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合集下载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蒙古族图案艺术,是这个草原民族在马背上,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

其主要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纹样,二为吉祥纹样。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方面比较发达,尤其是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为世界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民间艺术方面,蒙古族人民也是成绩斐然。

蒙古族的民间图案运用范围十分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图案的存在,这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充分地体现了广大蒙古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一、蒙古族图案分类与特点蒙古族图案在内容上分为:1. 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外还有山、水、火、云之类的图案。

2. 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

图案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蒙古族图案与纹样同其他民族的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图案纹样,如将盘长纹延伸再加入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彩。

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线条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布局。

二、蒙古族民间图案在建筑上的应用蒙古族民间图案广泛运用在建筑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筑是蒙古包,“包”是满语,是“家”和“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居住模式,它伴随着蒙古族牧民走过漫长的历史。

蒙古包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蒙古高原地处内陆,气候寒冷、干燥、多变,牲畜对气候和草场的依赖性促使牧民一年数次地逐水草而栖。

冬暖夏凉是蒙古包为适应游牧的特点和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所具备的特性。

蒙古包由木门、毡墙、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组成。

每一个组件上面都附着图案,有立体和平面之分。

运用比较多的是吉祥图案,龙凤与云纹交错生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

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

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这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关乎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敢、豪迈的民族,其文化独特而丰富。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图案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常常被用于装饰艺术品、服饰以及建筑等方面。

研究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对于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推动当代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特点、当代皮雕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案例和创新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全面展示当代皮雕艺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1.2 研究意义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探讨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研究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还有助于丰富当代皮雕艺术的表现形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点,可以为当代皮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研究蒙古族传统图案在当代皮雕艺术中的应用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通过在皮雕作品中融入蒙古族传统图案,可以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碰撞,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特点蒙古族传统图案具有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特点。

这些图案常常融合了民族信仰、历史故事和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蒙古族传统图案以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为主要元素。

动物在蒙古族文化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如马被视为圣物,羊被视为吉祥之物。

植物则代表着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而几何图形则常被运用于边缘装饰和线条构图,展现出蒙古族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课程资料:蒙古族图腾简介

课程资料:蒙古族图腾简介

蒙古族图腾简介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狼、鹿图腾崇拜《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狼、鹿图腾崇拜《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

"①我们认为这是一则流传久远而被记录下来的图腾神话。

虽然这句话难以成为生动的神话故事,但在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火原洁与马沙茹黑按蒙古语原音用汉字拼写音译时,对"孛儿帖赤那"一词特旁注"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特旁注"惨白色鹿",此举恐不是随意而为。

因为《蒙古秘史》中不少具有各种野兽含意的人名,在旁注中均以"名"或"人名"来代替,而偏偏将这两个词的实际所指的动物明白无误地译写标明,说明他们是出于对这句话内涵的深刻理解所作出的注解,而不是一般地泛指人名。

所以这句看来极其简短的话语却深深刻印着蒙古先民在图腾文化时期有过狼、鹿图腾崇拜。

从这句话分析,存在天命观,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权时代定型的神话传说。

虽然狼如何成为他们的始祖父,鹿何以成为他们的始祖母,具体细节早已遗忘,然而狼、鹿两个氏族联姻以及从很远的地方迁徙而来的影像仍然流传下来。

这里所说的渡腾汲思海迁徙而来,可能不是指一般的迁徙,而是指这两个有联姻关系的氏族有过长期发展而逐步向外扩展的历史痕迹。

蒙古古老而生动的狼、鹿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寻觅,但从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萨满的神低观念表现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存在过狼图腾、鹿图腾崇拜。

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仅匈奴、突厥存在狼图腾崇拜,回鹘人也有过生动的狼神故事。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政府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教育普及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民间艺术传承等方式,普及蒙古族民俗 文化知识,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
传统与创新结合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发展,将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艺 术、科技相结合,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蒙古族餐饮礼仪与习俗
待客礼仪
蒙古族以热情好客著称,如有客人来访,主人会献上奶茶和奶制 品,并请客人品尝烤全羊等传统美食。
分食制
蒙古族用餐时实行分食制,每个人面前都会有一份食物,避免争抢 和浪费。
敬酒礼仪
蒙古族有敬酒的习俗,向客人敬酒表示尊重和友好。但敬酒时要适 量,不能强求。
蒙古族酒文化与饮品
蒙古族的传统饮品是马奶酒和白酒。马奶酒是用马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口感酸甜 ,有一定的酒精度数。白酒则是用粮食酿制而成,口感醇厚,酒精度数较高。
蒙古族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方式
蒙古族手工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家族传承是指技艺在家族内部传承,师徒传承是指技艺在师 徒之间传承。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手工艺,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举办手工艺 比赛和展览等。同时,一些手工艺作坊也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手工艺品推向市场,以实现其商业价值和 文化价值的双重目标。
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
传统习俗
蒙古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赛马、射箭、摔跤等。此 外,蒙古族还有许多禁忌和礼仪,如不在马背上回头看、不 在河流中洗手等。
生活方式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他们通常住在蒙古包 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现代蒙古族也从事农文化

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最新文档资料

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最新文档资料

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无际的草原成就了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图形风格。

要探寻蒙古族的艺术渊源,必须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风貌,并通过对其民间传统图形的研究了解蒙古族人在民族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一、蒙古族人对图腾符号的崇拜列宁说:‘恐惧创造神。

”《蒙古秘史》己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李儿贴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古思海,来至汗难名子河源头的不而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根据蒙古语的解释,‘‘李儿帖赤那”意为“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是“白色的鹿”。

蒙古族自诩为‘苍狼白鹿”的后代,这显然有极深刻的图腾崇拜的意味。

根据北方民族史、蒙古族的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族崇尚萨满教的神扯观念表现中也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将“狼”、鹿作为图腾进行崇拜。

在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草原游牧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

它们往往集结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战斗,团队意识极强,且凶猛而富有灵性。

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也许就是“狼”图腾崇拜的缘由。

“狼”的图腾崇拜不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传达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认同与自信。

作为图腾符号的‘粮”图形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

原始图腾崇拜是蒙古族人的宗教信仰与审美取向的中介符号。

蒙古族人民对“狼”图腾的崇拜,也涵摄了对“狼性”文化的审美意识的深刻体验。

因此,“狼”图腾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艺术符号,渗透进蒙古族文化的基因中,而审美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文化形态也受其影响。

由于受万物皆有神观念的影响,蒙古人对其他的动植物有着崇拜心理。

根据考古及史料记载,蒙古族的图腾崇拜还包括有牛、马、羊、虎、鹿、蝶、鱼、佛手、杳花、莲花等图腾纹饰。

虽然这些纹饰有些已经完全失去了原形,成为远古图腾文化的象征和回忆,但始终表现出蒙古民族特有的艺术活动与审美情趣。

二、蒙古族图形文化的样式特征图形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无论是图腾禁忌的图形样式,还是审美需要的物件装饰图案,都充满着蒙古族对生命、生活的态度。

牛散钟格介绍

牛散钟格介绍

牛散钟格介绍
牛散钟格是一种蒙古族传统艺术,源于古老的牛散钟格文化,融合了蒙古传统文化和神话历史。

它是一种古老的立体雕塑艺术,也是一种蒙古族内容式的艺术装饰,牛散钟格也是蒙古人与古老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从古代到现代,蒙古族使用这种装饰方式来装饰家园、街道、山丘和湖泊等场景。

牛散钟格来源于古老而复杂的牛散钟格文化,当年蒙古部落使用牛散钟格时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牛散钟格以其独特的牛头图案形状而闻名,这种牛头图案被戏称为“牛头”或“牛头罗盘”,这些牛头罗盘通常长方形,但也可以呈圆形,十字形或其他形状。

牛散钟格的牛头罗盘的图案代表着蒙古传统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是蒙古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牛散钟格的艺术特点与传统蒙古图案颇有不同,它以浓烈而古老的气息吸引了许多欣赏者。

牛散钟格的艺术风格大多属于几何风格,常常以内容抽象的方式表达概念,它的图案充满寓意,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调和性、精美度、细节修饰等方面也很受欢迎。

牛散钟格通常用木头制作,也可以用绸缎、毛线、绒毛等材料制作,如今它也被用于油画和雕刻中,用于装饰护墙板、护边板、护拱等地方。

牛散钟格艺术装饰在中国街头也有不少,它不仅为蒙古族传承了古老的艺术文化,也为现代艺术家们带来了灵感和创作素材,他们将牛散钟格艺术结合现代创作风格,使其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蒙古族哈木尔云纹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

蒙古族哈木尔云纹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

蒙古族哈木尔云纹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
蒙古族哈木尔云纹是蒙古族织锦的一种,它以图案精美繁复,色彩鲜艳丰富而著称。

哈木尔云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应用广泛,成为
了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牛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象征着力量、勇气和忠诚。

哈木尔云纹
中常出现各种牛的图案,如牛头、牛身、牛蹄等。

这些图案体现了蒙古族人对牛的崇敬和
尊重,也反映了蒙古族传统牧民生活的特点。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牛是不可或缺的家畜,
它们提供了牛奶、肉、皮革等物质财富,同时也是驮运工具和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除了牛,鹰也是蒙古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形象符号。

哈木尔云纹中常出现各种鹰的图案,如鹰头、鹰爪、鹰翅等。

这些图案体现了蒙古族人对鹰的崇敬和热爱,也反映了蒙古
族人民在草原上狩猎的生活方式。

鹰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猎鸟,它们能够帮助猎人捕获猎物,因此被蒙古族人民视为宝贵的伙伴。

诸如牛、鹰等自然图案之外,哈木尔云纹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抽象的图案,如“风水
轮廓”、“卷须”、“迎客松”等。

这些图案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祖先、家庭的尊
重和珍视,也反映了蒙古族文化中重视神秘主义和传统的特点。

哈木尔云纹在应用方面也非常广泛。

它被用来装饰衣服、鞋、包等物品,也被用来制
作家具、地毯、窗帘、墙纸等室内装饰品。

在工艺品的制作中,哈木尔云纹被运用得十分
巧妙,它能够让普通的物品焕发出独特的艺术气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蒙古族文
化的风采。

蒙古族图腾文化与艺术浅议

蒙古族图腾文化与艺术浅议

蒙古族图腾文化与艺术浅议[摘要]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作为这种精神文化现象的蒙古族艺术,它的产生、发展与蒙古族的图腾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本文拟就蒙古族的图腾文化与艺术从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作了研究,全面的论述了蒙古族艺术与蒙古族图腾文化的关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艺术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图腾文化艺术追溯到远古时期,我们发现,蒙古族有着丰富的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塑造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善良、勇敢、威武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蒙古族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等多方面都有体现。

蒙古族艺术以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诠释着蒙古族的图腾文化的内涵。

从蒙古族图腾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蒙古族艺术,能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艺术现象和历史,从而加强对蒙古族艺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发扬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下面将对蒙古族的图腾文化与艺术做详细的探析。

一、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图腾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文化产生年代久远。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①。

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状况的不同,它们的图腾文化也有所差异。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居住于广阔的蒙古高原。

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原始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这里的气温年、月较差居各气候之首,昼夜温差大。

冬季漫长,寒流频繁,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降雨量小,干旱而炎热;一年四季低温冷害不断,多暴雪风沙。

这样的生存环境促使蒙古族先民在面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的时,产生了对自然(天、地、火、云、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崇拜,对动物(狼、鹿、马、熊、芒牛、鹰、天鹅等)的崇拜,对颜色(红、黄、蓝、白)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性的崇拜等等。

这些图腾崇拜物以其特有的名称、标志、图案、禁忌、仪式等被传承于蒙古族的文化历史中,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蒙古族图腾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

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

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

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

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类物相匹敌。

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

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

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

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

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

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

这种在所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其实就是一种给一切事物赋予尊严,视一切生命为平等的行为,是对生命在最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尊重,体现综观蒙古族的图案花纹,它以其流畅的程式化语言,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典雅古朴的配色共同创造了健康、大气、而又充满了感性秩序的装饰艺术。

在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中,每一类的图案花纹都在用自身生动的表现方式揭示着蒙古人思想、情感的信息,讲述着蒙古族文化对于世界的见解与态度。

以蒙古族的装饰艺术而言,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之间自由穿梭和转换着,蒙古族艺术中这种自由而感性的特质,一直以来在一代代的蒙古人身上从未消失过,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民族性为其艺术打上的印记。

乌力吉纹即盘肠纹:
蒙古包的牛鼻纹来源有以下几个说法:
1、意外收获:古代有一个非常富有的蒙古族贵族,命人造好蒙古包以后,尝试了各种花纹装饰都不太满意,工匠们只好暂时用纯白色的蒙古包交工了,结果一头牛跑过来用鼻子拱了一下蒙古包,蒙古包上就留下了一个牛鼻子样式的污垢,结果蒙古贵族过来看了以后非常满意,就令工匠们按照这种图案进行装饰,后来经过工匠们逐渐的演变,变成了现在的牛鼻纹。

2、义牛救主:某个蒙古族部落的族长遭到其他部落人的追杀,在还没有跑到自己部落的时候马已经累得不行了,此时刚好有一头非常粗壮的牛在身边,族长翻身骑在牛身上继续奔跑。

牛本来是没有马跑的快的,但是这头牛像发了疯一样的往回跑,敌人最终没能追上族长,但是在跑到部落门口的时候,牛累死了,鼻子里流出了殷红的鲜血,族长为了纪念这头牛,命人在蒙古包上做出了牛鼻子样式的花纹,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传统的蒙古包花纹。

3、爱情故事:一个很轻的青年人和一个蒙古贵族家的小姐相恋了。

但是贵族的家庭反对这门婚事,说,你只要证明你有100头牛才可以同意。

青年人根本没有100头牛,在苦思冥想之后,青年人在自己的蒙古包上印上了很多牛鼻子的污垢,第二天让贵族家的仆人来看,这
是我的牛拱的,仆人信以为真,就回去报告老爷。

老也因此同意了这门婚事,后来故事传开后,人们都在自己的蒙古包上印上牛鼻子花纹,一方面彰显自己的富有,另一方面也寓意着自己未来会有更多的牛。

蒙古族回字纹:
一、蒙古族家具图案的产生
(一)蒙古族家具图案与草原文化根源
蒙古族是草原上的一只雄鹰,这一民族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

草原文化是贯穿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一条主线。

其中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承载了大量的草原文化信息。

(二)蒙古族家具图案与信仰
蒙古族由于长期处于狩猎和放牧的状态下,接触最多的只有大自然,萨满教为游牧民族最古老的,随后的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喇嘛教。

萨满教与喇嘛教是对蒙古族家具图案影响较大的信仰。

(三)蒙古族家具图案与民族交往
据历史记载蒙古族曾与汉族、藏族、满族等民族交往较多,说明这些民族对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一定的影响。

1. 与汉族的交往
汉族装饰符号多寓意吉祥:麒麟献瑞(麒麟为仁兽)、三多纹(佛手、石榴、寿桃)、太狮少狮(大狮子与小狮子组成谐音显赫地位)、五福捧寿(常出现蝙蝠、石榴、寿桃等形象)、压胜钱(由铜钱演变)。

2.与藏族的交往
蒙古族在晚上宽衣睡觉前有把布斯(蒙古袍的绸制腰带)结成两个类似于乌力吉纹的活结,具有吉祥的寓意,能让人安稳入眠。

同样,非
常忌讳把布斯系成一个死扣儿,认为那样夜里可能就会做噩梦,会有不祥之兆。

它由婉蜒交叉的线条盘结而成,由于圆角与直角变化多样,乌力吉纹具有菱形、方形、椭圆形等50余个不同种类。

乌力吉纹在蒙古族图案中,常作为中心纹样出现,并且也多以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

藏族、风俗、审美,以及藏族对善与美的认同而形成的装饰风格对其产生影响。

藏族常见装饰纹样:“和气四瑞”、“蒙人驭虎”、“组合八吉祥图”、“七宝物”、“七政宝”、“八瑞物”、“太极图”、“莲花纹”、“寿纹”、“日月纹”、“云龙”、“福禄寿三多”、“云纹”、“万字”(又称雍仲)。

二、蒙古族家具图案的发展
(一)蒙古族家具图案与文化
家具的图案集中体现了游牧文化、中原文化、文化等的承载量。

游牧文化使蒙古族家具装饰具有草原特征,如草、花、动物等;中原文化使蒙古族家具装饰有较多福、寿、子万代题材;其中中原文化指标常作为装饰的主题,游牧文化与史前文化通常以边饰、辅助装饰的角色出现。

(二)蒙古族家具图案的形成
通过对蒙古族家具图案研究,可以明显看出游牧文化、佛教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集合。

蒙古族家具上装饰图案有大致:民族图腾图案、民间吉祥图案、图案、故事情节图案。

三、蒙古族家具图案与象征性
(一)图案题材与象征性
草原生活的灵魂就是——“动”。

在游牧生活中,畜群是牧民赖以生存的保障。

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狩猎、争战都离不开畜群。

在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下,牧民对畜群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因此放牧和牛羊成为蒙古族家具图案的主要题材,这些题材也象征着人民的对生活越来越好的期盼。

(二)图案色彩与象征性
草原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本民族的色彩偏好,同时蒙古族家具图案中色彩也具有它的象征作用。

蒙古族家具图案中常见的如白云之白,之蓝,绿草之绿,此外象征太阳的红色、金色、黄色也是民族装饰和服饰装饰的颜色。

红色是蒙古族家具图案中常见的色彩,是草原民族所崇拜的色彩。

蒙古族家具红色多为底色,其中红色中又有大红、赭红,朱红等,蒙古包和昭庙的门柱多为红色,红色象征太阳和幸福、好运。

标准文案
大全蓝色在蒙古族心中象征着,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
把奉为最崇高的神,蓝色还有永恒、坚贞不渝的象征。

蓝色在蒙古族家具图案装饰中多为彩绘纹样的配合色,很少见到以大面积的蓝色为主的图案。

金色在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中很常见,牧民日常生活的奶桶、酒桶、马鞍等器皿都有金箔镶嵌和镶边。

金色具有极强表现力,在蒙古族家具图案上金色常常用来描绘图案的边缘,强调轮廓。

典型的龙的形象都是用金色绘制,金色猪为主色绘制的家具多见于寺庙。

绿色是草原上一望无际的草原的主色,绿色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希望。

在蒙古族家具图案中绿色只是作为辅助的色彩,多在抽屉和门板上出现,以绿色为主色的蒙古家具很少见。

白色多见于蒙古包的色彩,在家具图案装饰中以白色为底色的很少见,白色在蒙古族家具图案中多作为点缀色装饰图案,但在家具的抽屉面板及门板彩绘有用白色做底色,在整体家具中的面积比列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