多肽的固相合成。

天津药学,2002,14(7):9.
[2]李正超,韩香.多肽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2,22(2):153-158.
界,2015,11:191-192.
[3]曹华英.浅谈电力市场营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创新[J].广东科技,2012,03:97-98.
[4]刘淑萍.浅析市场经济下电力市场营销的创新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265.
[5]孙皓.浅议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发展[J].科技风,2012,20:269.
(上接109页)科学发展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